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6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习目标】1.诵读全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2.体会辛词用典特色;3.感知作者写作此篇作品的心情,体会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重点难点】重难点:了解全词中引用的各种典故以及用典的意思。【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度过了初中向高中过渡的过渡期,而且已经学习过必修一必修二,在一定程度上各模块都具备一定的基础,因此应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导学流程】自主学习的内容一.回顾旧知识1.背诵定风波二.基础知识感知1.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参加耿京抗金队伍,为掌书记。次年南下,历任承务郎、建康通判及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罢官。隐居江西上饶、铅山等地达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起用,但都不长。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又被起用,次年被派往镇江任知府,为北伐作准备,因反对韩侂胄立即出兵的计划,又被罢官。开禧元年(1205年)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愤而死。   2.写作背景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50骑兵,直闭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好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从此以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辛弃疾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宋宁宗喜泰三年(1203),辛弃疾64岁退居江西乡!司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伉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1.给下列字词注音廉颇()舞榭歌台()封狼居胥()佛狸祠()寻常巷陌()仓皇()例1.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烽火(fēng)      输赢(yínɡ)蜾蠃(luǒ)     仓皇北顾(chuānɡ)B.祠堂(chí)    伺机(sì)伺候(cì)    脍炙人口(kuài)C.金簪(zān)    巷道(xiànɡ)曾祖(zēnɡ)    退避三舍(shè)D.鲈鱼(lú)    发髻(jì)鸿雁(hónɡ)    遥岑远目(cén)解析:A项,仓cānɡ;B项,祠cí;C项,巷hàng。答案:D例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概率  陶冶  冠名权  众志成城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B.渲泄暴发力杯水车薪C.余暇神彩发祥地掉以轻心D.倾泻凑合摄像机相儒以沫答案:A解析:B项,渲—宣,暴—爆;C项,彩—采;D项,儒—濡。三.文本探究1.本词上阙和下阕的内容是?上阔:盛赞历史上多位英雄人物(大量用典借古讽今)下阔:力表自己抗金的态度2)辛弃疾词好用典,《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用了哪些典故?用典的意图各是什么?3.本词的主题是?三.基本知识拓展与迁移戏剧的特点请及时记录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难: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小组讨论问题预设1.讨论自主学习的内容提问展示问题预设文本探究1.2课堂训练问题预设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最后用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典故,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答案:B解析:B项,廉颇的典故是作者对比今昔,表明自己得不到重用。整理内化1.学生总结本节课掌握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收获和不足2.本节课没能解决的问题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