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内容:《让我自己来整理》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第11课,主要学习内容是初步掌握整理的方法,养成自己整理的好习惯。这一课是单元主题“我爱我家”在生活中的拓展和延伸。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差,生活中不知道如何有条理地整理自己的物品,也缺乏自己整理物品的意识,但是一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模仿能力也较强。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应让学生掌握物品整理的一些技能,由此激发出自己会整理、能为家长分担的自豪感,体会到整理物品的好处。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能初步感受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以及生活用品的好处。乐于自己整理书包及其他用品。懂得这也是减轻长辈负担,关爱长辈的一种方式。2、行为与习惯:经常整理生活用品,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知识与技能:体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生活用品的多种方法。教学重点发现、学习一些整理自己物品的方法,懂得整理物品的目的是为了摆放整齐、有序、美观,用起来便利。教学难点学生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懂得以自己的方式去爱父母。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小卡片;学生准备:书包、文具。课前互动:1、播放《闪烁的小星星》学生跟唱。2、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为本组摘星星。3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认识“小伙伴”1、出示谜语“一个长方盒,里边住一家,跟你去上学,学习要用它。”等三个谜语,学生猜出谜底分别为“文具盒”“铅笔”“书”。师概括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它们都是学习用品(板书:学习用品)2、由杯子导入,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来认识和交流生活用品(板书:生活用品)【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谜语认识学习用品,通过实物区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第二环节:找不到“小伙伴”了1、出示课本43页的插图“我的橡皮哪儿去了?”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的小朋友为什么找不到橡皮?2、引发共鸣:找不到“小伙伴”了,好麻烦啊!今后该怎么做?初步感受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以及生活用品的好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中经常遇到“找不到学习用品”的情况,从而引发共鸣“整理是很有必要的”,激发学生整理的欲望。第三环节:送“小伙伴”回家1、玩游戏“朵拉收拾屋子”,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整理的乐趣,学会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多种方法。(板书:物归原位分类整理)2、学生模拟整理房间,取出抽屉中事先准备好的信封,同桌合作将信封中的物品分类粘贴在“小房间”里合适的地方,将成果进行展示。3、举行“整理书包比赛”,先请学生交流自己平常是怎样整理的?教师进行示范,再请两个同学代表本组参加整理书包比赛。【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一些整理的方法,并且通过模拟整理房间巩固,最后在“整理书包比赛”中进行实践操作。第四环节:养成整理的好习惯3
1、出示学生自己整理的小房间、书桌、书架的视频和图片,学生谈谈自己看到的心情。2、爸爸妈妈寄语(播放录音)。3、师概括总结:学了这一课,我们又找到了一个爱爸爸妈妈的好办法,那就是——让我自己来整理(板书:让我自己来整理)鼓励学生养成整理的好习惯。这也是爱家人的表现(板书:爱家人)。4、布置任务:回家整理好自己的小房间。5、在《劳动最光荣》的歌声中愉快地下课。【设计意图】由课堂延伸到生活中,播放本班同学整理的视频和图片无疑会激发出孩子们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播放“爸爸妈妈寄语”让学生领悟出自已整理自己的物品,也是一种爱父母的行为。板书设计:让我自己来整理学习用品爱家人生活用品物归原位分类整理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