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课文解读一: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请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1、仁是礼的内在核心。课文最后两章说明,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仁。2、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12.1章)。3、1.2章用孝弟把仁和礼统一起来,所谓孝弟,这是尊尊亲亲,是在宗法制度下的亲情,又反过来为巩固宗法制度服务。这样,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2.8章,17.21章);4、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之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课文解读二】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回归于礼,其基础是“仁”。而“明天理,灭人欲”是无视人的存在,极端化了,是无“仁”可言的。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不但对臣下提出要求,而且对君主也有制约,即“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宋儒的说法把君臣关系片面化,只讲臣下的义务,不讲君主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3、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1.2)①这段文字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本”“道”分别是什么意思?②实行“仁”为何要以孝悌为根本?淡谈你的认识“道”是仁道,做人的正确原则;“本”是根本,孝悌。孝悌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因此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敬,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爱的根本。
4、①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为什么?②孔子在材料中所提的君臣父子的关系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否一致?1、没有理解。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吾”,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孔子要求君臣各司其职,各安其分,君主更要做到。2、不一致。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不但对臣子提出了制约,而且对君主也有制约;而宋儒则把君权绝对化了,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主的责任。
5、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2.1)①以上章节中最能体现孔子“仁”“礼”观点的话是哪一句?②依据上述话语,你认为孔子是怎样看待“仁”和“礼”的?请简要评价。克己复礼为仁礼是准则,仁是品行。仁是礼的内在核心,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孔子认为,仁的品行就是“克己复礼”。在材料中,孔子还强调一个人优良的“品行”要靠自身努力实践(为仁由己),人要不断地约束自己(克己)去回归礼(复礼),从而明确“归仁”的有效也是唯一的途径。
6、①在上述孔子所言中摘录一个能表现孔子主要观点的成语②什么叫“正名”?孔子为何把正名作为“为政”之先?①名正言顺②正名:纠正各种与礼乐制度相违背的各种名分。首先,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孔子认为需要接受传统规范的礼来制约;其次,“正名”是孔子礼治的起点和前提,“名正”可以达到“言顺”“事成”“兴礼乐”“中刑法”社会成员各安其分。
7、(甲)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①请从上述文字中写出一个成语。(1分)②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请简要分析。(3分)犯上作乱为长辈效劳,做些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请长辈享用,这些还不是孝的全部。对长辈的孝应发自内心,表现在心中,比如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
(乙)《二十四孝图》上有一个“埋儿奉母”的故事。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幸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上述故事的做法是否符合孔子的“孝道观”?请简要分析。(3分)这是关于“孝”的问题,孔子认为,孝悌就是仁的根本,也是做人的基础。郭巨的孝举是“愚孝”。杀儿之举,有违人性,看似大孝,实则残忍。一则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二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三则会陷老母于不仁。
课文解读三、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提问:“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这个倒装句有何作用,蕴涵着孔子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解读三)主谓倒装,强调了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反映了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后,对礼制失落的悲凉心情,体现了孔子对西周礼制的无限思慕。
1、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文言练习四】
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回答说:人生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不得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这就是礼的起源。所以礼这种东西,是调养人们欲望的。君子已经得到了礼的调养,又喜爱礼的区别。什么叫做区别?回答说:就是高贵的和卑贱的有不同的等级,年长的和年幼的有一定的差别,贫穷的和富裕的、权轻势微的和权重势大的都各有相宜的规定。译文:
本章从社会作用的角度讲礼。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为了满足欲望,就会发生争夺混乱,统治者为了避免这种局面,于是就制定了礼来加以约束。制定礼不但是为了用来调节与满足人们的物质欲望(“养”),更是为了用来确立社会等级制度(“别”)。它规定的各种道德规范和礼节仪式等等都有利于等级制度的确立与巩固,所以它是治国的根本,是“人道之极”,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因此统治者必须重视实行礼。
2、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鹦鹉能言,始终是飞鸟;猩猩会说话,也始终属于禽兽。现在作为人而不受礼的规范,即使能说话,不也合了禽兽的心态么?只是禽兽无礼,才会有父子共妻。所以,圣人兴起时,才制定礼教化人们,使人们有礼,从而懂得把自己与禽兽区别开来。此段从人兽区别的角度讲礼。认为二者的本质区别不在于语言而在于礼,礼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
3、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礼的实质在于对自己卑谦,对别人尊重,即使是挑着担子做买卖的小贩,也一定有令人尊敬的地方,更何况富贵的人呢?身处富贵而懂得爱好礼,就不会骄横过分,身处贫贱而知道爱好礼,那么志向就不会被屈服。此段从处理人我关系的角度讲礼。认为礼的特点是自卑以尊人,礼可使人尊重他人而约束自己。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