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爱心的传递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爱心的传递者第一课时单元第三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他人对我们的关系,积极营造互相关爱的社会氛围。2、能力目标:能够从细节处发现和感受他人的爱心。3、知识目标:知道生活处处有爱心,能从细节处发现关爱,愿意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关爱他人。重点知道生活处处有爱心。难点愿意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关爱他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爱的奉献》2、小小分享会:(1)你从这首歌当中听懂了什么?(2)“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你愿意献出这点爱吗?思考。视频导入。讲授新课【我们都有爱心】1、寻找微尘:“微尘”是什么?“微尘”在哪里呢?2、“微尘”简介。3、总结:“微尘”是一个个热爱着公益、传递着爱心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微尘”,我们每个人都是“微尘”。4、过渡语: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感受到这些细如“微尘”的爱心了吗?5、爱心小镜头:(1)说一说,你得到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你当时有何感受?(2)回想一下,你曾经给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6、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曾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也曾对他人伸出援手。我们每个人都是爱心的传递者。分享爱心故事。通过“微尘”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每个人都有爱心,生活处处有关爱和温暖,并鼓励学生也成为一粒“微尘”,贡献自己爱的力量。 1、阅读角:他们在偷懒吗?(1)他们在偷懒吗?(2)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2、小小分享会:你也曾经得到过这样不着痕迹的关爱吗?或者你也曾经这样不着痕迹地关爱别人?还是你曾见到别人这样不找痕迹地关爱别人?是怎样的故事呢?3、小提示:关爱就在我们身边。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则是不露痕迹的,需要留心才能发现。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细节处体验和感受他人的关爱。【雷锋精神永流传】1、提问:你认识他吗?2、雷锋故事:雨中送母子。3、小小故事会:(1)你还知道雷锋叔叔哪些乐于助人的故事?(2)我们应该怎样向雷锋叔叔学习呢4、雷锋精神永流传:讲雷锋故事。5、小倡议:雷锋叔叔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让我们也一起做点事情,帮助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把自己的爱心变成行动吧!6、小组活动:(1)请以大组为单位,策划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2)请你记录好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7、爱心大展台:(1)你们开展了怎样的献爱心活动呢?(2)在活动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阅读感悟。分享不着痕迹的关爱。讲雷锋故事。学习雷锋精神。(课前活动)学雷锋行动。学会从细节处发现关爱。通过将雷锋故事学习雷锋精神,并把雷锋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做爱心的传递者。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献爱心不是一次两次心血来潮的活动,献爱心、做好事要落实到我们每一天的行动当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发扬乐于助人的精神,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自己的援手,做爱心的传递者。板书爱心的传递者第一课时1、我们都有爱心2、不露痕迹的关爱3、做爱心的传递者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爱心的传递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爱心的传递者第二课时单元第三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乐于助人、善于助人的价值观。2、能力目标:能够换位思考,了解他人的需要,维护他人的自尊。3、知识目标: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帮助他人,善于帮助他人。重点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帮助他人,善于帮助他人。难点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帮助他人,善于帮助他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留一盏灯,小善举,大温暖》2、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善举。3、导入语:生活中处处有善举。视频导入。讲授新课1、有的帮助让人心感温暖、心生感激:(1)七旬老人公交车上手写感谢信,感谢公交“喊话”好司机(2)乐于助人收获锦旗。2、但,有的帮助则让人难以接受,让人心生气愤:(1)情境一:嘿嘿,个子矮拿不着吧,我来帮你吧!(2)情境二:瞧你走路真费劲儿,我看着就难受,我去帮你买饭吧!3、小讨论:(1)为什么这两位同学“好心没好报”,乐于助人但是别人却不愿意接受呢?(2)你认为在以上两个情境中,要帮助他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请演一演。讨论。通过被帮助人的不同反应,告诫学生要注意掌握帮助他人的正确方式,善于助人。 1、小提示:我们在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时候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需要帮助的人,以友善与热诚的态度帮助他们,用他们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2、重阳节老人遭遇爱心井喷: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年人公寓的老人,你想对志愿者们说些什么呢?3、小活动:盲人体验小活动请你用红领巾蒙上眼睛,完成以下任务:(1)请从自己的座位走到讲台,并从粉笔盒里拿出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2)把粉笔放回粉笔盒中,走回自己的座位。7、小小分享会:(1)在整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2)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最渴望得到怎样的帮助?(3)通过这个活动,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帮助盲人?8、小提示:我们在关心和帮助他人时,要懂得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地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帮助。9、小贴示:帮助盲人,请这样做!10、如此帮助:(1)改编故事《特殊的岗位》:李军的初衷有错吗?为什么方明不愿接受李军和同学的帮助呢?(2)特殊的岗位:班主任为什么不把真相告诉方明呢?(3)对比李军和班主任的做法,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4)小提示:帮助他人也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意愿,用更加恰当的方式帮助他人。11、小小分享会:体验盲人。分享。对比、思考、讨论。通过体验活动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需要,给他人最恰当的帮助。通过思考改编版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我们帮助他人也要注意保护他人的隐私,尊重他人的意愿。 你听说过帮助他人却不讲方法的故事吗?你认为在帮助他人时,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呢?12、新闻展播:这样做错了吗?13、小讨论:医护人员为什么说这样做错了呢?14、医生提醒:不轻易搬动骨折伤员不要轻易搬动骨折的伤员,尤其是颈椎骨折的伤员,不恰当的移动可能导致其瘫痪,甚至出现生命危险。15、小提示: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我们还要讲究技巧和方法,要使用正确的方式实施救助,避免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课堂小结关心和帮助他人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学习。让我们一起做一个乐于助人、善于助人的人吧!总结提升板书爱心的传递者第二课时1、这样的帮助对不对2、怎样做到善于帮助别人知识点第十课爱心的传递者1、生活中处处有爱心.2、我们都得到过别人的关心、帮助,我们也应该关心、帮助别人.3、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同学乐于关心或帮助别人,他们的心中有他人.4、曾经有一名叫雷锋的解放军战士,他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5、关心和帮助他人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6、我们在关心和帮助他人时,要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7、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需要帮助的人.8、尊重他们的隐私和意愿. 9、感同身受地了解他们的需要.10、以友善与热诚的态度帮助他们.11、关爱就在我们身边,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则是不露痕迹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发现.简答题:1、你认为哪些是有爱心的举动?请举例说明.给流浪猫、流浪狗喂食;给山区孩子捐献衣物;捡到物品还给失主;公交车让座等.2、你有接受过别人的爱心帮助吗?说出你的经历.答:有一次放学回家,天空中突然下雨了,张阿姨看见我没有带伞,把我送回了家.3、你还知道雷锋叔叔哪些乐于助人的故事?答:①雷锋叔叔经常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②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谢立新又寄去10元钱.③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4、在你身边有这样乐于关心或帮助别人的同学吗?有.我们的班长小华经常帮助同学辅导功课,帮值日的同学做卫生等.知识巩固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所以我们小学生应该(  )A.等长大了再参加献爱心活动B.如果自己有困难,就等别人来帮忙C.把自己所有的钱物都献给别人D.与别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2.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学会(  ) ①接纳他人②理解和包容他人③关爱他人④担当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3.我们在做善举、好事的同时,要保护被帮助者的(  )A.健康B.物品C.姓名D.自尊心4.下列哪种帮助对方会愿意接受(  )A.嘿嘿,个子矮拿不着吧,我来帮你吧!B.瞧你走路真费劲,一瘸一拐的,我看着都难受,我来帮你打饭吧C.下雨了,你没有带雨伞,被雨淋湿会感冒的,我们一起走吧!5.一位老爷爷在过马路时,不慎跌倒受伤,爬不起来了。接下来的几分钟内,从他身边经过的路人都冷漠走开。判断:  理由:  答案解析1.【解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虽然是小学生,但是也可以尽自己一份小心意,可以与别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共同应付灾害。所以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AB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D。2.【解答】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关爱他人,也要有一定的担当,那样我们的集体生活才能愉快、幸福。综上,①②③④正确。故选:C。 3.【解答】我们身边有一些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我们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在做善举、好事的同时,要保护被帮助者的自尊心。D符合题意;ABC不合题意。故选:D。4.【解答】我们要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去帮助他人。AB没有做到尊重对方,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选项不符合题意;C做到了关心、帮助对方,是正确的方法。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5.【解答】通过阅读可知,老爷爷过马路时跌倒受伤,路过的人都都冷漠走开。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可知,这种做法时错误的,在生活中,我们要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故答案为:错误。在生活中,我们要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