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语文版 / 选修《论语》选读 / 二 克己复礼 / 论语选读:克己复礼(检测版)

还剩 3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精品文档_02欢迎下载精品文档《克己复礼》(检测版)题号12345678答案卜列字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1、AB、礼乐征伐(le)刑罚不中(zhmg)期已久矣(jI)I先生馔(zhum)闻乐不乐为人孝弟期可已矣*监于二代)(yue)(di)(qi)(jicn)庶人不议不好犯上旧谷既没*八信舞庭(shu)(hod)(m)(yi)子将奚先三年之丧钻燧改火*犯上者鲜(xi)(smg)(sui)(xi①)2、卜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B、子日:“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信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C、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子日:“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E、F、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其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B、♦♦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钟鼓云乎哉?E、♦♦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B、C、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1欢迎下载一24二20三16四40卷面10得分110姓名:得分:批改人:学号:、选择题:24分_0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D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5、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三年之丧,期已久矣B、①足食,足兵,民信之矣C、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D①既庶矣,又何加焉?)②新谷既开,钻燧改火,期可已矣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②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②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6、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B、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C、郁郁乎文哉!吾从周。♦♦♦D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E、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阙如:空缺,指留着不表示意见或不作处理(中:得当)(郁郁乎:悲伤忧郁的样子)(免:离开)(苟:马虎,随便)7、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B、①人而不仁,如礼何?C、①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D①虽有粟,吾得而食诸?②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②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②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②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8、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A、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B、道之以德,齐之以礼C、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D、野哉,由也!二、名句填空:20分(每句答对得2分)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2.孔子谓季氏:“八侑舞于庭,,★3.孔子曰:“天下有道,;天下无道,。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4•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_0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1•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2•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3.子曰:“巧言乱德。。”4.子日:“工欲善其事,。”5•子夏日:”日知其所亡,,可谓好学也已矣。”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句子翻译:16分1、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4、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四、思考题:40分(一)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日:”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子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在孔子看来,礼与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答案】礼与仁应该是形式与本质、互为表里的关系。礼是仁的外在体现形式,仁是礼的内核本质。礼一旦失去了仁爱之心,就不成其为礼了;而仁一旦离开礼仪,也就无法呈现出来所以孔子感叹道:礼礼啊礼啊,难道仅仅是指玉帛之类的东西吗?”玉帛虽珍,如果送礼人别有用心,另有所图,就不能称之为礼品;鸿毛虽轻,如果千里送之以传情,那么这份礼不可谓不重。(二)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日:“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7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案】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这种理解显然有悖于孔子的原意。孔子本人就是一个人情味很重的、很率真的老师。这从颜渊死孔子恸哭、伯牛疾孔子探视等章节可得到印证,孔子在《礼记》里也讲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话。如此温情仁爱之人怎么可能提出“灭人欲”的主张?“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不可能是孔子的原意。孔子在讲君臣父子关系时总涉及两面,即国君要以仁爱之心关怀臣子,使臣以礼;而臣民也要以耿耿忠心侍奉国君。同样的做父亲的要有父亲的样子,做儿女的要有做儿女的样子。只有这样才能上下和谐,尊卑有序。孔子提倡礼乐治国的初衷就是要让社会既尊卑有序,又上下和合。“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念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臣的责任。这种极端的主张,不符合孔子的中庸思想,只会把封建专制推向危险可怕的极致,激化社会矛盾。(三)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都是主谓倒装句。这种倒装的方式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2、《论语》中类似的倒装句还有不少。比较一下现实生活中书面语和口语中倒装句使用频度的区别,说说这种现象反映了《论语》怎样的语体特点。【答案】1、倒装句突出的是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反映出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之后的悲凉心情以及他对西周政治的无限思慕。2、倒装句在口语中的使用远比书面语为多,《论语》中大量使用倒装句,反映了《论语》的口语化特点。(四)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从不轻易以仁许人,他自己也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但另一方面却又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两者是否矛盾?应该怎样理解“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句话?【答案】不矛盾。孔子从不轻易许仁以人,那是因为实行仁德确实不容易,需要宽阔的胸襟和坚韧的意志,并且要终身行之,事实上也的确很少有人做到了仁的境界;但仁德又主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态度,只要克己复礼,坚守正道,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达到仁的境界。“我欲仁,斯仁至矣”说的就是一个人只要主观上树立起追求仁德的理想,并付诸行动,就一定能到达仁的境界。答案:一、选择题:24分7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题号12345678答案DBBCBCCC、名句填空:20分(每句答对得2分)(略)三、句子翻译:16分(略)四、思考题:40分(一)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在孔子看来,礼与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答案】礼与仁应该是形式与本质、互为表里的关系。礼是仁的外在体现形式,仁是礼的内核本质。礼一旦失去了仁爱之心,就不成其为礼了;而仁一旦离开礼仪,也就无法呈现出来。所以孔子感叹道:礼礼啊礼啊,难道仅仅是指玉帛之类的东西吗?”玉帛虽珍,如果送礼人别有用心,另有所图,就不能称之为礼品;鸿毛虽轻,如果千里送之以传情,那么这份礼不可谓不重。(二)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案】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这种理解显然有悖于孔子的原意。孔子本人就是一个人情味很重的、很率真的老师。这从颜渊死孔子恸哭、伯牛疾孔子探视等章节可得到印证,孔子在《礼记》里也讲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话。如此温情仁爱之人怎么可能提出“灭人欲”的主张?“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不可能是孔子的原意。孔子在讲君臣父子关系时总涉及两面,即国君要以仁爱之心关怀臣子,使臣以礼;而臣民也要以耿耿忠心侍奉国君。同样的做父亲的要有父亲的样子,做儿女的要有做儿女的样子。只有这样才能上下和谐,尊卑有序。孔子提倡礼乐治国的初衷就是要让社会既尊卑有序,又上下和合。“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念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臣的责任。这种极端的主张,不符合孔子的中庸思想,只会把封建专制推向危险可怕的极致,激化社会矛盾。(三)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都是主谓倒装句。这种倒装的方式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2、《论语》中类似的倒装句还有不少。比较一下现实生活中书面语和口语中倒装句使用频度的区别,说说这种现象反映了《论语》怎样的语体特点。【答案】1、倒装句突出的是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反映出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之后的悲凉心情以及他对西周政治的无限思慕。2、倒装句在口语中的使用远比书面语为多,《论语》中大量使用倒装句,反映了《论语》7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的口语化特点。(四)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从不轻易以仁许人,他自己也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但另一方面却又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两者是否矛盾?应该怎样理解“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句话?【答案】不矛盾。孔子从不轻易许仁以人,那是因为实行仁德确实不容易,需要宽阔的胸襟和坚韧的意志,并且要终身行之,事实上也的确很少有人做到了仁的境界;但仁德又主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态度,只要克己复礼,坚守正道,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达到仁的境界。“我欲仁,斯仁至矣”说的就是一个人只要主观上树立起追求仁德的理想,并付诸行动,就一定能到达仁的境界。7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7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07欢迎下载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