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一年级《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陈丽艳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P79—80。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加法。2.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并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满十进一”进位的计算道理。3在具体的计算中,同时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用“凑十法”解决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进位道理。教学准备:小棒、课前预习单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体会“10”。1.出示两组口算题(一组得数是10,一组是10加几),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2.通过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复习“凑十歌”和“10加几就是十几”。3.出示两题生活问题“买铅笔”和“买橡皮擦”,再次体会“10”。3.师引出:这个“10”很有意思,生活中经常用到它。
4.展示课前的作业单:用你喜欢的图形表示“9+1”。师小结:看来,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数数的方法,也可以用画图,还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哦。(设计意图:设计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加几就是十几的两种练习题,进一步体会“10”,为学生的数学思考找到了生活经验的支撑,尊重以学生的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为本课时9加几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做好铺垫,同时把数学中的10与生活中的10建立联系,体会方便、简便。)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引入:笑笑家也在超市里买了2盒牛奶,每盒都是10瓶的,喝了几天后,我们来看一看第一盒有几瓶?第二盒呢?2.学生试着提出问题,教师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共有几瓶牛奶?引出课题。(设计意图: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达到课标中提出的“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第一学段的目标。)三、动手操作,理解算理。(一)列式解决问题:一共有几瓶牛奶?9+5=14(二)动手操作,验证9+5=14。1.摆小棒方法一:数出来的,9根接着往下数,10,11,12,13,14,一共有14瓶牛奶。
方法二:从5根小棒里拿出1根和9放在一起,再加上剩下的4根就是14根。方法三:从9根小棒里拿出5根和5放在一起,再加上剩下的4根就是14根。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凑十”的过程,让多个学生说,如学生说不出来,出示课件的示范,再引导学生说。适时抛出疑问:①为什么要从5里拿出1和9放在一起,怎么不拿出2,拿出3呢?②为什么要从9里拿出5和5放在一起,怎么不拿出6,拿出7呢?2.引导学生明确:凑成10再加上零散的比较好算。3.教师小结:看来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事情联系得真的很紧密。4.梳理过程,掌握“凑十法”。通过回顾摆小棒的过程,梳理出两种“凑十”,对比哪种更简单。(三)借助计数器,理解“满十进一”。1.教师谈话引出笑笑想用计数器算出9+5=?,可是遇到了问题。2.结合课件展示,进一步明确:9个珠子和5个珠子不能都放在个位,①个位满十,变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②十位上原来没有珠子,现在有了1个珠子。③十位上的1个珠子和个位上的4个珠子合起来就是14,所以9+5=14。3.对比方法,理解算理。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摆小棒得出的“凑十法”和拨计数器都是要做到10个一就是1个十,也叫做“满十进一”。
(四)通过圈一圈,运用“凑十法”先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尝试解决圈一圈,算一算,体会拆小数,凑大数更简便。(设计意图:分三个层次掌握算法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1.重视借助对小棒的直观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道理,重点放在通过摆小棒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凑十法”的两种方法(拆小数和拆大数)。2.直观演示计数器的计算过程,理解10个一就是一个10的满十进一的道理。3.通过圈一圈建立9加几的数学模型——凑十。)四、课堂回顾,总结收获。引导学生对今天的数学学习进行梳理,引出“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顾,梳现出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多种方法。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算法,逐步从直观过渡到算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五、灵活应用,巩固提升。1.P80练一练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2.P80练一练第4题:算一算。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设计意图:知识的巩固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而得,因此引导学生理解圈一圈的目的并巩固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六、布置作业,强化算法。P80第2,3,5题。
(设计意图:布置与课时相关的练习作业,是一种练习的巩固,想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并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