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作者xxxx------------------------------------------日期xxxx克己复礼》教案正式版
【精品文档】《克己复礼》教案教学目标: 1、明确每章节的基本观点,理解“礼”和“仁”的含义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2、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重要短语等文言基础知识; 3、背诵,默写重点章句。教学要求: 1、掌握课文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关注特殊句式的表达作用,明确各章基本观点。 2、明确“礼”与“仁”、“礼”与“孝”的关系。 3、背诵12.1、3.1、16.2、13.3章。教学建议: 诵读为主,归纳为辅。在熟读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落实字词句,一起归纳课文中文言特点。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一、解题:克己复礼:克,约束,克制。复,回归。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孔子说的“克己复礼”只是在说一种具体的学习和修养方法;这里说的“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而学习各种礼仪,正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二、串讲思路1、“复”礼:孔子想要恢复的是什么时代礼?解决第3.14,7.5。孔子崇古,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2、孔子当时的现实生活,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怎么样?解决3.1,6.25。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是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的表现。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3、所以,当齐景公问政于孔子的时候,孔子认为应该怎样做?【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恢复这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解决课后练习二)——如果没有秩序,,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4、以上所说的“礼”更多的是指国家秩序和社会秩序,而“礼”也是个人的礼,是对个人行为规范的要求,是个人修养的提高。这种行为规范和个人修养如何表现在家庭内部?第1.2,2.8,17.21章节。以2.8和17.21为先,1.2为结,明确孝悌,报恩,是仁的根本。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5、礼作为外在表现,是人们内心的反映。————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怎样达到仁:“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三、总结归纳重点1、要约束自己(克己)2-3、推崇周礼4、要严守秩序,不可僭(jiàn)越。5、反对礼崩乐坏、名实不符6、主张政治有道。7、要“正名”(纠正与礼乐制度相违背的各种名分)。8、要各守本分。9、孝悌是仁之本10、敬爱、顺从为孝。11、要为父母守丧三年以报恩12-13:“仁”是“礼”的内核【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这个专题中孔子的语录重点阐述了“礼”,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从国家大局看,要有道、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从个人来看要孝悌,色,守丧三年。
课文所选的章节,似乎很注重礼的表里一致。第一章“克己复礼为仁”,很明显的意思是,约束自己外部的行为(即“视听言动”),就可产生内心的仁。礼无论是礼节还是礼仪,都是外在的,而仁却是内心的情感道德。尤其是对孝的阐述上,孔子更认为孝不仅是外部的侍奉行为,只有表现出难以做到的“色”才算真正的孝。最后两章,孔子再次否定礼乐只是外部的物质形式,认为只有以仁为前提的才有真正的礼乐。孔子所说的“礼”,指的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其核心是“正名”。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就是“仁”。孔子所说的“仁”,在《论语》中的涵义是多重的: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四、课后练习1、宋儒说“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相同吗?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不但对臣子提出了制约,而且对君主也有制约;而宋儒则把君权绝对化了,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主的责任。2、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仁”是“礼”的内核(3.3);“礼”是“仁”的目的与外在表现(12.1)。“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1.2)(2.8)(17.21)3、克已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吗?克已复礼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回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是“仁”;“明天理,灭人欲”则是将克已复礼赶向了极端,无视人的存在,是无“仁”可言的。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而汉代统治者则发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特别是明代后,更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实行封建专制统治。4、“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见周公”都是主谓倒装句。这种倒装句方式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论语》里类似的倒装句还有不少,比较一下现实生活中书面语言和口语中倒装句使用频度的区别,说说这种现象反映了《论语》怎样的语体特点。甚矣吾衰也。――吾衰也甚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吾不复梦见周公久矣陈述句中的主谓倒装,主要是突出感情,强调谓语表达的内容。这两个例句,强调了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反映了孔子对礼制失落的悲凉心情及【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自己为理想努力难以实现的感慨,体现了孔子对西周礼制的无限思慕,对周礼理想境界的向往。这种倒装句的使用,说明《论语》作为古代散文起始阶段的语录体带有口语化、生活化的特点。5、阅读下面三段文字,说一说它们各自从哪个角度对“礼”进行阐释的。(文字略) 引用的荀子、《礼记》中的三段文字,主要从“人性”角度论述“礼”的必要。从人性角度而言,人作为高等动物,本身具有“自然属性(动物性、“恶”)”和“社会属性(社会性、“善”)”的双重性,而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还具有“社会性”,因此,为了克服人性中“自然属性”的一面,需要制订一定的“礼”(规范)来加以约束自己,所谓“克己复礼”。否则,人将与动物无异。孟子也曾说过,“恻隐之心”、“礼让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是人性的根本出发点,如果无此“四心”,“非人也”,与动物无异。6、“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中哪些词活用作动词?其意义与“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和“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中活用动词的相应词语有什么不同?这里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但语法意义不同。前面的例子是在名词前直接加否定副词,而副词只能修饰谓语,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前,所以,副词后的名词,一般是活用作动词。后面的例子是两个名词相连,那么一般来说,前一名词活用作动词谓语。也有的书上将以上的例子作为“名词意动”,因为谓语动词没有设计具体动作行为,仅是主观意图上的行为。【精品文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