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文学常识兼具记游与议论,是游记的变格。[记]:属于游记。游记:记录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文章。主要特点是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的感情。一般以记为主,以感为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他两度为相进行变法,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他两度为相进行变法,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文学常识褒禅山位于安徽省境内,风景秀美。主要景点是“一寺二洞”。前洞有“华阳”等石刻文字;后洞又称“碑洞”。
坐落在褒禅山西南面半山腰上的褒禅寺
华阳洞
华阳洞
1、庐冢()2、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3、盖音谬()也4、有穴窈()然5、则或咎()其欲出者6、无物以相()之7、何可胜()道也哉8、王回深父()朗读正音zhǒnɡmiùyǎojiùxiànɡshēnɡfǔhuāhuáhuá
全文重点字词句式梳理xiaxia10@126.com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第一段:重点词句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山之___、山之___、山之___、山之___。名寺洞碑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为文章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不超过10个字):作者游褒禅山的踪迹。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段:重点词句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平旷记游洞经过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前洞后洞记游者甚众窈、寒、深记游者少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悔——记叙
1、作者写游洞经过,用了哪些对比?⑴前洞的平旷——后洞的窈然⑵前洞记游者甚众——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⑶“余所至”之浅——“好游者”所至之深⑷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2、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第三段:重点词句
1、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2、阐述“尽吾志”的观点。第三段:写游华山洞的心得古人求思之深奇观常在险远有志有力有物尽吾志无悔矣余之所得——议论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第四段:重点词句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仆碑其文漫灭音谬古书之不存谬其传何可胜道也哉观点: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逻辑严密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议论
第五段:补叙同游者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照应前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空间方位图慧空禅院慧空禅院后洞华山洞(华阳洞、前洞)泉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五里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後洞。五六里
游褒禅山记记叙(1—2):议论(3—4):游山的经过有志有力有物仆碑——记叙(5):——补叙同游者游山心得古人求思之深奇观常在险远做事为学尽志无悔深思慎取即事说理叙议结合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智慧美尽志无悔深思慎取智慧之美xiaxia10@126.com
知识归纳——一词多义以其乃华山之阳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良乃入,具告沛公质于齐,兵乃出家祭无忘告乃翁日初出大如车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英才盖世,众士仰慕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也乃盖副词,表判断,是副词,竟然,居然连词,于是连词,才代词,你,你的名词,车盖连词,表原因,因为动词,超过,胜过副词,大概
知识归纳——一词多义有碑仆道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于是废先王之道何可胜道也哉策之不以其道独其为文犹可识文理有疏密属予作文以记之文过饰非道文名词,路,道路名词,道理名词,学说,主张动词,说,讲名词,方法名词,文字名词,纹路名词,文章动词,掩饰
知识归纳——一词多义理固宜然吴广以为然有穴窈然然视其左右此余之所得也古人…往往有得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言得之然得代词,如此,这样形容词,对,正确。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连词,但,但是。动词,得到名词,心得,收获动词,能够形容词,适宜,正确
1、非常之观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不同寻常今:程度副词,很、十分古:到达(某地)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起一事知识归纳——古今异义古:求学的人,治学的人今:在某些方面有较深的学问的人
翻译:古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心得,是因为他们思考探求得非常深刻、周密的缘故。xiaxia10@126.com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得分点:倒装、重点虚词“以”“其”,短语“无不在”。翻译下列句子
然而世界上奇妙雄伟、瑰丽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艰险遥远的地方。xiaxia10@126.com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得分点:重点虚词“而”、古今异义词“非常”,活用词“险远”
有了志向和力量,并且不跟随别人而懈怠中止,到了那幽深昏暗使人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协助他,也是不能到达的。xiaxia10@126.com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得分点:重点虚词“而”“以”、活用“幽暗昏惑”,重点实词“相”。
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xiaxia10@126.com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得分点:重点虚词“而”“其”
这就是读书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谨慎地采取的缘故。xiaxia10@126.com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得分点:句式“所以……也”,古今异义词“学者”。
布置作业一、从下列题目当中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1.说“无悔”——读《游褒禅山记》有感2.说“慎取”——读《游褒禅山记》有感3.说“深思”——读《游褒禅山记》有感二、背诵第三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