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语文版 / 选修《论语》选读 / 一 为政以德 / 为政以德课件

为政以德课件

  • 2022-07-11
  • 35页
  • 619.02 KB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政治特点】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周天子实际上已失去掌控诸侯的力量。诸侯们为增强自身国力,常不惜互相征伐,导致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各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材料: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时代背景 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德:以,用。(状语后置)以德为政譬如:Pì,比如、就好像所:处所,位置共:通“拱”,环绕的意思本段成语“众星拱北”,这一成语在《论语》中写成“众星共北辰”(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比喻论证孔子用一个比喻(譬如北辰)来说明什么?说明为政以德可以实现天下归心。 思考:本章作者的主张是什么?为政以德: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根本原则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并指出好处是君王即使不动,大家也都会紧密团结在以你为中心的周围。三国时诸葛亮平南,经历了七擒七放,以德服人,使得孟获心服口服,云南成了蜀国的一个大后方。明末起义,李自成开始走的路线也是以德服人,不扰民,都已经获得天下了,奈何后来以为得了天下,到处扰民,落得个兵败九宫山的下场。自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很值得当政者思考。人道更一样了,与人交往,没有道德的人是没有人愿意与你做朋友的。有道德的人,很多人会愿意与你做朋友。“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之以政:道,通“导”,训导。(状语后置)以政道之,以德道之齐之以刑:齐,整治,整顿。(状语后置)以刑齐之,以礼齐之无耻:古今异义,没有羞耻心格:内心依附,心悦诚服思考:本章孔子提出了哪些治国方针?政(政令)和刑(刑罚)德(道德)和礼(礼教)对比论证 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说是政治的原理。他说领导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以政治体制来领导,再用法制来管理,“齐之以刑”,使大家不犯法,犯法就罚他。但是用法制来管理人民,这样一来“民免”,一般人会逃避,钻法律的漏洞,而且他逃避了责任、法律及处罚,他还会自鸣得意,认为你奈何他不了,毫无羞耻心。这和道家老子讲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道理一样,法令越多,犯法的人越多。因此孔子又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假如以道德来领导,每个人都有道德的涵养,“齐之以礼”,以礼教化。这就谈到礼义精神了,大家能自动自发,如果做错了,有那惭愧的心情,这样做到人人有耻,不敢做不道德的事,不要等到法律制裁,自己就很难过,这就是有耻。到了这种情形,则“且格”,就达到了政治的目的。所以他是主张用道德的政治、道德的感化,这就是儒家与法家的精神之不同了。(南怀瑾《论语别裁》) 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政”和“刑”:用法令规定人民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和“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小结:孔子通过把法、刑和德、礼治国所带来的结果进行比较,认为法治,虽然能使人行为规范,但内心不会有羞耻感,而德治、礼治,能使人感到羞耻,从而心悦诚服的遵守。 大到国家的治理,小到一个班级的建设,德治和法治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那么你觉得它们孰轻孰重呢?儒法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适:到仆:驾车,名作动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富:使动用法,“使……富裕”这是孔子和弟子离开鲁国初到卫国时的一次谈话。“庶、富、教”是孔子的治国三部曲,反映孔子的治国理念。孔子的这一论述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在物质充裕的基础上提高精神素养,即先富民后教民由此可见,德政的手段有富民、教民 《管子·治国》说: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畏罪,所以比较好治理。民贫则危乡轻家,犯上作乱,所以难于治理。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总是首先想方设法地让人民富裕起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政,是为政之道。学生子贡问,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这个故事在《论语》里叫做“子贡问政”。翻译划线的句子: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老百姓对政府信任。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 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   第一,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第二,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得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   这个学生矫情,说三条太多了。如果去掉一条,您说先去什么?孔子说:“去兵。”咱就不要这种武力保障了。   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要去掉哪个?孔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去食。”我们宁肯不吃饭了。   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某一年高考作文:有一个年轻人背着“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到了一个渡口。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过了不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过了一会,又需要扔掉一个背囊……最后只能留下一个。如果这一作文题让孔子来写,他会选择扔掉什么,留下什么?为什么留下这样?前一则中孔子认为民众多了首先应该让他们富起来,而后一则却认为诚信比食物、比富裕更重要,应怎么理解这样的看法?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两者没有矛盾。“先富后教”体现孔子的富民思想,他认为足民是很重要的,即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德政基础。“去食留信”则是在的特定语境中对教民思想的强调。“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备荒,备战,为人民。”就是“广积粮,深挖洞,不称霸。”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一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理解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民心向背,历来是为政者必须首先考虑的因素。取信于民,则民心归附,国家昌盛;失信于民,则民心思变,国将不国。孔子认为管理一个国家,物质基础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赢得信任、使全国百姓同心协力。所以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有一天,人民对社会、对政权都已经失去基本的信任,那才是一个民族真正可悲的。那么当今社会,最最重要的当然是取得百姓的信任,纵观新中国的建设历史,无不印证着这一个道理。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思考: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治理国家提出了什么要求?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1、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2、节约用度,爱护人民;3、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治国思想:正己严谨;守信;节用;爱民、养民 王文特——原来《论语》可以这样读这是《论语》里第一次出现治国这个大题目。敬是遇事谨慎的意思;信是不用权诈,不朝令夕改,表里如一,始终如一;节用好理解,但是要上升到贬奢糜尚淳朴的高度;爱人就是爱民,只是不可姑息;使民以时,主要是说要“不违农时”,使人民能充分地休养生息。这五点看起来浅显,但是如果真有做到,虽大国可治,所以看起来浅显的未必浅显,看起来复杂的未必复杂,老子也讲“为大于其细,图难于其易”,找到大本大源,其他的东西真是如高屋建瓴。正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评点】孔子有“重民”思想,认为为政者正确地处理同民众的关系至关重要。为此,他提出二点:①认真从事,取信于民。孔子对为政者的一项重要政治道德期望是对待政事严肃认真,要有“敬事”精神,以身作则,同时为政信实不欺,说话算数,对老百姓讲信用。唯有如此,执政地位才能站住脚、站得稳。②节用爱民:就是要求为政者要有爱民之德,同情百性,体谅他们的难处,采取利民措施;节约行政开支,减轻人民负担,不违农时,劳役避开农时,保证民众多务农本业,以使民众爱居乐业。孔子主张施德于民,实行仁政。 力伐争利文德治国文韬武略《季氏将伐颛臾》相关事件和思想:春秋末期,诸侯兼并,当时把持鲁国朝政的季康子,横征暴敛,富比宫室。但他仍想借维护鲁国利益之名,攻伐兼并颛臾,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孔子反对的理由是什么?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先王以为东蒙主)颛臾是鲁国附庸,不必伐 (且在邦域之中)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是社稷之臣)反问:何以伐为?态度? 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均无贫”是孔子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则是站在穷人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所以孔子之意与农民起义口号之意不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有没有道理?孔子之意就是朱熹理解之意,因为孔子是极力提倡以“等级制”为核心的“礼”。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和《说文解字》解释也不矛盾。因为《说文解字》是字面的基本意义,一个字还有它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平”、“均”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公平”,它也有“相对公平”与“绝对公平”。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本段成语——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思考: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孔子持什么态度?孔子不赞同,表示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打着鼓去声讨冉求。批评冉有搜刮民财行径。可见孔子是非分明,能憎能爱。 鲁国的三家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四分之二。【评点】冉求当时正担任季氏的家臣,替季氏征收田赋。孔子主张“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即给百姓的好处要多一些,要百姓做的事要量力而行,向百姓索取的东西相对要少一些。结果冉求没有听从老师的意见,反而邦季氏重税盘剥百姓,还征收附加税,这就引起孔子的恼怒,几乎不承认他是学生,还让其他学生鸣鼓而攻之。可见违反了仁政的原则,即使是相当亲近的学生,孔子也绝不轻饶。 冯谖收租税,怎么做?冯谖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弹其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迁之幸舍,食有鱼矣。五日,复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舆。”迁之代舍,出入乘舆车矣。五日,又尝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使人给冯谖老母食用,无使乏。孟尝君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忧之,冯谖自荐收责…冯谖至薛,召取孟尝君钱者皆会,得息钱十万。乃多酿酒,买肥牛,召诸取钱者,能与息者皆来,不能与息者亦来,皆持取钱之券书合之。酒酣,乃持券如前合之,能与息者,与为期;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告孟尝君:“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后期年,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思考:这一章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会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 【评点】本章有若秉承孔子重民思想,规劝鲁哀公要知晓百姓富而后君主才能富,民富才能国强。本章记载与《说苑·政苑·政理篇》所载略同。“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对曰:‘政有使民富。’哀公曰:‘何谓也?’孔子曰:‘薄赋敛,则民富矣。’”可见,有若的主张体现了孔子的一贯思想,就是反对统治者贪得无厌,要为老百姓着想,为政一定要清廉不贪。从有若的谈话里,可知重民思想已深入孔门弟子之心。有若反对国君加重对人民盘剥,主张实行周代的“彻法”,有其进步意义,看来孔门的“恢复周礼”,还需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视为倒退行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颜渊》篇里,孔子曾经回答过季康子:“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在本篇的另一个地方,孔子又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意思是说: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从政治国有什么困难呢?如果自身行为不端正,又怎么能够去端正别人呢?所有这些与这里的论述表达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就是强调政治领导人的表率作用。本章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治国之道?正己执政者以身作则的重要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从前,楚灵王喜欢他的臣子有纤细的腰身,楚国的士大夫们为了细腰,每天都只吃一顿饭,因此,饿得头昏眼花,站都站不起来。坐在席子上的人要站起来,非要扶着墙壁不可,坐在马车上的人要站起来,一定要借力於车轼。谁都想吃美味的食物,但人们都忍住了不吃,为了腰身纤细,即使饿死了也心甘情愿。 季康子两次问政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孔子两次言政子为政,焉用杀?——反对通过杀戮来建立有道之邦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主张为政者要以身作则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主张爱民、举贤、教民风行草偃: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硬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比喻论证 【评点】从统治集团道德风气和社会风气的社会效应看,孔子认为,统治集团的道德风气,对民众道德、社会风尚有强烈影响,它是民众道德、社会风尚的导向,所以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可以说,这是实行以德治国、教化民众的关键。孔子告诫季康子施德政、省刑罚,以自己的表率作用感化民众,体现他“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不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篇》)。但也不一概反对刑,若罪大恶极又不改悔者,该杀的还是要杀的。孔子反对季康子的做法,是因为他滥用刑法,以杀为政。以“德风”、“德草”作比喻,来提醒他该身教重于刑杀,生动形象。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终。思考:孔子如何看待?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孔子是主张以德治国,他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道德。主张:尚德不尚力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思考:(1)为什么“羿善射,奡荡舟”,却“俱不得其死然”?为什么“禹,稷躬稼”却有了天下?前者用武力和权术来治理国家,后者用德政来治理国家。通过对比,强调用武力和权术来治理国家不能达到德治的效果。(2)孔子根据什么说南宫适是君子、是尚德之人?孔子的政治主张: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德治。 【评点】羿和奡是古代传说中力大无比的人,都不得善终,死于非命。禹和稷全心全意为民众谋福祉,深得民心,最后拥有天下,名重千古。这是什么道理?孔子认为南宫适对比地提到这两类人物,已经有了答案:“有德者有天下,尚力者不得善终”,答案明摆着,所以孔子无须回答。又从南宫适所提问题的内容,可以知道他是认识到了为政以德、以德服人的道理,所以孔子十分赞赏南宫适的“尚德”之心,说他是君子。表达了孔子崇尚仁义,反对武力侵暴的思想。 1.德治的重要作用。2.法治和礼治的对比。3.治国的目标和步骤。4.治国方略:民信最重。5.治国原则。6.指责用兵,阐明治国主张。7.批评冉有搜刮民财行径。8.阐明君民关系。9.执政者以身作则的重要。10.反对暴政,主张德治。11.要上行下效,以身作则。12.主张尚德不尚力。为政以德 儒家的德治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德治的本质区别:①德治的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的。②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者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后者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的稳定和发展服务的。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局限性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