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论民本》习题一、基础巩固1.下面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解析】 A项,“无”通“毋”,不要。C项,“颁”通“斑”。D项,“涂”通“途”,道路。【答案】 B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犹水之就下 就:于是B.弃甲曳兵而走走:走路C.谨庠序之教谨:谨慎D.勿夺其时夺:耽误【解析】 A项,就,趋向。B项,走,逃跑。C项,谨,认真对待,重视。【答案】 D3.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而不王者.自相蹈籍而死者,蔽野塞川B.祭祀以时执简以往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而民莫之死也D.为渊驱鱼者马倒,为晋兵所杀【解析】 A项,“者”字结构,译为“……的人”。B项,介词,按照/表修饰,相当于“而”。C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代词,代长官。D项,介词,替/介词,被。【答案】 A
★4.(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3题)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是动词作名词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则移其民于河东【解析】 A项,名词作动词,种植。B项,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C项,名词作动词,为王。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迁移。【答案】 B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牺牲既成,____________,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獭也;____________,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3)不违农时,____________;数罟不入洿池,____________;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答案】 (1)粢盛既洁则变置社稷(2)故为渊驱鱼者为丛驱爵者(3)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4)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二、课内阅读阅读《论民本》第三节,回答问题。6.下列句子中的“胜”字与“谷不可胜食也”中的“胜”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日出江花红胜火B.何可胜道也哉C.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D.驴不胜怒,蹄之【解析】 B项与例句中的“胜”都为“尽”意。A项,胜过,超过。C项,优美的。D项,承受,忍受。【答案】 B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王好战,请以战喻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解析】 A项,古今义均为“喜好战争”。B项,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同意、认可。C项,古义,这样之后却;今义,连词,表转折。D项,古义,有的(人);今义,连词,表选择。【答案】 A8.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发展生产,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行王道的根本。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C.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D.文章最后一句是说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暴政,施仁政,行王道,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解析】 “害民的是荒年”错,孟子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君王对百姓的关系、爱好,这里是比喻的说法。【答案】 C9.把下列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1)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那么鱼鳖之类的水产就吃不完。(2)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
国君任贤,如不得人,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背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因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齐人将取燕,诸侯谋救之。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①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②,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有删改)【注】 ①葛:远古时期的部落名。②旄倪:指被俘虏的老人和幼儿。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放桀,武王伐纣 放:释放B.贼仁者谓之贼贼:戕害C.五旬而举之举:攻克D.诛其君而吊其民吊:慰问【解析】 放,流放,放逐。【答案】 A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孟子“民本”思想的一组是( )
①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②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③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④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⑤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⑥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A.①③⑤B.③④⑥C.①②④D.②⑤⑥【解析】 ①是对何谓故国的评论。③是齐宣王想假托顺应天意而吞并燕国的表现。④是表述商汤如何统一天下的。【答案】 D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一国之君要辨识没有才干的臣子并罢免他们,不能仅仅听身边之人和诸大夫的意见,还要倾听百姓的声音。B.孟子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表明孟子主张施行仁政,以民为本。国君如果倒行逆施,就是老百姓的敌人。C.战争胜利后,齐宣王想吞并燕国的土地,孟子认为需要看燕国的百姓是否愿意,如果兼并了,燕国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兼并。D.《尚书》记载,商汤最先征伐葛的时候,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但后来却因不公平造成了怨声载道的局面。【解析】 D项,“造成了怨声载道的局面”错误。原文的“怨”,是后被征伐的百姓抱怨不先征伐自己的国家,而先被征伐的国家的百姓是高兴的,没有抱怨。【答案】 D1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1)国君任贤,如不得人,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国君任用贤才,如果得不到合适的人才,将会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远的超过关系近的,(对此)能不慎重吗?
(2)百姓都以为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参考译文】孟子谒见齐宣王,说:“所谓故国,不是说国中要有高大的树木,而是说要有世代(与国家休戚与共)的臣子。现在大王没有亲信的臣子了。过去任用的人,现在不知到哪里去了。”宣王说:“我用什么方法才能识别哪些是没有才干的人而罢免他们呢?”(孟子)说:“国君任用人才,如果得不到合适的人才,将会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远的超过关系近的,(对此)能不慎重吗?左右侍臣都说好,不行;大夫们都说好,也不行;全国的人都说好,这才去考察他,见他确实是好,这才任用他。左右侍臣都说不行,不要听信;大夫们都说不行,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不行,这才考察他,见他确实不行,这才罢免他。左右侍臣都说可杀。不要听信;大夫们都说可杀,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可杀,这才考察他,见他确实可杀,这才杀掉他。所以说,是全国的人杀掉他的。像这样,才可以算是百姓的父母。”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商纣,有这些事吗?”孟子回答道:“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问:“臣子杀他的君主,可以吗?”孟子说:“败坏仁德的人叫贼。败坏信义的人叫残,残和贼这样的人叫独裁者。我只听说杀了独裁者纣罢了,没听说臣杀君啊。”齐国攻打燕国,战胜了燕国。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兼并燕国,有人劝我兼并燕国。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五十天就攻克了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不兼并它,必定会有上天降下的灾祸。兼并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兼并了,燕国人民高兴,那就兼并它。古代有这么做的人,武王就是。兼并了,燕国人民不高兴,那就不要兼并。古代也有这么做过的人,文王就是。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百姓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原因吗?只是想摆脱水深火热的处境罢了。”齐国人要兼并燕国,别的诸侯国谋划援救它。宣王说:“很多诸侯谋划来讨伐我,(我)用什么方法对付他们呢?”孟子回答道:“我听说过凭方圆七十里的地方就治理了天下的人,商汤就是这样。没有听说凭着方圆千里的土地还怕别人的。《尚书》上说:‘商汤的征伐,从葛开始。’(这时),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他向东征伐,西边的少数民族就埋怨,向南征伐,北边的少数民族就埋怨,(他们埋怨)说:‘为什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是)后征伐我们(这里)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时节盼望云彩一样。(汤的军队每到一地,)让经商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上又说:‘君王来了,我们就得到新生。’
现在,燕王虐待他的百姓,大王去征伐它,百姓都以为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您杀戮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像这样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畏忌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俘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百姓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四、语言表达14.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话。读论语宜曲阜音,读孟子宜滕州调,读老庄宜河南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注重分析示例体现的意义,比如《论语》的作者是孔子,老家是曲阜,由此可以先找到一些相关的作者,然后从作者的特点的角度入手法写相关的特点即可。【答案】 (示例一)读莱蒙托夫宜喝酒,读海涅宜高歌,读雨果宜沉思。(示例二)读李白宜长啸,读王维宜安静,读陆游宜舞剑。15.把下面几个较短的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①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的“中国新春音乐会”上,刘伟用脚演奏完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曲段《梁山伯与祝英台》。②全场的观众沸腾了。③刘伟是代表中国前去演出的。④刘伟,“中国达人秀”总冠军,被人称为“无臂钢琴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注意分析四句话表达的意思,然后先找一个可以作为长句的语句,最后把相关的信息作为修饰限制语放到合适位置即可。【答案】 (示例)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的“中国新春音乐会”上,“中国达人秀”总冠军、被人称为“无臂钢琴师”、代表中国前去演出的刘伟用脚演奏完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曲段《梁山伯与祝英台》后,全场的观众沸腾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