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语文版 / 选修《论语》选读 / 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 / 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

  • 2022-07-11
  • 9页
  • 65.5 KB
还剩 4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河图洛书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辟人之士”指____________“辟世之士”指____________“辟人之士”指入世者(孔子);“辟世之士”指出世者(长沮、桀溺)。(2)你认为孔子为什么“怃然”?“怃然”是怅惘、失意的意思。孔子对人们对他行为的不理解深感遗憾,也为有才能的人却隐居不来改造社会而怅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荷蓧丈人为什么要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展示他隐居生活的逍遥自在,也表现出他对长幼之节的重视。(2)荷蓧丈人对待子路为什么先前语含讥讽,后来则热情款待了呢?因为荷蓧丈人是隐居不仕的高人,他讥讽孔子这些人不参加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周游列国。但当看到子路面对自己的批评与不理睬反而表现出恭恭敬敬的样子,丈人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邀请子路留宿其家,并杀鸡为黍,见其二子。有意让子路看看隐者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以及全家团圆的温馨场景,行“不言之教”,想以现身说法改变子路周游入世的观点。(3)“长幼之节”和“君臣之义”在文中各指什么?“长幼之节”指荷蓧丈人让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应出仕辅佐君王。(4)为什么说“洁其身”就是“乱大伦”?因为“洁其身”消极避世,缺乏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心。(5)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有才能的人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愿意出仕辅佐君王来推行道义。 ①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②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1)“深则厉,浅则揭”是什么意思?荷蒉者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深则厉,浅则揭”的意思是说水深就穿着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荷蒉者是说孔子就是一个不知水深水浅、不顾水深水浅的人,讽刺孔子不知通达权变。(2)荷蓧丈人与荷蒉者都不赞同孔子哪一种处世态度?在批评孔子时,他们的态度和角度有什么不同?不赞成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入世态度。荷蓧丈人以不屑的态度批评孔子不务实,荷蒉者用比喻方法规劝孔子要学会变通。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接舆”要表达什么意思?孔子应该想跟接舆说什么?接舆用比喻对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执着追求、四处奔走行为进行讽刺。劝孔子不要乱世从政,那样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应避乱隐居,退而修身。孔子认为天下无道,是谁都知道的事。但是,我们应该积极去面对它、改变现状。孔子应该是想劝接舆这些隐士出来做官。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