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课题《窦娥冤》学科语文审核人年级一年级时间2015年课时三课时主备人班级姓名教学目的1•了解元杂剧的一些基本知识;2•分析窦娥的性格特征;3•注意戏曲曲词的抒情美与音韵美的和谐统一,以及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教学重点:l.'ffi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当时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2・认识兔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3.介绍元杂剧的知识。教学难点:对[誦正好|[滚绣球|等曲子的理解,以及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教学方法:讲授与研究性阅读相结合。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一.自学关汉卿和元杂剧:关汉卿I,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III元代人说他:“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风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
讼庭(s6ng)错勘(kan•••)杳无音信(yao■)萇弘化碧(chang盗跖(zhi)勒死(⑥)邹衍(••••zouyan)古陌荒阡(qidn)亢旱三年(kang)••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学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探(怡i)儿(小厮)。①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②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近人吴梅曾解释说:“宫调者,所以限定乐器管色之高低也。”我国历代均依十二律高下的次序,定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声,是乐律之本。③曲牌名: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就象一首很长的歌里的部分小节的名字),古代的曲很长,所写的曲牌都是一个很长的一首曲的部分小节的名字。例如本篇文章里面的赏花时、点绛唇、滚绣球等【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罪愆(qidn)看觑(qu)提防(dT)蓦过隅头(m&)无捱无靠(ai)•••••学老(b6)秀两(ta)田畴(chou)鳏寡孤独(gudn)燕侣••••莺倚(chou)浣纱(hu^n)••红鸾天喜(ludn)前合后偃(gn)牺惶(xl)缥细(piaoxiang)亲家(qing)当堺卖酒(lu)刽子手(gui)••••2.词语解释⑴惫赖:泼赖,凶狠泼辣。(2)嗟怨:叹息埋怨_(3)^®:烦恼不安的样/(4)燕侣莺倚:比喻年轻的女伴,也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5)7良荡乾坤:本义指天下太平,文屮是光天化日Z下的意思(6)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乂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7)负屈衔冤:含冤,承受委屈(8)杳无音信:远得不见踪影,也没有音信。(9)举案齐眉:孟光给丈人送饭时把托盘举得和眉毛样高,以农示尊敬。后形容夫吏互敬互楚(10)古陌荒阡:荒郊野外。古代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
课题《窦娥冤》学科语文审核人年级一年级时间2015年课时三课时主备人班级姓名第二课时(-)阅读讨论“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第二折窦娥与张驴儿对簿公堂,楚州太守祷机在一出场时的独白透露出什么信息?这一段在剧中有什么作用?这一段在元朵剧中是插科打挥的套语,但我们不能把它当成闲笔,这是作者有意为之:(1)从侧面写出了当吋官吏的受贿现彖,以旁敲侧击的手法来揭露官员的贪污腐化,也透露出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愤恨之情。(2)为窦娥的蒙冤加上了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使剧情H然地发展下去。(二)合作探究第三折1、根据第三折的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第一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第二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第三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2、|朗读[端正好][滚绣球],并思考问题①窦娥是被昏联的官吏屈判成杀人死罪的,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对天地鬼神的指斥,实际上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与抗议,对当时社会法制和统治秩序的否定。总之直抒胸臆高亢激越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满腔怨恨,体现了抒情性。②找出该层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对比以及对偶句、反问句等的运用,不仅使主人公的满腔怨恨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而且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3、|朗读[倘秀才]至[鲍老儿],并思考问题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这一细节刻画对塑造窦娥形象有什么作用?
•窦娥赴刑场吋,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的细节,可见其性格的善良——口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却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就充分显示了她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她性格屮温顺善良的一面。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愈发显出具冤屈,她的抗争也就愈发令人同情。4、|朗读[倘秀才]至[鲍老儿],并思考问题①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不行,笫一桩是希望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情;第二桩让白雪覆盖她纯洁的隸体,表明她的清A;笫三桩是要楚地抗旱三年,为的是“官吏无心止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不仅证明自己的冤屈几希望上天惩治邪恶。这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不可颠倒。②窦娥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的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三桩誓愿,-桩比一桩深刻,-桩比-桩强烈。为的是把冤情昭示世人,感动苍天,揭露官吏腐败,百姓蒙冤,呼告无门的现实,表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凭借想象,借助于天地震惊、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使现实生活屮不可能发生或实现的事在舞台上民住并得以应验。这样的安排和处理,虽违背事物的常理,却乂合乎人情,从而有力地体现了广大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惩治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坚强意志与美好愿望。(三)结合课文,请简要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1、善良、孝顺、安分守己(侍养婆婆、为夫守丧、不忍心婆婆受苦自己招认、从后街走以免婆婆看到伤心)2、有主见、刚强(坚决抵制张驴儿的婚事、血对张驴儿的要挟,请愿对簿公堂、在公堂上被打的昏死多次仍辩白自己的冤屈)3、有反抗精神(她誓死不放过张驴儿,被判处死刑的唱词、前往法场质疑天地、临行发三桩(四)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反映了什么?请试着填表矛盾矛盾冲突反映内容和张驴儿的矛盾张驴儿误把自己的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和官府的矛盾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白己的冤屈,反而被判以死刑。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昏嗾,贪赃枉法。自身心理的矛盾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片情愿地去死。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善良。
课题《窦娥冤》学科语文审核人年级一年级时间2015年课时三课时主备人班级姓名第三课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窦娥冤》第四折(节选)【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死尸埋,第三要三年旱示天灾:咱誓愿委实大。【收江南】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幵,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旱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r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强伏罪名儿改。【注】这是《窦娥冤》第四折后部分,也就是全剧结尾部分。这是窦娥向其父窦天章——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诉说冤情后的三段唱词,它带有总结全剧、揭示主旨的意味。a覆勘:对已经判定的司法案件的进一步审核。1.【收江南】曲屮“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是由俗语“衙门从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改造而成的,前者比后者反映的当时现实更深刻,结合《窦娥冤》简析之。答:麻者仅揭露贪赃枉法的现象,而前者进一步揭露了贪赃枉法造成的严重后果,指出元代黑暗社会无官不贪、无案不冤的社会现象,《窦娥冤》就是贪赃枉法造成草菅人命的典型一例,用前者更符合文章的故事情节,同时它进一步对封建吏治进行鞭挞谴责。2.【鸳鸯煞尾】曲中“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一次展示了窦娥善良的心灵,请联系窦娥悲剧简析之。答:1、进一步表明了窦娥那一颗金了般的心。她孝顺婆婆至死不变。除了平反冤案外,她想的不是自己的父亲,也不是自己,而是无依无靠的婆婆。这样使窦娥孝顺、善良的品格再一次放射出耀眼的光芒。2、一个具有为他人而甘愿做出自我牺牲的弱妇,却无端地为黑暗势力所吞噬,它加重了窦娥悲剧的悲剧性和对黑喑社会的批判力量。
巩固与提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错勘(kdn)B.前合后偃(ydn)C・甘霖(ganlin)D・提防(tltang)斟酌(zhen)暑气喧(xuan)变徵(huT)殡葬(blnzang)湛湛青天(zhan)喧闹(xuan)埋怨(mdiyudn)正旦(dan)(A)难堪(kdn)邹衍(zhouydn)冤枉(yudnwang)罪愆(yan)答案:A解析:B・“喧”应写作“暄”,“邹衍”应读"zouydn";C・“徵”应读“无hi“埋怨”应读“mdnyuan";D.“提防”应读“di信ng”,“殡葬”应读"binzang","旦”应读"dan",“愆”应读“qidn”,2、下列戏剧术语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C)①外(外末)②端正好③云④正宫⑤滚绣球⑥一煞⑦唱⑧正旦⑨科(介)⑩倘秀才(11)花脸(10耍孩儿(13)鲍老儿(14)卜儿(15)快活三(⑹净(17)白A、角色名①⑧(11)(14)(16)B、角色表演指示③⑦⑨(17)C、宫调名②④D、曲牌名⑤⑥⑩02)03)05)3、《窦娥冤》中有的词语其字形与现代汉语一样,但意义则不同。请思辨各组中的阴影词,选出与现代汉语意义全不相同的一组(A)A.鼓三通,锣三下,行动些,行动些;不提防遭刑宪B.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C.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休推辞路远;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D.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你还有甚的说话;断送出古陌荒阡精析本题考查思辨古今同形异义词的能力,同时,考查对词类活用的思辨能力。A项中,鼓,名词活用为动词,击鼓;名词活用为动词,敲锣;行动,快走;不提防,不料想;B项中,生,深深的;埋怨,同于现代;合,该;糊突,混淆;C项中,行(h2ng),这边,那边;推辞,同于现代;主意,意思,想法;D项中,咱,吧;说话,话可说;陌、阡,与现代同。答案A4、与“糊突了盗跖、颜渊”一句的意思最接近的成语是(A)A・良莠不分B・混淆黑口C.鱼龙混杂D.A口混珠解析「糊突”的意思是“混淆…区分不清”,C、D两项中的“混”是“混杂”,词义不合。B项的意思是混淆事实,A项才是混淆好人坏人。5•这里所列典故与举出的人或出处有关,请选出完全正确的一组(C)
东海孝妇萇弘化碧A.萇弘邹衍B.孝妇庄周C.孝妇萇弘望帝啼鹃杜宇窦娥杜宇飞霜六月亢旱三年窦娥关汉卿萇弘杜宇邹衍窦娥
D・东海茯弘答案:C邹衍杜宇窦娥6、《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版本文字不同,试比较其优劣。《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答:《古》本第一句是陈述语气,不如《元》本用“何为地”这种质问的语气强烈。《古》本第二句是对天的哀告祈求,《元》本第二句是对天的面对面的指控和否定。总之,《元》本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深化,而这正是《古》本的不足之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