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10哈姆莱特(节选)
1.知人论世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
2.《哈姆莱特》(1)故事梗概从老国王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的罪行;哈姆莱特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旁边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
莱特半路上回来了,克劳狄斯已经设计好毒计,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比剑。决斗时哈姆莱特在前两场获胜,乔特鲁德不知情地喝下预计毒死哈姆莱特的庆祝酒。哈姆莱特最终仍被刺伤且中了致命剧毒,接着反击回去,同时也用毒剑深深刺中雷欧提斯。王后因误饮毒酒致命时,仍不忘警告哈姆莱特酒已被下毒。断气前,雷欧提斯对哈姆莱特坦承了一切。愤怒中,哈姆莱特也用毒剑杀了克劳狄斯,逼他喝下毒酒,最后终于为父亲报仇。
(2)名家评论《哈姆莱特》中的鬼魂申冤、主人公复仇、行动中的延宕、戏中戏和流血凶杀的结局等,都属复仇悲剧的传统手法,但作品在人物塑造和思想内容的开掘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哈姆莱特理想崇高、思想深刻,在一个“脱了节”的时代立志重整乾坤,但他又耽于沉思、自责、自我怀疑,加之忧郁与孤独,于是一再拖延复仇计划。他身上集中体现着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他们的迷惘、矛盾和痛苦,反映着16~17世纪初人文主义思想的危机。哈姆莱特的精神苦闷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他已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形象。(《中国大百科全书》)
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哈姆莱特》是戏剧诗人之王莎士比亚的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钻石。(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
3.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以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特点的反封建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思想体系是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学艺术的繁荣,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文艺复兴是一个统一的思想文化运动,这种思想以“人”为中心,主张个性解放;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和世界观。
1.字音识记shǔnchóuchúzēnɡwùjìyúhānkuǐlěixīyìzhēnqīnshì
2.字形识别驰弛厮撕虐瑰傀愧3.词语积累①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后指人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②察择贤愚:考察选择贤良的或不贤良的。谑
③受之泰然:形容接受(东西)时镇定自若。④郁郁寡欢:郁郁,苦闷的样子;寡,少。指心里苦闷,不高兴。⑤共枕同衾:共用一个枕头,同盖一条被子,形容极其亲密。⑥虎头蛇尾:比喻做事前松后紧,有始无终。⑦举目无亲:指单身在外,见不到一个亲人。形容人地生疏,孤单无依。⑧情同陌路:彼此之间的感情如同毫不相识的人。⑨背道而驰:比喻彼此方向、目标完全相反,也比喻背离正确的目标。
【坦然泰然】坦然:形容心里平静,无顾虑。泰然:形容心情安定。例:①其实生活赐予我的,并没有与别人的有什么不同,呈现在我视野里的生活,每个人其实都一样,不同的仅仅是我们的胸襟中缺少一份________。坦然泰然②“得之________,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我觉得这四句是对他最好的描述。【篡改窜改】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故意曲改(经典、理论、政策等)。
窜改:改动(成语、古书、文件等)。例:③不管怎么样,历史总是________不了的。④当年的会议记录,后来被人暗中________了。【反应反映】篡改窜改反映反应反应: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回应。反映:把情况意见告诉上级有关部门。例:⑤作为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代表着一级组织,对职工群众的_______要重视,要有所_______,要调查研究,要主动帮助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具代表性的悲剧。悲剧冲突围绕着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中心事件进行。课文节选的是第三幕第二场,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看戏过程中奸王的反常情况,证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坚定了哈姆莱特复仇的决心。哈姆莱特为试探奸王的阴谋而精心导演了一场“戏中戏”奸王杀父篡权的罪恶
要点一:分析戏剧情节,挖掘课文主题1.本文的矛盾冲突非常激烈,请结合剧本作简要分析。【点拨】根据戏剧的情节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分析。本文的矛盾冲突非常激烈,集中表现在哈姆莱特与其叔父即国王身上。他的叔父克劳狄斯毒死老哈姆莱特,篡夺了王位,并娶了嫂嫂。哈姆莱特回国以后,下决心要查清真相,为父亲报仇。因此他安排了这场演出,目的是试探他叔父的反应。果然,克劳
狄斯看完戏后,忍耐不住了。哈姆莱特的怀疑终于变成了现实,矛盾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这场激烈的冲突既写出了国王的心虚和恐惧,也表现了哈姆莱特的智慧、勇敢和谨慎,塑造了一个内向深沉、有着痛苦与彷徨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形象,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图画,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
2.哈姆莱特为什么要导演这场“戏中戏”?【点拨】《哈姆莱特》的悲剧冲突是围绕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展开的,因此,解答此题可以从这方面进行思考。哈姆莱特导演这场“戏中戏”的主要目的是试探叔父克劳狄斯杀兄娶嫂,篡权夺位之罪行,以验证鬼魂的话的真实性。其次,敌方势力的强大使其必须小心从事。
要点二:把握戏剧的人物形象如何看待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点拨】结合人物的语言、剧中人物的冲突和时代背景来分析人物形象。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王子,是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具体地说,他表现出如下特点:①阶级特征: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爱,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霍拉旭以朋友相称。强调智慧和理性,安排“戏中戏”来证实自己的想法。
②性格特征:犹豫、延宕。犹豫并不是他的天性,而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破灭时所引起的一种精神状态。延宕有其更深刻的社会原因,那就是在复仇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已不单是为父报仇,而是要重整乾坤。在重整乾坤的伟大目标前,哈姆莱特想要行动,但又不知如何行动,这就造成了他行动的拖延。延宕的另一个原因是恶势力过于强大,而时代与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又决定他不可能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因此只能孤军奋战,最后终于被恶势力吞没。哈姆莱特的悲剧已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
要点三:品味语言特色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试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及其作用。【点拨】语言的特点主要从用词特点、句式特点、修辞特点三个方面分析。戏剧语言的作用主要考虑三方面:塑造人物、推动剧情、揭示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本文语言有如下特点:①语言丰富而又有诗意。主要运用了诗化的语言来表达突出的感情。如:“不,让蜜糖一样的嘴唇去吮舐愚妄的荣华……因为你虽然经历一切的颠沛,却不曾受到一点伤害。”这段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写出了哈姆莱特对霍拉旭的品德由衷的赞美。而“戏中戏”中的台词更是采用了诗的形式,而且非常华丽,如:“愿日月继续他们的周游……不这样哪显得你我情浓?”这段话诗意地写出了伶后对伶王的矢志不渝的爱。
②大量运用比喻的手法更增强了语言的诗意。明喻如“我的幻想也就像铁匠的砧石那样黑漆一团了”。暗喻如“我过的是变色蜥蜴的生活”。借喻如“什么!给一响空枪吓怕了吗?”这些比喻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更好地表现了哈姆莱特的个性思想,也增添了语言的诗意。③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如在看戏中国王一个劲儿地追问:“这部戏是怎么一个情节?里面没有什么要不得的地方吗?”“戏名叫什么?”从这些个性化的语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国王内心的恐惧。
巧用比喻,增加文采[文本提炼]大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哈姆莱特》有了像诗一样的语言。明喻如“我的幻想也就像铁匠的砧石那样黑漆一团了”,暗喻如“我过的是变色蜥蜴的生活”,借喻如“一响空枪”等。由于作者巧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因此,语言十分形象、生动,更好地表现了哈姆莱特的思想个性,使语言充满了诗意。
[技法点拨]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无论是阅读他人的文章,还是自己作文,我们都会有这样的认识——文中用到的最多的修辞方法就是比喻。的确,好的比喻句可以使事物的特征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平易化、通俗化,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准确精练、鲜明生动,让人回味无穷,进而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学习运用比喻时要注意的是:
1.比喻的事物必须是常见的、浅显易懂的。即一定要用人们非常熟悉的具体事物,来比喻人们不熟悉或不太熟悉的事物。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如:“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无瑕的白云。那白云有的像连绵起伏的山峦;有的像昂首挺胸的雄鸡;有的像缓缓流淌的小河……真是千姿百态,变幻莫测。”这段话用人们非常熟悉的山峦、雄鸡、小河来比喻姿态各异的云朵,我们一读就懂。又如:“翠绿的荷叶像一张翡翠盘,积存在荷叶上的雨珠,好似颗颗珍珠。”这句话,作者用“翡翠盘”比喻“荷叶”,读起来就令人费解。因为人们很少看见翡翠盘到底什么样。
2.比喻要贴切。即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但二者之间又必须具有某种极其相似之处。如果把相同或基本类似的两种事物相比,或者用没有共同点的两种事物相比,比喻也就失去了作用。如:“这是一个男孩子,头发有两寸来长,乱蓬蓬的,活像一个喜鹊窠;浓浓的眉毛下边摆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像算盘珠似的滴溜溜地乱转。”这段话把小男孩乱蓬蓬的头发比作喜鹊窠,把他大眼睛中乌黑的眼珠比作算盘珠,多么贴切呀,真是如见其人。
又如:“老师像妈妈。”“星期天,我的小伙伴们像一群蚂蚁似的来到我家,祝贺我的生日。”前者,把老师比作妈妈,是把两种相同的事物作比,根本没有写出老师的特点。后者,是把没有共同点的两种事物相比,比喻不妥,属于滥用比喻。3.比喻要新颖、独特,不落俗套。有位名人说:“第一个把儿童比喻成花朵的是人才;第二个把儿童比喻成花朵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儿童比喻成花朵的是蠢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认为:如果要用比喻,“便须惊人,不然就干脆不用。”这些言论足以说明比喻新颖的重要性。
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了要表现一个孤独的男子怎样保护和疼爱他的妻子,不愿再套用类似“像爱护眼珠一样”的语句,冥思苦想了三天,终于写出了下面的诗句:“我将保护和疼爱你的身体,就像一个在战争中残废了的士兵,爱护着他唯一的一条腿。”作者为了这一新颖、独特的比喻,真可谓用尽心力,“采取1000吨的字矿,只是为了一个‘新’字”。4.要体现正确的思想感情。选用什么样的事物打比方,往往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褒贬,体现正确的感情色彩。
如:“歹徒趁着人们忙乱之机,顺着高粱地,像兔子似的跑了。”这句话用“兔子”比喻“歹徒”,既具体形象地描绘出了歹徒逃跑的狼狈相,又表达了作者憎恶的感情。又如:“妈妈的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像两个大灯泡。”“同学们整齐地站在操场上,好像一排排粗壮的大葱栽在菜园里。”这些既属滥用比喻,也属于褒贬不当,弄巧成拙,不利于原意的表达。只要平时认真观察周围的人物和事物,抓住他(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联想,并在作文中大胆尝试,加之做到以上几点,相信大家一定会写出好的比喻句,为自己的作文增辉添彩。
[技法运用]请在“家园”和“思念”中任选一个话题,写三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且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的联系。示例一:思念像风,带着对故乡的情,抚摸游子;思念像雨,装着对家人的爱,滋润离人;思念像雾,载着对朋友的想念,包裹心田。
示例二:思念像温暖的阳光,明媚灿烂的,普照着我的心房;思念像一缕清风,微微徐徐的,吹动着万千思情;思念像平静的湖水,明澈清透的,荡起阵阵涟漪。示例三:家园是破土而出的嫩芽,萌生在每个游子的心头,它守候着故人;家园是百林中那株合欢树,历经沧桑的岁月,它等待着归客;家园是枝头的繁花,容颜永不老去,它思念着游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