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第19课阿房宫赋导学目标1.了解体会作者对秦亡的原因的看法,以及文章的写作目的。2.了解唐代文赋的特点,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写作特点。课内自主学习一文化常识1.文章背景《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李湛)宝历元年(825),当时杜牧二十三岁。这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唐敬宗十六岁即位,好游猎,务声色,昏聩失德,荒淫无度,大兴土木,不理朝政,闹得朝野疑惧,无不怀有危机感。对于这一切,杜牧既愤慨又痛心,于是写下《阿房宫赋》。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由此可见其写作目的,是在借秦始皇失败的教训,以警告最高统治者。2.古文知识积累(考点)山川地理(二)(1)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2)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3)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也不是同一个概念。(4)古代中国的路、府始于宋代。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5)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二古诗文基础1.字音识记①缦回(màn)②鼎铛玉石(chēnɡ)..③金块珠砾(lì)④横槛(jiàn)..⑤锱铢(zī)⑥架梁之椽(chuán)..2.古今异义(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义:常用来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也作“勾心斗角”(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天气今义: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3)韩魏之经营..古义:积蓄、聚敛的金玉珠宝等物今义:筹划并管理;计划并组织等(4)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值得同情、怜悯(5)齐楚之精英..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指出类拔萃的人才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①族秦者秦也(名词作动词,灭族).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名词作动词,炬,放火;焦土,成为焦土)... ③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名词作动词,出现虹).④未云何龙(名词作动词,出现龙).⑤朝歌夜弦(名词作动词,弹弦,弹奏乐器).⑥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作状语,北,从北边;西,向西)..⑦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名词作状语,乘辇车).⑧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名词作状语,像明星一样)..⑨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名词作状语,腰,像人腰一样;牙,像牙齿一样)..⑩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借鉴).(2)动词的活用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动词作名词,收藏,收藏的金玉珠宝等物;经营,积蓄、聚敛的金玉珠宝等物)(3)形容词的活用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哀伤).②蜀山兀(形容词作动词,这里指树林被砍光了).(4)数词的活用六王毕,四海一(数词作动词,统一).5.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②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③明星荧荧,开妆镜也(2)被动句①输来其间(输,被运送)②函谷举(举,被攻占)(3)倒装句①宾语前置秦人不暇自哀(应为“哀自”)②定语后置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应为“磷磷钉头”)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应为“参差瓦缝”)③状语后置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应为“于南亩之农夫多”)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应为“于机上之工女多”) (4)省略句几世几年,剽掠(于)其人楚人一炬,可怜(阿房宫)焦土(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三古今对译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①,蜀山兀,阿房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蜀郡的山林被砍光了,阿房宫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建成出现了。覆盖了三百多里地,楼阁高耸遮天蔽日。骊山北构而西②折,直走③咸阳。它从骊山北麓建构,折而向西,一直到达咸阳。渭水和樊川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两条河缓缓地流动,流进阿房宫的围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十步一座台阁;走廊宽而曲折,屋檐高高翘起,像鸟嘴向高空啄;各抱地势,钩心啄去;各随地势建造,各种建筑物互相勾连,向中心区攒聚,斗角。盘盘焉④,囷囷焉,有的屋角对峙,如同兵戈相斗。宫房盘旋着,屈曲着,有的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像蜂房,有的像水涡,楼阁亭榭矗立着不知道有几千几万座。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长桥横卧在水面上,没有云彩,哪里来的龙?双层通道横伸在半空空,不霁何虹?高低冥之中,不是雨过初晴,哪里来的彩虹?高高低低的长桥、复道令人迷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蒙,分不清是西还是东。台上传来温柔的歌声,像春光一样暖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美女在殿中起舞,舞袖飘拂,有如风雨降临般的冷飕飕。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⑤。即使在同一天之内,同一座宫殿之中,而天气却不同。①一:数词作动词,统一。②西:向西。③走:趋向。④焉:相当于“然”,形容词后缀,译为“……的样子”。⑤不齐:不同。段解: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六国王侯的宫妃、女儿孙女,离开自己的楼阁宫殿, 辇⑥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乘辇车来到秦宫。她们早晚唱歌弹琴,做了秦国的宫人。明亮的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星光晶莹闪烁,那是宫女打开了梳妆镜;墨绿的云彩纷纷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那是宫女早上起来梳理鬟鬓;渭水河上漂起了一层油腻,那是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宫女洗完脸倒掉的胭脂水;烟雾升腾,那是宫女在烧椒兰熏香。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像雷霆突然震响,那是宫车飞驰而过;辘辘车声越听越远,杳⑦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以至杳然无声,不知道它驶向什么地方。宫女们的任何一处肌肤,一容,尽态极妍,缦立⑧远视,而望任何一种姿容,都极尽娇美,她们久久地站立远望,盼望皇帝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驾临身边。有的宫女三十六年没有见过皇帝。燕国、赵国之收藏⑨,韩魏之经营⑩,齐楚之精英,收藏的财宝,韩国、魏国积蓄的金玉,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宝,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是多少代多少年,从他们的人民那里搜刮来,积累起来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如山一般高。一旦国家灭亡不能保有,被运到阿房宫里。鼎铛玉石,金块秦始皇却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把珍珠看作石子,抛弃满地,秦人看到这些东西,也不很爱惜。⑥辇:名词作状语,乘辇。⑦杳:遥远得踪迹全无。⑧缦立:久立。⑨⑩皆为动词作名词,收藏积蓄的金玉珠宝等物。段解: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设伏。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唉!一个人的心思,就是千万个人的心思啊。秦朝统治者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喜欢纷华奢侈,别人也都顾念自己的家啊。为什么搜刮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百姓的财宝一丝一毫都拿光,挥霍起这些财宝来像泥土沙石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一样不加珍惜呢?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民还多;架在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梁上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闪闪发光的钉子,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比粮仓里的谷粒还多;参差交错的瓦缝,比一身衣服上的丝缕还多;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直的横的栏杆,比全国的城墙还多;嘈杂的管弦乐声,比集市上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人们的话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嘴里不敢说,心中却怀着无比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⑫。戍的愤怒。失去人心而孤立的秦始皇,一天比一天骄奢顽固。戍边的卒叫,函谷举⑬,楚人一炬,可怜⑭士卒呐喊起来,函谷关被攻破,项羽一把大火,可惜富丽堂焦土!⑪奈何:怎么,为什么。皇的阿房宫化为一片烧焦了的土!⑫骄固:骄纵,顽固。⑬举:被攻占。⑭可怜:可惜。段解:由描写转为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作者借古讽今,隐指唐王朝统治者无视史鉴,沉湎声色,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呜呼!灭⑮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⑯秦唉!灭掉六国的其实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使秦王室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⑰六国灭族的其实是秦国自己,并不是天下的百姓。唉!假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各自爱护他们的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抗拒秦国;假使秦国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也能爱护六国的老百姓,就可以传递三世乃至万世而做君王,谁得⑱而族灭也?秦人不暇⑲自哀,而后谁能够灭亡他们呢?秦朝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而后代的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人哀叹他们;后代的人为他们哀叹却不以他们的灭亡作为借鉴,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⑮灭:使……灭亡。也会使更后代的人又哀叹后代的人了。⑯族:使……灭族。⑰使:假使。⑱得:能够。⑲不暇:来不及。 段解:慨叹六国和秦之灭亡,皆由于不爱其民,点明后人应从中吸取教训,以此为戒。课内文本探究一|文脉梳理铺陈淋漓一夸饰阿房宫建筑宏伟暴露奢华尽致二铺陈宫廷生活侈靡隐含败因阿房宫赋议论寄托三秦爱纷奢耗尽民力总结教训讽喻四警告来者接受教训讽喻现实二|文本探究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些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我的答案:提示:(1)课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多。写建筑,课文先描写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倍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2)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宫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多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2.品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一句。我的答案:提示:“毕”“一”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兀”“出”两字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想象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运送巨大木料的艰难;可以想象阿房宫是多么宏大,秦始皇是多么骄奢;可以想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建造中榨取了多少人民的血汗,葬送了多少人民的生命。3.杜牧写这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我的答案:提示: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 铺垫。六国何以会灭亡?赋中说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可见,六国灭亡,是不能爱民的结果。从何处看出六国不爱民呢?如“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秦之珍宝(财富之代称)来自六国,六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满足奢华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锱铢不留。“六国”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若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至于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由此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开头十二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4.[技法探微]“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杳不知其所之也”一段是如何写宫廷生活的奢华靡丽的?我的答案:提示:这一段话用排比兼比喻的写法,描写阿房宫中宫人梳妆以及出行的盛大场面,有力地突出了宫人生活的奢华靡丽。这一组排比句气势非凡。同时,这组排比句中的每一分句又是比喻,喻体在前,本体在后,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众多喻体又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明星闪烁、绿云扰扰、渭水涨腻、烟雾蒙蒙、雷声乍起,这些自然界的现象变化给人以新奇的视听感受,有一种盛大的气势;然后,作为本体的事物出现了,原来是美丽妖娆的宫人们打开了梳妆镜,梳理鬓发,洗去脸上的脂粉,焚香熏衣服,秦始皇乘坐宫车出行。5.[创新表达]简要比较《阿房宫赋》与《六国论》《过秦论》在写法上的异同。我的答案:提示:共同特点是:都以秦与六国的兴亡为论题,都针对当时朝政有感而发,规劝当政者要引以为鉴。各篇的独创性是:(1)贾谊论秦亡,在历史上首先揭示了秦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2)苏洵论六国之亡,第一次从“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的角度来立论,对这些内部因素的分析又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方面,而且处处显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3)《阿房宫赋》可以说是用赋的形式来写议论文,这写法本身就具有独创性;其次,作者选择了一个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把阿房宫作为秦始皇骄奢淫逸的象征,作为秦始皇压榨人民的见证,作为秦王朝覆灭的原因,提出了热爱百姓是执政的基础,是天下长治久安的关键,这种立论的方式更具有特色。教材迁移讲练中国古代官员的升降任免等文化 常识(二)三、官员提拔、升职1.加:①升职。②兼职。例:赐金帛。加秩二等。——《宋书·隐逸列传》2.升(晋):升官。加官晋爵。例:明升暗降。3.超:破格提拔。例:故莫敢超等逾官。——《管子·法禁》帝深遇之,超拜御史中丞。——《金史·列传第六十二》4.擢、拔擢、超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擢、拔擢,提拔;超擢,破格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李密《陈情表》5.提:提拔;提升。例:感其提拔之恩。——房玄龄《晋书》6.甄拔:甄别选拔,指提升没有官职的人。例: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7.陟:提拔。例: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四、表示调动、改任1.徙:调任官职。例: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新唐书·韦丹传》2.调、调授:调动、迁调之意。有时也指升官。例: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班固《汉书·爰盎传》3.出、出官:一般指被贬谪,从京城调到地方,京官外调。例:乃出温为汝州防御史。——《金史·列传第六十二》4.换:更改官职。例:以廉能换郿县,寻辟威戎令。——《金史·列传第六十二》5.改:改任。例:改太后府卫尉。——《金史·列传第六十二》6.转:调任官职。例:(郑浑)转为上党太守。——《三国志·魏书·郑浑传》7.迁:①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例: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范晔《张衡传》 ②也指贬官。五、官员被贬、流放1.左迁:贬职。例: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2.降(贬):降职。(同今义)例:寻以罪降知洪州。——《宋史·魏罐传》3.谪(迁谪):官员被降官远调或被流放。例: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白居易《琵琶行》4.逐(放逐):京官流放到远地。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报任安书》5.流:流配或流放罪人于远地。例:泰芝竟以赃败流死。——《旧唐书·卷八十七列传第三十七》六、免职、辞职1.罢:免职。例: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2.黜:废除,免职。例: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晋书·鲁芝传》3.免:免职。例:(吕諲)知门下省事,七月,丁母忧免。——《金史·列传第六十二》4.革、褫(chǐ):革除,指撤职查办。例: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谢庄《上搜才表》5.废:废除。例:炎惧,乃废中宗为卢陵王。——《旧唐书·卷八十七列传》6.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例: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7.告老:指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泛指年老退休。例: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宋史·许将传》8.解官:辞去官职。例: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宋史·包拯传》9.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例: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左传》10.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例: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11.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例: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后汉书·王龚》12.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例:以刑部尚书致仕。——《新唐书·白居易传》13.开缺:旧时官吏因故不能留任,免除其职务,准备另外选人充任。例:“其本道有才者,即可特授,否则开缺另候简用,即以道缺给之”。——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14.辞、致政(官员将权柄还给君王)、告退、退、归故里:上表辞职。例:崇来朝,表求致政。——《宋史·郭崇传》15.夺、黜、罢、免、去、废:表示被罢免。例:为有司劾,奏夺一官。——《宋史·刘随传》七、古代官员的薪水名称东汉以前,一般俸禄都发放实物(粮食、布帛)。唐以后一直到明清,主要以货币形式为俸禄发给朝廷官员。古代官员俸禄的名称不止一种,如:“月给”“月薪”“月钱”等,而明代曾将俸禄称“月费”,后又改称为“柴薪银”,意思是帮助官员解决柴米油盐这些日常开支的费用。“秩”“禄”:古代官员的俸禄。“饷”:旧时多指军警等的薪金。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