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仁者爱人
仁,亲也,从人,从二——《说文解字》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郑玄注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
一切人事可久可大者,皆从此心生长,故此心亦称仁。若失去此心,将如失去生命之根核。——钱穆“仁者爱人”出自:《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仁是人与人之间的最佳关系,上下相亲,左右和睦,是每个人根植于内心的爱与善。
樊迟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继承孔子兴办私学,在儒家学派广受推崇的各个朝代享有较高礼遇。唐赠“樊伯”,宋封“益都侯”,明称“先贤樊子”。其重农重稼思想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强调“仁”,仁就是讲孝悌,爱民众。儒学=仁学仁=爱人爱人=孝+悌+爱众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Q:人与马,孰贵孰贱?
易中天仁=把人当人=以人为本Q:这里的“人”指的是谁?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欤)?”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人文关怀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仁人都有同情关爱弱者之心,都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以上这些人都代表者礼和乐,儒家主张礼乐治国。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何晏集解说:“丧者哀戚,饱食于其侧,是无恻隐之心也。”认为孔子有恻隐之心,所以在有丧事的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哀人所哀。心有不安,所以食不甘味。
孟子曰:“今人乍见孺子将如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Q:人与马,孰贵孰贱?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民谚: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圣人取物有度
仁仁的作法:爱人仁的本质:?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参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山东济宁嘉祥县)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汲(子思子)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修养。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子贡,全名端木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V使VV使V忠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
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忠——积极为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推己及人(wèi)
朱熹: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之心以及人谓之恕。
忠VS恕你应该怎样做你不该怎样做“忠恕”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为人做事、对人对己的基本原则,所以一以贯之,无所不适。
"仁"的三境界一:仁者爱人。二:推己及人、推亲及众。三:在生死关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而成仁”。Q:在“仁”之上,还有境界吗?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赐不受命而货殖焉
仁VS圣区别:仁——推己及人,侧重主观愿望。圣——博施济众,侧重行为效果。
孔子的“圣人情怀”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程颐: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子路:侠士颜渊:仁人孔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