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内容中已经认识到空气在我们周围的存在,但对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缺乏认识,因此学习本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空气形成科学的认识。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被压缩和扩张)的。2、过程与方法:用对比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教学难点: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教学准备:小组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纸巾、玻璃水槽、、橡皮泥、注射器2个,矿泉水瓶(装水并带吸管)毛巾、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现在老师要听一听这个故事,谁能为老师讲这段童话故事?谁能说说故事中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就升上来了。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空间”。例如:书本占据了书包的空间,同学们和桌椅占据了教室的空间都是一样的原因。
二、内容研讨。活动一:提出问题并猜测。1、如果周围没有小石子,还有哪些物体也会占据空间使瓶子里的水上升呢?2、你们的想法很对,说出了这么多能够占据空间的物体,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像水、小石子等固体和液体都要占据空间。那么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会占据空间吗?3、同学们大胆猜测。活动二:1、老师的桌上有半瓶水、两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老师不用石子,我能使水从吸管里流出来?你有方法吗?(否定倾斜杯子、压瓶子、用嘴吸等想法。)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用橡皮泥封住瓶口,从一根吸管向里吹入空气,水从另一根吸管挤出来了)。3、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呢?(空气和小石子的作用是一样的。空气占据了水所占据的空间,把水挤上来了。)4、请问橡皮泥在这里的用处是什么呢?(堵住瓶口,不让空气跑出来。)5、小结:刚才的实验说明空气和固体一样也能占据空间。(板书:空气占据空间)活动三:观察“纸巾的奇遇”。1、出示透明玻璃杯:同学们这是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它里面有什么?(空气)2、师提问:将纸巾塞入玻璃杯后倒扣入水槽中,预测: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呢?3、同学们想要知道纸巾到底会不会湿,下面我们就一起做这个实验。实验要求:1将纸巾揉成团,塞到杯子底部,不能掉下来;2将杯子轻轻地竖直倒扣下去一直压到底,不能松手,再轻轻地将杯子从水中拿出来。
3用桌上的毛巾将杯子先擦干后,取出纸看看有没有湿。4、小组汇报:同学们在刚才的实验活动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纸巾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进不去?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5、不成功的小组反思:为什么纸巾湿了?6、小结:这种现象说明了空气可以占据空间。活动四: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1、出示注射器,请同学们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2、同学们实验:3、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4、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实验体会和想法。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刚才的实验结果。5、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被压缩后的空气特性)。三、课堂作业: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四、拓展练习:同学们其实空气被压缩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广泛的应用,请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观察被压缩的空气在哪方面还有应用。五、板书设计:空气:占据空间可以变化。(易压缩或扩散)第1课空气占据水:占据空间,不能变化。空间吗。相同点:能占据空间。教:
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