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重阳节的由来与习俗,知道秋天里的其他传统节日。2.学会在了解、搜集风俗习惯的社会活动中发现问题。3.要从小尊老敬长,并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了解重阳节的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难点:理解重阳节存在的意义。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导语:同学们,除了国庆节、中秋节,你知道秋天里还有哪些节日吗?出示任务:请大家讨论下秋天里的节日。反馈指导:适当给学生启发,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秋天的节日确实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吧。(板书:秋天里的节日)设计意图:教师有目的引导性谈话导入,能够让学生在平等交流中引起有意注意。【课堂活动】一、重阳节活动一:重阳知识知多少?导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就是重阳节。出示任务1:重阳节的习俗知道多少?反馈指导: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分享。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知识汇
教师总结:重阳节的习俗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重阳的诗词歌赋呢?出示任务2:赛诗会:重阳诗歌大鉴赏。反馈指导: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进行诗歌朗诵。教师总结:这些名人诗赋将重阳的节日盛景表现了出来,让我们身临其境。出示任务3:重阳既然是“老人节”,你可以为长辈做些什么呢?反馈指导: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享。教师总结:我们要将重阳节的精神践行到实际行动中去——敬老爱老,发扬我国的传统美德。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诗句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并通过令学生感兴趣的小视频与生活经历,让学生知道重阳节的来历于习俗。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并分组讨论,可以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二、各民族在秋天里的节日活动二:各族节日对对碰导语:其实秋天里还有许多地方会举行一些有特色的节日活动,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出示任务:通过图片,感受其它地方的特色节日。反馈指导:课件展示相关节日,引导学生讨论。知识汇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是流行于中国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教师总结:民族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要了解它们的历史,不断继承和发扬。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其它传统节日,珍惜现在生活的幸福。【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重阳节的由来、习俗,了解了许多秋天里的其它节日,让我们在这些节日里,和家人一起幸福快乐的去体会、感受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