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沂水春风《论语》
预习检查一、注音俟() 莫()甫()哂() 铿()乘()喟() 沂()雩()
1、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2、唯求则非邦也与?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宗庙之事,如会同。1、子路率尔而对曰2、鼓瑟希,铿尔3、尔何如?赞同,同意句末语气助词,吗如果或者至于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你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二、一词多义
三、词类活用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2、鼓瑟希,铿尔。3、三子者出,曾皙后 。4、浴乎沂,风乎舞雩。端,章甫:都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鼓:名词作动词,弹奏。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风:名词作动词,吹风
四、指出下列句式结构1、不吾知也。 2、毋吾以也。3、则何以哉?4、加之以师旅。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即何以应为“以何”状语后置,即以师旅加之。
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咏读古文的要领:语速缓慢,以显古诗文的雍容之风;语调悠长,以彰古诗文的典雅之气;因此特别要注意节奏和韵味,当然,最紧要是不忘准确朗读。温馨提醒
根据提示,结合后文内容,填写下面空格,使它成为本文的线索。孔子问志弟子□志孔子□志孔子问志弟子述(撰、言)志孔子评志
探究一:曾皙是的“志”是什么?这幅“暮春咏归图”,实际上就是委婉展现了曾点出世为政的理想,即所治理的国家安定自主、百姓自由幸福。曾点描绘了一种超然的“世外桃源”,无拘无束,自由快乐,即隐士的生活景象,表现了淡泊宁静的心态。
探究二:为什么“孔子喟然与点”?当时社会动乱,孔子称之为“礼崩乐坏”的时代,因而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为国以礼”。曾点的志向突显孔子礼乐治国的最高境界,故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皙的这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因此曾皙的话不仅是显己志,也是对孔子心灵的折射。
本文中4位弟子个性鲜明,抱负满腔。我们在座的同学,定有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一样个性思想的人。今天的你欣赏其中的那一个人?请简述你的理由。理由内容包括:1、立足文本,陈述欣赏点。2、联系实际,陈述欣赏的原因探究三:《沂水春风》留给你的是什么?
理想和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而这条线,就是你的内心愿望。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中国知识分子所要的并不是一种物质生活的奢侈,但他们一定要心灵悠游上的奢侈。于丹《论语》心得
一句“率尔而对”让子路背上了“鲁莽草率”的名声。孔子提出了“中庸之道”,并且以“温良恭俭让”作为儒家行事的准则。由于后世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宣扬,这些理论就渐渐成了人们行事的信条,它既培养出了中国的“谦虚”美德,也造成了中国人的一大弱点——不敢提出创见,尤其使青年人“少年老成”,不敢直言大志,不敢直抒胸臆。谦虚的确是一种美德,可难道仅仅是在别人面前凡事都说“我不行”、“我才能有限”吗?谦虚,应该是对自己正确的估计,有永不满足的进取心,我们可以设想:要是当年的毛遂说话也是那么“让”,也许赵国就会早几十年被灭掉,但毛遂并没有害怕被人斥为“不让”,而是大胆自荐。终于,使他的才能得到了发挥。在当今社会,竞争尤为激烈,人们就必须具有冲破旧框框的勇敢精神,要敢于像子路那样大胆地言志、献才。尤其是青年人,应该像子路那样,不怕别人“哂”,要敢于把自己的志向讲出来,让社会了解才能,挑选自己!何怕他人“哂”“不让”——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有感
作业:上课的讨论,侧重与你的口语表达,课后不妨写一篇随笔,来训练自己的书面语表达。题目可以是:******——读《沂水春风》有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