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汉家寨》说课稿及教案陈晓波一、说教材:《汉家寨》一文是语文版第五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是一篇记游散文。在文中,作者以一连串想象奇特而又恰如其分的语句,勾勒出一个贫瘠、死寂的汉家寨,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寂寞无边、慷慨悲凉的情绪;其间穿插人物描写,两个木讷而近乎静态的人物形象证明着汉家寨的与世隔绝,但同时也证明着汉家寨人生命力的顽强,在这生生不息的人类历史中,作者似乎触摸到了某种支持人类繁衍下去的潜在本能,那就是“坚守”。这篇散文所传达的“坚守”的主题相当深刻,“坚守”又绝不仅仅局限于汉家寨人对于家园的守护,更指的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对“信仰、精神、传统”的执着、守侯。因此学习本文,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作者写景的高超技艺,更能使我们对“思想”“精神”这些概念具有更为感性的认识,会从内心深处生长出人性美。二、说目标:1、课标要求: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散文的要求——在诵读时抓住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感情,品味艺术化的语言及感受人文精神。9
2、学情:我们的学生以前学过散文,对散文的特点和一般性鉴赏方法应该有初步了解和掌握。并且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散文作品,因为散文语言的优美,情感的丰富很能吸引人,不喜欢的较少。但是,张承志的散文,学生没有接触过,对其风格可能不是很了解,尤其是作品中“表达心灵”的理解,学生可能会因生活的安适,人生阅历的浅薄,有一定的难度。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文的学习目标拟定为:(一)知识目标: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次内容2.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3.理解文本中“坚守”的内涵(二)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对文本重要信息的捕捉能力2.培养学生品悟情感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领悟作者所颂扬的“坚守”精神(四)德育目标:渗透人文精神,思考“坚守”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三、说重难点(一)重点:1、训练学生通过对作者个性化语言的分析、理解把握文章内容,学习写作手法。2、理解文本中“坚守”的内涵,把握文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9
(二)难点:1、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2、领悟作者所颂扬的“坚守”精神。(汉家寨人的“坚守”、作者的“坚守”。)四、说教学方法现代教学理论要求:课堂教学要贯彻启发式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在授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景激学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2、点拨法——抓住关键,展开联想,点拨思路。3、研讨探究法——小组合作自主研读、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我们生活在大西北,可能已经见惯、甚至厌烦了塞外的荒凉,可是有一位作家却在近乎残酷的的荒凉中感悟到了一种精神,一种支撑中华民族繁衍不息、绵延不绝的精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家寨》、走近张承志,感悟这种精神。二、作者简介张承志,回族,青年作家、学者,194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华附中毕业到内蒙古乌珠穆沁旗插队4年。19789
年开始笔耕。现为自由的职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曾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现为已出版著作30余种,代表作有:小说集《张承志集》、《清洁的精神》、诗集《神云的诗篇》、文集《张承志作品集》以及《心灵史》。流传较广的有中篇小说《黑骏马》、《春天》、《北方的河》和长篇小说《金牧场》。1991年出版的《心灵史》,描写西北哲合忍耶人苦难的信仰历程,有评论认为是当代文坛少见的“寻找精神价值,向世俗挑战的旗帜”。最新作品《鲜花的废墟》。张承志真正为所称道的,不仅仅是他的小说的独有的艺术魅力,而是熔铸其中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表现出了强烈的生命意识、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和坚强的民族骨气,是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的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三、写作背景张承志自幼丧父,加之回族是一个外来血统的民族,这一切成为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在强大的汉文明影响下,回族失去故乡后又失去了母语,成为一个仅凭信仰来确认的民族。我们称回民为“回回”。这一词语也含有“生不能回麦加,死也要魂归麦加”之意。这种普遍的“失落心态”逐渐积淀于回族群体中并酿就了一种民族潜意识。9
张承志是一个有坚定信仰的人。社会越无序,价值越混乱,他对信仰的呼唤就越急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时期,要想在这样涌动的无序的思潮中突破出去,要想以文学的形式反映这一重大的社会主题,需要一种坚忍的反叛勇气(包括反叛自己),同时需要一个坚定的信仰支持。张承志就在这样的涌动的社会中默默地孤独而艰难地突围着。谁也不会想到,在这样的年代还会有如此孤独的思想者和如此孤独的抗争者。当时的文坛要么吟风弄月、无病呻吟,要么互相吹捧谩骂,剩下的就是对西方的文明进行献媚和娇嗔。四周被高墙所围、身处荒凉境地的张承志,拿起如椽之笔“唰唰唰挥笔写下长城、长江、黄河这样的文字”。民族传统不能丢,民族精神不能丢,民族气概更不能丢。面对西方文化的侵略,张承志这个出身西亚回人,“以笔为旗,独自为战”。虽然他的血管里流淌的不是炎黄的血。四、阅读全文,理清思路。提问: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看一看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阅读并归纳第一部分:走近汉家寨(沿途所见、所闻、所感)第二部分:走进汉家寨(所见所思)第三部分:离开汉家寨五、课文分析9
(一)、第一步:读景1、在走近汉家寨的路途中,作者看到了怎样的风景?(请找出这部分中能很好地表现自然景观特点的词语)特点:空旷、空寂、贫瘠、苍凉、荒芜、恐怖……2、通过大家的分析和品位,在我们的面前仿佛已经出现了一片贫瘠、苍凉、空寂、恐怖的千里戈壁。在这样苍凉的背景中,作者将会给我们勾勒出怎样一个汉家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文章的第二部分。(找出第二段中写汉家寨地理环境的句子并分析)归纳:几间破泥屋(人烟稀少,贫穷)巨大空茫的戈壁滩(险恶荒凉)荒凉贫瘠寸草不生(二)、第二步:读人1、在这贫瘠的土地上是否有生命的存在?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归纳:有。文中写到了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女孩。老汉、小女孩痴痴盯着我(少有人来)汉服老汉“微微摇了一下头”(与世隔绝从没离开过故土)女孩不眨眼地盯着我(天真,好奇)穿一件破红花棉袄(贫穷)2、作者看到他们之后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归纳:所思:“这里一定还有一口食可觅,人一定还是能找到一种生存下去的手段。9
(三)第三步:读精神“坚守”1、在汉家寨,自然环境是贫瘠、荒芜的,人的生活是贫穷的、与世隔绝的。所以,作者把这样的地方称为“绝地”。这样一块绝地,铁渣堆里长不出一粒庄稼,方圆数百里内,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给他们提供帮助,然而他们竟在这种贫穷、孤独、无助中一代代的延续着生命,我们一方面要佩服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同时我们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汉家寨周围有三条巨大的戈壁通向远方,为什么他们不选择其中的一条路,去开始新的生活,永远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呢?他们留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呢?讨论归纳:他们在坚守。坚守一种传统,坚守祖先留给后人的土地,坚守着生存,坚守着理想。2、通过刚才我们的分析,请大家给坚守下一个定义。汉家寨是多么的贫瘠、荒凉啊,但是他们始终守在这里,通过这种行动我们来分析,坚守是什么意思?归纳:坚守在字典里,是坚决守卫、不离开的意思。无论外界的环境怎样的恶劣——外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始终守护着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坚守。3、文中作者两次提到穿破红棉袄的小女孩,这是为什么?小女孩又是代表着什么?9
归纳:女孩虽然稚嫩,但终究给了这块土地生生不息的繁衍的希望。汉家寨人坚守生存的理想、信念和行为给现代文明中的人予强烈的震撼和鼓舞。作者用红色给文章深沉悲凉的氛围营造一点亮色,使全文的格调不至于悲凉。4、从第三部分找出作者带着怎样的情感离开汉家寨?离开之后汉家寨对他有怎样的影响?归纳:遗憾、不舍、回忆、坚守5、作者在坚守什么?归纳:坚守的是在荒凉悲绝的境地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坚忍不拔的生命力,一种原始古朴的气概和情感。还坚守民族传统,民族精神,民族气概。六、拓展延伸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坚守的看法。有人在物欲横流中坚守着清贫,有人在庸俗泛滥中坚守着高雅,有人在寂寞孤独中坚守着理想,有人在尔虞我诈中坚守着诚信,有人在“众人皆醉”中坚守着“独醒”……七、作业设若多年以后那位穿红花棉袄的小姑娘因某种原因走出这块绝境,而后又回到汉家寨,请设想一下她离开的原因、在外界的经历、为什么又回去?回去之后的生活有什么变化?9
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