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习俗,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节日。2.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珍爱亲情。3.学会小组合作,在活动中体会亲情和友情、思念团圆。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难点:学会小组合作,在活动中体会亲情和友情、思念团圆。三、教学过程【谜语导入】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条谜语,大家来猜一猜,看看哪个同学最先猜出来。出示任务:猜谜语反馈指导(课件展示谜题)月团圆,人团圆。家家户户笑开颜。吃月饼,看花灯。全家赏月聊聊天。(打一节日)提问:这一节日是什么?教师总结:谜底就是中秋节,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是团团圆圆过中秋。设计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探究欲强烈的特性,设置谜语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活动】一、中秋习俗知多少活动一:小小分享会导语:中秋节就快到了,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这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个节日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吧! 出示任务1:小组分享讨论,你对中秋节有多少了解,可参考以下问题:1)你们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吗?2)你们知道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吗?反馈指导: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知识汇:教师总结: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课件展示嫦娥奔月的小故事。出示任务2:你们了解哪些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呢?反馈指导: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讨论。教师过渡总结:各个地区过中秋有不同的习俗,各有自己地区的特色,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pt图文展示)设计意图:通过令学生感兴趣的小视频与生活经历,让学生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于习俗。二、月团圆,爱团圆活动二:说一说,演一演,比一比导语:中秋团圆是中国人的文化情结。出示任务1:说一说:这个中秋你是怎么过的?反馈指导:引导小组讨论交流,小组汇报交流成果。教师总结过渡:从你们这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脸上,让我已经感受到了你们在这个中秋节时一家人团聚的快乐。 可是也有很多人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够与家人团聚,其中小丽的中秋节就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出示任务2:请你演一演。情境大模拟。课件出示情境图反馈指导:引导学生加入情景模拟中。教师总结:其实出门在外远在他乡的人们,更加思念故乡的亲人,这就是深深的思乡情!正是这种亲人之间浓浓的亲情才有了那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动人诗篇!出示任务3:你知道哪些关于中秋的诗词,大家比比谁知道的多,我们举行一场中秋诗词大会吧。反馈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全班的中秋诗词展示。预设:预设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预设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预设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教师总结:每到中秋节,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月团圆,爱团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中秋节也是团圆节,要珍爱亲情。【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中秋节的由来、习俗,知道了中秋节这一天要团团圆圆,珍爱亲情。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