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王安石冷峻里的温柔——《游褒禅山记》别解王安石在我的心中一直是一个冷峻的有些冷酷的倔老头,苏时曾斥之“囚首丧面,以论诗文”。这一次重读《游褒禅山记》,有了三点新得:一、全文主题教参定为:要有志。(见课后练习题“解题指导”)“教学建议”里却定为“要‘有志’‘尽吾志’”。编者似乎还拿不定主意,还未搞清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以为,本文作者要表达的主旨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吾志”。原因很简单,也很明了。文中的的叙述和议论,重在渲染强调“半途而废”的一次游览,之所以没有“极夫游之乐也”,问题不在有没有“志”,而在于没能“尽吾志”:“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人人都有志,但并不是人人都尽志,犹如人人都有知识,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有力量。有志,是指有想干某一事的志向志趣,而尽吾志,则是指: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坚忍不拔事不成誓不罢休的顽强毅力。想要达到超越常规的境界,就需要付出超常的努力,具有超强的意志,此外,别无捷径可寻。其次,有“志”、“力”与“物”,要达“人之所罕至”,赏“世之奇伟、鬼怪、非常之观”,“尽吾志”的前提是“不随以止也”“又不随以怠”,也就是说,要“极夫游之乐”,就不能仰赖他人随大流,贪图捷径急事功;事败也不能“咎或欲出者”,怨天尤人,而要“悔其随之”;如此,才能够事前充分做好准备,尤其是精神准备,而不“等”“靠”“要”,或草率起步;事中才能坚持不懈顽强拼搏而不“随以止”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事后就能“极夫游之乐”而不会“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在整个过程中尽显个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毅力。再次,以上所述,正是作者对“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的一次践行。作者“求思之深”就深在“严律己”而“宽待人”,这才是“尽吾志”的具体体现和有力践行。而不是空泛肤浅的谈论“有志”。“于仆碑”而得出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是作者“尽吾志”而“深思慎取”的有一力证。如此,于常人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对作者却是一次“尽吾志”“深思而慎取”的彻悟。于是,半途而废,废而不止终成宝。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所以,“尽吾志”三字,字字有来头,字字要落实,字字重千斤。“尽”: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坚持不懈;“吾”:我的事我做主,不随以怠,也不仰赖他人、责怪他人;志:志在必得,不任性而为,不畏惧艰险。“尽吾志”实为全文之眼,洞观着全文的每一个字眼,这也是本文立意不凡、极富哲理的根源。联想《读孟尝君传》作者对孟尝君养士的传统观念的驳斥和“得一士也,宜可以南面制秦”的坚定自信,我们就可以深一层走进这位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内心,体悟他被苏洵斥之为“囚首丧面”背后与冷峻雄健共存的温柔敦厚。与王荆公律己的冷峻相比,他的待人也够温柔的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