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登快阁》黄庭坚
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修水人;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最重要的成就是诗;兼擅行、草书,和苏轼、米芾、蔡襄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词风流宕豪迈。;
诗歌创作1、主张“以俗为雅”、“以故吐新”,强调运用古人词句要“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用铁比喻被陶冶的万物即诗歌的素材,用金比喻点化后的成品即诗歌)2、要求诗人以“自成一家”为努力目标,强调诗人主观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开创了“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颇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
登快阁这一首著名的七律是诗人任太和县知县时登快阁的所见所感。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1、“痴儿”指谁?用“痴儿”指代意味着什么?“了却”是何意?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2、此处“倚”字有何别致之处?杜甫“转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句。杜诗之“倚”,倚于山阁,耐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边无垠的暮色晴空。
颔联用的是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朓“余霞散成链,澄江静如练”之句,但黄诗又是锻炼熔造新的境界:千山叶落,天空方显辽远阔大,新月映照,澄江更显空明澄澈。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颈联写伯牙摔琴谢知音和阮籍青白眼之事。写诗人独自登临的孤寂之感: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我真想驾一叶扁舟,吹着悠扬的长笛,返回遥远的家乡,去过那悠闲忘我的生活,我这个心愿啊,早跟白鸥订好盟约了。“弄长笛”、“与白鸥盟”表明诗人希望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最后两句写诗人弃官归隐的意向诗歌的结句一般如何构思?不远万里也要踏上归船意味着什么?“弄长笛”“白鸥盟”此处的行为描写是何寓意?
首联入题,诗人忙完了一天的公务,在晚霞满天的时分,登上快阁,游目骋怀,透露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颔联写景,远望秋山,山岭上的树木叶落殆尽,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阔远广大。映照在澄净如镜的江水中月亮,显得更加空明澄澈。颈联抒情,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烦忧无端而来,感叹仕途艰辛,世无知音,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惟有借酒浇愁。尾联述志,诗人要结束宦游生活,踏上归船,与白鸥为伴,自由快乐地开始新的生活。整首诗意蕴隽永,语势流贯,近代文人潘伯鹰评价此诗“一气盘旋而下”。全诗构思
艺术特色气象空阔,精致新奇“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曲折尽情,顿挫抑扬纵观全诗,感情抑扬,起伏不定:初登而喜(前四句),忽而转忧(“朱弦”句),继而又转喜(“青眼”句),喜而复忧(“万里”两句)。通过这一而再、再而三的纵笔,作者对于宦途的厌倦,对于乡园的向往,便愈见其深,愈感其切。由于它用的是顿挫、跌宕的手法,因此,也愈见出感情的深沉。
诗中多处用典。“朱弦”、“青眼”不仅用事贴切,而且善敷色彩;“落木”、“鸥盟”等已化用无痕,如从己出。善炼字面也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倚晚晴”的“倚”,写其逍遥自得的神情,“美酒横”的“横”写出诗人坚持自我及兀然傲世的姿态。“已为”、“聊因”、“吾与”等词组的使用,使诗歌显出情致的跌宕变化。
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点。都是写登高所见秋景,都写到山、树、江水,但黄诗还写到夜月,写江水的着眼点不同,杜诗着眼于江水奔流之态,黄诗着眼于江水的明净;两联诗都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但杜诗多了一份沉郁悲凉,黄诗更显轻松明快。练一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