资料简介
《童趣》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准确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能准确翻译重点句子。2.理解赏析课文内容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一)《童趣》节选自,作者,是代文学家。(二)重点词语解释1、明察秋毫2、故时有物外之趣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4、则或千或百5、昂首观之6、项为之强7、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8、作青云白鹤观9、果如鹤唳云端10、为之怡然称快11、凹者为壑1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13、观之,兴正浓14、盖一癞蛤蟆15、余年幼,方出神16、鞭数十,驱之别院(三)、一词多义归纳①之:见藐小之物/故时有物外之趣 昂首观之/使之冲烟而飞鸣项为之强为之怡然称快观之,兴正浓驱之别院心之所向②为:为之怡然称快/项为之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③以:徐喷以烟 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④观:作青云白鹤观 昂首观之(四)、翻译下列句子:①、故时有物外之趣。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③、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④、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二、研讨巩固:1、本文依次写了三件事,全文紧紧围绕一个字,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其中
是本文画龙点睛之语,而这需要通过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的。2.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3、“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作者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是怎样产生的?5、学习本文,你认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你认为怎样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6、“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运用了什么修辞?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7、找出本文中出现的常见的成语并解释:⑴、秋毫:⑵、自得:⑶、庞然:⑷、成雷:8、“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用“庞然大物”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三、直通中考(达标检测)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项为之强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捉虾蟆,鞭数十 3、本文记述了几件什么趣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5、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语是()A.明察秋毫B.物外之趣C.怡然称快6、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论语十则》一、相关识记: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学习态度: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方法:①学而时习之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③默而识之④温故而知新思想品德修养:①人不知而不愠②吾日三省吾身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④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理解背诵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⑨国际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二、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2、吾日三省吾身(三省:)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女:知:)6、温故而知新(故:)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施:)三、翻译句子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⑻、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理解问答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3、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4、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从这句话中可以概括出哪两个成语?并加以解释。6、标志着孔子治学修身的三个境界的三句话是?7、孔子怎样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认为当老师必须有什么能力?(请用原文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