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原君》教学设计福安二中雷萍一、教材内容分析(一)教材位置及教育功能《原君》位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第四册第四单元的“阅读与鉴赏”中,是议论说理类文言文中的第四篇,文章语言比较浅显,学生阅读理解应无障碍。属于略读课文。理解研读文本内容是关键,从而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联系现实,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本课的难点。所以只安排一课时教学。本单元教材的编排,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这几篇文言文,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进一步增强文言文的语感,积累必要的文言基础知识,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材分析1、写作背景: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在此形势下,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士大夫面对危机,寻求改革方案;提倡以史为鉴,提倡研究与结合现实,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其中最突出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有着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的类似经历。2、文本内容:《原君》是《明夷待访录》开宗明义的第一篇,也是全书的总纲。在《原君》这篇“奇文”中,黄宗羲大胆地呼出了7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时代强音。这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彻底否定,启迪人民在思想上对君主有正确的认识。二、学情分析学生经历了初中学习,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量。进入高中学习以来,渐渐积累了必修一到必修三的文言知识,在学习《原君》之前又已学了《劝学》《师说》《与高司谏书》。而《原君》这篇课文语言比较浅显,学生阅读理解应无障碍。课前由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行阅读,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记好。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解决一部分文言知识的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提交到老师那里,由全班学生研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够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的潜力。三、教学目标(一)教学任务分析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主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生平及其思想。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行阅读,积累文言知识。学习运用历史上详实的事例和对比论证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积累有关文言文知识,逐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古代作品的思想观点,培养学生探究其现实价值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重理解作者对君主罪恶的不满,启迪人民在思想上对君主有正确的认识。(二)教学重点、难点7
1、教学重点:①重点掌握的文言词语:莫或、犹、夫、然、所、曾、为、然则。②着重理解作者对君主罪恶的不满,了解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深刻剖析和真知灼见。(突破方法:运用工具书自主学习法。逐步培养学生会用工具书、速用工具书、活用工具书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与信心。)2、教学难点:①学习运用历史上详实的事例和对比论证的方法。②了解古代作品的思想观点及作用,探究其现实价值。(突破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师引领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与信息,根据课堂需要进行取舍、整合,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三)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数:一课时(五)教学方法:自读为主,结合讨论,师生、生生互动四、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由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行阅读,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记好。(二)导入新课展示历代君主的画像你心目中的君主应该是怎样的人?A民之天,民之父母。B无上权力,生杀予夺。C享有物质的极大丰富。D统领国家,让百姓过上好日子。7
君主有其职分,既担负责任又享有权利,两者相辅相承,不可分割。一旦君主不去履行职分,就能成为“国之大害”。明末清楚的大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在他惊世骇俗的哲学巨著《明夷待访录》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原君》中大胆地呼出了“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时代强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奇文”。(目的:结合已有的生活阅历与体验,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其积极性,研读文本寻找答案。)(三)研读鉴赏第一环节:学生展示方式:学生动手制作幻灯片以“卓尔不群”的栏目介绍黄宗羲生平及思想。(设计意图:检查预习。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合信息和动手制作能力。为研读文本作准备。)手段:多媒体幻灯片第二环节:朗读方式:学生分段朗读。(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情况,熟悉文本。)第三环节:研读方式:1学生在课前自读的基础上,分组研读、提问、释疑。2.研读后仍不能解答的疑难问题归纳成条提交到教师处,由教师引导全班探究,最终解答。(设计意图: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够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的潜力。)手段:提问、讨论第四环节:巩固知识点,概括段意。方式:1.分段强调重点字、词、句。2.精练概括段意。7
(设计意图:1.巩固文言知识。2.把握文本内容与行文脉络。)手段:幻灯片板书:古——君主明职分、今——君主国之害、批——小儒君臣义、望——君主明职分第五环节:鉴赏方式:教师引导思考:①文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他们有哪些行为?原因何在?(幻灯片展示图表)②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举例论证)③除此之外文章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对比论证)④概括文章论点。(不明君主职分——天下大害,明君主职分——天下大利。)(设计意图: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历史上详实的事例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而把握文章主旨。)手段:幻灯片板书:举例、对比不明—大害、明—大利(四)延伸 方式:教师引导讨论:①今之君的做法固不足取,古之君的做法你是否赞同?②你认为君主的职分是什么?(设计意图:调动学生深入探究文本深意,为探究其现实价值作准备。)手段:讨论(五)拓展方式:教师引导讨论:现在人民当家作主,早已废除了君主,这篇文章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怎样的启示?(设计意图:探究文本的现实价值。)(六):作业内容:1.总结重点字词、句式 2.7
根据课堂拓展的内容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写300字左右的一段议论。(设计意图:1.积累文言词语。2.固化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七)板书设计原君黄宗羲古——君主明职分今——君主国之害对比举例不明——大害批——小儒君臣义明——大利望——君主明职分五、教学反思1、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这在当时需要很大的勇气,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时候就能有所感;能较好的了解民族精神——勇于抗争。2、本课教学基本能体现“自读——讨论——质疑——释疑”四个过程;自读,重在解决实词、虚词、句式、用法等语言方面问题;讨论,重在解决内容理解方面问题;质疑,重在提出语言、内容两方面的疑难问题;释疑,是由教师集中解决共性问题。前三个过程学生为主,释疑则由教师为主。自读前教师要提出思考题,加以引导。3、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在预习中分别从书籍或网络中摘取有关内容,并制成教学幻灯片。课堂上可由学生展示讲解。在小组学习中,能力不同的学生可以得到不同层次的展示机会7
;字、句的释疑解惑基本可以在组内完成。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