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浅说我们对诗词的解读常常“诗无达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千古传颂,但对其中“多情应笑我”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就此梳理一番,尝试抛砖引玉。1以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教科书语文必修4为代表的很多教材、教参视为倒装句,许多名家也持此说,如唐圭璋、胡云翼、钟振振等。人教版教材视为“应笑我多情”,译为“应笑我多愁善感”,沪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也如之。2台湾郑骞先生讲词时说:前面写的周公瑾是小乔初嫁了,小乔是他的妻子,所以这里的“多情”指苏东坡夫人。苏东坡夫人姓王,后来死了。东坡曾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来悼念她。故国是东坡的故乡。是说如果死去的妻子魂魄归来,那多情的妻子就会笑他。说小乔初嫁的时候,周瑜这么年轻,就有了这么大功业。你苏东坡将近五十岁了,一事无成。几乎死在柏台监狱里,现在被贬在黄州,衣食温饱都很困难。所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68页)第5页共5页
3.叶先生明确不同意郑骞说,叶先生认为:词题《赤壁怀古》,故国呼应词题,应该指赤壁,是三国时的孙吴,指如果周瑜的魂魄来游故国。他前面一直写的是赤壁,是周瑜,所以,我以为故国说的是吴;神游说的是周瑜的魂魄“故国神游”。我今天凭吊你周公瑾,假如周公瑾死而有知,回到你当年的赤壁来,多情应笑——不一定自己的妻子,才对自己多情——多情,是说如果周瑜有情的话,他就会笑,笑我苏东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说的是神游赤壁的周瑜,他应该也多情,笑我苏轼早生华发。(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68页)4文继炬老师《〈念奴娇·赤壁怀古〉二题》(《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08年第3期)则认为:“多情”可释为多情人,而不能简单的解作自作多情……此“多情”指周瑜。5浦江清先生则认为:东坡词“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多情”必指当时同游之声妓而言。柳耆卿《玉女摇仙佩》:“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雄姿英发,今日白发红颜,亦不妨老学风流也。①对于以上五说,笔者同意浦江清先生的言论,这里“多情”为“美人”。《汉语大词典》②【多情】义项②指钟情的人。宋张先《南乡子·京口》词:“春水一蒿残照阔,遥遥,有个多情立画桥。”宋苏轼《蝶恋花》词:“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懒上雕鞍闷不胜,此心如醉为多情。空垂眼底千行泪,难阻天涯万里程。”清纳兰性德《太常引》词:“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第5页共5页
即使苏轼其他词作中,“多情”指代“美人”的也较为常见,如:“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苏轼《木兰花令》)“邃院重帘何处,惹得多情,愁对风光。”(苏轼《雨中花慢》)“淡红褪白胭脂涴。苦被多情相折挫。”(苏轼《蝶恋花》)其他词作更是比比皆是,如:“怎奈向,赢得多情怀抱,薄倖声名。”(晁端礼《夜行船》)“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秦观《江城子》)“记多情、曾伴小阑干,亲攀摘。”(叶梦得《满江红》)综上,“多情”指代“美人”(“红颜”知己),是完全可行的。窃以为,若此,则东坡是“借他人(歌姬)之酒杯,来浇自己心中之块垒”,全词前后形成对比,通过映衬,表现周瑜年轻有为,英姿奋发、建功立业者的英雄形象;以衬托词人壮志未酬,早生华发、年华虚掷的形象。此也与后“人间如梦”相谐,抑郁沉挫中道出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而“一尊还酹江月”,则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余音袅袅。顺便说一下,此“多情”,可与其《江城子·密州出猎》之中:“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中“倾城”相参看,“倾城”为借代修辞,代美人(即歌伎)。《汉书·外戚传》载: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典出《诗·大雅·瞻昂》:“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此后,古诗词中常用“倾城倾国”来形容女子的绝色美丽,或简称“倾城”“倾国”:第5页共5页
一顾倾城国,千金不足多。(张华《轻薄篇》)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阮籍《咏怀》)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李白《白纻辞》其一)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白居易《李夫人》)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柳永《柳腰轻》)绣帘高卷倾城出。(苏轼《菩萨蛮》)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吴伟业《圆圆曲》)古语有云:“食色,性也。”对美人的歆羡,对美人的欲望,是人性的最基本要求。其实,我们也不必把苏东坡看做一位道貌岸然者,东坡更应该是位风流倜傥的翩翩君子。对此,可参看林语堂《苏东坡传》的相关章节。此外,苏轼笔记《东坡志林》曾载一小故事:昨日太守杨君采、通判张公规邀余出游安国寺,坐中论调气养生之事。余云:“皆不足道,难在去欲。”张云:“苏子卿啮雪啖毡,蹈背出血,无一语少屈,可谓了生死之际矣,然不免为胡妇生子。穷居海上,而况洞房绮疏之下乎?乃知此事不易消除。”众客皆大笑。余爱其语有理,故为记之。第5页共5页
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里所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或译为“是假道学的反对派”)、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③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东坡确是一位懂得生活情趣的士大夫,他是不会也不屑假作道学、假作正经的,因此,笔者以为,则此“倾城”与“多情”可以互证、相互参看,代指“美人”,林语堂先生所言不虚。参考文献:①浦江清著《无涯集·词曲探源续录》,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②《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③林语堂著、张振玉译《苏东坡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④叶嘉莹著《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25009)第5页共5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