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语文版 / 选修《论语》选读 / 二 克己复礼 / 《克己复礼上》PPT课件

《克己复礼上》PPT课件

  • 2022-07-11
  • 58页
  • 238.1 KB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克:约束,克制。复:回归。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主要指周礼)复礼就是保持自身的庄严诚敬,按照礼的要求来待人接物。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又“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因之这套“礼仪”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到了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的“礼仪”就逐渐变为替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政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礼无处不在,大至国家庙堂之上,小及家庭琐事、饮食男女。孔子初仕,入周公庙助祭,每遇一事,总要问主祭者。知礼而仍问,这是助祭对主祭的尊重,是一种礼。旁人以为孔子不知礼而问,才是不知礼的表现。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都有礼的规定。伯牛是孔子的得意弟子,病危之际,孔子前往看视。按周礼,病人之床置北窗下,若有君王来看视,当移至南窗下,使君王得以南面视己。伯牛家人礼尊孔子,也将伯牛移居南窗下。孔子以自己不当受此重礼,所以未进入伯牛之室,而是站在南窗外,伸臂入内,与爱徒握手永诀。孔子此举,不仅是谦礼,也是以身作则,给弟子们做榜样。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在《论语》中有六处孔子赞扬颜渊的句子。这在孔门和《论语》中也只有颜回一人了。颜渊死时,孔子是悲恸欲绝。 颜渊勤奋好学,不为生活艰苦所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借周公抒发对社会现实礼崩乐坏、纷扰不堪的愤懑。社会的发展和周公的理想背道而驰。周公怎么可能回复于人们的梦中呢?孔子一生,独服周公,周公整饬制度,以礼治天下,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孔子将周公视为古代的圣贤,学习的榜样。 周公的名字叫周公旦,历史上通称周公,他哥哥是周武王,兄弟俩非常和睦。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这个时候,有一些别有用心人就开始散播谣言,说周公想篡位。周公听到这样的谣言之后,为了不让他的侄儿为难,自己就辞职到山东去居住了。 后来成王亲自到山东把周公请回来,请周公制礼作乐。所以,周朝建国以来的人文文化,都由周公一手整理并付诸实行的。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 孔子维护周礼主张尊卑有序,上下有别,反对擅自僭越,认为违礼就是不仁。在这里,孔子斥责季孙氏使用八佾乐舞是盗用天子礼仪,既不安分守己,又欺君犯上,孔子是不可能容忍违背礼仪的事情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后世成为鼓励人们弘扬社会正气,鞭挞歪风邪气的成语,有广泛的影响。3·1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重要字词:觚不觚——前者:名词;后者:动词,像个觚。觚(gū)者酒器,盛酒二升。若盛三升则名觯(zhì),四升则名角(jué)。觚必限盛二升,如非二升,则非觚矣,何得谓之觚哉。凡是不守本分者,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皆可比之曰,觚不觚,觚哉觚哉。批判礼崩乐坏、名实不符的社会现象。 “礼”在《论语》中一般认为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含了礼制、礼仪、礼器(物)等等。既指政治意义的典章制度、各类规范,又指伦理关系的进退礼仪等。这种维持社会秩序、社会制度的“礼”,从伦理层面上说是一种道德力量,即以道德形式来维护制度;从政治层面上说是一种制度形式,即以强制性制度形式规范人们的思想及行为。 (1)克己复礼是为仁(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大夫)八佾舞于庭(2)觚不觚 倒装句析例:1.甚矣吾衰也。2.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强调了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反映出孔子对周礼的梦寐以求、无限思慕,也反映了他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后的悲凉心情,体现了孔子的感叹之深。 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春秋*尊王攘夷*“尊礼重信”*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战国*称王称帝*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孔子强调正名究竟“迂”不“迂”? 1.从子路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子路怎样的性格?提示:在《论语》中,子路直率、淳朴,很有个性,有意见毫不隐讳,多次顶撞老师。2.为什么孔子那么强调“正名”的重要性?提示: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政权已下移,甚至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孔子认为社会的混乱是由“名”“实”混乱引起的,他要用“名”(周礼的规定)来纠正。“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一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与太子蒯(kuǎi)聩不和,卫灵公三十九年,蒯聩与家臣密谋,打算在上朝时杀掉南子。但家臣在关键时刻动摇了,不肯下手。蒯聩就向他多次使眼色。南子警觉到要出事儿,就大叫起来:“太子要杀我!”卫灵公当然要保护南子,太子只好出奔到外国去了。卫灵公死后,南子打算立少子子郢为太子,继卫灵公为君。子郢说:“蒯聩的儿子蒯辄在,我不敢当。”南子就接受了子郢的意见,立蒯辄为君,即卫出公。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sù),吾得而食诸?” 基本观点是什么呢?——各守本分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就在于一套完善的组织制度来保证。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分(用现代话讲叫职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这三者才能构成权力。如果你是君,有了“君”的这个名分,你就要承担君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具备与君相匹配的德行和才能。 探究:宋儒说“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义相同吗?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不但对臣子提出了制约,而且对君主也有制约;而宋儒则把君权绝对化了,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主的责任。宋儒是统治者打着儒家的旗号的愚民政策,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端化的深渊。 补充:为什么孔子那么重视君臣父子的“名分”问题?提示: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孔子的正名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评点法读书不是纯粹单向的、被动的接受,同时也是在思考,思考有了心得,就随时记下来,书的边角空白处都是记录的地方。名著评点;金圣叹评《水浒传》毛宗岗评《三国演义》 1...“(武松)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金圣叹评:骇人之景。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2《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毛评:妙在不叙明所授何计,直待下文方见。 如何评点一、感想式评点二、质疑式评点三、赏析式评点四、联想想象式评点五、补充式评点等等词语的妙用佳句的赏析手法的作用修辞的效果主题的阐发 例1: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点评: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在管理人民上的基本政策:即先让人民“富之”,再对人民“教之”。其中“教之”主要是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使人民能够安居富足,全心归顺,最终达到长治久安,从根本上巩固其统治地位的目的。《论语》评点欣赏 但对于这一政策我存有一定疑虑,如果先使百姓“富之”,再对百姓“教之”。势必会加大“教之”的难度,所以我主张对百姓应同时开展“富之”与“教之”,二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主次,但却不可分离开来。方法:在深刻理解并肯定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对他的主张进行质疑,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7•31陈司寇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陈司寇:陈国主管司法的官。昭公:鲁国的君主。巫马期:孔子的学生。党:偏袒、包庇的意思。取:同娶。周礼规定同姓不婚,昭公娶同姓女,是违礼的行为。吴孟子:鲁昭公夫人。 【译文】陈司寇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寇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评点】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这表明孔子的确在为鲁昭公袒护,即“为尊者讳”。孔子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最高原则,所以他自身出现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又不得不自嘲似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事实上,他已经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只是无法解决这个矛盾而已。 《论语》评点的注意事项:1.适当翻译,但忌把评点等同于翻译;2.评点的观点要清晰明确,要言之成理;3.当有自己的独特理解、思考和感悟;4.点评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语言表达要准确。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tì),而好(hào)犯上者,鲜(xiǎn)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zēng)是以为孝乎?” 17·21宰我问:“三年之丧(sāng),期(qī)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suì)改火,期(jī)可已矣。”子曰:“食夫(fú)稻,衣(yì)夫锦,于女(rǔ)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yuè)不乐(lè),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请结合以上内容任选一章节写100字左右的评点。 《论语》评点的注意事项:1.适当翻译,但忌把评点等同于翻译;2.评点的观点要清晰明确,要言之成理;3.当有自己的独特理解、思考和感悟;4.点评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语言表达要准确。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tì),而好(hào)犯上者,鲜(xiǎn)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1·2基本观点:孝悌是仁之本。【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间:非难、批评、挑剔。昆:哥哥,兄长。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zēng)是以为孝乎?” 2·8基本观点:发自内心的敬爱为孝。在孔子看来,色难就是心难。一个在内心忤逆父母的人,怎么会是孝子呢?他具体地说道,在有事的时候,子女为父母分担;有美味佳肴的时候,先让着父母去吃,难道这就是孝吗?他反对在孝这个涉及到做人的根本问题上搞形式主义,用虚假的东西来粉饰内心的真实感情。孔子强调对父母的孝要发自内心。 17·21宰我问:“三年之丧(sāng),期(qī)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suì)改火,期(jī)可已矣。”子曰:“食夫(fú)稻,衣(yì)夫锦,于女(rǔ)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yuè)不乐(lè),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在孔门弟子中有所谓的“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其中言语方面是宰我和子贡,所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说“宰予字子我,利口辩辞。”不过夫子似乎不太喜欢此二者。而德行方面的几位(颜渊、闵子骞等)却颇得孔夫子的欢心。“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大概在孔子看来,靠嘴皮子是难成正果的。虽然不被看好,但子贡无怨无悔,一说起孔子,就连忙“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论语·子张》)。宰予却经常跟孔子斗嘴。 这段对话是关于三年之丧是否太长的。在孔子看来,一切仁的行为都是内心的自然要求,既合情又合理。当他非常期待地问宰我“安乎”,可宰我的回答让孔子大为恼火。你是如何看待宰我的回答的?宰我认为三年之丧会导致“礼崩乐坏”,这恰好违背了维护礼乐制度的初衷。 关于“孝” 在孔子看来,“仁”的根本在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等“孝悌”准则。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的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是说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是说对于父母最担心是他们的身体健康。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对于《论语》中的孝我们也要辩证的看待,比如厚葬在当今社会不应该提倡,而且三年之丧的方式也早已经不适合如今的社会发展了。当代社会,离婚率大为上升,单亲家庭增多,家庭暴力问题、人口老龄化和老人赡养问题、婴儿遗弃问题、婚外恋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同时,家庭纽带的松弛,家庭保障功能的减弱也将风险进一步转移到社会中。因而,以儒家家庭伦理为主的传统道德观念仍具备现实意义。你是如何看待包括文中提到的孔子“孝”的观念? 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基本观点:礼乐不可流于形式孔子的感叹是针对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而言的,意在针砭时弊。孔子不注重礼乐的外在形式,他认为礼乐不是用于摆排场、比阔气的奢侈品,而要起到协调社会,化解矛盾、改善世风等作用。 基本观点:“仁”是“礼乐”的内核言礼讲乐,在孔子的学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认为,礼有助于维护社会等级制度,强化尊卑上下关系;乐则有助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发展。两者对于维系和协调社会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这两者都需以“仁”为前提。 “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而核心是指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仁”仅在《论语》中就出现了109次,可见其重要地位。 探究1: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仁是礼的内核(3.3);礼是仁的目的与外在表现(12.1)。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1.2)(2.8)(17.21) 探究2:克已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吗?克已复礼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回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是“仁”;“明天理,灭人欲”则是将克已复礼赶向了极端,无视人的存在,是无“仁”可言的。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