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苏教版 / 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 诲人不倦新..讲课稿

诲人不倦新..讲课稿

  • 2022-04-24
  • 59页
  • 234 KB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诲人不倦新.. 不论出生贵贱少数贵族子弟:司马牛、南宫敬叔商人子弟:子贡大多数平民:颜回、曾参、子路等家无立锥之地:仲弓出狱犯人:公冶长盗贼:颜涿聚 不限地域:鲁、齐、宋、晋、楚、秦等、不分智愚接受能力强的:颜回、子贡智力比较差的:曾参、高柴 在学习态度上颜回好学宰我懒惰不分年龄年龄最小的比孔子少五十三岁,也就是孔子死时才不过二十岁;而较大的子路,仅比孔子小九岁,年龄相差44岁。 17.2“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因素,实践论观点。17.3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天才论观点。 ◆西方基督教主张性恶,西方法律十分完备。◆东方儒家到董仲舒,孟子的性善论也随之占主流地位,因此东方文化强调贤人治国,圣人治世.因此东方文化德主刑辅,法律相对滞后。◆孔子但他的“性相近,习相远”却为后世哲学的争论奠定了一个基础,它囊括了西方的性恶,东方的性善,更重要的是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人是可以塑造教化而使之改变的。 但孔子也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孔子所说的“下愚不移”指的是“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一类的人。本性相近,习染教化差别颇大,故可教育,“下愚不移”者为不愿接受教育,“性相近,习相远”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可塑理论。 课文解读一“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的观点。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认为“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15.34),以与人为善的态度鼓励“难与言”的互乡人进步(7.29),这些都说明孔子在实践中基本是坚持反映论的。 7•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译文】(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孔门四教:文,行,忠,信。文,指历史文献教育;行,指道德践履和政治实践;忠信,是道德实践者具体的道德人格修养。孔门四教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以“文”为教是为了解决学术文化和学术思想问题,以“行”为教是为了解决道德践履和政治实践问题,以“忠信”为教是为了解决人格基础和道德养成问题,目的是为了培养一大批参与国家政权、改良社会政治的贤才。就四教内在结构而言,“忠信”为体,“文行”为用,或如《礼记·礼器》所言:“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这里虽不是在谈孔门四教,却可作为理解四教关系的参考。就人才培养而言,“文行”教育是基础,“忠信”教育是方向,“文行”是达成“忠信”的手段和途径,“忠信”是指导“文行”的航标和灯塔。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忠信”教育都比“文行”教育具有更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人们常把孔子的教育称为道德中心教育的原因。 无言之教孔子说“予欲无言”,所讲时间,应是晚年,天、地、人三道,有关人道,孔子对弟子业已述说殆尽,天地之道,当由弟子用心体察。“予欲无言”,意在告诉弟子静思默察以识天地之道。人道修炼,最高境界当是效法天道。在这一点上儒、道是相通的,老子在六十三章中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把无为当作有为,把无事当作有事,把无味当作有味。在四十三章中又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说的也是“无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很少有人做得到。 一部《易经》乃是效法天道的典范,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均是尽人事以法天道,如效法天道刚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如效法地道柔弱,君子当以厚德载物。天道刚健,何言哉!地道坤柔,何言哉!孔子教弟子也是意在引导他们超凡入贤以达圣境。子贡悟性极强,都未能明白孔子的一番用心,仅仅理解为“子如不言,小子何述焉”。子贡的认识在天、地、人三道上,仍停留在繁琐的人道之上,没有理解孔子超圣之境界。于是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就是天地之道。人当效法天地之道,恪守信誉,以行无言之教。 相关链接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相关链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卫风·硕人》十指尖尖像白嫩的茅草芽,皮肤白润像脂膏,颈项颀长像天牛的幼虫儿,牙齿排列像葫芦子。螓儿(似蝉而小)一样的方额、蚕蛾触须一样的细眉,巧笑的两靥多好看,水灵的双睛分外娇。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 这是一首描绘女子漂亮外貌的诗,从手、皮肤、脖颈、牙齿、脸形、眉毛、笑容、眼睛多方位予以描绘,前面均是外貌的静态描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三句是动态描写,浅浅酒窝,笑语盈盈,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顾盼生姿,流连多情,犹如白色的底子上绘着花卉,显出一种朴素而又高雅的美,真是十分漂亮动人啊!描绘十分传神。 1.15章大约问于子贡经商有所成就时。这一段对话表现三重境界:第一重,“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第二重,“贫而乐,富而好礼”;第三重,“联想境界”。孔子自己认为:“富而无骄易,贫而无怨难。”“谄”是谄媚、巴结、讨好,“怨”是埋怨、怨天尤人。“谄”也好,“怨”也罢,均是对“贫”“富”的态度。“无谄”、“无骄”是一种自律的状态,表现出一种在物质方面被动的自律。富不骄虽不容易,相对于贫而无“怨”“谄”来说要容易一些,要同时做到“富不骄,贫不谄、怨”,的确不易。 对孔子的教学艺术可以归纳为四点:①鼓励性词语贴切准确,不空泛,不油滑,也不廉价。②循循然善诱人,步步深入,“不愤不启”,举一反三。③教有法,无定法,一重境界和二重境界谈的是对待“贫”“富”的态度,第三重境界突然扯到读“诗”的问题,表面看毫不关联,细加推敲又环环相生、丝丝入扣。难怪孔门高足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④和谐轻松愉快的教育方法。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一来一往,亲切自然,先生无师长之尊,学生无弟子之卑,关系平等,融洽和谐,弟子是真聪明,先生是真渊博。难怪叔孙武叔贬毁孔子,子贡当面予以驳斥,并由衷地赞扬孔子:“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朱熹注引谢氏曰:“子贡因论学而知诗,子夏因论诗而知学。”子贡因与孔子讨论道德学业而始可与言诗,子夏因与孔子讨论《诗经》而获得学业上的长进。另外,二人同样具有“问一而知二”的联想推导能力,孔子对子夏给了一个高级别的表扬,“起予者商也”,对子贡却只给了一个“告诸往而知来者”的一般性的表扬,皆是因二人性格不同而给予的不同程度的鼓励。子夏深思沉静宽厚,子贡聪明伶俐,巧嘴利舌,善于品评人物,臧否是非;子夏性格内向,子贡外向,因此在表扬程度上也有轻重之别。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范事例。 11.3章记载孔门十位高材生,后人称之为孔门“十哲”,并把他们分属的四个门类称为“孔门四科”。 闵子骞,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闵子骞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骞少时为后母虐待,冬天,后母以芦花衣损,以棉絮已所生二子。子骞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出后母。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父这才饶恕了后妻。从此以后,继母对待子骞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有诗赞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冉伯牛冉耕,姓冉名耕,字伯牛,比孔子小七岁,鲁国人。以德行著称,性格宽和仁厚,为人谨慎,办事认真,善于处理日常事务。年轻时略显躁动而多言,其德行修养受当代及后世的极力推崇,孟子称赞他对孔子思想的研究“具体而微”。不幸的是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患上了不治之“恶疾”。纵使他极富才华,终无法施展,自惭形秽,终日闭门不出,以谢天年。 仲弓即冉雍,姓冉名雍,字仲弓,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鲁国人。冉雍出身贫贱,他的父亲行为不良,有人以此作攻击冉雍的借口。孔子驳斥说,一头耕牛,也可以生出献祭用的小牛来;父亲不好,儿子不一定也不好。冉雍气量宽宏,沉默后重,深得孔子的器重,认为冉雍具有人君的容度,可以做地方长官。 宰我即宰予,姓宰名予,字子我,也称宰我,鲁国人。小孔子29岁。宰我天资聪颖,好学善思,以能言善辩著称。语言平实,鞭辟入里,切中肯綮,口才还在子贡之上。宰我思想开放,大胆思考,不拘礼节,勇于创新,他对儒门守丧三年,大胆革新,主张守丧一年,有理有据。孔子对他批评也较多,有名的批评是,他白天睡觉,孔子大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粉刷)也。”孔子常派遣他出使各国,如“使于齐”、“使于楚”等。宰予遇事有自己的主见,常与孔子讨论问题,很有独到的见解。他提出改“三年之丧”为“一年之丧”,缩短丧期,遭到孔子的指责。宰予任齐国临淄大夫,因参与陈恒杀君事件而被杀。 子贡即端木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卫国人。他口才很好,雄辩滔滔,又能料事。见于《论语》中的孔门弟子与孔子的问答之言,属他最多,孔子器重他次于颜回。曾担任鲁国之相,最善于搞外交活动,曾在齐、吴、越、晋诸国间游说,使吴国攻齐,从而保全了鲁国。孔子对子贡的利口巧辞,有时也加以劝戒。子贡很善经商,家境非常富有,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富商。孔子死后,子贡守墓六年,师生之情胜过父子。 冉有即冉求,姓冉名求,字子有,通称冉有,亦称有子,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鲁国人。冉求生性谦退,是孔门弟子中多才多艺的人,深受孔子称赞。冉求长于政事,尤其善于理财,曾任季氏宰。他很能带兵打仗,他说服了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后来由于冉求帮季康子聚敛民财,受到孔子严厉批评,但这并未影响他们师生间的关系,足见师生相知深厚。 季路即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因他曾为季氏的家臣,又被称作季路,比孔子小九岁,鲁国人。仲由出身微贱,家境贫寒。他生性豪爽,为人刚勇威猛,耿介正直,率真粗莽,重信守诺,是孔子忠实的保护者。仲由经常批评孔子,孔子也常批评他,仲由闻过则喜,能虚心接受。孔子对他评价很高,说他有才能,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可以让他掌理军政大事。仲由作过鲁国的季氏宰;做过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在仲由63岁时,遇到卫国内讧,他为了救援与敌人展开搏斗。混战中缨冠被击断,他想到孔子“君子虽死而冠不免”的礼仪教导,在重结缨带时,被敌人砍死。他的死,对时年72岁的孔子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子夏即卜商,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卫国人。子夏是孔门高足,擅长文学。他提出的“学而优则仕”的论点。对后世儒生产了很大的影响。子夏刻苦用功,于学问道德多有精辟独到的见解,为世人所重。子夏一生最大的成就体现在学业方面。在治学上他崇尚“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强调知行结合。子夏在文学方面的巨大贡献还主要表现在传述《春秋》《诗》《书》《易》《礼》等儒家经典上。汉以来学者多认为他是大部分儒家经典的传授者。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年吴国人。小孔子45岁。子游对先生竭力倡导的仁礼有特别的领悟,对丧礼有深入的研究,常能提出独到的看法,如“丧致乎哀而止”。子游酷好文学,并以文学著名当世。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子游及其后学独成一派。他对于礼乐制度的发挥及身体力行,特别是关于“大同”、“小康”理想社会的描述对后世乃至于整个中华文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课文解读二首先是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论语》中表现这方面内容的材料很多,如第一课14.5章,第六课6.11章,第七课5.8章,6.12章,第十二课11.13章,7.11章,5.7章,等等。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培养。如本课11.22章,是讲在个人品性修养方面的因材施教;11.3章,是讲在个人发展方向上的因材施教。再如子夏比较偏向于具体知识的研习,孔子把重视道德修养视为好学,而子夏却把钻研具体知识视为好学,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19.5),孔子针对子夏这种偏向提醒他:“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些都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现。 相关链接《说苑·说丛》说:“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倦,所以治人也。”“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一则修身,治己;一则安人,治人。正符合《大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以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修身而后治人。 相关链接陈亢,姓陈,名亢,字子亢,一字子禽,春秋末年陈国人。孔门弟子,小孔子40岁。他勤奋好学,有疑则问。在《论语》一书中共提问三次,两次问子贡,一次问伯鱼,三次提问都有关孔子,一次外交事务,一次才能学养,一次亲子教育。从他三次提问的内容看,他器局偏狭,规模浅陋,格调不高,亦有人认为他不是孔门弟子。 相关链接文化与科技的发展,是两种有趣的发展现象。科技以新为美,文化以旧为美。科技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方便,给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诸多福泽。文化的发展似乎恰好相反,愈古愈好,弥久弥新。人类发展进程中留下的文化思想,经过由浊而清的变化、沉淀,经过历史的洗刷、时间的磨砺,留下来的便是晶莹透亮、辉光永驻的珠玉,犹如一个历史的老人,经过岁月的洗礼,便也变得弥足珍贵。 亦如《尚书·盘庚上》所说:“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即“器惟新,人惟旧”,这个“器”便是日新月异的“科技”,这个“人”便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象征。孔于“好古,敏以求之”、“学而不厌”、“信而好古”,便是对一种积久而沉淀文化的研究探索。“述而不作”,便是对这种文化的因袭传承和发扬。 相关链接只说述而不作,一方面固然是自谦,另一方面是做了圣人之事,于心不安,故讳言之。因为在古代,著作是圣人之事,只有天子才能制礼作乐。《礼记·中庸》说:“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据此,孔子“做”天子之事,有天子之德,而无其位,世称之“素王”,自以为能“述”而不能“作”。 课文解读二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 对述而不作的主张可以从下面几点分析:⑴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生活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⑵但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获得成功。⑶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 冉耕,姓冉名耕,字伯牛闵子骞,名损,字子骞冉雍,姓冉名雍,字仲弓宰予,姓宰名予,字子我端木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冉求,姓冉名求,字子有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言偃,姓言名偃,字子游卜商,姓卜名商,字子夏 孔丘,名丘,字仲尼公西华,名赤,字子华曾皙,名点,字皙 试对《论语》称谓情况作简单归纳说明。如孔子直呼“求(冉有)”、“点(曾皙)”老师称呼学生,称其名,或称其字。如书本第2页:“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孔子在弟子面前自称称名。第59页子贡曰:“…仲尼不可毁也…”第23页曾子曰:“夫子之道……弟子一般称孔子为“夫子”“子”(无论面称还是背称)少数时候称字: 书本54页11.22章赤也惑书本7页12.1章回虽不敏弟子在孔子面前自称称名书本54页11.22章由也问求也问书本53页5.9章回也赐也……弟子在孔子面前称呼其他弟子时称名第72页商闻之矣弟子相互之间称字,自称称名 自明离开一年了,想起来真难过,好像昨天才刚刚离开一样。不知你的东西写完了没有?渠(自明)所写下的道理,自然足以流传于世。然而他说得前前后后的道理根据,也不能不让后人了解清楚。自明的家务事怎么样了?听朋友们说,你妹妹十分明礼,必定会赡养老人抚育幼儿,守节而终。这件事也请丞相夫人(你妹妹她老妈)勉励帮助以成就之。假若自明死后为忠臣,而其家室活著是贞洁的女子,这也是伦理道德上的一件美谈。我想你们兄弟,一定会赞成这件事。 昔伊川先生谈到这样的事时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世俗的眼光看待,伊川先生的观点真是迂腐之言。然而从知识分子的观点看,才知道伊川先生的观点是多么不可动摇。 况且丞相乃一代元老,知识界的领头人,言谈举止不可不慎重。既然我不巧知道了这件事,基于道义,不能不说明白。没有直接登门造访,老兄你明白的,不知道我这样做是否唐突呢。 课后文言练习五自明之亡,行且期矣。念之怛然痛恨如新。不知向来所喻编次文字今已就否。渠所立自足以不朽。然其议论曲折,亦不可不使后人闻之也。其家事复如何?朋友传说,令女弟甚贤,必能养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此事更在丞相夫人奖劝、扶植以成就之。使自明没为忠臣,而其室家生为节妇,斯亦人伦之美事。计老兄昆仲,必不惮赞成之也。 课后文言练习五昔伊川先生尝论此事,以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理君子观之,当有以知其不可易也。伏况丞相,一代元老,名教所宗,举错之间,不可不审。熹既辱知之厚,于义不可不言,未敢直前,愿因老兄而密白之,不自知其为僭率也。(朱熹《与陈师中书》) 这是朱熹给朋友陈师中的一封信。从信中意思看,朱熹与陈师中、自明是朋友,又都信奉北宋“二程”的理学。陈师中之父陈俊卿曾当过宰相,陈俊卿女儿(陈师中妹妹)嫁与自明。自明去世后,其妻子立志守节。此书信即赞扬、劝导此事。 “令女弟”,“令”对对方尊称,“女弟”,妹妹。“丞相”,指陈师中父亲,称官职表示尊重。“老兄昆仲”,指陈师中兄弟,与朱熹平辈,又是较密切朋友,所以称“老兄”。“伊川先生”称“二程”中的程颐,“伊川”既是地名,又是程颐之号,表示尊称。 行:离开、离去。期(jī):周年。痛恨:悲痛、遗憾。向来:自从、向来。喻:明,指著作。作书以明古今之事。奖劝:鼓励。扶植:帮助、培养。成就:完成、实现。赞成:赞同而帮助成功。辱:表示谦虚的副词,用于指称自己。 1、你认为孔子教育思想的特色有哪些,请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来概括。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切磋琢磨、告诸往而知来、绘事后素、述而不作。2、本课所选录的15章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学原则与方法等 古代对他人的称谓【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 老师称呼学生,称其名,或称其字,表示教师或威严、或亲切,如孔子直呼“求(冉有)”、“点(曾皙)”等; 学生对老师称“子”(您),一般人也称“子”(如桀溺对子路称“子为谁”) 自明之亡,行且期矣。念之怛然,痛恨如新。不知向来所喻编次文字,今已就否?渠所立,自足以不朽。然其议论曲折,亦不可不使后人闻之也。其家事复如何?朋友传说,令女弟甚贤,必能养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此事更在丞相夫人奖劝、扶植以成就之。使自明没为忠臣,而其室家生为节妇,斯亦人伦之美事。计老兄昆仲,必不惮赞成之也。昔伊川先生尝论此事,以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理之君子观之,当有以知其不可易也。伏况丞相,一代元老,名教所宗,举错之间,不可不审。熹既辱知之,厚于义,不可不言。未敢直前,愿因老兄而密白之,不自知其为僭率也。(朱熹《与陈师中书》) 这是朱熹给朋友陈师中的一封信。从信中意思看,朱熹与陈师中、自明是朋友,又都信奉北宋“二程”的理学。陈师中之父陈俊卿曾当过宰相,陈俊卿女儿(陈师中妹妹)嫁与自明。自明去世后,其妻子立志守节。此书信即赞扬、劝导此事。“令女弟”,“令”对对方尊称,“女弟”,妹妹。“丞相”,指陈师中父亲,称官职表示尊重。“老兄昆仲”,指陈师中兄弟,与朱熹平辈,又是较密切朋友,所以称“老兄”。“伊川先生”称“二程”中的程颐,“伊川”既是地名,又是程颐之号,表示尊称。 行:离开、离去。期(jī):周年。痛恨:悲痛、遗憾。向来:自从、向来。 喻:明,指著作。作书以明古今之事。奖劝:奖掖、勉励。扶植:帮助、培养。 成就:完成、实现。赞成:赞同而帮助成功。辱:表示谦虚的副词,用于指称自己。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