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3.3)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2.11)
(1)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先正名,理由是什么?请简述出来。(2分)(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孔子怎样的为政思想?(3)宋儒说“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相同吗?
(1)只有先正名,才能言顺,事成,礼乐兴,刑罚恰当,百姓安心做事。(2)体现孔子要君臣各守本分,要确立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的为政思想。(3)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不但对臣子提出了制约,而且对君主也有制约;而宋儒则把君权绝对化了,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主的责任。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之。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17.21)
(1)这两则文字,孔子提出了“为孝”的哪两个主张?(2分)(2)从文中看,孔子认为宰我不仁的最主要理由是什么?(用原句回答)(1分)(3)宰我不守三年之丧应是“不孝”,孔子为什么指斥宰我是“不仁”?(3分)(4)对于守丧三年,孔子和宰我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辩,结合这则文字,你认为宰我是怎样一个人?对于守丧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4分)
(1)两个主张:①真正的孝是能在父母面前始终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②守丧三年。(2)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3)孔子认为“孝弟是仁之本”。孔子认为“三年之丧”不只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是出于人伦之爱的情理。宰我不守三年之丧是“不孝”,实质上就是“不仁”。(4)宰我是一个好学深思、具有自己独立见解、敢于质疑的人。不赞成。因为真正的“孝”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人内心的永远怀念;再说尽孝道更应该在人活着的时候。赞成。父母抚养子女付出的何止是“三年之爱”,从怀胎,到哺育,再到求学,父母的付出可谓多矣,我们守丧三年的报恩完全应该;虽然人死无魂,但是我们只求安心。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2.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7.1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有什么关系?请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①“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仁。“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②在孔子看来,“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则是“礼”的基础。③“仁”的本质要通过“礼”来表现,二者紧密结合,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
基本要求1.背诵12.1、3.1、16.2、13.3章。2.掌握“敏”、“希”、“阙如”、“奚”、“鲜”、“期”在文中的意义,理解“归”、“目”、“事”、“诸”、“弟”、“女”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3.理解下列短语并能够默写:克己复礼;郁郁乎文哉;八佾;是可忍孰不可忍;天下有道;名正言顺;犯上作乱。4.熟读课文,品味文段的语体和语气,关注特殊句式的表达作用。5.明确每一章的基本观点。发展要求1.明确礼与仁、礼与孝的关系。2.了解孔子所提出的克己复礼、所主张的君臣关系与宋儒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主张的联系与区别。
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②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③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④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天下归仁焉请问其目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子将奚先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三年之丧,期已久矣/期可已矣
克己复礼:克,约束,克制。复,回归。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论语》中的礼是个人的礼,也是社会秩序的礼。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人与人之间会有矛盾,礼就在其中起调和的作用。(礼之用,和为贵)孔子想要恢复的是周礼。周礼的核心内容是“各安其分”,强调君臣父子的等级制和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从个人的礼出发,孔子强调“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崩坏,政权下移,已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君不君,臣不臣,名实不符]孔子要用“名”(周礼的规定)去纠正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实”。因此关于“礼”,孔子在政事上主张,一要有道[合宜的政治主张、政治措施]。二要正名[与礼乐制度相违背的各种名分],做到名实相符,名正言顺。
1、儒家在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上,倡导德治。但孔子又认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主张用礼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一切行为。结合课文,谈谈孔子对“礼”的态度及对“礼”的内涵的发展。
孔子对礼非常重视,他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把天下的有道、无道与礼联系起来,认为“礼”是衡量一个治乱的标准。从文中“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言语中可看出孔子尤其推崇周礼,周人制礼就是维护周的统治。但周礼只是为区别和协调等级关系的准则。面对着时代的变革,孔子在继承和总结前代遗产的基础上,对礼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将“礼”加以发挥,认为礼的内在精神应该是仁。“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意谓礼乐不只在于形式。在《八佾》中他又曾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就等于说形式以外更重要的是仁,具备仁的精神乃是讲究礼的前提。据此可以看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与礼是主与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一个人必须首先具备美的道德品质(仁),然后再学“礼”,于是一个完美的“仁人”才能形成。这就是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指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也宁戚。”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玉帛,礼之所用。人必先有敬心而将之以玉帛,始为礼。遗其本,专事其末,无其内,徒求其外,则玉帛不得为礼。若无内心之仁,礼将失其意义。孔子认为,孝弟为仁之本,而孝,如果内心不敬爱父母,徒有外在的“礼”的形式,算不上是真正的孝。故仁与礼(孝与礼),一内一外,若相反而相成。根据上面几则论语,说说孔子对“礼与仁,礼与孝”关系的看法。
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当然,孔子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应该尽的义务。后世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从“子夏问孝”一段文字来看,要做到孝,最重要的是什么?(2)这几段文字总起来看,可看作孔子对“孝”的完整看法,请简要概述孝的内容。参考答案:从这段文字来看,孔子认为“孝”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参考答案: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保存有和悦的神色,行为要合义合礼;另外也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尽量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父母过世之后,丧祭亦应合义合礼,且必须时常缅怀他们,并效法他们合义合礼的言行。如此都能做到,才算是尽了孝道。在孔子看来,孝不仅仅是赡养父母的义务,更重要的是有一种诚敬之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