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是什么,对法律的概念和法律后果有正确的认识,学会区别道德和法律。2.能够正确认识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作用。3.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与道德。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认识法律,做守法公民。难点: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四、相关资源课文相关图片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师: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那么国法指的是什么呢?它和家规、规矩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课堂活动】一、法律是什么展示以下两幅图,了解生活中的法律。
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师提问:这些事情都和法律有关吗?学生思考,说说自己的看法。师:这些活动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也会受到法律的保护。过渡:这些活动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法律的保护。那么,法律究竟是什么呢?活动:认识什么是法律师: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什么是法律。学生思考,谈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师: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力,我们在法律的保护下,学习知识、快乐成长。展示以下两幅图,了解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我有财产权我有受教育权
归纳:(1)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财产权、受教育权。师提问: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义务呢?展示以下图片,了解法律规定我们的义务。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师: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长大成年后,还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归纳:(2)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教师总结:法律既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又规定了我们的义务。设计意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便于学生从具体生活中进行思考的感悟。探究:法律与道德判断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违反的后果是什么?(1)小伙子,能给老人让个座位吗?(2)无故迟到、旷课,是违反校规的。(3)无证驾驶、后悔呀!
学生思考,讨论,根据情景做出判断,罗列后果。师提问:区分了法律与校纪的区别,那么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又是什么?彼此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学生思考,讨论。师总结:纪律、道德与法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具有权威性;道德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力量以及人们的觉悟;纪律依靠行政力量和学校教育。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只调整人们的行为;道德对特定人群具有约束力;校规校纪约束在校学生。法律与道德,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两者缺一不可。设计意图:以具体的情景作为材料,让学生正确区分道德、法律和纪律,并从具体事例中去思考、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加深理解。拓展阅读:展示道德与法律的阅读资料:辩论:道德有/无用论背景:有人说,法律在规范人的行为方面已经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没有必要再强调道德了。你觉得道德有没有用呢?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尽量做到有理有据,从辩论中认识到道德的作用,并形成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的正确观念。师总结: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课堂小结】鸟儿在蓝天上飞翔,花儿在阳光下绽放,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板书设计】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一、法律是什么1.法律保护权力2.法律规范行为3.法律与道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