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世界文学名著导读讲者:王翼腾蔡骏男陶鑫《伊利亚特》
荷马简介荷马,古希腊盲诗人。公元前873年生。相传记述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代表作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据此,他生活的年代,当在公元前10~前9、8世纪之间。
荷马简介荷马是,“在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之间”,出生于爱琴海东边的基奥岛,或小亚细亚的斯摩纳的一个盲歌人。为了生存,他手拿竖琴,四处卖艺。学界认定属于荷马的作品有两部史诗,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它们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书面文学作品,是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座艺术高峰。其中,《伊利亚特》是世界四大文学名著之一。顺及,世界四大文学名著包括:古希腊荷马的《伊利亚特》,意大利但丁的《神曲》,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德国歌德的《浮士德》。
《伊利亚特》简介《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伊里亚特(ΙΛΙΑΣ,Ilias,Iliad,又译《伊利昂记》,今译《伊利亚特》。)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Homer,800BC-600BC)的叙事诗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
首先大家要明却一件事,虽然西方文学多以人名命名,但“伊利亚特”绝不是一个人名,。当然也不是地名。《伊利亚特》塑造了一系列古代英雄形象,它以“阿喀琉斯的愤怒”作为全书的主线,其他人物、事件都环绕这条主线展开,形成严谨的整体。史诗节奏强烈,语调昂扬,既适于表现重大事件,又便于口头吟诵。《伊利亚特》高超的艺术手法常为后人所称道。其中有一大批英雄。《伊利亚特》简介
这是一部歌颂与异族战斗的英雄史诗,作者以恢弘的彩笔气势磅礴地描绘了古战场的人喊马嘶,群雄争斗,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英雄们把血腥的战争当作展现其英雄品格,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他们总是渴望参战,以实现英雄的理想.《伊利亚特》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形象.《伊利亚特》简介
全文共二十四卷,《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在同异族战斗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和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伊利亚特》简介
特洛伊古城
《伊利亚特》的战争主题《伊利亚特》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初期的一次部落战争——特洛亚战争。考古证明,特洛亚是小亚细亚西北部一个非常富庶的城市,是地中海与黑海之间的交通枢纽。公元前12世纪初,住在希腊半岛上的一些希腊人部落,跨海东征,引起了一场持续十年的大战。最后,希腊联军毁灭了这座城市,掠走了大批财产和奴隶。根据恩格斯的说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战争是正常的“营生”;出于“贪欲”而掠夺财富和奴隶是特洛亚战争的起因。但古希腊神话中却有另一种解释:特洛亚战争是由“金苹果”纠纷而引发的“美女”之争。
1.“金苹果”传说古希腊神话中说:神女忒提斯与英雄珀琉斯举行了隆重的婚礼,邀请了很多神,唯独不和女神没有被邀请。她很生气,便在宴席上扔下一个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丽的女人。”雅典娜、阿佛洛狄德和赫拉都宣称自己应该获得这个苹果。争吵不下,最后她们请求特罗亚王子帕里斯裁决。三个女神都贿赂帕里斯:雅典娜以无上荣耀与战无不胜的军事才能为贿赂;赫拉以掌握权力与财富,成为整个欧亚大陆的主宰为贿赂;阿佛洛狄忒则以天下第一美人为贿赂。最后,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阿佛洛狄忒。作为回报,斯巴达王后,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和他堕入爱河。在一次访问斯巴达的过程中,帕里斯诱拐了海伦,把她带到了特洛亚。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非常生气,于是联合了他的哥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和其他一些希腊的国王,率领上千艘战船,向特洛亚开战。特洛亚一方不甘示弱,也组成了一支联军,在王子赫克托耳的统帅下迎战。这就是特洛亚战争。战争历时十年,最后依靠俄底修斯的木马计,希腊军队攻下了特洛亚城。
1.“金苹果”传说金苹果是希腊神话中著名的宝物。金苹果最早出现,是在宙斯和赫拉的婚礼。大地女神该亚从西海岸带回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给宙斯和赫拉作为结婚礼物,树上结满了金苹果。宙斯派夜神的四个女儿,称作赫斯珀里得斯,看守栽种金苹果的圣园。另外还有百头巨龙拉冬帮助她们看守。据说“金苹果”可以让人永驻青春
《伊利亚特》的情节内容《伊利亚特》描写的是特洛亚战争本身。希腊人把特洛亚城又叫做伊利翁,《伊利亚特》的题名希腊文原意就是“伊利翁的故事”,因此史诗也译为《伊利昂纪》。全诗24卷,共15693行。
《伊利亚特》的情节内容《伊利亚特》一开头就交代说:“阿喀琉斯的愤怒就是我的主题。”
这里的“主题”指的是情节主线。史诗既没有描写特洛亚战争的开始,也没有描写特洛亚战争的结束,而是紧紧围绕上述情节主线,集中描写在特洛亚战争的第十年51天内所发生的事──英雄阿喀琉斯两次愤怒的前因后果。《伊利亚特》的情节内容
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拒绝释放在战争中俘获的特洛亚城阿波罗神庙祭司的女儿,招致阿波罗降瘟疫于希腊联军。阿喀琉斯为解救希腊联军,要求阿伽门农遵从神意。阿伽门农恼羞成怒,虽然被迫放还了祭司的女儿,却无理地夺走了阿喀琉斯心爱的女俘,以为补偿。因此,阿喀琉斯大怒[第一次],退出战斗。《伊利亚特》的情节内容
于是,希腊联军连连失利,被特洛亚联军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退回船上。阿伽门农几次派人请阿喀琉斯出战,阿喀琉斯均坚决不同意。在特洛亚人准备放火烧希腊联军的战船的紧急时刻,阿喀琉斯的好友、副将帕特洛克罗斯冒充阿喀琉斯出战,虽然解了船边之围,却被特洛亚联军统帅赫克托耳杀死在特洛亚城下。《伊利亚特》的情节内容
《伊利亚特》的情节内容为此,阿喀琉斯第二次大怒。他与阿伽门农和解,穿上匠神赫淮斯托斯连夜为他赶制的辉煌的盔甲,一手持盾,一手持矛,狂暴地向特洛亚人进攻。最后,他杀死了赫克托耳,并拖尸泄愤。当夜,特洛亚老王普里阿摩斯赎回了赫克托耳的尸体。特洛亚人隆重地殡葬了他们的英雄。
史实or事实对古希腊人来说,《伊利亚特》记载的是他们的过去。特洛伊战争被认为是一个历史事实,不少人相信自己就是荷马笔下的那些英雄们的子孙,亚历山大大帝每夜都与一本《伊利亚特》同眠,认定自己的祖先源自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阿基里斯。但事实远比此要复杂的多,《伊利亚特》并非一个“真实”的故事,它未能向我们提供一个青铜时代(公元前1600年至1000年)希腊真实的生活场景。
史实or事实现代考古学研究不断找出“迈锡尼”时代的生活细节,越来越证明了《伊利亚特》不是一部青铜时代的作品,仅仅在其中保留了一些那个时期的碎片。虽然《伊利亚特》让读者感兴趣的是国王与勇士们的命运,但更能给人真实感的却是平民百姓的居家生活。考古学家挖掘到平民居住的由木材、砖头和泥土建的房子,挖掘到避难所、仓库、装饰有壁画和精美石雕的大法院。它们真实反映了“迈锡尼”社会,却始终没给人们丝毫特洛伊战争的遗迹。
史实or事实实际上,《伊利亚特》并不是在这个时代所创造的(也就是历史学上的“迈锡尼”时代),而是根据一个流传了500年的史诗故事编成的。在五个世纪中(从迈锡尼高峰的前13世纪到荷马时代的前8世纪),一代代不知名的职业诗人们传诵着这首逐渐成形的古诗。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欢迎《奥德赛》组的同学下周奉献
THEEND陶鑫蔡骏男王翼腾倾情奉上电影剪辑王翼腾音乐设计陶鑫文字编纂蔡骏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