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语文版 / 必修第二册 / 第二单元 诗的唐朝 /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ppt课件x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初中学段语文学科七年级“读懂诗人读懂诗”——陈子昂与《登幽州台歌》 读懂诗人读懂诗——陈子昂与《登幽州台歌》 第二章·赏析《登幽州台歌》第一章·走近陈子昂 第一章走近陈子昂 作者名片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少年任侠迷途知返陈子昂幼而聪颖,少而任侠仗义。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深钻经史。同时关心国事,立志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仕途坎坷壮志难酬青年参政:公元684年,24岁的陈子昂进士及第,授麟台正字。壮年从军:公元686年,随乔知之出征西北平乱,官右拾遗——被武三思以“坐缘逆党”构陷入狱——公元696年,狱中请缨随武攸宜再征契丹——被降为军曹。中年遇害:公元698年,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被迫害,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二岁。 第二章《登幽州台歌》赏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读登幽州台歌生不逢时抑郁不平无可奈何曼声长叹 怀才不遇,登临怀古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析译句: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后世明主。胸怀大志却无路可走的孤独与悲哀。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析这两句诗中“不见”二字反复出现,作者好像在时光的长河里寻觅,往前往后都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通过古今的对比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的无奈,无人理解的孤独,怀才不遇之情跃然纸上。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句: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析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要以短暂人生求取不朽功业!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个“念”字在这里紧承前两句,将前两句和“天地之悠悠”连接起来,作者怀才不遇,想到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独自一人,难觅知音、个人渺小、生之短促的孤独感充塞于天地之间。一个“独”字承上启下,表现出诗人对个人渺小和生之短促的感叹。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放到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析 结俯仰古今时间绵长登楼眺望空间辽阔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登幽州台歌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