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3 荣誉与爱荣誉名师导航内容感知唤醒世道人心向来是中国文人写作时的一个出发点、一个试图抵达的目的地。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其实与古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入世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文以载道被视为写作的第一要义。《荣誉与爱荣誉》正是一篇富有道德激情和使命感的文章,它阐述了应该如何看待荣誉,如何有人格、有尊严地生存。罗家伦把包括这篇文章在内的书取名为“新人生观”,表明他的写作目的就是试图引导读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增强了启蒙意识,作为一位五四运动的亲历者、一位大学校长、一位教育家,这种启蒙意识就更加自觉和强烈,他自觉担当了人生导师这一角色,把培养教育学生看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基础梳理一、字音1.典型字决斗(jué) 懔然(lǐn)骰子(tóu)徽号(huī)灰烬(jìn)侏儒(zhūrú)白圭之玷(guī)(diàn)忿怒(fèn)赫赫师尹民具尔瞻(hè)(zhān)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nuò)(è)2.多音字二、字形三、词义1.重点词鄙吝:鄙俗。孤寂:孤独寂寞。恭维:为讨好而赞扬。庸俗:平庸鄙俗;不高尚流俗:一般的风俗习惯(含贬义)。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批评:文中意思为评论,评判。侥幸: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臆度:主观地猜测。门楣:门框上端的横木。指门第。骰子:即色(shǎi)子,一种游戏或赌博的工具。懔然:严肃认真、小心谨慎的样子。这里指以严肃戒慎的态度对待。加冕:某些国家的君王即位时所举行的仪式,把皇冠戴在君主头上。
决斗:过去欧洲流行的一种风俗,两人发生争端,各不相让,约定时间地点,并邀请证人,彼此用武器对打。泛指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2.近义词黯淡·暗淡二者都含有暗、光线不足之意。黯淡:昏黑,暗淡(侧重人的神情)。如: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神情黯淡。暗淡:昏暗,不光明(侧重于光线等)。如:大厅里灯光暗淡。四、文学常识1.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浙江绍兴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后赴欧美留学。1932~1941年担任中央大学校长。后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驻印度大使、考试院副院长、“国史馆”馆长、“总统府”国策顾问等。他任校长的十年,是中央大学危难深重而又有长足发展的十年,是中大也是他本人的“黄金十年”。主要著作有《中华民国开国50年文献》《革命文献》《国事百年诞辰纪念丛书》等。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科学原理和典型事实,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在议论文里,论点是灵魂,论据是血肉,论证是骨骼。五、名篇名句1.人生的目的不仅是为生活,而且还需要荣誉的生存。荣誉是人格光辉的表现,也是整个人生不可分解的一部分。没有荣誉心的人,就谈不上人格;漆黑黯淡地过一世,这种生存有何意义?2.爱荣誉乃是一种意志的倾向,行为的动态,是要以忠诚纯洁的行为,去得到依于德性合于美感的承认的,德国的哲学家包尔森说:“我们不能想象没有强烈的对荣誉之爱,而伟大的事业可以表现。”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名誉是外加的,而荣誉却是内足的。剖析:名誉只是他人或者社会给予的,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一个人拥有的荣誉心却是个人的发自内心的,纯粹属于个人的东西。就如个人的自尊心、自信心一样,只能自己发自心底而不能由别人给予剖析:在古代的读书人中有君子视钱财名誉如粪土的精神传统,所以有些清高的知识分子会认为好名的人缺乏好风尚。但是,孔子曾说“不义之富贵于我如浮云”,强调不义的富贵是浮云,而非说所有富贵都不该拥有。一个家族如果没有好名心也就意味着缺乏上进心。此处,好名是一种上进心的表现。但是为何三代以下才说担心家族成员不好名呢?因为整个家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如果还去追逐名誉,就可能招来对手的攻击,所以在此时应注意避免太过的求胜心、逐名心。当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成为了别人关注的对象却不好名的时候就成了一种风格。3.虚荣是从错觉来的。错觉是虚荣的粮食,虚荣全靠他培养大的。所以错觉一旦幻灭,虚荣也就随之消散。荣誉则不然。他不是求之于外的,而是求之于内的,所以他可以自持,可以永久。剖析:虚荣是一种不实在的东西。没有某些东西而偏偏说有或者认为有,就是虚荣的表现,所以说虚荣是由错觉来的。此处,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错觉比喻成虚荣,形象地告诉大家虚荣是靠着错觉而生存的。而荣誉,作为一种内在的东西,是人们对自己精神道德的一种内在要求,他不需要错觉来培养,只需要不停地内省反思来发展,所以他存在于个人内心之中是永恒的,而不像虚荣那般是瞬间的。
4.你的宽恕我引以自娱,你的忿怒我也忍受;此地我的骰子掷下来,我写成这本书给人读,是同时的人读或后代的人读,我管他干么?几千年以后有人来读,我也可以等,上帝也等六千年以后才有人来臆度他的工作。剖析:这句话表现了盖白勒不将人间的名誉放在心上,所以别人对他的任何看法,他都觉得无所谓,因为他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有价值的,是超越时代的,是不能为一般人所理解的,所以一般人如何,对他毫无影响。而对他的著作表示理解的人能够让他感到安慰,知道还是有能理解的人。最后一句话是以上帝的意思在六千年才出现《圣经》来为他的意思作注解来证明真理是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盖白勒也就是今译的开普勒。5.世间真正的价值,常埋藏在无名者之中。剖析:在张艺谋的电影《英雄》中有一个无名,张艺谋为何要将最后与秦始皇对决的人的名字设置成无名呢?在中国古代传统中认为有着才能但是却不求炫耀自己而是不停地内省自己、严格按照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人是值得人称赞的,久而久之,这样的人被人们当作是最高尚或者是最厉害的人,这种人深藏不露。所以在中国古代,隐士的地位总是很高。二、重点语段1.“人生的目的不仅是为生活”至“这种生存有何意义”。剖析:人之所以为人,不仅要有单纯的生活,还要有精神上的生活。一个人的一生如果只是为了单纯的生活,那么他的行为就与一般的禽兽没有多少差别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优秀的人,就要有光辉的人格,有荣誉心,能够时时处处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段话是全文的灵魂。以下的文段都是围绕此段话进行论述的。2.“说到荣誉,往往就要联想到‘名誉’”至“这确是一种比较高贵的荣宠,虽然不是真正的荣誉”。剖析:这个部分属于文章的第二部分,将荣誉与名誉、虚荣、野心、荣宠等做比较,让读者对什么是荣誉产生好奇,为下文进一步解释荣誉打下基础。在这段中,作者先提出“名誉是外加的,荣誉却是内足的”,并在文段中引用了先贤的话来证明这个论点。然后提出“虚荣是由错觉来的”,举例证明此话的正确性;紧接着把荣誉跟“野心”比,提出“野心是堕落的荣誉”;最后与“荣宠”比,提出荣宠虽然是一种比较高贵的荣宠,但是仍然不是真正的荣誉。这个部分利用驳论的形式,把“名誉”“虚荣”“野心”“荣宠”与“荣誉”作比较,让人们在心中产生疑问:“荣誉既然都不是这些,那么荣誉究竟是什么?”为下文分析荣誉是什么奠定了基础。结构图解主旨探讨关于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1.《荣誉与爱荣誉》通过对荣誉的剖析以及与名誉、虚荣、野心、荣宠做对比,让人们明白认识到荣誉的存在,什么是荣誉,并产生尊重荣誉的爱心。2.此篇课文属于演讲稿,所以立论十分鲜明、有力,从开篇就明确地告诉大家他演讲的目的就是“为唤起一般人对于荣誉的认识和尊重”。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美鉴赏《荣誉与爱荣誉》中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冲突
在《荣誉与爱荣誉》的行文中,让人疑惑的是如此平实的文章却出现了许多外文单词,表面上看,似乎这是在掉洋书袋,其实不然,它正好反映出真实的演讲情形。我们知道,演讲不但要有感而发,更要有的放矢,考虑听众的特点。罗家伦面对的演讲对象是中央大学的学生。当时的中央大学,有多门课程是用英文讲授的,学生的英文程度相当好,因此罗家伦演讲穿插外语,并没有给学生的领会和接受造成障碍。在《新人生观》一书中别的一些篇章,如《道德的勇气》《知识的责任》等也都穿插着英文,说明这种旁征博引、中西互见的言说方式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罗家伦开篇就说英文的“honour”和德文的“ehrlichkeit”这两个词很难翻译成适当的中文,只好勉强地把它翻译成“荣誉”。他从“荣誉”一词不能很好地表达这两个外文单词中所包含的人格的意义,得出中国人不重视人格、荣誉的结论:“西洋人很重视荣誉,他们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更重要”,而“荣誉的观念,在中国社会,却太不发达了”。平心而论,对人格、荣誉的珍惜其实超越了文化背景的不同,获得了人们广泛的认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格、荣誉始终处于重要的位置,像“士不可以不弘毅”“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样的表达在古人的论述中俯拾皆是,中国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也都堪为道德的楷模,如宁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牧羊十九载的苏武、正气凛然的文天祥。为什么作者却断定中国缺乏荣誉观念呢?这与作者的思维定势有关,他对中西方文化做出了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价值判断尝试的难度和冒险——作者陷入了前后矛盾的境地。在开篇断言中国缺乏荣誉观念后,接下来作者却不停地引用中国的经典说明如何获得荣誉,他引用《诗经·大雅·抑》中的“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阐明必须珍惜生命的尊严和道德的无瑕;从《孟子·离娄下》中的“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和“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中引申出为人应洁身自爱,绝不做卑鄙之事;更从《史记·商君列传》中的名言“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中感悟到不应贪求浮名和虚荣。这种前后矛盾的情形说明作者对中国文化游移在肯定与否定之间,这种心态与他的知识结构和中国的现实处境有很大关系。问题探究问题:《荣誉与爱荣誉》通过对荣誉的剖析以及与名誉、虚荣、野心、荣宠做对比,让人们明白认识到荣誉的存在,什么是荣誉,如何产生尊重荣誉的爱心呢?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荣誉呢?词,所以立论十分鲜明。文章开始就明确地告诉大家他的目的就是“为唤起一般人对于荣誉的认识和尊重”。而世人对荣誉的看法却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探究:第一步,在品读原文的基础上,选择出一个具体可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第二步,有计划地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然后进行问题的交流和探讨。1.罗家伦在《荣誉与爱荣誉》中说:“荣誉的观念,在中国社会,却太不发达了。为唤起一般人对于荣誉的认识和尊重起见,所以我特别提出这‘荣誉与爱荣誉’的问题来讨论。”但是作者在文中大量引用了中国古代先贤关于荣誉与爱荣誉的一些名言警句,如“三代以下,惟恐不好名”,“名与身孰亲”等句子来唤起人们对荣誉的认识和尊重。2.因对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声名显赫的居里夫人却“拒绝荣誉”,其高贵品格被世人赞为美谈,称颂至今。3.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法曰:“物极必反。”由此可知,向往崇高荣誉本是好事,但如果一味地为个人荣誉而功利生活的人是不会快乐的。一味地将功利心态摆在首位的人,其实内心世界是很虚浮的。
4.真正有实力的人,才拥有真正的魅力,而这种魅力来自于艰苦的付出。靠自己的汗水而得来的荣誉是无上光荣的。靠虚假和伪装、拉关系得来的荣誉也许能够炫耀一时,但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道德的谴责,终究要被历史所淘汰。一句话,荣誉应该是靠实力干出来的,不是靠吹出来的。第三步,调动积累,资源共享,交流作者与作品的相关信息。第四步,用鉴赏的眼光整合信息,领悟内涵和实质。第五步,拓展探究:广泛阅读有关评价荣誉的文章,博采众长,写一篇读后感或仿照本文论证思路,写一篇以“论谦虚”为话题的作文,不少于800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