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语文版 / 选修《论语》选读 / 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 / 高中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说课稿doc

还剩 2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说课稿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具体学习目标中的第三点,提高个人的精神品格。所以根据这一目标,编排了这一课。本课所选内容就是反映了儒家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哲学。孔子对待陈恒弑君一事的态度、隐士对孔子的评价、孔子对待隐士的态度和孔子的喟叹,都可以反映出孔子这种大无畏的崇高精神。教学本文,首先应指导学生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探讨孔子的精神。课堂教学以问答法、文化延伸拓展法为主,创设浓郁的教学氛围,体会孔子精神,增加感性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词语。2、能力目标:通过改写的方式,扩充文本中的留白处,提高学生的对文本的感悟能力。3、德育目标: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树立坚毅品质。本章选择的几段语录,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 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人是需要一种信仰、一种理想、一种精神的,孔子一生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管多少艰难险阻,甚至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但还是尽自己力量坚持到底。本课中,有接舆、长沮、桀溺、丈人、晨门等隐士,他们身处乱世独善其身的做法自然无可非议,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了儒家追求理想的执着和奉献精神。孔子的一生,躬身践行着这种追求,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无视于苦难与死亡的威胁,处处碰壁而不改理想,不改为人处事的准则。这是一种深切的社会责任感和勇敢的担当精神。这种精神照耀了中华民族史,影响深远。教学重点: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内涵。在理解弁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之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品读本课几个选段,分析人物的行为细节和语言神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想象孔子的处境和心境,弁通过与隐者的对比,感悟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教学难点:品味语言,分析孔子孤独、寂寞于乱世,却锲而不舍地追求道的品德。本课的学习难点主要是认识"不可"与"为"的关系。即使明知结果必定毫无结果,但他认为此事该"为",明知"不可"也要"为"。教学准备:选段改写。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富有启发生,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 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改写,还原当时对话的场面,来体会孔子的心情。探讨交流法,让学生交流庄子和孔子的不同人生态度。教学设想:本节课在上述切实可行的教法及灵活多变的学法下,将精心设计出课堂教学的环节、程序、步聚,摒弃串讲串问,让教学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做到教学目标以语言训练为主,教学过程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学方法以指导读书为主。使学生通过本课入情入景的学习,体会孔子的精神。学情分析:根据现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自身素质,很难理解孔子为何知其不可还要为之的心情。学习方法:通过改写的方式,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领会"不可"也要“为"的精神。注重学生课堂交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同学投入到交流中,共同体验成功的欢乐。教学过程:(一)导入: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具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与孔子精神相契合)(二)文字疏通,复习上节课的学习情况。(承前启后,在 此基础学习文章内涵)沐浴告夫三子之三子告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趋而辟之子路问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止子路宿见其二子焉不仕无义欲洁其身果哉!末之难矣(三)文章研讨第一则1、在得知陈成子杀了齐简公之后,孔子为何要"沐浴而朝"?(体会孔子对此事的重视)(明确)沐浴就是斋戒,古代在举行祭祀或其他典礼前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洁食、禁欲,以示庄重和虔诚。这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2、按理来说,陈成子杀简公,哀公应该早就知道这件事,但他却没表示要出兵。况且杀的是齐国国君而弁非鲁国国君,为何孔子还要如此隆重地请求鲁哀公出兵讨伐?(体会孔子对礼的重视,凸显其品质)(明确)这是因为在孔子的观念中,臣子应该有自己的本分,应该依礼行事,臣子僭越诸侯的礼节都已经使他很愤怒了,如他就曾说过:"八侑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何况竟然有人弑君,那就是冒天下大不髭o此种行径应该天下群起而攻之,不仅是为了简公,还为鲁哀公的统治,甚至为了天下的君主统治的秩序。这是孔子"礼”的体现,所以他才会如此隆重地提出这种要求。3、文本语言简单凝练,让学生在留白处发挥一定的想象,模拟出当时对话双方的神色和心态。(有助于学生理解孔子和鲁哀公当时所处的处境和心境,为解决4、5题打下基础) 4、孔子在禀告时为何直呼陈成子为"陈恒"?哀公又为何说"告夫三子"?(明确)古代称呼他人,同辈称字或称官职。陈成子作为齐国的掌权大臣,地位何其尊贵,而孔子直呼其名,主要体现了孔子对他弑君行为的愤怒。这与后人所谓孔子的“春秋笔法”是一致的。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而哀公说"告夫三子:实属无奈,因为当时的鲁国也是公室衰微,私室强大,三桓握有实权,以致国君没有实际的决断权。这种情况孔子理应知晓,但他首先禀告国君而没有直接找三桓这种实权人物,也体现了他遵守礼制的思想。5、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中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么样的心情?(明确)“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而且也体现"在其位,谋其政;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于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就没有报多大的希望,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小结: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勇敢的担当精神。这种积极入世的态度,比一般"独善其身”的态度更为崇高而悲壮。(四)文本研讨其余几则,指导学生对"仕"和"隐"进行探讨。通过与隐士的对比,感悟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1、孔子在听了接舆的劝说之后,为什么"欲与之言"?发挥你的想象,你觉得孔子会以什么态度对待接舆,又会说什么话?(根据课前改写,让学生进行讨论,言之成理即可)(明确)孔子听完接舆的话后,应该明白接舆的意图,即认为从政已岌岌可危,应避祸为是,别去救治,要孔子及时悔改。但以孔子的一贯追求和主张,他必定不会放弃自己的坚持。2、如果接舆有一种对话的态度,孔子会说些什么?在原文中找相关语段。(文章相关段落的理解)(明确)“鸟兽不可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小结:中国向来多的是人精,缺的是志士。如不和天下志士在一起还能和谁在一起?如说"滔滔者皆是"而先下动乱,那么此时正需有人知难而进、知不可而为之,给黑暗以光明,方见君子仁人的分量和质量。(五)思想总结试试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内涵。(学生探讨)(明确)孔子一心要积极入仕,恢复周礼,平定乱世。虽然自己也知道很难成功,但他仍然表现出坚定的原则性,从不动摇。如果从积极意义角度说,这是一种值得尊敬的社会责任感。(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更是一种从政的强烈自信。 这种力求用世的态度,比一般"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态度更为积极。)(六)文化拓展(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世人皆浊,何不漏其泥而扬其波?"(《楚辞》)在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和庄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之间,你如何抉择?(学生探讨)(明确)“知其不可而为之“弁不是执迷不悟。首先,所坚持的必须是正道,而不是歪门邪道。其次,要懂得方法策略,不做无谓的牺牲。(七)学生周记片段欣赏。(八)哲理共勉追求,永远不会遗憾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