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高一语文《淝水之战》语文出版社【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淝水之战》二、本周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本文篇幅较长、人物较多,事件较复杂,文字疏解难度较大。学习时需要严格对照注释,认真阅读,疏通大意。然后理出战争发展线索(起始、转化、结局),找出关键人物的得失,据此总结胜败之因,说说认识体会,评评艺术特色。学习难点:梳理线索,总结教训,分析人物,品评特色。三、知识归纳总结1、司马光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宋仁宗(赵祯1023-1063,北宋第四代皇帝)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年方20,中进士甲科。宋英宗(赵曙,1064-1067)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赵顼,1068-1085)熙宁(1068—1077)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十九年,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1066),至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凉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2、《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四○三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著史,也是司马光从政治国的一种方式。1071年,王安石为相,在政见不同、难于合作的情况下,司马光请求担任西京留守御史台这个闲差,退居洛阳,专门研究历史,希望通过编写史著,从历史的兴衰成败中提取治国的经验。用心爱心专心
《资治通鉴》取材极为广泛,除了历代“纪传体”断代史(所谓“正史”)之外,还采用了大量的“杂史”、文集、笔记等有关著作,考订史实,舍弃“符瑞”等神怪材料删繁就简、取精用宏,先由“当代通儒(博洽多闻的学者,即今之史学家)(司马光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分段撰写,再经司马光删削润色总其成,所以全书读来如出一人手笔,很少有自相矛盾之处,文字也简洁流畅,富有文学色彩。书由神宗赐名并作序;另外又由司马光编写了《通鉴考异》卅卷、《通鉴目录》卅卷,以备参考和检阅;又由刘恕另写《通鉴外纪》,记述庖羲至周的历史。《通鉴》的编写,为我国提供了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它是继《史记》之后的我国又一历史巨著;然而就其编写目的而言,正如题名一样:“鉴于往事,资以治道”,是为使后代统治者吸取前代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所以它着重于政治、军事,而缺少社会经济变动的记载。就作者说,他的正统观念是很强的,在他的那些“臣光曰”(见《通鉴》的史评)中体现得是很充分的。他主张法制永远不变,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变也”;他认为,像周威烈王命晋大夫魏斯等为诸侯,是弃“先王之礼”,废“祖宗之法”。同时,他还把人们的思想活动,尤其是统治者的政治活动作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这些观点当然要贯串于《通鉴》之中,因此,我们在阅读时,不能不加以注意。四、课文分析(一)课文解读《淝水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本文详细记叙了这场战争的过程,较为客观地揭示了战争胜负的必然性:审慎者,得天时、地利、人和,则胜;骄狂者,失天时,地利、人和,则败。这既是供同学们学习文言的语体范本,更是了解历史,积累见识的智慧读本。善于刻画人物,亦史亦文,是中国史传的传统特色。本文在这一方面尤有匠心。在众多人物中突出重点,即突出双方核心人物苻坚和谢安,因为他俩是决策者、指挥者;在重点中别以详略,即详苻坚(大量笔墨)略谢安(仅二百余字),因为谢安的深藏不露与苻坚的狂妄张扬恰好相反,苻坚充分彰显弱点之处,正是谢安十分具有优势之处,明写苻坚,实际上是暗托谢安;在详中侧重互补。写苻坚,在语言上突出其狂妄自大,不可一世;在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上,突出其一意孤行,独断专横。狂妄与专断相辅相成,导致了淝水之战的错误发动、错误用人、错误决断和惨败结局,直至后来苻坚为手下(兖州刺史,一直怀有乘乱复国的羌族首领)姚苌计擒杀害。本文形象塑造上的突出成就,是同学们欣赏作品,写好人物,提高写作能力的优质资源。(二)淝水之战的相关背景西晋王朝灭亡后,中国呈现南北方对峙的政治局面。在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在北方,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纷纷起兵,建立政权,史称十六国。各国为争权夺利而互相混战,直至前秦永兴元年(357)前秦苻坚统一北方。苻坚降服了鲜卑、羌、羯各族,但又重用他们的首领。这些被统治的异族,“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阳平公融语)。只要有机会,他们随时都可能起来反抗。所以极力怂恿苻坚出兵东晋的独“慕容垂、姚苌”这些鲜卑、羌族首领。出兵之初,慕容楷、慕容绍就对慕容垂说:“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可见这些异族完全是处心积虑地利用苻坚“骄矜已甚”的弱点,以便由此推翻前秦的统治。这些异族参与大战,别有意图,只求保全实力,伺机逃跑。史载,淝水之战失败后,慕容垂的三万兵力完好无损。用心爱心专心
(三)文字梳理(1)名词动用:①谢玄等去(距)洛涧二十五里军(动用,驻扎)②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动用,统领、劝阻)③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动用,下围棋)④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通“娴”,熟悉,精通)(2)“其”的副词用法、译法①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将来语气,将要,打算)②昔朕以……,卿其勉之(希望,命令语气,译作务必,一定)(3)省略与承接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A)民每十丁……皆拜羽林郎。(B)又曰:“其以司马昌明……可先为起第。”“诏”统领,A处略“诏曰”,B处略“诏”。不同的是,A处一句用转述方式,B处一句直接引用,内容的承启关系明确。(4)下列古今异义词语须积累①桓冲深以根本为忧②朝廷处分已定③庙堂之量④潸然流涕⑤吾其左衽矣⑥尚书左仆射(yè)⑦摄书置床上(四)人物分析抓主要人物个性,抓情节依据,对比思考。1、苻坚:狂妄、专断、不可一世,也有脆弱,自知之明的一面。“狂妄”:①“下诏”中对东晋官臣的预封,②苻坚淝水决战执意“少却”时的自负(“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专断”:①“朝臣皆不欲坚行”,“不听”忠诚肺腑之言,执意东征。②淝水决战,不听诸将皆以为不宜退的忠告,冒然命退。“脆弱”:寿阳城见、感、言,显其外强中干。“自知之明”:淮北谢民、涕叹。2、谢安:成竹在胸深藏不露,显得静气、大气。①大兵压境时“夷然”答曰,既而“寂然”。②诸将急迫时,出游山墅,聚朋围棋,游至夜还。③闻捷报,了无喜色,围棋如故。3、总结淝水之战,前秦军被歼和逃散的共有70多万。唯有鲜卑慕容垂部的3万人马尚完整无损。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不仅如此,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他族贵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淝水之战确定了南北朝的长期分裂。以后南朝的刘裕于公元417年入长安,不能久驻。北朝的侯景反复叛变,也曾于公元548年陷建康,不久即为部下所杀,都去统一全国的目标甚远。直到公元589年才有隋文帝杨坚的“天下大同”“区宇一家”。至此已去淝水之战206年。淝水之战也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载入军事史,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的影响。用心爱心专心
五胡十六国时期,基本完成北方统一的前秦与盘踞江左的东晋政权于公元383年在淮南淝水展开了一场“规模惊人”的大战。这是一场北国勇武雄健之风与江左雍容散淡之气的世纪对决,也是一次决定五胡时代中国命运的交锋。这场战争的结果完全出乎当时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史书告诉我们,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八万晋军战胜了号称九十七万的前秦大军。这场令人错愕不已的战争,所引发的影响和余波远远超出了战争本身,中国中古时代三世纪、四世纪的政治格局因此发生了改变。淝水之战直接导致了前秦统治的分崩离析,后来前秦王苻坚也被叛乱者姚苌缢杀。而偏居江左的东晋,则赖此战得以继续维持其政权,汉文化的正朔也藉此传承下来。中国大分裂、大混乱的局面不但未能终结,还愈演愈烈,南北统一,被整整推后了两个世纪。可以说,没有前秦在淝水之战后的崩溃,就不会有拓拔氏北魏的崛起,长达一百六十余年的南北朝也无从谈起,更遑论承袭于北魏北周的隋唐时代了。淝水之战的历史影响是如此的重大,人们便热衷于传奇性的记述而忽略真实的历史。千百年来,“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令人耳熟能详。苻坚的刚愎自用,谢安的纹枰谈兵,都已成了无数文人和史家的谈资。不少人认为,淝水之战是一场偶然性压倒必然性的战争。然而,淝水之战不是一个孤立的历史事件,欲了解淝水之战的动因和影响,过程和细节,不能离开五胡乱华以来南北历史的总进程。(五)问题探究1、成败探究(1)“找转机点”优劣转机:洛涧一战,前秦由所向披靡转为败逃恐惧。原因是东晋兵直前硬杀,前秦兵猝不提防,迅速崩溃。决战转机:苻坚决计“少却”,引发溃退不止,晋兵乘势逼追,秦兵闻风丧胆,自伤自残。(2)“寻根究底”从形式上看,前秦失败是由战斗力不强,退兵失误,智勇皆不足而造成的。但根本原因在于“人不和”。表现有三:①前秦王苻坚狂妄,专断,不听重臣,不得人心,导致决策失误②异族首领利用苻坚“骄矜”的弱点,推翻前秦统治③异族士兵保全实力另有所图,决定战斗力不强。汉族士兵不愿打仗,伺机逃散。结论:骄者必败,散者必垮。担大任必须戒骄戒躁,行大事务必凝心聚力。这是我们学这一课应有的自励、自塑。2、关于胜败的原因与教训除了传统思考的必然因素(即苻坚的骄横,专断,不可一世)之外,不妨放开,言之成理,言而有据即可。下列几个角度可供参考。(1)从特定的背景看淝水之战,发动即意味着失败。(2)从苻坚的轻信用人看,用人之时已经埋下了失败祸根。①误用鲜卑族,羌族首领慕容垂、姚苌。这些被压迫的异族分子时刻都在伺机反抗,夺取苻坚的江山。②任用东晋梁州刺史朱序为度支尚书,朱序人在前秦心在东晋。在淝水决战苻坚“少却”时,故意发布“秦兵打败了”的错误信息,引发秦兵退乱,乘机反抗苻坚。③征用“良家子”即汉族富裕子弟参战也是一误,一来他们吃不了苦,不善作战;二来他们不愿与东晋汉人同胞作战。故此,只要有机会便逃,毫无战斗力。(3)偶发因素未尝不是致命要害①八公山触“木”惊“心”用心爱心专心
洛涧一战,苻坚损兵折将本已伤了锐气,然而八公山触“木”惊“心”,使他陷入极度恐慌之中,他的自负自信开始被自恐瓦解,变得更加狂躁。所以,当决战时刻东晋布下圈套,诸将皆看出不可信,而他却像一个孤注一掷的赌徒,根本看不出,听不进,作出急于取胜的错误决定。八公山上的草木在特定的情况下,给苻坚的心里打击直接影响了他后面的决策。②风声鹤唳似催命在突然撤退,主帅被杀,晋兵紧逼的非常时刻,恐怖的风声与凄厉的鹤鸣所形成的环境压力,对早已极度惊恐的前秦逃兵来说,具有催命的心理威慑,客观上加剧了前秦的败亡。③误导瓦解军心苻坚撤兵旨在让晋军过河至半时,猛力扑杀,一举歼之。前方刚撤,朱序便阵后大喊“秦兵打败了!”在众兵不知真相的关键时刻,如此误导,牵一发而动全身,立刻动摇了秦兵之心,瓦解了斗志,打乱了全局。必然带出偶然,偶然导致必然。战争无小事,任何一个细小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全盘皆输。3、“以少胜多”的质疑有人详考史料,对双方兵力之比提出新的见解。(1)前秦的百万军队是虚数。从当时北方人口的估计数看,前秦全国有百万军队已是惊人数字,即使有,苻坚也不可能全部征调伐晋,至少要留一些驻守各地重镇。更重要的是,这虚数百万也没有全部赶赴前线,苻坚到彭城时,凉州、幽冀、蜀汉之兵均未到达淮淝一带,因而根本没有参加淝水之战。(2)当时集结在淮淝一带的军队,是苻坚的弟弟苻融率领的三十万,他们也没有全部投入战斗,而被分布在西至郧城、东至洛涧五百余里长的战线上。驻扎在寿阳及其附近的军队,充其量不过十万。加上苻坚从项城带来的“轻骑八千”,也不过十多万人,况且战争发生时,这些军队也不会全部投入战斗。正因为寿阳一带兵力不多,苻坚才会在看到晋军严整的阵容时,怃然而有惧色,产生草木皆兵之感。(3)晋军八万除刘牢之所率五千人进军洛涧外,均参加了战斗。当时,晋军在长江中游地区布置的兵力,本来就较雄厚,再加上新投入的八万,因此当秦、晋双方沿长江中游至淮水一线交战的时候,晋方在前线至少有二十万以上的兵力。再考虑到前秦军长途跋涉、晋军以逸待劳;前秦内部意见分歧、晋军上下一心等各种因素,晋军占了一定的优势。因此,不论从两军交战的时候,还是从整个战役情况看,淝水之战时双方投入的兵力,是大致相当的。(六)写作特色1、剪裁的大手笔写大战争,既要兼顾面,更要突出点,重在揭示本质,这需要剪裁上的大手笔。本文剪裁上的精巧在于三详三略。详前秦而略东晋,明显了前秦出兵东晋的盲目性与危机性,也就暗揭了战争胜负的必然性和真实性;详战前谋略的过程,略具体的战争实况,谋略决定发展的必然,实况只是谋略的验证而已。此其二;详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忘影响战争的偶然因素,如秦大败逃时,“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幻觉,略带上几笔用心非凡。因为必然导致偶然,偶然促成必然,二者互补凸显战败的根由,更全面、更深刻,更具启发性。是学生学会剪裁的大手笔,提高作文驾驭能力的极好范例。2、表现的小镜头(1)小处呼应大处①左将军窦冲“此不祥之征也”。②慕容楷、慕容绍于慕容垂之言:“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出征之前的两处话语,预示了结局,铺垫了后文。使得故事前后呼应,顺理成章,无懈可击。用心爱心专心
(2)细微透出深刻谢安闻得捷报,随手扔在床几之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然而,当他下完棋回屋过门槛时,门槛碰断了木屐上的齿条,他竟没发现。如此细微穷极了谢安内心深藏不露的巨大喜悦,喜至极处藏也藏不了,谢安那么镇定,还是暴露了。这个细节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了人的本性特定,很有情味。3、对比映衬法①忠臣的谏言与苻坚的“不听”之比,突出苻坚的“专断”。②将士的急迫与谢安的“夷然”之比,突出谢安的“镇定”。五、考点分析《考试大纲》要求对文言文的“分析综合”的考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是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叙述事件或道理进行综合地判断和推理,要求能说出某个论点的论据、某个事件的起因、某种事件的发展所导致的结果,或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评论。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指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出符合指令的信息。它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理解的程度。历年高考试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是:①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②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③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信息;④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地判断和推理,要求学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综合能力。考查的内容有:①某个论点的依据;②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③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发展所导致的结果;④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的最高层级,它是前面各项内容的综合体现,只有准确把握了语句含义,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和筛选后,才能对文章的基本倾向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概括和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它要求:一是概括的完整性、全面性,作者的观点态度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顾及,不要以偏概全,丢三落四;二是概括的准确性、恰当性,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恰如其分地概括。学习本文,重在通过阅读分析,翻译训练,句式解析,掌握文言文考查要点。【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会永昌王仁随世祖南征,得元后姊妹二人。洪之以宗人潜相饷遗,结为兄弟,遂便如亲。颇得元后在南兄弟名字,乃改名洪之。及仁坐事诛,元后入宫,得幸于高宗,生显祖。元后临崩,昭太后问其亲,因言洪之为兄。与相诀经日,具条列南方诸兄珍之等,手以付洪之。遂号为显祖亲舅。太安中,珍之等兄弟至都,与洪之相见,叙元后平生故事,计长幼为昆季。后为怀州刺史,征拜内都大官。河西羌胡领部落反叛,显祖亲征,命洪之与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统诸军。舆驾至并州,诏洪之为河西都将讨山胡。皆保险拒战。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显祖嘉之,迁拜尚书外都大官。后为秦益二州刺史。至治,设禁奸之制,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轻重品格,各有条章。于是大飨州中豪杰长老,示之法制。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赤葩渴郎羌深居山谷,虽相羁縻,王人罕到。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示以军行之势,乃兴军临其境。山人惊骇。用心爱心专心
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调,所入十倍于常。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而刻害之声闻于朝野。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时高祖始建禄制,法禁严峻,司察所闻,无不穷纠。遂锁洪之赴京。高祖临太华,庭集群官,有司奏洪之受赃狼藉,又以酷暴。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及临自尽,沐浴换衣。防卒扶持,将出却入,遍绕家庭,如是再三,泣叹良久,乃卧而引药。(节选自《魏书·李洪之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覆:埋伏B.虽相羁縻,王人罕到羁縻:笼络C.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御:治理D.司察所闻,无不穷纠纠:纠正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手以付洪之B.①与洪之相见②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C.①所入十倍于常D.①乃卧而引药②明于治乱,娴于辞令②入而徐趋,至而自谢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洪之“酷暴”的一组是①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②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③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④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⑤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⑥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A.①②⑤B.③④⑥C.②③⑤D.④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皇后本是永昌王拓跋仁的妃子,拓跋仁被诛杀后进宫做了文成帝的皇后,生下了显祖,其实李洪之并不是显祖的亲舅舅。B.李洪之虽然为人酷暴,但他对赤葩渴郎羌却采用恩威并施的政策,各部的羌人很是高兴,纷纷要求编入户籍,缴纳租税。C.李洪之平叛河西地区的羌胡部落,安抚赤葩渴郎羌部,为国出生入死,最后还是免不了被赐死,可见官场黑暗,伴君如伴虎。D.李洪之临死时,沐浴换好衣服后,由看管他的士兵扶持着,围着家里的院子绕了好几圈,哭泣叹息了好久,才躺下服毒。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D(纠:检举)用心爱心专心
2.D(连词,表顺承。译为“就”、“然后”等。A①介词,译为“用”、“拿”;②连词,表目的。译为“来”。B①介词,译为“跟”、“同”;②动词,译为“结交”、“交好”。C①介词。译为“比”;②介词,译为“对于”。)3.A(③是开山修路,④是构筑堡垒来对付山胡,⑥是说洪之不清廉,贪污受贿)4.C(李洪之被赐死是因为他残暴和贪污,是咎由自取,不能反映官场黑暗)5.(1)将领们都想发兵进攻,李洪之却对山胡开诚布公,听凭他们各自重新恢复正常的生计,胡人就投降了。(2)李洪之率领几十名人马到他们的聚居地,安抚他们的妻儿,询问他们生活中的疾苦,接着就发给他们钱物。(3)高祖(孝文帝)亲自对李洪之数说他的罪行,因为他是大臣,判决让他在家中自杀。【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2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充沛歼击机椭圆蟠石B.矫健讴歌翘首舷梯C.残垣狼籍轶事焦灼D.喧暖罗绮暮霭累赘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就此事件,我新华社__发表声明。(2)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__。(3)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__一下。A.受权原型引见B.授权原形引荐C.授权原型引见D.受权原形引荐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B.这个人很要面子,凡事只要跟他商量商量,他闻过则喜,不然,他会跟你翻脸。C.他是学雷锋的老模范了,十几年来,光在路边信手拈来的螺丝钉就有三大筐。D.文学创作方面的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途径的却可谓是寥若晨星啊。4.指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A.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50万朵的花粉。B.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C.人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见解犀利,剖析深刻。D.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二.(每题3分,12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5—8题。用心爱心专心
悟践心理疗法又称作“快速心理治疗”,是我国学者李心天等人于50年代初开始运用和发展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以辩证唯物主义有关理论为指导,依据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的原理,认为人的心身是统一体,心理与生理相互作用,心理的能动作用对心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在反映外部世界以及作为客观存在的个体的现实的同时,调节着肌体的各种机能。因此,人类的任何疾病,从局部的病理过程直到高级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都能在人类生理机能的社会制约性的基础上来观察研究。悟践心理疗法主要是分析患者生活环境中曾经发生和可能存在的、引起他心理过度紧张的因素,然后研究患者在过去生活中对这些因素的认识及所抱的态度以及随之产生的情绪体验,来确定心理治疗的内容。悟践治疗的基础是通过词对大脑皮层的影响来调节大脑皮层功能状态和躯体功能状态的,这是依据巴甫洛夫两种信号系统学说,把心理治疗建立在可以科学分析的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在巴甫洛夫看来,第二信号刺激——词在人的条件联系系统中起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语言和文字可以作为信号,构成包罗万象的条件刺激,成为机体内部各种生理机能和外部行为的最高调节者。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是悟践心理治疗的核心。悟践心理治疗采用了在觉醒状态下的暗示和说理,重视和尊重患者的意识的积极调节作用和主观能动作用,使其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发挥和利用。患者在接受指导并认识疾病本质后,采取积极努力同疾病作斗争的态度和行协,掌握战胜疾病的主动权,这是最根本的原则。悟践心理治疗注意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与躯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也要通过体育疗法、气功、运动来提高神经系统的张力,通过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增强个体对外界各种生活事件和精神刺激的耐受力。悟践心理治疗主要用于神经衰弱及其他各类神经症。5.根据文意,下列对“悟践心理疗法”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所谓“悟践心理疗法”,就是利用人的心理和生理之间的联系进行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B.“悟践心理疗法”是以研究患者对自己心理过度紧张因素的认识、态度和随之产生的情绪体验为主要内容的。C.“悟践心理疗法”是用第二信号刺激物——词作为基础来调节大脑皮层功能状态和躯体功能状态的。D.“悟践心理疗法”的根本所在就是通过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来掌握战胜疾病的主动权。6.根据文意,与“悟践心理疗法”的过程或特点存在联系的一项是()A.在“悟践心理疗法”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分析某些造成患者心理异常的生活环境因素。B.因为“悟践心理疗法”的发起者是中国学者,所以就被赋予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特点。C.需要“增强个体对外界各种生活事件和精神刺激的耐受力”正反映出了“悟践心理疗法”具有局限性。D.巴甫洛夫两种信号系统学说从一个角度支持了这种疗法的运用,因此,这种疗法构成了生物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反映”和“调节”指的就是会影响人心身健康的、心理的能动作用。用心爱心专心
B.人的高级神经活动不仅反映着外部世界和个体的现实,还通过这种反映调节着人的肌体的各种机能。C.人类的任何疾病,都与人类生理机能的社会制约性有关,因此观察研究这些疾病,都能以这个制约性为基础。D.画横线部分的内容实际上是对上面“心理的能动作用对心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解说。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悟践心理治疗”是以辩证唯物主义有关理论为指导的,因此它也是目前最科学最先进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B.“悟践心理治疗”采用了在觉醒状态下暗示和说理的方式,因此,应用这种方法的目的也在于表现对患者隐私的尊重。C.如果能借助于体育疗法、气功、运动来提高神经系统的张力,将会更大地提高“悟践心理治疗”的成功率。D.“悟践心理治疗”主要用于神经衰弱及其他各类神经症,但也可以治疗诸如高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一类的疾病。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1)者,祝曰:‘瓯窭(2)满篝(3),汙邪(4)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注:(1)禳田:祈祷田事。(2)瓯窭:狭小的高地。(3)篝:竹笼。(4)汙邪:低洼积水的劣田。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淫:荒淫。B.委政卿大夫委:委托。C.赍金百斤赍:送,以物赠人。D.五谷蕃熟蕃熟:茂盛。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国且危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B.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臣之进退,实为狼狈。C.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D.夜引兵而去客嘻而笑,洗盏更酌用心爱心专心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现淳于髡“善辩”和齐威王“知错就改”的一组是()A.(1)数使诸侯,未尝屈辱(2)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B.(1)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2)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C.(1)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故笑之。(2)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D.(1)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2)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淳于髡先后两次巧谏齐威王,解除国难的经过。B.淳于髡寓救国大计于诙谐的谈吐之中,胆识和才智确有过人之处。C.齐威王善听忠告,勇于改过,奋发有为,这一点也是值得称道的。D.齐国在诸侯中不战而胜,威行三十六年,得益于淳于髡面对昏君,敢于直言进谏的勇气和齐威王的知人善任。第II卷(共114分)四.(20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国且危亡,在于旦暮。(3分)译文:(2)先生少之乎?(2分)译文:(3)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3分)译文: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鹧鸪天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去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注释:娖:通捉;胡觮:箭袋。金仆姑:匈奴的剑名被汉家缴获。(1)试分析“春风不染白髭须”一句的意境和所蕴含的情感。(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壮岁旌旗拥万夫”、“汉箭朝飞金仆姑”两句中“拥”、“飞”二字表现了作者当年怎样的英武?(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情达意?请结合其内容赏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填空。(4分,每小题1分)用心爱心专心
(1)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所趣异也。(2)《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_。(3)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五.(22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回答16——21题大稻埕,台北的传奇与残梦陈健兴(1)到台北,不能不去大稻埕地区走一走。(2)大稻埕,顾名思义是与农业有关,原指淡水河边的一块晒谷场。不过,大稻埕的传奇却是因为商业。清咸丰年间,大稻埕商人即开始与大陆开展贸易,近则福建、厦门,远则上海、天津、广州。1860年以后,外商也由淡水河进入大稻埕,将“跨国公司”的台湾分公司设置在这里。大稻埕最有名的生意是茶叶,从清末到二战一度是商贾云集、茶行林立。(3)艋胛——大稻埕——台北城,被称作台北的“三市街”市是台北市的原型。而随着艋胛的没落,大稻埕也成为台北第二个崛起的商业中心区。相比艋胛而言,今天的大稻埕,保留了更多也更完整的旧貌,是了解台北记忆的一条必经之路。(4)迪化街,是如今最能代表昔日大稻埕风貌的街道,也是台北市保存最完整的一条老街。这里集中了许多老行业,包括布市、中药行、农产用品,并保有传统的经营形态。淡水河的商贸功能早已退化,但这里依旧是台湾最出名的南北杂货、中药和布匹三大行业的批发市场。(5)我是在傍晚时分走近迪化街的。骑楼下的店铺已点上了灯,货品分门别类地摆到了店门外,其中还有从大陆进的冬虫夏草和普洱茶。(6)迪化街分南街、中街及北街。南街在霞海城隍庙附近,是布行集中之地,建筑样式主要包括仿巴洛克和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洋楼;中街是南北杂货的集散地,建筑与南街相类似,且更经典;北街则是老行业的总汇,建筑采用闽南建筑风格,由“亭仔脚”瓦片组成的斜斜的屋顶,极为古朴。(7)贵德街也是寻访大稻埕的必到之处,它是台北第一条洋楼街。1885年,台湾建省,首任巡抚刘铭传将大稻埕辟为外国贸易区,并邀得当地茶商李春生的金援,于1887年在贵德街兴建了新式的两层洋楼,还设置了外国侨居区。最早期的英、美、德、法、荷领事馆就设立于此。这里也曾是台湾茶叶贸易的中心。据说当年每到采茶的季节,街面上堆满了茶箱,扑鼻而来的尽是茶叶的清香。(8)今天的贵德街上,旧时的洋楼所剩不多,往日繁忙的商贸景象早已消逝,但走过短短五百多米的街巷,却让人感觉走了很久。(9)走出老街,高楼、巨幅广告、车流、立交桥扑入眼帘,让人有恍如隔世之感。难怪在大稻埕的文史学者庄永明说:走入这里的老街,宛如踏进了台北的残梦。(10)从大稻埕的老街回来,我钻进有关大稻埕风华的故纸堆,寻觅更多有关她的传奇记录。我发现,当年的大稻埕不仅是商业鼎盛的旺地,也曾有过金戈铁马的风月。(11)在日本据台期间,这里与日本人聚居的台北城的“日风日影”对抗着,坚守着闽南传统民风。这里曾是台湾民众非武装抗日组织“台湾文化协会”召开创立大会的地方,是台湾抗日英雄蒋渭水的革命根据地——“大安医院”所在地,也是台湾抗日英雄罗福星策动推翻日本殖民政府的活动地点……应该说,大稻埕记录了台湾同胞追求民族正义的足迹。本文选自(国际先驱导报14版2007年2月5日《阅读台北》栏目)注埕:(chéng)田,艋胛:(měng,jiǎ)一种小船。用心爱心专心
16.“到台北,不能不去大稻埕地区走一走。”这段话用在开头有什么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联系文章内容,解释加线词语的含意(4分)(1)“是了解台北记忆的一条必经之路”。记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往日繁忙的商贸景象早已消逝”消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作者为什么说大稻埕成了台北的“传奇与残梦”?(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本文写的是大稻埕,为什么从第四段到第九段却写了迪化街、贵德街,这样写是否游离了中心?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联系文章内容,说说“走入这里的老街,宛如踏进了台北的残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大稻埕记录了台湾同胞追求民族正义的足迹”的事例。(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12分)22.某中学电视台开办了一个新栏目——《青春大舞台》,目的是为了搭建一个平台,展示学生的个性才艺。请按要求做题。(两题任选其一。6分)(1)请你为这一栏目写一则推介词,要求形式上采用对称句,即字数相等、结构大体一致的两句话,并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每句3分)推介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如让你担任该栏目主持人,请你为该栏目的主持人设计一段热情洋溢的开头语,要求:语句简洁而有文采,字数在60至90字之间。(每句3分)开头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下面这首小诗借“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请选择另一事物表达你对另一话题的思考。(字数可不完全一致)(4分)示例:梅,一片玉瓣,一缕馨香,一滴生命;剥落了生命,你召来了燕语和莺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2分)根据前后文的语言特点,在空缺处填上适当的话,使之前后意思表达完整连贯。问候是夏天的凉风,漫过时间笼罩的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祝福是牵挂的短信,电波直达你手机里。用心爱心专心
七.(60分)25.作文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然后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2006年新东方出版了一本书,名叫《生而为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可能是这本书名的最好注脚:“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是啊,人生能够登上权利、财富、声望的高峰当然是大事;能够做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当然是大事;能够学贯古今、智达天下当然也是大事。人生的大事就存在于为了理想和信仰义无反顾的前行中,也存在于为了一份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存在于为了家庭幸福的努力工作中,更存在于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中……要求:立意自定,体裁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用心爱心专心
试题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2分,每题3分)1.B。(蟠石:应为磐石;狼籍:应为狼藉;喧暖:应为暄暖)2.A。【解析】“受权”和“授权”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接受,后者是授给别人。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原形:原来的形状。3.D【解析】(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亲一样,用于贬义。闻过则喜:指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就高兴。信手拈来:形容掌握的词汇或素材丰富,写文章时能熟练运用。寥若晨星:南朝齐•谢朓《京路夜发》诗:“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泱漭。”唐•韩愈《华山女》诗:“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寥:稀少。稀少得像早晨的星星。形容数量稀少。)4.B【解析】这里所说的搭配不当,主要指主谓不搭配、动宾不搭配、附加成分和中心词不搭配三种情况。A.中心词与修饰语不搭配。应改为“采集50万朵花的花粉”;C.“犀利”多用于批评、指责,可改为“见解独到”;D项中“推行”“精简”后皆缺少宾语。二.(每题3分,12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5—8题。5.【解析】C(原文第3段中说“是通过词对大脑皮层的影响来调节”,不是“用词作为基础来调节”。)6.A(B项属强加因果;C项和D项属无中生有。)7.B【解析】B项“人……不仅反……,还通过这种反映调节……。”强加了递进关系,混淆词语顺序,曲解了原文的意思。原文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在反映……同时,调节着肌体的各种机能”,而不是“通过这种反映调节……”。8.C(A项中,“它也是目前最科学最先进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脱离了文章;B项“目的也在于表现对患者隐私的尊重”没有根据;D项“可以治疗诸如高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一类的疾病”与原文不符且脱离了文章。)三.(12分,每小题3分)9.A(淫:过度,没有节制。)10.D(A项,(1)将(2)况且;B项,(1)动词,到(2)助词,主谓间无实义;C项,(1)就(2)竟、却;D项,连词,连接修饰语与中心词)11.B12.D(“不战而胜”“昏君”“直言进谏”“知人善任”表述有误)第II卷(共114分)四.(20分)13.(1)国家将在旦夕之间灭亡。(且:将;“在于旦暮”语序调整)(2)先生认为这些礼物少吗?(少:认为......少;疑问句式)(3)我看见那禳田者拿出去的东西少而想要的东西多,所以笑他。(狭:少;奢:多。)14.(1)答案:草木经春风的吹拂能重新变绿,人的须发在春风中却不能由白变黑,感叹老年不能回复青春,岁月虚度的可惜,表达了作者愁苦萦怀、英雄迟暮的落寞情绪。【解析】意境是作品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从美学角度看,诗中的“意”包括诗人的“情”与“理”,即“意”;诗中的“境”包括事物的“形”与“神”,即“象”;“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诗歌所表现的意境特点一般又与诗人的风格一致。主要考查:①意境的领悟;②意境的比较。③用心爱心专心
知人论事。对诗歌作品中“意象”的分析应包括“意念”和“意象”两个部分。在题目要求对其“意境”进行鉴赏的时候,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形神”“情理”并重,先写出诗中的表层意思,即“意象”,再写出诗人的感情,即“意念”。(2)答:“拥”“飞”是鲜明生动的表现动作的词,从旌旗、军装、兵器,烘托了抗金部队的如火如荼,有声有色,饱满有力。【解析】对诗中重点词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说出其使用上的特点和作用。(3)答: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壮志难酬,伤心悲凉的愁情。上片主要写作者早年壮岁之时,带领义军抗金的强大阵容和节节胜利战斗的情况,表现了一位爱国将领的飒爽英姿;下片写宋高宗没有抗金的决心,又因害怕胜利的义军,作者南归后义军被解散,作者也仅担任了二十多年的小官,闲职,后被罢官,闲置在家,现今空有一腔报国之志,但已年老力衰的情景。通过对比,鲜明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抗金英雄壮志难酬的悲凉。悲壮对比,悲壮结合。【解析】这是从全诗结构的角度来回答的问题。通过抓住最主要的表现方法或写作技巧,来分析全诗的写作上的特色。必须立足于整体结构的对比来分析回答。15.填空。(4分,每小题1分)(1)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3)徘徊于斗牛之间。(4)哀吾生之须臾五.(22分)16.(1)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题目“大稻埕,台北的传奇与残梦”,引出下文,引出对大稻埕的有关人和事的回忆与叙述。(2)统领全篇,下文都是围绕着它来展开行文的。17.(1)记忆:答:记住或想起保持在脑海里或史料中台北大稻埕过去旧貌的印象。(2)消逝:答:今天贵德街旧时繁忙的商贸景象逐渐减少,以至没有了。18.答:因为现在的大稻埕今非昔比。人们要了解它过去的辉煌只能从现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老街中才能看到历史的痕迹。参照:(1)大稻埕是台湾过去水上商贸(茶叶)的交通要道。从清末到二战一度是商贾云集、茶行林立。(2)大稻埕过去成为台北第二个崛起的商业中心区。(3)过去繁华的景象早已消逝,商业中心地位也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台北的记忆;现在被高楼、巨幅广告、车流、立交桥所替代;只有迪化街和贵德街还残留着过去的一丝痕迹,让人有恍如隔世之感。19.答:不游离中心。(1)因为只有迪化街和贵德街还残留着过去的一丝痕迹,这样写的目的是从描写陈迹中让人们了解认识过去的大稻埕的辉煌。(2)如今最能代表昔日大稻埕风貌的街道只有迪化街的南、中、北街,依旧是台湾最出名的南北杂货、中药和布匹三大行业的批发市场。(3)贵德街也是寻访大稻埕的必到之处,是台北第一条洋楼街,最早期的英、美、德、法、荷领事馆就设立于此。这里也曾是台湾茶叶贸易的中心。(4)好处是以小见大,以点代面,使人对过去的大稻埕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有助于了解过去大稻埕的全貌。20.答:对老街还保留一些大稻埕——用心爱心专心
台北的历史痕迹的伤感,表现了作者对大稻埕繁华景象的消逝的惋惜和留恋。21.答:①大稻埕见证了台湾人民坚守着闽南传统民风②坚持文化抗日③武装抗日的英雄历史④记录了台湾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所建立的历史功勋,表达了作者对台湾人民的爱国精神的由衷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六.(12分)22.(1)答案:我参与,我体验,这里有我的青春;你展示,你快乐,这里是你的舞台。(2)答案:灯光闪烁,《青春大舞台》以其热情的目光迎接同学们的到来!走上大舞台,留下青春的足迹;走上大舞台,展示青春的风采!这是一个洋溢青春的园地,这是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这是一个放飞梦想的舞台!23.①书,一页历史,一片烟雨,一面镜子;擦亮了镜子,你呼唤着理性与良知。②路,一道辙印,一丝回忆,一段历史;尘封了历史,你迷蒙着今日和未来。③船,一片归帆,一番寄托,一缕乡情;倾注着乡情,你满载着沧桑和希望。④叶,一片嫩绿,一种奉献,一份自然;呼吸着自然,你孕育出果实和丰收。24.答:思念是无边的飘云,溢满眼睛直到心底七.25.作文略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淳于髡是齐国的赘婿。身高不到七尺,为人滑稽,口才多辩。他屡次出使诸侯国,未尝屈辱使命。齐威王的时候,喜好隐语,又好彻夜饮酒,逸乐无度,沉湎于淫乐酒色中,而不理政事,把政事托付给卿大夫。朝中百官荒淫,政治败坏,诸侯都来侵略。国家的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威王左右的人没有谁敢出来进谏的。淳于髡用隐语进谏说:“都城中有一只大鸟,落在国王的朝廷中。这只鸟三年来不飞,也不叫。请问国王知不知道这是什么鸟?”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冲上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召见七十二个县长入朝奏事。当时奖励一个好县长,杀了一个坏县长。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他们所侵掠的齐国的土地交还给齐国。强大的国势盛行了三十六年。齐威王八年,楚国派遣大军攻打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出兵相救。送给他百镒黄金,十辆车马。淳于髡仰脸大笑,连系帽子的带子都笑断了。齐威王说:“先生认为这些礼物少吗?”淳于髡说:“怎么敢嫌少!”齐威王说:“既不嫌少,刚才为什么笑呢?”淳于髡说:“今天我从东面来的时候,看到路旁有祭祷田地的人,拿着一个猪蹄,一杯酒,祝祷说:‘高处狭小的地方收获满笼,低洼积水的地方收获满车,五谷繁茂,颗粒成熟,丰收米粮堆积满家。’我看见他拿的祭品太少,而所求的东西太多,所以笑他。”于是齐威王增加他的行资至黄金一千镒、白璧十对、车马百乘。淳于髡就辞别了齐威王来到赵国。赵王给淳于髡十万精兵,一千辆裹有皮革的战车。楚国听到这个消息,当夜就撤兵回去了。用心爱心专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