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六州歌头张孝祥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绍兴二十四年,张孝祥23岁,参加廷试,高宗亲自将其擢为第一,居秦桧孙秦埙之上。登第后即上书为岳飞叫屈,秦桧指使党羽诬告张孝祥之父谋反,将其父子投入监狱,秦桧死后获释。在之后十几年的官场生涯中,张孝祥几番起落,终究没有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最后黯然离开官场。终年38岁。
张孝祥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张孝祥词上承苏轼,下开辛派的先河,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总观张孝祥的爱国词作,字里行间无一不表达了他对故国的哀思长怀,对北伐中原的讴歌颂扬和对萎靡国事的感愤悲慨。他的代表作《六州歌头》据说是在建康留守席上所赋,张浚读了之后深为感动,为之罢席而去。
赏析上阙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消凝。1、“长淮”何意?在当时有什么特殊意义?淮河南宋的边防2、词人站在边境线上,看到了什么景象?飞尘阴暗,寒风猛烈,边声悄然,戒备松弛。此处暗示对敌人放弃抵抗。3、面对此景,词人的感受是怎样的?对国事无限忧虑,黯然神伤。人到淮河意不佳。……中流以北即天涯。——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1、“当年事”指什么事情?2、词人把中原沦陷的原因归罪于什么?靖康之难表面上归于命运气数,但着一“殆”字,委婉地传达出了相反的意思。3、洙泗之地充满了腥膻之气,象征着什么?华夏文明遭到践踏,礼乐之乡沦为游牧之地。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大量赵氏皇族、后妃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被驱掳的百姓不下10万人。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灭亡,中原沦陷,给宋人留下了难以治愈的伤痛。
金兵的哨所纵横,将士们夜间打猎,练习骑射技艺。金人防备严密,随时准备进一步南侵,南宋国势可危。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1、概况这几句的内容。2、作者为什么感到心惊?写隔岸金兵的活动。
上阕小结上阕写景:1.南宋边塞:苍莽萧条,戒备松弛;2.追怀往事:礼乐之乡,游牧之地;3.隔岸敌兵:哨所密集,积极备战。
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这几句抒发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赏析下阙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尚书·大禹谟》“舞干羽于两阶”故事。据说舜大修礼乐,曾使远方的有苗族来归顺。自绍兴和议成后,每年派遣贺正旦、贺金主生辰的使者、交割岁币银绢的交币使以及有事交涉的国信使等,充满道路。词人借以讽刺朝廷苟且偷安,屈辱求和。
中原遗民,渴盼光复。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羽葆霓旌。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
忠愤之心悲痛之情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下阕小结下阕抒情:1.壮志难酬,报国无门2.朝廷偷安,忍辱求和3.中原遗民,空盼光复
艺术特色慷慨激昂,声情悲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