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仁者重德仁者爱人《论语》研读(一)研读材料一: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译文】孔子说;“参呀!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曾子说:“是。”孔子走出去以后,别的学生便问曾子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子道:“他老人家的学说,只是忠恕罢了。”心得: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道:“大概是‘恕’罢!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心得: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译文】子贡问道:“假如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们样?可以说是仁道了吗?”孔子说:“哪里仅是仁道!那一定是圣德了!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哩!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也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心得: 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译文】樊迟问仁。孔子道:“爱人。”心得: 研读材料二:17.6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译文】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道:“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便是仁人了。”子张道:“请问哪五种。”子张道:“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于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贡献大,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心得: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孔子坐着,颜渊、季路两人站在孔子身边。孔子道:“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道:“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颜渊道:“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道:“希望听到您的志向。”孔子道“(我的志向是,)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青人使他怀念我。”心得: 14.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译文】子路问:“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君子。”孔子道:“修养自己来严肃认真地工作。”子路道:“这样就够了吗?”孔子道:“修养自己来使上层人物安乐。”子路道:“这样就够了吗?”孔子道:“修养自己来使百姓安乐。修养自己来使百姓安乐。尧舜大概还没有完全做到。”心得: 研读材料三: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译文】孔子说:“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音乐呢?”心得: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译文】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喜爱某人,厌恶某人。”心得: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乐于水,仁者乐于山。聪明人活动,仁者沉静。聪明人快乐,仁者长寿。”心得: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聪明的人不致疑惑,仁德的人经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心得: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译文】孔子说:“不仁德人不可以长久地居于穷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居于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实行仁德便心安,不实行仁德心便不安);聪明的人利用人,(他认识到仁德队他长远而巨大的利益,他便实行仁德)。”心得: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心得: 5.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译文】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种行为合于君子之道,他自己的容颜态度庄严恭敬,他对待君上负责认真,他教养人民有恩惠,他役使人们合于道理。”心得:研读材料四:7.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译文】孔子道:“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要它,它就来了。”心得: 15.10子贡问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世邦也,事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译文】子贡问怎样去培养仁德。孔子道:“工人要搞好他的工作,一定先要搞好他的工具。我们住在一个国家,就要敬奉那些大官中的贤者,结交那些士人中的仁人。”心得: 13.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译文】樊迟问仁。孔子说:“平日容貌态度端正庄严,工作严肃认真,为别人忠心诚意。这几种美德,即使到外国去,也是不能废弃的。”心得: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颜渊问仁德。孔子道:“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都回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颜渊道:“请问行动的纲领。”孔子道:“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理的事不做。”心得:
【补充阅读】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研读链接】仁这个字,在殷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金文中都没有发现。《尚书》二十八篇有一个仁字,《诗经》三百篇有两个仁字,其意义都不很清楚。只是到了春秋时代,仁才被人们越来越多地提起。在《国语》中,仁凡二十四见,基本意义是爱人。《左传》中仁凡三十三见,除爱人之外,其他几种德行也被称作仁。然而这些材料中反映的有关仁的思想,都是零散的、无系统的,思想内涵也是比较肤浅的。孔子在形成自己的思想时,抓住当时在意识形态中已经出现的仁的观念,明确它,充实它,提高它,使他升华为具有人道主义博大精深的人本哲学。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一百零九次,可见仁在孔子学说中地位的重要。孔子的仁包括哪几层意义?最通常的意思仍然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个意义的仁,是在理论形态上对氏族社会原始人道主义观念的恢复和发展。这样就不仅发展了春秋以来的重民思想,并且使之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人道主义内容。仁的另一层意思是修身,是对道德准则的遵从。这里要说明的是,孔子的礼是经过他损益、充实了仁爱精神的周礼。孔子认为它是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因而也是理想社会的框架。一个人应该克制、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定,这就叫做仁。——匡亚明《作为哲学思想的仁和人本哲学》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概念。它的基本含义,孔子说,是“爱人”(《颜渊》12.22)。清代学者阮元专门讨论过《论语》中的“仁”字。《论语》中到底有多少个“仁”字,他说是105个,其实是109个。“仁”是什么意思?我用最简单的话讲,就是拿人当人。首先是拿自己当人,其次是拿别人当人。拿人不当人,是不仁。——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论语》之中,“仁”之一字,出现了109次,没有两个地方的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孔孟》“仁”字从拆字意义上理解是“两个人”或“人与人”,两个人相处,人与人之间,最佳的境界是什么,当然是相爱,领导爱群众,群众爱领导;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哥哥爱弟弟,弟弟爱哥哥,丈夫爱妻子,妻子爱丈夫,大家和和睦睦,亲亲热热,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啊,所以,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樊迟问仁),孔子不加思索的回答:“爱人。”(《论语·颜渊》)由于“爱”这个字的意义太狭隘,不能涵盖以上内涵,我们的先人就发明了一个特别的字——仁,这个字表面上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两个人”,或者是“人与人”,但内涵却极其丰富,意味深长,“两个人”、“人与人”,你们自己去想,两个人该怎么相处,怎么过。仁爱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还有许多外延的东西。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子张问仁),孔子回答:“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子张说,请讲具体一点,孔子回答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虎》)1.所谓“恭”,就是对人恭敬有礼。人与人相爱,有一个最基本的东西,那就彼此之间讲礼貌。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礼貌的人总是受人欢迎,傲慢的人总是被人讨厌,别人对我们有礼貌,我们的心理就会产生愉悦,对我们无礼,就会感到伤心。实际上,礼貌不仅是一种社交礼仪,也是心灵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将心比心,见面多礼让、多微笑、多寒暄、多打招呼。2.所谓“宽”,就是宽容,这是“爱人”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子贡问孔子:“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就是“宽容”,自己所不想做的,不要叫别人去做,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人。3.所谓“信”,就是诚信。诚信是孔子思想重要的内容,并把它当作立身处世的根本,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一个人没有诚信,容易伤害别人,但伤害最大的还是自己,因此,诚信,不仅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不仅是爱人,也是爱自己。4.所谓“敏”,就是做事勤快。在孔子思想中,做事勤快总是和说话谨慎联系在一起的,他说:“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因此,说话谨慎也是“仁”的一个重要内涵。5.所谓“惠”,就是恩惠。人与人之间,不能只讲爱、礼貌和宽容这些精神的东西,君王对臣子的鼓励和表扬,也不能只停留在几句好话和一张纸上,物质奖励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孔子那里,“爱人”还表现为一种经济上的实惠。——王语道《〈论语〉赏析》在大多数的例子里,孔子认为仁人即是完人,即是真正的君子,即是金律之人,因为仁者“己欲立则立人,及欲达则达人”。为仁要经由“忠”与“恕”,方可达成社会与个人之和谐融洽。——陈荣捷《孔子的人文主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