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版《数学》三年级上册78~79页。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计算、交流、总结等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3、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算法多样化,获得成功的感受。教学准备:方格纸中呈现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计算方格纸上图形的周长1、出示方格图,让学生观察了解图中的信息,知道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收集、选择、交流信息的能力。教师出示例1的方格图。师:大家观察方格图,从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长是1厘米。●方格图中有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2、教师提出例1的要求。指出方格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先让学生说算法,再通过用手指或描的活动感知图形的周长。为主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周长打基础。师:不用量,算一算方格纸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你想怎么算?生1:我想数长方形的四条边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有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厘米。生2:只数一条长边和一条短边,再乘2。师:说得对,谁愿意用手来指一指(描一描)哪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学生用手指或用笔描。师: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吗?请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来。3、交流个性化算法,重点使学生理展示分享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结合学生的交流,老师进行引导性评价。
解图形的边上有几个格,这条边的长就是几厘米。要给学生充分交流算法的机会。果,学习他人好的方法,为下面的计算打基础。通过不同计算方法的交流,为下面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作铺垫。学生可能会说:长方形:(1)数4条边,一共数了18个小格,就是18厘米。(2)只数了一个长边和一个短边,一共是9厘米,没数的还有一个长边和一个短边,用9乘2一共是18厘米。师:这个办法不错,只数了一条长边和一条短边。正方形:(1)数一圈一共是12厘米。(2)数两条边是6厘米,剩下的两条边也是6厘米,一共12厘米。(3)数一条边,因为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所以3×4=12厘米。师:这个方法更简单!二、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1、出示例2中的两个图形,学生讨论:例1中的两个图形和例2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提出计算周长的要求,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在根据方格中图形计算周长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觉尝试计算图形的周长,经历由直接到抽象的过程。师:教师出示例2,同学们根据方格能计算图形的周长,同学们看例1中的两个图形和例2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生:例1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度的。例2用数字给出了长方形的长和宽及正方形的边长。师:你会计算例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吗?让学生自己计算。2、交流计算长交流、展示学生师:谁来把你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和
方形周长的不同算法,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教师板书出各种计算方法。各自不同的想法和算法,共同分享自主学习成功的快乐。为总结归纳计算公式积累经验。结果汇报一下。除去教材上的算法外,学生还可能出现:●长方形周长:5+3+5+3=16米对学生不同的算法教师要给予肯定。3、组织学生比较做出的三种方法,讨论那种方法最简便,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使大家了解计算这个长方形周长,用(5+3)×2比较简单。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为总结归纳家公式提供素材。师:这么多方法中,哪种算法最喜欢呢?学生可能喜欢长加宽的和乘2的多,如果学生说喜欢前面两个方法,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式计算简单明了。4、总结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先让学生自己总结,再全班交流,最后师生总结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在数方格计算,看图计算,交流讨论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尝试总结计算公式,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长边叫做长方形的长,短边叫做宽,你能总结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吗?自己试一试!学生可能会说:●长方形的周长是两个长和两个宽相加。●长方形的周长是一个长加上一个宽的和再乘2。师:一个长加上一个宽的和再乘2可以这样写:教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再让学生用手指在图上指一指长加宽的和指的是长方形的哪两条边,再乘以2算的是什么。5、出示例2中正方形,交流学生的计算方法,总结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交流、展示各自不同的想法和算法,共同分享自主学习成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正方形,谁来把你计算正方形周长的方法和结果汇报一下。除去教材上的算法外,学生还可能出现:●正方形周长:(3+3)×2=12米
功的快乐。总结归纳计算公式。对学生不同的算法教师要给予肯定。师:同学们做出了3种方法,请你比较一下哪种算式表达简单又明白。生:因为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3×4最简单。师: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我们把每条边叫边长。你总结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正方形的四条边长都相等,所以就用一个边长乘4。教师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让学生读一读。三、尝试应用教师任意给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图形,让学生用公式进行计算。考察学生用公式计算的掌握情况。师:看黑板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请你用刚学的公式计算出它的周长。交流计算结果。四、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自主计算并连线。变换方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师:看练一练第1题,你看到了什么?生1:四只小鸟每只小鸟叼着一个长方图形。生2:还有两个大盒子,每个盒子上有周长的数。师:你知道小鸟回家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后自主计算,完成练习。2、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说用什么公式计算,再独立解答。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的基础练习,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正确计算师:下面同学们看第2题,这块漂亮的手帕是什么形状的?怎样计算它的周长?说一说你用的公式,自己计算。交流计算结果。
3、练一练第3题。自己读题,理解题意。理解锯下的“最大”正方形的边长由长方形的宽决定。看懂图上的数据。(1)自己解答第(1)题并交流。理解并解答第(2)个问题,计算后交流。综合运用知识的练习。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自主完成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在判断剩下的长方形长和宽及计算周长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看练一练第3题,说一说锯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回说:●尽量大●长方形的宽多大锯下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有多大。师:看图自己解答下面两个问题。师:要计算剩下的长方形木板的周长,你会想到哪些问题?学生可能说:●知道了剩下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就好算了。●剩下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它的宽就是原来长方形的长减去锯下的正方形的边长。师:自己计算出它的周长。五、问题讨论。1、提出问题讨论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各自的想法。得出结论后可以给学生做一个实验,用一根32厘米的铁丝围成正方形,围成后交流。问题讨论第(1)题是关于正方形特征(4条边相等)和周长公式逆运用的问题,考察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数学思维和判断的能力。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现在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一段长32厘米的铁丝能折成一个正方形吗?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为什么?生:因为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32÷4=8厘米,所以可以折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2、提出围成长方形的要求。鼓励学在自主思考和交流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师:这根铁丝能折成一个长方形吗?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交流时让学生说一
生独立思考并计算。提示学生可以用列表的方法表示出来。长方形的特征。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说是怎样想的。如:我用32÷2=16,再把16分成两个数的和,这两个数是长方形的长和宽。一共有7种答案。长宽15厘米1厘米14厘米2厘米13厘米3厘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