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04-2011年《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卷大汇编资阳市2004(四)(7分)送东阳马生序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26.解释下列句加点的词语。(1分)⑴录毕,走送之走()⑵腰白玉之环腰()27.选文采取对比的句式阐明道理。如文中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同我的作对比,将今日大学生优越的条件同我的对比,说明的道理。(2分)28.将下边这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26.(1分,各0.5分)(1)跑(2)挂在腰间27.(2分,正确填空1分,指出阐述的道理1分,言之
有理即给分)自己的粗袍破衣艰苦的学习业要精,德要成,必须刻苦专一。28.(4分,每翻译正确一个分句1分,注意落实重点词语:其、成、卑、则、专、耳,这些词语翻译不正确的酌情扣分)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没有养成的,那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2004太原市阅读文言文,完成12~15题。(13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选自《明史》)〔注〕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zhèn):皇帝自称。12、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甲〕文写宋濂的故事;〔乙〕文写宋濂的故事。(2分)13、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2)色愈恭,礼愈至至:(3)濂具以实对具:(4)间问群臣臧否臧否:1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语必须准确译出。(4分)(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2)诚然,卿不朕欺。v【帮帮你】请联系《隆中对》中“时人莫之许也”和《送东阳马生序》中“弗之怠”两句的翻译来做(2)题,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15、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3分)12、艰难(谦恭)求学诚实待君(大意对即可得分,每空1分,共2分)13、(1)担心(2)周到(3)全,都(或通“俱”)(4)善恶(结合语境理解正确即可,每小题1分,共4分)
14、(1)等到他(老师)高兴了,就又去请教。(2)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大意正确1分,译出加点词1分。每小题2分,共4分)15、示例1:从〔甲〕文中我得到的启示是虚心求教才能学有所得。示例2:从〔乙〕文中我得到的启示是只有坦诚相待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紧扣文意谈出启示2分,语言表述1分,共3分)2004年南通市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部分,完成21-24题。(13分)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销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21、选出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A、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每年)B、非天质之卑(低下)C、生以乡人子谒余(接见)D、言和而色夷(平和)答()22、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3分)A今诸生学于太学其一犬坐于前《狼》B无冻馁之患矣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C流辈甚称其贤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D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24、作者认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请联系自身的学习实际,从学习条件与学有所成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3分)21.C(3分)22.C(3分)23.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动)手抄写,要向别人借来书才看得到。(4分)24.不设统—答案。要求:能够阐明学习条件与学有所成之间的关系(2分),语言通顺(1分)。(3分)示例:良好的天资、优越的学习环境等条件并不是学有所成的决定因素,人要有所成就,要靠自己主观努力。2004佛山市(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与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执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⑴媵人持汤沃灌()⑵同舍生皆被绮绣()⑶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文:。22、找出表现作者幼时守信用的句子。(2分)答:。23、作者将自己求学时的“勤且艰”告诉马生,用意是什么?(2分)答:。20、(3分)⑴热水⑵通“披”⑶因为
21、(3分)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错、漏译“以”、“中”、“口体之奉”、“不若”,每词扣0.5分)22、(2分)计日以还(1分)不敢稍逾约(1分)23、(2分)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意思对即可)2004甘肃省(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5题。[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12.解释下列短语。①援疑质理:②临池学书:③晚乃善:13.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②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14.宋濂求学与王羲之学书的“吃苦”精神各表现在哪里?(摘文中原句回答)你怎么看这种学习精神?
15.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12.①提出疑难,询问道理。②临近水池处练习写字。③到了晚年才特别好。13.①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②那么他所擅长的书法艺术,也应该是靠自己花费精力所取得,而不是天生的。14.宋濂求学与王羲之学书的“吃苦”精神分别表现在:“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对苦学精神赞成与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5.对乡之先达,宋濂毕恭毕敬,“色恭”“礼至”。对师道尊严赞成与否,言之成理即可。05黄冈(课)(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9——13题。(12分)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9.你知道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吗?请解释。(4分)⑴俟其欣悦()⑵媵人持汤沃灌()⑶同舍生皆被绮绣()⑷腰白玉之环()10.你理解下列文言语句的意思吗?请翻译。(2分)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我的译文:11.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2分)我的概括:12.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2分)我的感悟:13.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2分)我的看法:9.⑴等待。⑵热水。⑶通“披”,穿。⑷腰佩(用作动词)(4分,每空1分)10.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2分,如关键词漏译,酌情扣分)
11.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2分,意同即可)12.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2分,意同即可)13.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分,无论赞同与否,言之成理即可)05安徽省四、(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现,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许日以还。天大寒,砚冰竖,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中?至舍,四支僵劲本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盖。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以:(3)腰白玉之环腰:18.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9.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3分)20.对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3分)四、(15分)17.(3分)(1)借(2)用(3)挂在腰间18.(6分)(1)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2)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19.(3分)余幼时即嗜学慕圣贤之道以中有足乐者20.(3分)要点:①排除不利于学习的环境的干扰;②在物质上不盲目攀比;③坚定人生追求,刻苦勤奋学习。(抓住一个要点,
又结合实际,言之有理即可)05山西(课)(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0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录毕,走送之()(2)腰白玉之环()7.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余幼时/即嗜学B.益慕圣贤/之道C.无/鲜肥滋味之享D.烨然/若神人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9.第②段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和作者的作对比,体现作者的精神追求。(2分)10.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2分)6、(1)跑(2)腰里系着7、B8、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9、缊袍敝衣(粗袍敝衣)不畏生活艰难刻苦读书10、例: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05广州南洋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1——15题。(16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负箧曳屣箧:②四支僵劲不能动支:③寓逆旅主人逆旅:④烨然若神人烨然:12、指出下列词的古今不同的词义。(4分)①余:古义今义②假:古义今义③走:古义今义④游:古义今义13、翻译下列句子。(4分)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14、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15、你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2分)15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16黄鸡:指黄鸡报晓。代指时间,时光流逝。05烟台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①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③或王命急宣,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④吾欲之南海,何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缦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录毕,走送之()(2)俟其欣悦()(3)寓逆旅主人()(4)皆被绮绣()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战于长勺B.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足肤皲裂而不知气可以养而致D.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0、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3分)
11、选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三、阅读(共62分)(一)6.(1)就(2)交错相通(3)有时(4)去,往。7、(1)跑(或:赶快)(2)等待(或:等到)(3)寄居(或:居住、住在)(4)通"披"8、B9、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10、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意对即可。)11、记叙、议论本文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写得生动、感人,这样写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勤且艰”的读书生活和苦学态度,也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劝勉晚生刻苦学习的目的。05盐城(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13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②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③,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注]①怠:懈怠。②箧:书箱。③舍:学舍,书馆。④媵人:服侍的人。(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⑥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⑧易:交换。10.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2分)(1)手指不可屈伸(2)夫人好学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媵人持汤沃灌汤:(2)以衾拥覆衾:(3)负笈从师负:(4)编茅为庵为:12.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1)录毕,走送之。(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13.〔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3分)10.(1)手指/不可屈伸(2)夫/人好学(画出此处即可)(每小题1分)11.(1)汤:热水(2)衾:被子(3)负:背(背着)(4)为:做(做成)(每小题1分)12.(1)抄完了,赶紧(或跑着)把书还给人家。(2)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成就事业)?(关键词翻译准确,语言通顺。)(每小题2分)
13.都表现了人物勤奋好学(嗜学、勤学)和求学不怕险阻(艰辛)的精神。(答到一个方面给2分,答到两个方面给3分。只答“从师学习”给1分)05湛江市(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19—22题。(12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1)无从致书以观致:__________(2)走送之走:__________(3)援疑质理质:__________(4)俟其欣悦俟:__________2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公与之乘,战于长勺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先帝不以臣卑鄙C.或遇其叱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D.益慕圣贤之道孔子曰:“何陋之有?”21.请将“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4,(1)得到,获得(2)跑(3)询问(4)等,等待(每答对一个得1分)20.2B因为(A中“于”分别是“向”和“在”之意:C中“其”分别是“他”和“难道”之意;D中“之”分别是“的”和用来表示宾语前置。)21.4参考译文: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像结成的冰块一样坚硬,手指不能弯屈伸直,(我)也不敢放松学习。(译对“大”、“冰坚”、“弗”等给3分,句意准确而且通顺的给1分。)22.2(1)得书难:(2)拜师难(写出一点得1分,共2分。)06宁波(一)(12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弗之怠(2)走送之(3)未尝稍降辞色(4)俟其欣悦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B、弗之怠(指代抄书)
C、走送之(指代藏书之家)D、益慕圣贤之道(的)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0、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2分)17、(1)懈怠(松懈、怠慢)(2)跑(3)脸色(神色)(4)等待(等到、等)(4分,每小题1分)18、C(2分)19、(1)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2)所以我虽然愚笨,最终还是有所收获的(最终还是得到了一些知识)。(4分,每句2分,意思符合即可)20、学习刻苦,求学诚心;尊敬老师,守信用(2分,答出“学习刻苦”或“求学诚心”给1分,答出“尊敬老师”或“守信用”给1分)06新疆㈠阅读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⒘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余/因得/遍观群书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⒙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A.余幼时即嗜学 ( )B.腰白玉之环 ( )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D.媵人持汤沃灌 ( )⒚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译: 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译:
⒛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 ㈠文言文阅读(17-20题)(12分)⒘(2分)C⒙(4分,每项1分)A.爱好、喜欢 B.在腰间佩带 C.等待 D.热水⒚(4分)⑴到了成年,更加羡慕圣贤的学问。或译成:已经成年,更加羡慕圣贤的道理。(只要意思正确即可给分)(2分)⑵因此即使我比较愚钝,但终于有所收获。或译成:因此我虽然比较愚钝,但终于学有所获。(只要意思正确即可)(2分)⒛(2分)用文章中的话作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答成“以中有足乐者”亦可。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出以下要点:①坚守学习信念 ②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③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只要意思正确即可。2006吉林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回答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慕,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鸣机夜课读记(节选)蒋士铨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母微笑曰:“病少差③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争药鼎沸: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③差():同,病愈。9、第一段选文的文体是 ,第二段选文的文体是 。(2分)10、下面每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请解释其含义。(2分)①手自笔录暇更录唐宋人诗②尝趋百里外未尝寝
11、第一段选文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表现了宋濂什么优秀品质?(2分)12、第二段选文中“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感人至深,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2分)1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两段选文的大意。(3分)14、对待师长,宋濂“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对待母亲,蒋士铨“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谈谈在做人方面你所得到的启示。(4分)9、序或赠序;记。(共2分,每空1分)10、①抄写②曾经(共2分,每小题1分)11、围绕“勤学苦读,不畏艰难”回答即可。(共2分)12、围绕“望子成材,期望殷切”回答即可。(共2分)13、围绕“第一段选文宋濂回忆自己年少时刻苦求学的经历”和“第二段选文蒋士铨回忆自己年少时得到母亲悉心培育的经历”回答即可。(共3分,内容2分,语言表达1分)14、围绕“尊师勤学”和“孝敬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回答即可。(共4分,启示2分,结合经历和体验谈1分,语言表达1分)2006广东二、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6至9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无从致书以观专心致志B.益慕圣贤之道精益求精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D.未尝稍降母色义正辞严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译文8.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答:9.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2);(3)(3分)二、文言文阅读(10分)6.2分A(A致:取得/集中B益:更加C患:忧虑D辞:言语)7.3分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原旬中词语翻译错一个扣0.5分,句子不通顺扣O.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8.2分因为我守信用,按时还书。9.3分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各1分)2006广东(课)7、指出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 ) ( )(4分)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路不拾遗 B、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日薄西山C、潭中鱼可百许头/以身许国 D、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贪得无厌7、AC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8至10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译文: 9、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答: 10、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2) (3) (3分)
8、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9、因为我守信,按时还书10、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2006宿迁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①!”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②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节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注】①当涂:当权。②博士:古时专掌经学教授的学官。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走:②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尝:③蒙乃始就学乃:④及鲁肃过寻阳及:9.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分)②蒙辞以军中多务(2分)10.甲文是通过和两件事来反映宋濂求学经历的,乙文则是通过从侧面反映了吕蒙的学习效果。(3分)11.细读甲乙两文,谈谈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4分)三(15分)8.①走:路②尝:曾经③乃:才④及:到,等到9.①因此,人们多(愿意)把书借给我。②吕蒙用军中事物多(为借口)推辞10.借书抄录:奔走求师;鲁肃的言行11.要想学有所成,必须不畏艰辛,虚心求学,刻苦读书;学习的起步晚了,只要坚持不懈,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06青海(课改区)(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0~14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注]①游:交往,求教。②辞色:言辞和神色。[乙]王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其信然耶?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①,出沧海②,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③肆恣④,而又尝自休于此耶?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⑤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耶?[注]①东方:东方(的名胜)。②沧海:这里指东海。③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④肆恣:也作“恣肆”,意思是放纵、任情。⑤精力:竭尽全力。10.下列句子加点词与括号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狐假虎威)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硕果累累)C.此为其故迹,其信然耶?——(信以为真)D.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强弩之末)11.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2.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则学固岂可以少哉13.两段文字都写出了宋濂、王羲之走向成功的过程,请概括出他们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14.根据下列题目要求,回答问题。①请写出两个能表现艰难求学或勤学苦练精神的成语典故。②作为一名当代的中学生,你是如何评价古人这种勤学苦练精神的?10.B11.我虽然愚钝,但最终有所收获。12.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则学固岂可以少哉13.执著、勤奋14
.①成语典故可选填“程门立雪”“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股”等②略06眉山(实验区)(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2题。(10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程颢与弟颐①讲孔孟绝学②于熙、丰之际③,河洛之士,翕然④而师之。时⑤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⑥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⑦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与游酢⑧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选自《杨时列传•程门立雪》)注:①程颢和他的弟弟程颐,二人并称“二程”,北宋时洛阳人,著名理学家。②绝学:失传了的学说。③熙、丰之际: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④翕然:一致。⑤时:即杨时,人名。⑥道:思想、学说。⑦赴告:报丧,把死讯通知有关系的人。⑧游酢:人名,北宋时文人。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2分)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B.主人日再食(再:两顿)C.吾道南矣(南:南方)D.时与游酢侍立不去(去:离开)9.下列各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B.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C.同舍生/皆被绮绣D.而以书/赴告同学者10.翻译下列文言句子。(2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②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11.甲文作者在文段结尾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读了文段后,你认为作者求学的艰辛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12
.甲文中的宋濂和乙文中的杨时在求学的过程中,对待老师的态度是相同的,这个相同点是什么?作为现代中学生,请你结合时代和自身体验来评价他们这种师生关系。(2分)8.C9.B10.(1)因此人家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2)到颍昌用对待老师的礼节拜见程颢,彼此相处得很融洽。(此题2分,每句1分,如果每句中译错一个关键词酌情扣分)11.抄书之苦,求师之难,生活之艰(此题2分,学生任答出两点即可)。12.恭敬、尊重;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尊师的优良传统,遇到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并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如学生能从“我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角度作答则更好)。(此题为开放题,一问一分,其中第一问只要学生答得有一定道理即可)。06济宁2(二)[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ǎn)粥不充,日昃(zè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明臣言行录》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①晨人持汤沃灌:②腰白玉之环:③再适长山朱氏:④往往馕粥不充:8.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9.[甲][乙]两文都有写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请你各摘录一句。(2分)[甲]文:[乙]文:10.[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5分)7.答案:①热水②挂在腰间(腰佩)③到、往④够、充足评分:本题4分,答对一个得1分。8.答案:①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②有时夜里疲倦了,就用水洗洗脸。评分:本题4分,译对一句得2分,意思对即可。9.答案:甲文:“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或“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乙文: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
评分:本题2分,答对一个方面得1分。10.答案要点: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我们的生活条件不知比他们优越多少倍,我们应利用这优越的条件,学习他们刻苦勤奋的精神,使自己学业有成。评分:本题5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意思对即可。06青岛(课)(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0.下列句中加点的“大”字与“天大寒”中的“大”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自以为大有所益B.大声如雷霆C.屠大窘D.见渔人,乃大惊11.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068字词意思例句译句假借借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经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去借俟卒10.B11.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068字词意思例句译句假借借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经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去借俟等待俟其欣悦等到他高兴了卒终于卒获有新闻终于能够有所收获06泰安(课改区)(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7-9题。(12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
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法问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千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王辟之《渑之燕谈录》)[注释]①太宗:宋太宗。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⑤遽(jù):匆忙。7、解释加点的词。(4分)①礼愈至②媵人持汤沃灌③腰白玉之环④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8、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译:②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译:9、宋濂和太宗共同的治学态度是。甲乙两文在写作方法上各具特色,甲文主要采取的写法,乙文则采用平铺直叙的写法。(4分)7、①周到②热水③腰上系着④受益8、①寄居的旅店的主人每天给准备两顿饭,从没有鱼肉这样的美味可以享用。②(他的)字本来写得不错了,如果立刻称赞(他的字写得)很好,(我)担心皇帝不再用心练了。9、虚心请教或持之以恒2006厦门第三部分阅读(满分:51分)[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5—19题(17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选自《欧阳公事迹》)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孤]幼年丧父。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④[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⑤[闾里]乡里。⑥[士人家]读书人家。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⑧[文字]文章。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无从致书以观③弗之怠④家贫无资16.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只需填序号)(2分)假①借。②宽容。③如果,假如。④非正式的。17.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余幼/时即嗜学B.手指/不可屈伸C.欧阳/公四岁而孤D.多诵古人/篇章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②及其稍长,家无书读。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5分)(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甲]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只需填序号)(2分)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2)你怎样看待“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种做法?请结合[乙]段内容谈谈。(3分)15.①因此②得到③懈怠,放松④钱财(4分,各1分)16.①(2分)17.B(2分)18.(4分)①抄写完毕,(跑着)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②到了他稍稍长大些,家里没有书可读。要点与评分:扣住基本字词,译句要通顺。每句2分。19.(1)C(2分)(2)(3分)例一:欧阳修母亲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画荻教子,使孩子不致因贫穷而放弃学习。使儿子体会到即使条件再差,只要不畏艰难、刻苦学习还是可以学好知识的。例二:欧阳修的成才,除了自身的发奋努力之外,与其母亲注意对他的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要点与评分:可从母亲的角度说,也可从欧阳修成长的角度说。结合文段说出看法2分,语言表达1分。连云港市2004(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8—12题。(12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
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②媵人持汤沃灌汤:③腰白玉之环腰:④右备容臭容臭: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手自笔录,计日以还B.色愈恭,礼愈至而乡邻之生日蹙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同舍生皆被绮绣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将军身被坚执锐奉命于危难之间10.与“以中有足乐者”一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衾拥覆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1.翻译下面句子。(3分)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译: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译:12.简述选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作者成年以后求学艰难的。(3分)答:⑴⑵⑶(二)(共12分)8.(2分)①患:担心,忧虑②汤:热水③腰:挂在腰间④容臭:香袋(只写对一个不得分,答对两个得1分,答对三个也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9.(2分)C10.(2分)B11.(共3分,第①小题1分,第②小题2分)①抄完,跑着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②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恭恭敬敬地请教。(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译错酌情扣分)12.(3分)①写叩问之难;②求师旅途之艰;③生活之苦(答对一方面得1分,意思正确即可)2007年大连市(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2)录毕,走送之之:7.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计:(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计: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计:8.作者在学习上遇到的矛盾是什么?他是如何解决的?(2分)答:(一)(7分)6.(1)得到(获得、找到、取得)(2)代词,这里指“书”(不解释意思不得分)(2分,每小题1分)7.(1)计算(2)计策(办法、方法)(3)商议(商量)(3分,每题1分)8.(1)“幼时即嗜学”与“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的矛盾。解决办法: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走送之。(2)“益慕圣贤之道”与“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的矛盾。解决办法: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分,矛盾1分,解决办法1分。答出其中一组矛盾和解决办法即可。用自己的话来答,意思对也可)2007年内蒙古赤峰市(四)阅读下边两个语段,完成22——27题。(21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贤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1),辄以水沃面(2);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3),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注释】(1)昏怠:昏沉困倦。(2)辄:就。沃:浇。这里是“洗”的意思。(3)食不重肉:不多吃肉。22、解释加点的词。(4分)(1)余幼时即嗜学()(2)录毕,走送之()(3)益慕圣贤之道()(4)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23、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肉食者谋之24、翻译句子(6分)(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甲段中写人物读书刻苦的语句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甲文中“人多以书假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范仲淹“被谗受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分)(四)阅读下边两个语段(17分)22、(1)爱好、特别喜欢(2)跑(3)更加(4)妻子和儿女23、A24、(1)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是获得了学问。(2)读书的人(贤德的人)应当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25、家境贫寒与刻苦读书。26、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27、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2007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文言文阅读(本题4小题,共9分)送东阳马生序宋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3、你知道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吗?请解释。(2分)(1)同舍生皆被绮绣()(2)腰白玉之环()14、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吗?请选择。(2分)下列句中的“/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是一项是()A、余幼时/即嗜学B、益慕圣贤/之道C、无/鲜肥滋味之享D、烨然/若神人15你提炼了文中的重要信息吗?请概括。(3分)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表明自己求学的艰难?16、你得到学习的秘诀了吗?请传授。(2分)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四、文言文阅读(本题4小题,共9分)13、(2分)(1)同“披”,穿戴(2)腰中挂着14、(3分)B15、(3分)得书、从师、求学16、(2分)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占战胜困难。2007年福建省宁德市(四)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17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弗之怠()(2)负箧曳屣()(3)四支僵劲不能动()(4)溥幼嗜学()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如是者六七始已。2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余因得遍观群书21、比较[甲][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4分)22、读了[甲][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3分)18、懈怠,放松;背;同肢,肢体;爱好19、能译出主要意思,语言通顺即可。20、余/因得/遍观群书。21、(1)学习勤奋,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2)不畏艰辛,克服困难,即使手足皲裂,仍不辍学习。22、能围绕“勤奋”、“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中的一点谈感触即可。2007年广州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履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走送之,不敢稍逾约B.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C.手自笔录,计日以还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寓逆旅,主人日再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1)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1.第二段作者通过自己与他人哪两方面的对比来说明精神的富有可以弥补物质的贫乏?(2分)
93D(借。A它,指书/的;B他,指“乡之先达”/他们,指“同舍生”;C日子,天数/每天。)105(1)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写。(2)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112吃、穿(“口”与“体”或衣服与食物)鄂州市2007材料三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注释}①匡衡:汉朝人。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③大姓:大户人家。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⑥资:借。⑦大学:大学问家。20、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②礼愈至 ③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④主人怪问衡21、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门人弟子填其室 B 弗之怠或遇其叱咄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邻舍有烛而不逮 D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①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23、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3分)甲文乙文24、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三)20、①借 ②周到 ③报酬 ④感到奇怪 21、D22、①我站在他旁边侍侯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②主人被感动了,赞叹他的精神,把书借给他,后来,他就成为大学问家。23、甲文:①“余”凭诚信借书苦读。②“余”毕恭毕敬请教老师。乙文:①匡衡凿壁借光读书。②匡衡劳作不求报酬借书。24、一个人要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就应该:①刻苦勤奋 ②博览群书 ③虚心请教。2007年临沂市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2分)1无从致书以观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3而以书赴告同学者。4颐既觉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2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3.甲乙两文有写作内容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内容:感情:4.甲乙两都写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二、文言文阅读解析:这道文言文阅读考查题目很有新意。把两段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选材方面浅显易懂,符合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知识水平,又较好的考查了学生的迁移能力。二是题目的安排具有层进性,第一题考查了字词的翻译,第二题考查了句子的翻译,第三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把握;第四题考查了文章的写作目的。解答时,一定要用所学知识结合具体语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⑴引来,得到;⑵询问,请教;⑶书信;⑷醒,睡醒。(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7.⑴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⑵以拜师的礼节到颖昌拜程颐为师,师生之间相处十分融洽。(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则可)8.⑴都写到“求师”这一内容(1分);⑵都体现出求师的诚恳和老师的尊重。(2分)9.不相同(1分)。甲写天气寒冷意在突出自己学习的刻苦,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刻苦努力学习(1分);乙文从侧面写天气寒冷,意在突出杨时对教师的虔诚、恭敬(或尊重)的态度,表达尊师重的思想(2分)。
2008湖北省咸宁市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2~26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①录毕,走送之()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③媵人持汤沃灌()④左佩刀,右备容臭()23、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2分)A、既加冠宋既成列B、益慕圣贤之道杀数人,胡虏益解C、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D、卒获有所闻士卒不尽饮24、翻译下面句子。(2分)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译: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2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①②③26、本文与《黄生借书说》虽然着眼点不同,但两文某些观点仍有其共同之处,请概述。(3分)答:答案:22、①跑(赶快)②等待③浸泡④气味香气(2分)23、A(2分)24、①(向他求教的)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②因为(我)心中有足够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分,每题1分。第①题“辞、色”的翻译应注意互文义,即“降辞”“降色”;第②题要注意“以”字,“口体之善”的翻译)25、①刻苦学习②博览群书③虚心求教(3分)26、都表达了鼓励晚辈勤奋学习,勿虚度年华的观点。2008年南京艺术学院附属高中招生(10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⑥[勉]勤勉,努力。8、以下4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既加冠若既不出户B.故余虽愚虽有子羔、原宪之贤C.俯身倾耳以请夫以孔子之圣,D.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A.或遇其叱咄B.不幸而在穷僻之域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若既不出户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2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11、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2分)答案:8、B9、A有时B地方区域等C交往D门10、(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追随本乡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长者,拿着经书向他讨教。(2)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会每天退步。11、共同之处:①要勤勉好学,②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不同之处:甲文①从为学之难的角度说勤勉,②也谈了尊师之道;乙文①谈“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②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③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不同点各讲出一点即可得满分)2008年泉港区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10题。(16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无从致书以观言行一致B、益慕圣贤之道益多弊少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D、未尝稍降辞色婉言辞谢6、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2分)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B、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8、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与“”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9、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答:答案:5、(2分)C6、(2分)D7、(6分)①(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尝、趋各0.5分,句意2分)②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的意思。(其、略无各0.5分,句意2分)8、(2分)嗜学家贫(顺序可换)9、(4分)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
2008年南宁市文言文阅读(18分)(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B叩:请教)(2分)A.录毕,走送之走:跑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敲门C.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D.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A)(2分)A或遇其叱咄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或王命急宣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若为佣耕,何富贵也8.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译文:我住在客金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或主人每天只提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等分点:“逆旅”1分;“日”或“再”1分;语意连冠1分)9.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3分)答:围绕勤学苦学,览群书,尊师好学,家贫嗜学,乐以忘优等,言之有理即可。符合文意,观点明确1分,联系实际且表述清2008年安徽省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偏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1)余幼时即嗜学(2)录毕,走送之(3)媵人持汤沃灌
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6.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2分)17.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3分)18.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3分)14、①嗜:“爱好”或“特别爱好”“喜欢”②走:跑③汤:热水15、(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2)我求学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像这样。16、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17、(1)得书之难(2)求师之诚(3)求学之苦18、参考示例:(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 (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 (3)学习要敢于发问 (4)学习要有主动性 (5)学习要勤奋刻苦 (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2008年泉州市(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选段,完成5—9题。(15分)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5.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2分)A.足肤皲裂而不知B.执策而临之C.学而不思则罔D.出淤泥而不染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烨然若神人B.腰白玉之环判若两人腰缠万贯C.右备容臭D.主人日再食臭气相投再接再厉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①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译:②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8.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9.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②(2分)5.(2分)B6.(2分)A7.(6分。每句3分)①到了住所(客舍),四肢(冻得)僵硬不能动弹。(其中“至”、“支”各占0.5分,句意2分)②我(求学时)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其中“盖”、“此”各占0.5分,句意2分)8.(3分)B9.(2分)示例: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闻鸡起舞2008年怀化市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④)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选自《宋明臣言行录))注:①昏怠:昏沉困倦。②辄:就。③沃:浇。文中有“洗”之意。④重:兼有两种(事物)。1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语。(4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③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谪:②录毕,走送之走:④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妻子:17.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答:18.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2分)答:16.①假:借;②走:跑;③谪:降职远调;④妻子:妻子和儿女。(每词l分,共4分)17.读书的人(贤德的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先”“后”l分,句意1分,共2分)18.家境贫寒;刻苦读书。(每点1分,共2分)
课外相关文段常德市2004王冕者,诸暨①人。幼贫,父命牧牛垄②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③田,父怒挞④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⑤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⑥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⑦。[注]①诸暨:县名,今属浙江省。②垄:田边高地。③蹊:践踏。④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⑤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⑥韩性:绍兴人,大学者。⑦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2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①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去:②琅琅达旦旦:28.“儿痴如此”中的“此”指代的是:。(用原文回答)(2分)2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译文:②安阳韩性闻而异之。译文:(二)27.①离开②早晨28.“暮归,忘其牛”,“已而复如初”29.①父亲很生气地打了王冕一顿,不久,(王冕)又像原先那样(痴心读书而忘了放牛)了。②安阳人韩性听说(王冕痴心读书的事)后,认为王冕不同一般。江西省2004(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2-17题.(12分)缜①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王献②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献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王献 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矰③布衣,徒行于路。王献 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④。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相⑤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注:①缜(zhěn):范缜.南朝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②刘王献(huán):博通五经,世推为大儒.③芒(juē):草鞋.(④《三礼》:《仪礼》《周礼》《礼记》的合称.⑤萧琛:南朝人.】1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闻沛国刘王献聚众讲说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⑴少:⑵从:⑶善:14.范缜”性质直”在文中表现为:(用原文句子回答),而”恒芒布衣,徒行于路”又可见他的性格.(2分)15.选出对画线句子”王献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
A.刘王献家门前有许多豪华的车马经过,范缜在他的门下,觉得无比羞愧.B.刘王献家门前乘车马的显贵客人很多,范缜在他的门下,一点也不觉得羞愧.C.刘王献家门前有许多豪华的车马经过,范缜在家门口(看),觉得无比羞愧.D.刘王献家门前乘车马的显贵客人很多,范缜在家门口(看),一点也不觉得羞愧. 【 】16.用自己的话说说刘王献 亲自为范缜举行冠礼的原因。(2分) 17.读了这篇短文,你对范缜有什么评价?请谈谈理由。(2分) (二)12、闻/沛国刘王献/聚众讲说13、年少跟从好14、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朴实15、D16、因为范缜表现非常优秀与别人不一样而学习非常勤奋,刘献感到很惊奇。17、言之有理即可。陕西省2004(三)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5~17题。(7分)昔有大长者①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②洄流矶③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已,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④。至洄洑漩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水而死。注释:①[长者]显贵有德的老人。②[漩洑(fú)]漩涡。③[矶]露出水面的大石头。④[处(chǔ)]处置,即驾船。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①语众人言语:②不能前进至于宝所所:③举船商人没水而死举:16.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的主要情节。(2分)17.读了这则故事,联系实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四)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8~21题。(8分)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ǐ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因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1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然试易地以外,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2分)20.请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填写下面方框。(2分)→→21.你怎样看待“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的行为?(2分)15.①语:告诉。②所:地方或处所。③举:全。16.一位富家子弟熟背驾船方法,夸夸其谈,却没有实践经验。一次入海采宝途中,船师猝死,由他驾船,结果船沉人亡。17.示例: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或:既要重知识,也要重能力。②不盲从,不轻信。或:听其言,观其行。18.这样尝试着和别人换一下位置,平心静气地揣度它,我果真没有一点过失吗?或:如果设身处地,平心静气地揣度它,我难道没有一点过失吗?19.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或:治学要严谨,不要自以为是。20.指出现象→讲述道理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21.示例:①这种行为不妥当。对古书没有认真分析研究,不要妄加评论和否定。②对这种行为不能简单肯定或否定。读古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这种行为有可取之处。“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大胆质疑。2004年杭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④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⑦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①干:岸边。②圮(pí):倒塌。③阅:经历。④棹(zhào):船桨,这里作动词用。⑤柿(fèi):木片。⑥颠:颠倒、荒唐。⑦河兵:治河的士兵。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4分)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面对)B.二石兽并沉焉(合并)C.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二石兽于水中乃取一葫芦置于地B.以为顺流下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D.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则移其民于河东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④果得之于数里外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C.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3.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三(20分)19.BC(4分,各2分)20.AC(4分,各2分)21.C(3分)22.①你们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流水带走呢?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怎么可拘泥于一般事理主观推断呢?’(6分,各3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23。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3分。意思符合即可)2007年大连市(二)自新①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②,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③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兄为里长④,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掠无宗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⑤,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弱冠⑥,授徒他所。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返,为其母具酒食,兄弟酣笑,以为大乐。(节选自归有光《张自新传》)注释:①自新:人名。②方简:刚直简朴。③檠(qíng):灯架。④里长:明代以邻近的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负责人即里长。⑤意气:神色,精神。⑥弱冠: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因身体尚未强壮,故称弱冠。•9.下面与文中“岁归省三四”一句中的“归”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B.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D.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10.将文中画直接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译句:1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12.文中自新“性方简,无文饰”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答:(二)(8分)9.B(2分)
10.自新就到县吏(那里)自己替代兄长(受过),却把他的兄长藏在别的地方。(2分,“诣”字译出得1分,句子通顺得1分)11.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儿/正色切责/若老师然(2分,画对一处、两处得1分,画对三处得满分;画五上以上不得分)12.①自新以灯檠投之,若老师然。②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③敝衣草履,徒步往返。④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2分,①②中答出其中的一点得1分;③④中答出其中的一点得1分;用自己的话回答意思对也可)常州市二○○七21.阅读韩愈《进学解》选文,完成文后题目。业精于勤,荒于嬉①;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②相逢,治具毕张③。拔去凶邪,登崇畯良④。占小善者率以录⑤,名一艺者无不庸⑥。爬罗剔抉⑦,刮垢磨光⑧,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⑨?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⑩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注释:①嬉:游戏,马虎。②圣贤:圣君贤臣。③治具毕张:治国策略都具备了。④登崇畯(jùn)良:重用贤能。⑤占小善者率以录:有小特长的人都被录用。⑥庸:用。⑦爬罗剔抉(jué):认真鉴别筛选。⑧刮垢磨光:细心培养锻炼。⑨不扬:不被重视宣扬。⑩有司:主管部门。(1)韩愈认为学业发展、品行修炼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原文回答。(2分)(2)当学业遭遇挫折时,总有同学把责任推给客观因素,结合《送东阳马生序》和《进学解》两个片段,谈谈你的看法。(3分)21.(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2分。未写完整的得1分。有1个错别字的不扣分)(2)开放性题目,没有标准答案。(3分。联系规定的语段,扣住立志、奋斗、业精、行成、机遇、心态中的1至2个关键词语组织答案。视联系语段、观点明确合理、语言通顺,分别以3、2、1给分)2007年福建省三明市(二)文言文阅读(10分)李贺做诗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①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②,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③,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④程课⑤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者。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注释】①皇甫湜(shí):当时著名文人。②素构:早就构思好的。③奚奴:童仆。④牵合:牵强符合。⑤程课:固定的格式。1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1)始闻未信()(2)自是有名()(3)及暮归()(4)是儿要呕心乃已耳!()14.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译文:
15.请写出与此文最后一句相关的一个成语:(1分)16.李贺做诗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答出一点即可)(2分)(二)文言文阅读(10分)13.(1)听(2)这(此)(3)到(等到)(4)停止14.让李贺作诗,(他)一提笔就完成了,像早就构思好了一样。15.呕心沥血16.要积累素材,要勤于动笔,要深入生活,不牵强附会,不墨守成规等,能联系写作言之成理亦可。2007年上海市(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鲍君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⑴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⑵问其故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________9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____(3分)1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3分)(四)(12分)7.(4分)(1)离开(2)原因8.(2分)这是我的鲍龟,哪里有什么神啊,9.(3分)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10.(3分)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2007年台州市(三)(11分)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③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④,性不喜华靡⑤,闻喜宴⑥独不戴花,同列⑦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五》)【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②指:同“旨”,主要意思。③京、洛:指北宋时的开封和洛阳。④甫冠:指刚满二十岁。⑤华靡:奢华。⑥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⑦同列:这里指同年考中进士的人。20.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退为家人讲()(2)光持石击瓮破之()(3)同列语之曰()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闻讲《左氏春秋》,爱之(代家人)B.群儿戏于庭(在)C.众皆弃去(全、都)D.乃簪一枝(于是、就)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23.从文中看,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3分)(三)(11分)20.⑴回家(回来、回去)⑵打破(击破、敲破)⑶告诉评分标准:3分。每词1分。21.A评分标准:2分。22.从此舍不得放下手里的书(或从此勤奋读书),到了不觉得饥渴寒暑的程度。评分标准:3分。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不一定要逐字翻译。23.⑴喜欢读书(勤奋好学)⑵聪明机智⑶生活朴实(不喜奢华)评分标准:3分,写出一点得1分。第⑵点如答“乐于助人”也对。2008绍兴市(三)罴(①)说柳宗元鹿畏貙(②),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③)持弓矢罌火(④),而即之山。为鹿呜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⑤)搏(⑥)挽(⑦)裂而食之。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注释】:①罴:兽名,又名马熊或人熊。②貙(chū):兽名,形状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一种虎属猛兽。③寂寂:悄悄地。④罌火:用瓶子装着火。婴,一种腹大口小的瓶子。⑤捽(zuó):楸住。⑥搏:搏击。⑦挽:拿来。14.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3处).(3分)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1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罴之状,被发人立(通“披”)(2分)B、为鹿鸣以感其类(感动)C、伺其至,发火而射之(点燃)D、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快步行走)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意思:17、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10分)14.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15、B16、那人害怕了,就模拟老虎吼叫的声音来吓唬貙。17、:人要立足社会,靠的是真才实学;如果一味依赖外在力量,反而会害了自己。(或:讽刺了社会上那些不学无术、缺少真本领的人;这种人虽然能依靠欺骗手段蒙混一时,但在紧要关头,难免原形毕露,以致害了自己。)2008金华(三)刘宣苦读成才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焦竤《玉堂丛语》)【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1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A.以语使(告诉)B.讶其文(感到惊奇)C.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做法)D.使乃优遇之(他,指刘宣)19、翻译下面句子,补上省略的成分。(2分)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20、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卫使、刘铉三个人物。18、C19、(他)日夜在马棚中读书,卫使起初不知道。20、(1)刘宣:苦读成才。(2)卫使:爱惜人才。(3)刘铉:慧眼识才。2008武汉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7-10小题。(15分)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清朝艺苑》[注释]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6分)(1)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释:(2)呼老兵诣道边酒垆诣:(3)咨其风土咨:8.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上面文段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是()(2分)A.交友B.考察C.读书10.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顾炎武的哪些特点?(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7.(1)放下(2)到(3)询问8.示例: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9.A10.勤奋、严谨、专注
2008徐州市(二)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张溥传》)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俄顷立就(2)日沃汤数次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2分)如是者六七始已。译文:12.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l分)(二)10.(l)完成(2)热水11、像这样(先抄后烧再重抄)反复六七次才停止。12学习要勤奋刻苦,方能成功。(言之有理即可)2008嘉兴市(三)(9分)(沈约)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及为郢州,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兴宗常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之。”(节选自《南史•沈约传》)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母恐其以劳生疾(2)闻其才而善之(3)及为郢州(4)宜善师之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昼之所读,夜辄诵之22.请根据选文概述沈约成才的自身原因。(2分)(三)(9分)20.(1)担心(2)听说(3)等到(4)学习(以……为师)21.(沈约)白天读书,晚上就背诵它(白天所读的书)。22.笃志好学。2008年湛江市(二)詹懋举以工为师万历末,詹懋举为颍州守①,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②,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③,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选自清朝王士祯《池北偶记》)『注』①守:镇守,做……知州。颖州,在今安徽阜阳一带。②一过:一遍。③囊琴:用袋子装着琴。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若议其善否者否:差,不好B.、工即鼓前曲一过鼓:弹奏C、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薪金D.、受工之直而已直:同“值”,价钱2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23、试概括詹懋举的性格特点或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21、C22、我有一具(一把)琴,是那位老人赠送的,现在我把它献给您。23、(1)有气度,不摆架子,虚心求教;(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认识自己的不足;学问不分贵贱,虚心好学方能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才能超越自我。2008年湖州(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2题。(8分)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③)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④)。世人患(⑤)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⑥)不必待人指擿(⑦),多做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选自《东坡志林》)【注释】:①顷岁:近年来。②孙莘老:人名。③乘间:乘机,乘着间隙。④自工:自然就精妙了。⑤患:毛病、弊病(在于)⑥疵病:指文章毛病。⑦指擿(tǐ):批评指正。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尝乘间以(拿,用)文字问之B.唯勤读书而(但是)多为之C.此公以其(指欧阳文忠公)尝试者告人D.故尤(更加,特别)有味。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做自能见之。译文:22.请你说说文中所揭示的写作之通是什么。(3分)答:(三)(8分)20.(3分)B21、(2分)文章的毛病不需要别人批评指正,只要多写,自然就能发视。(意思对即可。)22、(3分)文中结实的写作之通主要是“勤读书而多为之”。(言之有理即可。)2008杭州市: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一)万历末,詹懋举者,守颍州,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往见一老人贸薪入城,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贱工也,受工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竟学,一时琴师莫能及。(二)
钟弱翁所至,好贬驳榜额字画,必除去之,出新意,自立名为重书之,然书实不工,人皆苦之。尝过庐陵一山寺,有高阁壮丽。弱翁与僚属部曲①拥立,望其榜,曰“定惠之阁”,旁题姓名漫灭。弱翁放意②称谬,使僧梯取之,拂拭就视,乃鲁国颜真卿书。弱翁顾谓曰:“似此字画,何不刻石?”即令刻石。传者以为笑。【注】①部曲:侍从兵士。②放意:随心所欲。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詹适弹琴:正好B.即老人所贻:遗留C.使僧梯取之:用梯子D.拂拭就视:靠近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詹予以金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因请观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C.乃鲁国颜真卿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传者以为笑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詹乃从竟学,一时琴师莫能及。(2)然书实不工,人皆苦之。22.詹懋举喜琴,钟弱翁好字,而两人的品性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4分)l9.B20.AC21.①詹懋举于是跟着木工学琴,学成后,当时的琴师没有一个比得上他。②然而他的书法实在不好,周围的人感到很苦恼。22.詹懋举:虚心好学,不耻下问;钟弱翁:自以为是,盲目崇拜。2008年清远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或曰:“食菱须去壳。”或:(2)其人自护其短短: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并壳者,欲以去热也。译文:4.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答:附加题:1、(2分)或:有的人有人短:短处,缺点(每个1分)2.(3分)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每断对一处得0.5分,“后山”和“何地”之间不断句不扣分)3.(2
分)我之所以连着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来驱除身上的热气。(“并壳者”“欲”“以”“去热”各0.5分。)4.(3分)①人人都有缺点,但不要掩饰缺点。②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③要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答即可,其他答案只要符合文意即可酌情给分。)2008聊城宋濂(宋濂(①))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②)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③),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⑤)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选自《明史•宋滚传))【注释】①宋濂:字景海,明初文学家。②馔:饭莱。③间召问: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④茄太素:人名,时任主事之职。⑤恶:同“勿”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微景濂,几误罪言者。9.简述短文所记述的宋濂做的几件小情。(2分)10.从短文中你看出宋濂具有怎样的品格。(2分)答:8.答案: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了。说明:本题2分。9、答案:①如实回答与客人饮酒。②向皇帝举荐贤能之人。③劝皇帝广开言路。说明:本题2分。少答一件事情减l分,减满2分为止。10.答案:忠诚老实,善于进谏尔(诚实、善谏。)说明:本题2分。2008山东威海景清倜傥,领乡荐①,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旦即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②。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③。即诵辄卷④。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此相戏耳。注:①领乡荐:古代称乡试中试为领乡荐。②祭酒:又称国子监祭酒,封建时代县里管理教育的官员。③业书:学习、自修的书。④辄卷:全书。1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吾以子珍秘太甚,特此相戏耳。14.从文中你能看出景清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二)(共4分)13.我因为你过于珍爱这本书,所以特意用这个办法戏弄你(与你开个玩笑)罢了。(意思对即可,2分)14.景清是一位洒脱不羁,勤学强记,肯于帮助朋友的人。(意思对即可,答对两点得2分,共2分)2008年台州市(三)(9分)
戴震难师段玉裁先生①是年②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③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④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⑤儿也。”【注释】①先生:即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②是年:指戴震十岁这年,即1733年。③就傅:跟随老师④为:是⑤非常:不寻常2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1)日数千言不肯休()(2)相去几何时矣()(3)师无以应()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3分)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25.读了上文,你认为少年戴震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3分)答:(三)(9分)23.(1)每天(或:每日)(2)距(或:距离)(3)答应(或:回答)评分标准:3分。每空1分。24.既然这样,那么朱文公(朱熹)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评分标准:3分。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不一定要逐字翻译。25.热爱学习,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或:勤学好问)评分标准:3分。意对即可。(2008年湖南常德市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1~4题。 【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今诸生学于太学,……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乙】黄生借书说(节选)清•袁枚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作者)授以书而告之曰:“……予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做官)后,俸去书来,落落(堆积)大满,素蟫(书中蠹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同人共用)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A.县官日有廪稍之供B.撰长书以为贽C.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D.其借书亦类予2.甲文中哪一语句的“诸”字与乙文中“归而形诸梦”的“诸”字的意义、用法相同? 答:这一语句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予幼好书,家贫难致。 (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4.综合与延伸。(1)甲文作者借到书“手录”,乙文作者借不到书“形诸梦”,这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共同心态?两文写作意图的共同点是什么? (2)假如你是马生或黄生,读到前辈的赠文,你心中会涌起哪些感想?(十四)1.A.朝廷B.长信C.平和D.像2.假诸人而后见也3.(1
)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2)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4.(1)示例:要求读书学习的迫切心情。劝勉后辈珍惜当下条件,刻苦读书学习。(2)要点:一是敬佩或感谢;二是决心,不辜负希望。!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5题。【甲】既加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宋濂尝与客饮,帝(明太祖朱元璋)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礼愈至((3)濂具以实对(4)间召问群臣臧否 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2)诚然,卿不朕欺。 3.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 4.甲、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宋濂的什么故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5.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十五)1.(1)担心(2)周到(3)全,都(4)好坏2.(1)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2)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3.对乡之先达,宋濂毕恭毕敬,"色恭""礼至"。对师道尊严赞成与否,言之成理即可。4.艰难求学和答皇上问两件事,可以看出他的谦恭和诚实。5.示例:甲文:虚心求教才能学有所得。乙文:只有坦诚相待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09全国各地《送东阳马生序》中考题汇编默认分类 1.福建省漳州市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9题(16分)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愠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5、解释加点的词(4分)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2)俟其欣悦() (3)于是遂就书()(4)吾徒相教() 6、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7、宋濂和邴原小时候都是家贫好学,但他们的求学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 8、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什么?(3分) 9、读了上面两则短文,你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答案:5、(1)借(2)等待(3)于是,就(4)白白地(每个1分,共4分) 6、(1)(我)曾经走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2)我一来仰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每小题2分,共4分。) 7、宋濂,目的性明确,主动借书抄录阅读,拜访名师,虚心求教。而邴原,只是被动地等待机会,只有遇到富有同情心的教师,才能得到学习的机会。(2分。) 8、(1)具有伯乐之慧眼,(2)富有同情心,(3具有把孔子关于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主张作为办学方针的可贵精神。(3分。能答出两点,即可得3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9、(1)为自己的学习创造条件,(2)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学习条件,(3)学习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辛的过程,应有恒心和毅力。(3分。能抓住一点联系实际进行阐述,自圆其说即可得分)2.黄冈市(09湖北省) (五)【阅读古典文化】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1—24题。(12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②。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④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zhān)粥不充⑤,日昃(zè)⑥始食,遂大通六经⑦之旨,慨然⑧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谓之孤。②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③世家:身世。④南都:地名。⑤颤粥不充:颤,稠粥。充,充足。⑥日昃:太阳偏西。⑦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⑧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2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腰白玉之环()(2)同舍生皆被绮绣() (3)媵人持汤沃灌()(4)感泣辞母() 22.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足肤皲裂而不知②范仲淹二岁而孤 B.①当余之从师也②去之南都 C.①以衾拥覆②辄以水沃面
D.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②其如土石何(选自《愚公移山》) 23.翻译句子(2分)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译文: 24.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渎。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宋濂是:①,乙文范仲淹是:②。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③ (要求填写两个)。(4分)答案:21.(1)用作动词,“腰佩”或“腰上佩带”;(2)通“披”,“穿”或“穿着”;(3)热水;(4)辞别。(答出意思即可,每小题l分,共4分。) 22.C(A①连词,“却”;②连词,“就”。B①助词,取消独立性;②动词,“到”。C①和②都是介词,都当“用”讲。D①人称代词,“他们的”;②加强反问语气。)(2分) 23.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2分,大意正确l分,关键词语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24.①以读书为乐(有极强的求知欲望)(1分)②因感恩慈母,承担家庭责任而读书(1分)③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画荻教子等(要求填写两个,一个1分)3.荆门市(09湖北省)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0——12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子 B.右备容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C.腰白玉之环:腰佩,用作动词 D.媵人持汤沃灌:热水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久而乃和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今虽耄老,未有所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今诸生学于太学 受任于败军之际 D.以衾拥覆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将“余”与“同舍生”的求学对比,表现作者求学勤艰,乐以忘忧。 B.选文第二段用排比写“同舍生”求学之便,强调了天资和求学条件的重要性。 C.选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 D.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感情真挚诚恳。答案:10.A11.C12.B4.南充市(09年四川省) (四)文言文比较阅读,完成24—28题(共10分)
[甲]既加冠,益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选自《明史》) 注: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zhèn):皇帝自称。 24.给加点字注音(2分) 叱咄()翌日() 2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 (2)色愈恭,礼愈至至: (3)濂具以实对具: (4)间问群臣臧否臧否: 26.下面含有词类活用的一句是()(2分) A.帝密使人侦视B.坐客为谁? C.卒获有所闻D.善者与臣友 27.翻译下面句子。(2分) 诚然,卿不朕欺。 28.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甲]文表现宋濂的品质;[乙]文表现宋濂的品质。(2分)答案:24.duōyì25.(1)动词,担忧、忧虑的意思(2)周到、到位(3)同“俱”,都,完全(4)好坏、优劣 26、D27.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28.勤奋好学,尊敬老师;实事求是,荐人唯贤5.绍兴市(09浙江省)(二)(8分)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媵人持汤沃灌()(2)同舍生皆被绮绣() (3)腰白玉之环()(4)余则袍敝衣处其间()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句子: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翻译: 14、文中写“同舍生”的目的是什么?(2分)答案:12、(1)热水(2)通“披”,穿(3)腰挂,作动词(4)破 13、(我)寄住在旅店里,店主每天提供两顿饭食,(我)从没享受过鲜鱼肥肉的好滋味。 14、通过对比,①反衬自己求学生活之艰苦,②同时也突出自己求学信念之坚定。6.太原市(09山西省) 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②,自练乡兵与之角③。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土寇:土匪。③角:战斗。④洫(xù):沟渠。⑤甫:刚。 9.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借书和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的原因是打仗失败和。(2分) 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余幼时即嗜学嗜: (2)走送之走: (3)自谓可将兵十万将: (4)会有土寇会: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1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乙文中的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案:9.抄书治水失败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每空1分,共2分) 10.(1)特别爱好(或“喜欢”、“爱好”)(2)跑(3)率领(或“带领”)(4)适逢,正赶上 (评分说明:结合语境理解正确即可。每小题1分,共4分) 11.(1)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 (2)(他)常常独自在庭院(台阶)散步,说:“古人难道在欺骗我吗(或古人怎么能欺骗我呢)?” (评分说明:翻译通顺、完整,大意对即可。每个分句1分,每小题2分,共4分) 12.示例:刘羽冲是一个喜欢读书但做事不切实际的人。他虽然潜心研读古代的兵书和水利书,但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之中,结果屡遭失败,抑郁而死。 (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具体谈“读书”的意思1分,具体谈“不切实际”的意思1分,语言表达1分,共3分)7.威海市(09山东省)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语段,完成7——11题。(1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①之供,父母岁有裘葛②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①廪稍:官府发给的粮食。②葛:夏天穿的衣服。③天质:天资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②黑质而白章 B.①色愈恭,礼愈至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①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②诚宜开张圣听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②若皆罢去归矣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①余因得遍观群书②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C.①今诸生学于太学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9.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乙两段文字均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 B.甲段文字作者叙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以此来勉励东阳马生。 C.甲、乙两段文字中作者与诸生的学习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从甲、乙两段文字来看,学习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客观条件的优越。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1.从学习的角度,谈谈上面两段文字给你的启示。(3分)答案: 7.C(2分)8.A(2分)9.A(2分) 10.(共3分)(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没有养成的,那么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意思对即可) 11.(共3分)答案要点:勤奋刻苦,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虚心好问,专心致志。 (每点1分,答对3点给3分)8.云南省(0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于: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 (3)腰白玉之环腰: (4)媵人持汤沃灌汤: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2、第①段中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2分) 13、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
14、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3分)答案:10、(1)于:向。(2)被:通“披”。(3)腰:腰佩。(4)汤:热水。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1、译文: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 12、幼时借书抄录,成年远行求师。 13、突出了“同舍生”服饰的华贵,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对比(1分),凸显我的志趣所在(2分)。9.株洲市(09湖南省)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2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无从致书以观②尝趋百里外 22.翻译下面的句子。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3.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如何看待这种从师尊师方式? (二) 张秀才,寿州人也。寿俗尚武,比户蓄兵器。邻人有市鸟枪归者,夜试之宅旁,猝闻号声。急往视之,有死者,则秀才子也。邻人惧,曰:“杀他人子且不可,况杀张秀才子乎!”乃率家人环跪秀才门,泣诉其故,且曰:“惟君所欲为。”秀才强忍痛,曰:“子岂敢故杀吾子哉,是吾子命当绝也。且安知非我不德,天之降罚,杀吾子以报吾耶?”自具棺葬之,无他语。 (选自徐珂《清稗类钞》) 2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人有市鸟枪归者②乃率家人环跪秀才门 25.翻译下面的句子。 且安知非我不德,天之降罚,杀吾子以报吾耶?26.张秀才的优点是:,但以现代人的眼光看,他的缺点是:。(各写出一点即可。)答案:(一)21、①得到②曾经 22、抄完,跑着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毕”和“走”,译错一个字扣一分) 23、答案要点:①尊师、应该谦虚(1分)②尊师方式应改,提倡平等交流。(1分) 24、①买②于是、就 25、况且怎么知道不是我没有道德,上天降下惩罚,杀掉我的儿子来报复我呢? 26、宽容或遇事冷静、善于调适心理等;(1分)不依法办事或迷信等。(1分)10.镇江市(09年江苏省)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13~l7题。(共l3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祖莹字元珍,范阳遒④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②学生,耽书③,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④。生徒悉集,莹夜读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以才名拜太学博士。 (选自《北史》) 【注】①范阳遒(qiú):范阳郡道县。②中书:即中书省,官署名。③耽书:酷爱读书。耽,迷恋、沉溺。④都讲:主讲。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益慕圣贤之道()(2)或遇其叱咄() (3)同舍生皆被绮绣()(4)生徒悉集()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 15.如果用“祖莹偷读”作为上联,结合【甲】文相关内容对出下联,并说说【甲】【乙】两文所写人物宋濂和祖莹在读书上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 下联: 共同特点: 16.体会【甲】【乙】两文画线句子的人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3分) 【甲】 【乙】 17.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从宋濂求师的经历中,你受到哪些启发。(2分) 答:答案:13.(1)更;(2)有时;(3)同“披”,穿;(4)全、都。 14.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 l5.示例:宋濂借阅他们都想方设法刻苦读书。16.【甲】通过对比表现宋濂读书的清苦(以读书为乐)。【乙】通过侧面(烘托)表现了祖莹的文章之妙(好)。 17.示例:“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表明求师的艰苦;“余立侍左右”或“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表明虚心、尊师;“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表明要善于质疑。11.乐山市(2009年四川省)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20~24题(14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0.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写出本字。(2分)通假字本字 21.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腰白玉之环②江横玉系腰 B.①当余之从师也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①余因得遍观群书②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D.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0.(2分)支—肢被—披(各1分) 21.(2分)D 22.(2分)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所以)不知道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注意译准“以”“中”“足”“口体之奉”,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2010:2010年四川泸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6—9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送东阳马生序》)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B.当余之从师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D.足肤皲裂而不知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3分)翻译:(2)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3分)翻译:9.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3分)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②足肤皲裂而不知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④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⑥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A.①②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③④⑥6.走—跑卒—最终、终于俟—等待援—提出(1词1分,共4分)7.B(B项均为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分别译为“向”、“在”;C项分别译为“因”、“用来”;D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3分)8.(共6分)(1)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3分。“德隆望尊”1分,“辞色”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2)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3分。“被”1分,“腰”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9.C(3分)23.(2010•北京市燕山,7---11,10分)(一)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7~11题。(10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全品中考网7.语段选自课文《》。(2分)8.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2分)余幼时即嗜学()。9.下列加点字与“走送之”中的“走”用法不同的是()。(2分)A.小大之狱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乡为身死而不受D.先帝不以臣卑鄙10.任选下面一句翻译。(2分)
A.不敢稍逾约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我选A句,翻译:。我选B句,翻译:。11.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求学精神和态度?(2分)【答案】7.《送东阳马生序》。(2分)8.Shì特别爱好。9.C10.我选A句,翻译: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我选B句,翻译: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11.专心致志,虚心求学,勤学好问,尊重老师,执着追求等。(答出两点即可)37.(2010•天津市,9-11,每小题3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一文,回答9~11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全品中考网9.下面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走:步行B.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质:询问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俟:等待D.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汤:热水10.下面选文中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A.余幼时即嗜学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C.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选文开篇即点出作者“家贫”和“嗜学”的矛盾处境,由此引出求学的艰难。B.选文将富家子弟的奢华和作者的贫寒加以对比,表现了作者求学意志的坚定。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D.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答案】9.A10.B11.C
61.(2010•新疆乌鲁木齐市,10-12,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全品中考网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B.益慕圣贤之道香远益清,亭亭净植C.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1.请将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全品中考网(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2.文章写了作者求学中遇到的许多困难,请概括说说他是如何克服的。【答案】10.B30.(2010•内蒙古呼和浩特市,9—12,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①媵人持汤沃灌汤: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10.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人恒过然后能改以其境过清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时时而间进C.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D.以衾拥覆祭以尉首11.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2.阅读简答。(4分)(1)甲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列举事实,证明了什么道理?(2)乙文表现了宋濂的什么精神?【答案】2011:余姚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媵人持汤沃灌(2)四支僵劲不能动19.下面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A.莲,花之君子者也。B.微斯人,吾谁与归?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D.山峦为晴雪所洗。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句子: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翻译:21.本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淡你的认识。(2分)福州市(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0~14题。(15分)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0.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媵人持汤沃灌(2)腰白玉之环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同舍生皆被绮绣()(2)主人日再食()(3)右备容臭()(4)缊袍敝衣()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3.选段依次从□、住、食、□四方面写出了求学的□□情形,但这些之所以未动摇的求学意志,那是“”。(最后一处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材料链接】以下是《送东阳马生序》删节内容的部分译文:(马生)等太学生们在太学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来,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14.由链接的材料可以看出,马生的学习条件十分优越,那么,作者把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告诉他有何用意?(3分)(一)10.(1)媵人/持汤沃灌(2)腰/白玉之环(2分,每小题1分)11.(1)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2)每天(3)气味,这里指香气(4)破(4分,每小题1分)12.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分)13.行(走)衣(穿)艰苦(艰难)以中有足乐者(4分,每处1分)14.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勉励马生要珍惜眼前优越的学习条件,以读书为乐,勤奋学习。(3分,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恩施(三)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⑴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⑵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⑶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⑷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0.本文是作者给马生的赠序,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的?21.文中哪句话揭示了宋濂求学不辍的原因?18.(2分)⑴假:借(0.5分);⑵叩:请教(0.5分);⑶腰:腰佩,这里用作动词(0.5分);⑷支:通“肢”,肢体(0.5分)。19.(2分)⑴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1分)⑵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1分)20.(2分)⑴学习的刻苦(0.5分);⑵从师的艰难(0.5分);⑶求学的艰苦(1分)三个方面。或:勤且艰若此(2分)。21.(2分)“以中有足乐者”或“余幼时即嗜学”。滨州(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选自《明史•宋濂传》)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余幼时即嗜学嗜:(2)弗之怠弗:(3)宋濂尝与客饮尝:(4)间问群臣臧否臧:11.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诚然,卿不朕欺。12.【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2分)9.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评分:共2分。每对一处得1分。10.(1)爱好(2)不(3)曾经(4)善,好评分:共2分。每空0.5分11.(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2)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评分: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12.
读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做人方面围绕“正直”“坦诚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背后不说人坏话”等要点回答即可。评分:共2分。每空1分,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二、文学常识1、作者明朝著名文学家宋濂三、语音四、通假字1、(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2、与之论辨:辩论。辨,通辩五、古今异义词六、词类活用七、一词多义八、重点词语解释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3、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引、提出)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候)5、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6、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取得、得到。7、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8、既加冠:已经加了冠,到了成年。9、(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10、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11、执经叩问:求教。叩,问。12、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13、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的是拥挤的意思。14、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15、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16、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专心而尊敬的)请教。17、或遇其叱咄:或,有时。叱咄:训斥,呵责。18、(礼愈)至:周到。19、(不敢出一言以)复:这里指辩解。20、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21、穷冬:严冬。22、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23、(至)舍:学舍,书舍。24、僵劲:僵硬。25、(持)汤沃灌:热水。沃灌,浇洗。26、以衾(拥覆):以,用。衾,被子。27、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28、(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食,提供伙食。
29、(戴)朱缨(宝饰之帽):朱缨,红色的帽带。30、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31、(右备)容臭:容臭,香袋。32、烨然(若神人):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33、緼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緼,旧絮。敝,破。34、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之心。慕、艳,羡慕。35、县官日(天天)有禀稍之供:县官,朝廷。禀稍,官家给的粮食。35、(无冻)馁之(患矣):馁,饥饿。之,的。36、假诸人(而后见也):假之于人,向人借书。诸,之于。37、非天质之卑:天资,人的智力。卑,低下。38、流辈:同辈的人。39、谒,拜见。40、撰长书以为贽:写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贽,初次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礼物。。41、言和而色夷:夷,平和。4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4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裘葛,冬夏的衣服。裘,皮衣。葛,夏布,指夏天穿的衣服。遗,赠送。九、特殊句式十、朗读节奏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卒/获有所闻3、手指/不可屈伸4、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十一、理解性默写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表明第2段观点的句子是: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十二、重点语句翻译1、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2、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_*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十三、课文内容理解1、文章从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的求学之苦和用心之专?
*幼年得书之难,借书抄录,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表现作者求学之勤苦;求师艰难,毕恭毕敬,表明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3、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4、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那些方面?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5、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6、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7、本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8、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十四、开放性试题1、和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结合本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2、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3、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4、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我的感悟: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5、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我的看法:(1)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2)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