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人教版 / 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 《坛经两则》导学案3

《坛经两则》导学案3

  • 2022-04-12
  • 17页
  • 69 B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坛经》两则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了解《坛经》和《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教学过程:(一)关于佛教佛教是从域外传入我国的。最早是在东汉明帝时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的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真实写照。隋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际文化交流活跃,佛教综合南北思想体系,发展为许多新的宗派。其中禅宗结合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唐朝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五代以后,佛教开始走向衰落。但是,在长期的传播中,佛教的思想已经内化进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二)什么是禅宗?禅宗的主要思想有哪些?禅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它既不是延续印度佛教已有的某个宗派,也不完全信奉某部已有的经典,而是建立了自己的宗经,标榜自己独特的修持方式,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其中有神秀、惠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后为禅宗正宗。六祖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以六祖慧能的言教《坛经》为经。禅宗的主要思想: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等。《坛经》,一名《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禅宗六祖慧能(一作惠能)的传法记录。因系在法坛上宣讲的经教,故称。是中国唯一被尊为经的佛书。慧能,一作惠能,原籍范阳(今北京大兴、宛平一带)人,俗姓庐。父名行瑶,早年做官,后来遭贬,于唐武德三年(620)被流放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娶当地李氏女为妻,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日生下慧能。慧能三岁时,父亲不幸亡故,母守志鞠养,孤儿寡母,穷苦无依,生活极为艰辛,在如此境遇中长成的慧能,聪颖早慧,事母至孝,日日砍卖柴,奉母度日。不觉光阴荏苒,慧能已长大成人。慧能二十四岁那年,一日去市上卖柴,忽闻有人诵读佛经,据说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 ,便问客人读的是什么经?客人告诉他,读的是《金刚经》。又问客人从何处来?如何得到此经?客人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今湖北黄梅县西北)东山寺来,那里有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主持传法,门徒有一千多人,我前往礼拜,总得以听受此经。慧能一听。心生羡慕,萌发了去黄梅跟从弘忍大师学习佛法的念头。客人本是一位热心的信徒,见慧能对佛法如此虔诚,便赠送他十两纹银,让他回去安置好老母的衣食生活,再到黄梅去参见五祖弘忍大师。慧能辞别母亲后,便来到黄梅求见弘忍。据说,慧能一见弘忍,弘忍便问他:“汝何方人,来此山礼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慧能回答说:“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远来礼拜和尚,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弘忍说:“汝是岭南人,又是葛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此语一出,使弘忍大为震惊,方知慧能是大根器之人,先令慧能在寺内随众作劳役,于碓房踏碓舂米。从此,慧能将劳作与修持相结合,虽然天天干活,可是时时刻刻在静虑修禅,用功修行,所谓“愿竭其力,即安于井臼;素刳其心,获悟于梯稗。”慧能忘身为道,不避艰苦,供养众人,尽心竭力。慧能就这样在寺中度过了八个月,一天,弘忍想物色继承人,就把众学徒召集起来,让每人写一首偈、写得最好的就被定为继承人。当时弘忍的门徒中,学业最佳、声望最高的是神秀上座,神秀恐负众望,就作了一首偈写在墙上,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首偈显然表达了神秀渐修成佛的见解。弘忍认为此偈未能见性,只到门外。慧能得知神秀所作偈后,就知其对佛法的理解并不到家,于是也作了一偈,因为不识字。就请别人代写在神秀那首偈的旁边。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说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这首偈表明了慧能顿悟成佛的见解。从神秀与慧能的两首偈来看,神秀的四句偈是抓住了人的身心两个要素,将它们比喻为“菩提树”、“明镜台”、要求人们“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里的“尘埃”、是指“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一般认为此“六尘”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由于“六识”的贪着取舍,会造成人心的染污,所以教人要“时时勤拂拭”。此偈给人留下一个精进不懈的修行者的形象。对于引偈,对于此偈,弘忍尽管认为“只到门前,尚未得入”,但又告诉门人“凡夫依上偈修行,即不堕落”。正是有了神秀偈语的未见本性,总引出慧能的得法偈,也就是说慧能的得法偈是有针对性的,四句偈语完全是针对神秀的偈语而发的。因为神秀仍然执着于身心色相,所以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主要在于打破修持中对身心的执著。由于神秀将染净、圣凡绝对地对立起来,把污染看作是外在的因素,因而要求人们“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但在慧能看来,凡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染净圣凡关键在于自心一念,心生善端即为善,心生恶念即为恶,心性自然,本来清净。所以,慧能说:“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可以看出,慧能主要是从本然的心体上来批评神秀的,慧能这短短的四句偈,不仅概括了以后南宗禅对神秀禅法种种批评的精神要旨,而且也确立了慧能在禅门中的地位。 果然五祖弘忍一见此偈,便知慧能已悟彻佛法大意。只是碍于当时众门徒在旁,未作认可,于夜半三更时唤慧能至方丈室,以袈裟遮住灯光,为慧能开示说法,讲解《金刚经》。慧能一闻,言下便悟。弘忍又将衣法传与他,并告诉他“为六代祖。将衣为信禀,代代相传,法即以心传心,当令自悟。”弘忍恐有人知传法事后加害慧能,便连夜亲自送他渡江南下。慧能走后,弘忍众门徒得知衣法已南下,结夥数百人追来,有一僧名惠明,于大庾岭上追及慧能,慧能把法衣置石头上,惠明不肯取衣,对慧能说非争法衣,只愿求闻佛法。慧能即于岭于为其讲说禅法,令其得悟。慧能为了躲避争夺衣体的追杀,曾一度在岭南一带“杂居止于编人”,“混农商于劳侣”,约在弘忍逝世之后两年,即唐仪凤元年(676),慧能觉得夺衣钵的风波渐渐平息,便来到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当时正值印宗法师在讲《涅盘经》,慧能听到二僧在辩论关于风吹幡动的问题,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争认不下,慧能来到二僧面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语惊四座,也引起印宗法师的注意。印宗久闻黄梅衣法南来,今看到慧能谈吐不凡,便猜想是禀受衣法者,一问果真如此。遂请慧能拿出衣钵,众人礼拜。印宗向慧能请教弘忍禅法,慧能引《涅盘经》讲了一番“佛性是不二之法”的道理。印宗法师闻之,欢喜合掌,自叹弗如,称自己的讲经“犹如瓦砾”,而慧能的说法“犹如真金”,愿拜慧能为师,遂邀佛门大德和德高望重的信众来参加慧能的剃发受戒仪式。印宗自己亲自为慧能落发,并请智光律师为之授戒。这样,慧能总算正式出家为僧。从此,他的嫡传身份也就公之于天下。光孝寺中至今仍有瘗发塔、风幡堂等遗迹。慧能受戒后,在法性寺菩提树下弘扬东山法门,收徒传法,逐渐名振岭南,前来求法学禅的人日益增多,法性寺难以容纳诸多僧众。次年春,慧能辞别印宗法师,离开法性寺,率领弟了来到韶州曹溪宝林寺,僧俗相送者有三千余人。慧能早年在赴黄梅求法途中,便路经曹溪,并与当地村民刘志略结为兄弟,受到村民的礼遇,此次重返故地,在当地官民的支持下,大建寺院,广收门徒,使曹溪法门名播天下,从此,南宗便从岭南兴起,曹溪宝林寺成为岭南禅学中心。时任韶州剌史的韦琚慕慧能之名,特邀慧能下山至韶州城里的大梵寺为众说法,僧尼道俗参加听讲者有上千人,门人法海记录整理当时的开法情况编成了《六祖施法坛经》,此为中国禅宗的主要经典,也是我们今日研究慧能及南宗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慧能在曹溪弘化数十年,门徒众多,被人称为岭南活佛,影响越来越大,引起唐王朝的关注。王维在《六祖能禅师碑铭》中记载说:“九重延想,万里驰诚,思布发以奉迎,愿叉手而作礼。则天太后、孝和皇帝,并敕书劝谕,征赴京城。”慧能面对王室的征诏,均托病力辞,保持了弘忍以来山林佛教的特色。唐玄宗先天二年(713),慧能回到新州,圆寂于国恩寺,世寿七十四岁,其肉身由新州迁回曹溪宝林寺供养,唐宪宗追赠“大鉴禅师”谥号,塔曰:“元和灵照。”宋太宗加谥“大鉴真空禅师”,诏新师塔曰“太平兴国之塔”。宋仁宗迎慧能真身入大内供养。加谥“大鉴真空普觉禅师”。宋神宗加谥“大鉴真空普觉圆明禅师”。此外,许多历史名人如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等都为慧能撰写过《碑铭》。以上我们根据历史文献中有关慧能生平事迹的记载,大致勾画出其生平的轮廓,尽管这一描述是粗线条的,但至少我们知道,慧能出身贫寒、没有文化,只是凭着对佛法的天才悟性,总赢得五祖弘忍大师的赏识,将衣法传授给他。慧能经过三十多年的辛苦经营,终于确立了他的曹溪法门,奠定了他在中国禅宗史上的地位。据《坛经》载,慧能门徒很多,弟子“三五千人,说不可尽”,直接受法者有“十弟子” 。《景德传灯录》录其有名的法嗣四十三人,立传者十九人。实际后来最为知名的是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曹溪法海等。他们得法后,大多各化一方,其中以青原行思、南岳怀让二家弘传最盛。南岳一系衍化出临济、沩仰二家。青原一系发展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家,即禅宗五家法流。禅宗法脉不仅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而且流传海外,远播欧美。直至今天会世界对禅宗的信仰和研究仍风靡一时,形成了一股“禅宗热”。《坛经》有五大特点:①简明化。高度浓缩了佛教宗旨与修行方法,直接了当地提倡个人当念反省自觉,顿悟成佛。“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及至佛地。”(《般若品》)又如在《机缘品》中,针对永嘉禅师所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直接挑明了佛教“本不生灭、本不动摇”的“无生法忍”悟道境界。②中国化。六祖是中国禅宗真正意义上的开山祖师,前五代尚不具备此意义。从达摩传《楞伽经》,五祖传《金刚经》,还带有印度瑜伽和般若学派风格,而《坛经》虽完全融汇二经精要,并融入了《法华》、《涅槃》心要,使之彻底中国化、口语化,全变为中国风格。且《坛经》更著重“当人”自心实践,有不依赖外在权威之特点,亦与中国文化不特别崇尚鬼神,“敬鬼神而远之”,却高度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人文精神相符合,这也是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最大特色,由此而建立注重现实的“人间佛教”,即人本位正法,现代又演绎为“爱国爱教”的佛教基本政策。③普及化。《坛经》是唐代白话语录体,文风不像其他大经典雅深奥,也不像后来禅宗公案艰深晦涩,故适合大众学修。深入者自可领略宗旨,初学人亦自觉有个入处。学修禅宗,出家故然好,然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决疑品》)由此,可获广大社会群众参与,富于充沛生命力。④革命化。禅宗一反印度外在形式的佛陀崇拜风格,而取佛陀教化的精神实质,崇尚吾人对自己心性觉悟,可谓一场认识上的革命,将“归依”重心转向当人“自心、自性”。“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忏悔品》)《坛经》这种高张当人“自悟”心性的革命风格,扫荡了一味外求的软弱性,也深契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弱化对外在权威神祇崇拜,重视现实人生之心性修养,张扬了人间佛教。⑤实践化。《坛经》立意在现实可行,将最重要的真实道场安置于个人的“念头”,可谓方便之极。若人能在日常生活中自省警觉,即不拘寻常种种心行、作务、在家出家,皆可参禅。大师说:“一行三昧(禅行道)者,即不拘一切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直接自觉当念)也……若言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草木),却是障道因缘。”(《定慧品》)又说,“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妙行品》)可谓为参禅者拓展出最大修行空间,赋予人们最充分的可行性、实践性,将佛教方便智慧的不二法门,发挥到极至。(三)合作探究 1.研读《慧能受法》①音形义堂内:佛堂中。言下:一言之下,顿时。受法:接受佛法。顿法:顿悟法门。信禀:信物;凭信。气如悬丝:生命犹如悬在发丝上,比喻相当危险。住此间:停留在此地。速去:火速离开。尽传:都传。事由:原因,根源。曹溪山住:即在曹溪山担任住持。一宗:同一宗派。渐顿:渐悟和顿悟,佛教用语。见:见性。佛教用语。②参考译文:五祖弘忍和尚夜里到了三更天的时候,把慧能召唤到佛堂里,为他解说《金刚经》。慧能一经传授,顿时就领悟了佛法。当天夜里接受训导,别人都不知道。于是弘忍和尚就把顿悟的法门和本门的信物袈裟传给了慧能:“你就是六代祖师了,这件袈裟就是信物,要代代传下去;本门修行要‘以心传心’,应当引导弟子自己领悟。”弘忍又说:“慧能!自古传授法器,都是很危险的事情,就像生命悬在发丝上一样!如果你在这里停留,有人就会害你,你应该即刻就离开这里。”③《慧能受法》内容分析这段文字说的是慧能受衣法时的情景和弘忍的教诲。慧能所作的偈,显示出他对于佛理的精湛领悟,由此得到了弘忍大师的欣赏。弘忍大师想把衣钵传授给慧能,又怕别人害他,所以选择在三更时分,把慧能唤到佛堂中,秘授《金刚经》。慧能天资聪颖,再加上名师的教诲,他顿时就领悟了。于是,弘忍把衣法传给了慧能,并作了训诲。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传法给慧能,宣布他为自己的传人,以自己的袈裟作为信物,将佛法一代一代发扬光大,二是传授本门的“独门秘笈”,即“以心传心”,不依赖文字的传道方式和通过引导使学禅者自己顿悟的修行方法。法传完以后,弘忍说,自古以来,传授衣法常常引起禅门内部的倾轧,受衣法的人,往往气如悬丝。并告诫他不要在此久留,要速速离开此地。这表现了他的谨慎。2.研读《南能北秀》①译文:世人都流传着“南能北秀”的说法,却未能知道根本的缘由。神秀禅师,在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担任住持修行;慧能大师,在邵州城东三十五里的曹溪山修行。佛法均属一个宗派,因为传人居住一南一北,所以就有南北流派。为什么又有渐悟和顿悟的区别?佛法只有一种,人领悟佛法有慢有快,领悟慢的,就采用渐悟的方法,领悟快的,就采用顿悟的方法。佛法本身没有顿和渐的区别,但是因为人的根器有迟钝和敏捷的区别,所以才有了渐、顿之称。②神秀虽然没能继承衣法,但也在佛法上有相当的造诣,弘忍死后,为武则天所召,传教于北方的当阳县玉泉寺。由此形成南北二宗,称为“南能北秀”。这种划分的依据,一是地域上的不同,二是悟道方式的不同。慧能一系信奉《金刚经》而强调顿悟,认为应该单刀直入,“直指人心”;而神秀一系则信奉《楞严经》,强调渐悟,认为要达到觉悟,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像扫除灰尘一样,慢慢地扫除心灵上的种种障碍。课文对这种认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虽然南北地域不同,实际上他们的师承是一致的,都是弘忍所传的禅法,在对于人的心性的认识上,他们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变的真性,而众生因迷妄颠倒不能觉悟。而从悟道方式上看,虽然侧重点不同,却是互为补充的。课文说,“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这“法即一种”所说的“法”,就是众生本具有的自性清净心。因为众生的清静佛性一向为迷妄所覆盖,只有消除妄念,真性才能显露出来。但是由于人的领悟能力有迟有疾,领悟力差的可以通过渐修使其慢慢领悟,而领悟力强的则可以引导其瞬间领悟,也就说要因材施法。实际上,法本身并没有顿渐之分,因为人的觉悟都是刹那之间的事情,只是因为人的根器利钝不同,觉悟之前的过程和方式才有了不同。第五单元“佛理禅趣”同步练习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慧能一闻,言下便悟。言下:一言之下,顿时B、若住此间,有人害汝。住:停留C、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见性,悟彻清净的佛性D、法无顿渐,人有利钝。利:锋利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法即一种,见有迟疾。B、法即一宗,人有南北。见迟即渐,见疾即顿。C、如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D、法以心传心何以渐顿?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①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②其夜受法,人尽不知。③世人尽传南能北秀④唤慧能堂内,说《金刚经》4.佛教与、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5.佛教史上朝禅宗六祖弘法的《》是汉人高僧所著的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它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把“,”的禅宗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6.佛教信徒总是言必称“佛”。狭义的“佛”是指两千多年前诞生在印度的,广义的“佛”是指大千世界所有的共称。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坛经》是佛教史上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它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B、弘忍选择慧能作为禅宗六祖,是因为他所作的偈子更彻底的体现了佛教“空”的思想,符合禅宗提倡的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的观念。C、“慧能一闻,言下便悟。”一方面说明慧能对于佛法的悟性之高,另一方面也符合禅宗“当令自悟”的传法宗旨。D、课文虽选自佛经,却没有其他佛经那种拗口的语言和繁琐的经义,语言浅显且富有趣味。8.下面对课文《南能北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能北秀”是人们对弘忍死后禅宗所形成的南北二宗的称呼。这种划分的依据,一是地域的不同,二是悟道方式的不同。B、“南能北秀” 虽然南北地域不同,但他们的师承实际上是一致的,都是弘忍所传的禅法。在对于人的心性认识上,他们也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变的真性,而众生因迷妄颠倒不能觉悟。C、“南能北秀”的悟道方式虽然侧重点不同,却是互为补充的,即“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因此禅宗南北两宗始终是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D、法本身没有顿渐之分,因为人的根器利钝不同,觉悟之前的过程和方式才有了不同。所以,领悟力差的可以通过渐修使其慢慢领悟,而领悟力强的则可以引导其瞬间领悟,也就是说要因材施法。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慧能一闻,言下便悟。其夜受法,人尽不知。②自古传法,气如悬丝。③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10.阅读教材《百喻经》六则(44页),翻译下列句子。①【愚人食盐】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②【渴见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头河。③【入海取沉水】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④【尝庵婆罗果】我今当一一尝之,然后当取。若但尝一,何以可知?⑤【诈言马死】便以血污涂其面,诈现死相,卧死人中。⑥【驼瓮俱失】既复杀蛇,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11.两千多年的佛教传播,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积淀,丰富了我们的汉语词汇。今天我们使用的很多词语和成语,都来自佛经。如:“世界”“信心”“烦恼”“生老病死”“半斤八两”等,许多歇后语、俚语,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等,也是佛教世俗化后的产物。请查阅相关资料,仿照示例,从教材47页第二题所给成语中任选四个,完成下表。 词语:本来面目出处:《坛经》意义:原指内心纯真自性,后用来表示事物原来的样子。答案1、【答案】D、利:敏捷,聪明2、【答案】CA、第一个“即”为“即刻”;第二个“即”为“虽然”。B、第一个“即”为“虽然”;第二个“即”为“就”。C、两个“为”都是“是,就是”。D、第一个“以”为“介词,用”;第二个“何以”为“为什么”。3、①信禀:信物,凭信②受:接受③传:流传④说:解说4、基督教、伊斯兰教5、唐朝慧能《坛经》“不立文字,直指人心”6、释迦牟尼,觉者(智者)7、A,A项“唯一”前还应加修饰语“汉人高僧所著”。8、C【解析】南北两宗虽然有许多相同点,但其法统的争夺却非常紧张:“顿渐门下,相见如仇仇,南北宗中,相敌如楚汉”。它们不是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9、①慧能一经传授,顿时就领悟了佛法。当天夜里接受训导,别人都不知道。②自古传授法器,都是很危险的事情,就想生命悬在发丝上一样。③佛法本身没有顿和渐的区别,但是因为人的根器有敏捷和迟钝的区别,所以才有了渐、顿之称。10、略11、只要是与佛经有关的词语,包括成语、歇后语、俚语等都可以。示例:词语:天女散花出处:《维摩诘经》意义:天女受如来佛的派遣,前去检验诸菩萨和弟子们的道行,将满篮鲜花自空中倾下,落向正在参禅的众人身上。道行够的就会从身上坠落,道行不够的就会附着在身上不下坠。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头头是道《续传灯录》表示“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同床异梦《古尊宿语录》比喻一起生活或者共事,却各有各的打算。自作自受《太子成道经》原指自己造下的业因,应该由自己承担后果。后指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拖泥带水《五灯会元》这是禅宗僧人常用的一个譬喻,表示法力强大。后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百喻经》六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寓言的特点,掌握寓言寓意的概括方法。2、能力目标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概括能力。3、德育目标体会寓意在现代社会人生中的启示意义,从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学重点:抓住关键情节,揣摩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体会其带给人生的启示。教学难点:准确把握各则寓言的寓意。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鲁迅先生在杂文《拿来主义》中说到:“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对于外国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他提出,既要大胆地吸收借鉴,又要认真地分析精华与糟粕,加以批判吸收,以期改造民族素质,创新民族文化。佛教哲学,从本质上讲是唯心主义的,是不科学的。但是,含英咀华,弃除糟粕,我们还是能够从禅语中寻觅得一些人生智慧的。二、复习旧知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文化背景在佛经中,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佛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经常“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做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据说“经中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其方式包括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遍喻等。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也称《百譬经》。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求那毗地译。全书两卷,共有98个寓言故事,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也不无启发意义。三、文本感知:品愚人故事,悟智慧人生(一)小组合作探究1、六则寓言分别说的是什么人?写的什么事?结果如何?2、组内探究每则寓言的寓意(组内交流预习作业,组长记录,归纳整理发言结果,推荐代表发言。)(二)代表班内交流第一则:《愚人食盐》译文:过去有一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去作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肴太淡,味道不足。主人知道后,就在他菜里添了一点盐。他感到菜的味道好多了,就自言自语道:“这味道所以这样美,是因为有盐的缘故。加了这一点尚且味道鲜美,如果再多加些岂不更好!”这个无知而没有头脑的人,便空口吃起盐来。结果吃得口干舌苦,反而使他自己痛苦。这就像外道中的那些人一样,听说节制饮食对修行有好处,于是就断绝饮食。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白白地受一番饥饿的困苦,丝毫没有增加一点道行,把自己的身体弄得疲惫不堪,并没有得到真道。就像那个蠢人一样,以为可以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盐,以至于口干舌苦,这也是一样。赏析:这故事原来说的是:修行人适当地节制饮食,少欲知足,是对于身体和修行都有好处的;但一般“外道” 却矫枉过正,索性提倡禁食,认为这样就可以得道,因此有断食七天或十五天的,结果影响身体,对修行却没有一点儿益处,这是错误的。那种做法和笨人吃盐一样,是可笑而愚蠢的举动。去掉这层宗教的外衣,故事也可以这样认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和盐一样,适当地添加,可以使生活充满滋味,但太多了就会变得苦涩。比如有人做事淡泊名利固然无妨,但如工作、生活不负责任,他的一生将碌碌无为、一事无成,于国于民均没有任何贡献。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愚人之所以可笑,在于他的思维出了问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盐毕竟是调味品,它必须依托食物才能起作用,只看到盐能使食物鲜美,就误以为盐是鲜美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寓意:o做事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o凡事要全面谐调,避免以偏概全;o学会克制私欲,不可贪得无厌;o不以好恶看人,做事;人生启示: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凡事应努力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最佳状态。第二则:《渴见水》译文:早年间有一个人,愚味无知,不懂事理,他口渴了,急着想要喝水。远远地看到地面上蒸腾的水气,以为就是水,连忙追赶,一直追到河边。他已经到了河边,却对着滚滚河水呆呆地发愣,并不去喝水解渴。站在旁边的人问他:“你已经渴极了,怎么到了水边,反而又不喝水了呢?”蠢人回答:“如果这河水能喝得完,我自然早就喝了。但是我想,这条河的水太多了教我怎么喝得完?所以干脆不喝了。”在场的许多人听了他这番话,都对他大加讥笑。赏析:这个故事原来比喻:有些人强词夺理地坚持着怪僻的见解,不近情理,以为佛教戒律很宽泛、很严格,一时不能全部接受,就索性舍弃不受,最终没有得道的希望,那是很可怜也是很可笑的!在现实生活中,这确实是人惯常的心理。觉得太难了,就干脆不做,浅尝辄止。哪知道渴了就喝,能喝多少是多少,没有人要求你全部喝完。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可以制定长远的目标,但切不可因为目标太远而放弃一切努力。寓意 o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o实事求是,切忌贪多求大;做好眼前事,防止好高骛远;o明确目标,量力而行;o心中有定,方可拒八面来风;o••••••o人生启示:制定长远的目标,切不可因为目标太远而放弃一切努力;积跬步以至千里。第三则:《入海取沉水》译文:  从前有一个作官人家的儿子,到海里去采取沉香,好几年方采到一车沉香运回来。于是他拿到市场上去出卖。因为价格太高,过了好多天也没有销售出去。这样,他心里很急,而且非常苦恼。那时他看到市场上有很多人挑着炭卖,总是一挑到就有人买,于是他心想:“如果把沉香烧成了炭,不是很快的就可以卖出去了吗?”他就立刻把沉香烧成了炭,果然一到市上就卖脱了,可是一车的沉香,还得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赏析:这故事原来比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退却之心,如果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结果自失大利,犹如沉香烧成炭卖一样,是非常可惜的。为很快卖掉货物,将经过一年辛苦打捞得到的珍贵香料,烧成木炭卖掉,使珍贵稀少的东西变成了廉价普通的东西,原因在于心情急躁,缺乏恒心和耐心,从而失去了理性的价值判断。它告诉我们:凡事如果急于求成,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寓意o随波逐流和急于求成,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o身处困境,更需冷静;o认清事物本质,不盲目效仿;o执着于目标,方可取得成功。o••••••人生启示:有恒心、耐心,不急不躁,才不至于失去理性判断。第四则:《尝庵婆罗果》译文:从前有位长者,派人拿钱到别人的园子里去买庵婆罗果来吃。他吩咐说:“ 质量好、味道甜美的果子,你就买回来。”于是那个人就拿着钱去买。园子的主人说:“我这树上结的果子,都很好,没有一个不好的。你只要尝一个,就知道了。”买果子的人说:“我现在应该一一品尝,然后才买,如果只是尝一个,怎么能知道个个都很好呢?”接着他取来果子,每个都尝了一下,才拿着回了家。长者见了,厌恶得吃不下,于是全都扔了。赏析:故事中的那个人用“品尝一果,怎知它果甜美”的思路,去“尽尝它果”,导致“一切都弃”的结果。这原本是用来比喻:对待佛家的教理,不知道类推,认为只有自己一一亲身体验,才能相信,最终只能导致什么也得不到。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不可能事事都要亲身经历后才能得到真知。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我们认识现实世界非常有用的思维方式。另外也可以这样认识:实践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然而绝对的实践主义不仅时时碰壁,而且不可能做到。寓意o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绝对的实践主义会时时碰壁;也不可能;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认识世界重要的思维方式。o小结:有人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每一则寓言,只要你进行多角度地分析,就会从不同地方流淌出智慧的源泉,从而对文章有创造性地理解,不仅寓言如此,其他一切文本都是这样。切记:读书的价值在于思考!正是由于《百喻经》中选编的故事可读性、趣味性很强,因而译出后1500多年来一直在中国社会上广为流传,其中的一些寓言早已摆脱了佛教宣传品的窠臼,或原封不动,或稍加改造,变成深入于民众中的故事了,常为大众引为谈资。第五则:《诈言马死》译文:从前有个人,骑着一匹黑马进入阵地攻击敌人。由于害怕,不能战斗。就用血涂在脸上,装死躺在死人堆里。他所骑的马也被别人夺去了。士兵们撤离战场后,他想回家,就割了别人所骑白马的一截马尾。回家后,有人问他:“你骑的马,现在在哪里?为什么不骑呢?”他回答说:“我的马已经死了,只好带着它的尾巴回来。”旁边的人听后说:“你的马本来是黑的,尾巴怎么变成白的了?”他无话可说,被人们所嘲笑。赏析 这个故事原本比喻:现在的人们也是如此,自称善良好心,不吃酒肉,却杀害各种生灵,制造各种痛苦毒害,还虚假地自称善良,实际上暗地里无恶不作,这就像那位谎称马死的愚人。故事中的那位骑士,因为内心的恐惧,不能参加战斗,只好装死以求保命,这种掩饰自己内心懦弱,保护自身的行为,有时候是难以避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危难过后,还要沽名钓誉,那就不应该了。故事抨击了欺诈的人心,指出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手持佛珠,却心存伪诈之人.第六则:《驼瓮俱失》译文:从前有一个人,先是在瓮里盛着谷子。骆驼把头探进瓮中吃谷子,结果出不来了,使他感到很烦恼。有一个老人过来告诉他说:“你不要愁,我教你一个可以让骆驼出来的办法。你听我的话,一定很快就可以出来。你应该把骆驼的头砍下来,骆驼自然就出来了。”于是就听了他的话,用刀把骆驼的头砍了下来。杀死骆驼之后,又打破了瓮。这样愚蠢的人,被人们所嘲笑。赏析:佛教善于将生活现象上升为对人生的理解,这个故事用意不在于指出解决骆驼入瓮办法的愚蠢,而是通过驼瓮俱失的事实,比喻由于违反了禁条,使自己的智慧之路和自我修养都丧失了。骆驼的头插进了瓮中出不来,要拯救骆驼,势必要打破瓮,而要保全瓮,势必要搭上骆驼,二者必居其一,顾此必然失彼。故事中的人却采取了一个愚蠢的办法,结果两者俱失。这样的事情,现实生活中自然不会出现,但我们也常常面临这种类似的两难局面,由于处理不当,结果也就两者俱失了。比如,考试作弊,可能会侥幸过关,但人格上也就有了一份缺憾,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就会受到处分,影响学业。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下,如果铤而走险,选择了作弊,那么人格的完善和学业就可能两者俱失。这样我们和那个愚人有什么分别呢?四、延伸拓展: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1、划出材料中关键性的句子;2、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3、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4、由果及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由此正面提出中心论点。五、布置作业:1、概括《诈言马死》《驼瓮俱失》两则寓言寓意。2、请从《百喻经》六则中任选一则,写一篇500字的议论文。附:板书设计品愚人故事悟智慧人生阅读概括挖掘启示方法人事寓意人生 《百喻经》六则教学参考文化背景在佛经中,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佛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经常“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做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据说“经中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其方式包括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遍喻等。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也称《百譬经》。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求那毗地译。全书两卷,共有98个寓言故事,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也不无启发意义。内容理解愚人食盐这故事原来说的是:修行人适当地节制饮食,少欲知足,是对于身体和修行都有好处的;但一般“外道”却矫枉过正,索性提倡禁食,认为这样就可以得道,因此有断食七天或十五天的,结果影响身体,对修行却没有一点儿益处,这是错误的。那种做法和笨人吃盐一样,是可笑而愚蠢的举动。去掉这层宗教的外衣,故事也可以这样认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和盐一样,适当地添加,可以使生活充满滋味,但太多了就会变得苦涩。比如有人做事淡泊名利固然无妨,但如工作、生活不负责任,他的一生将碌碌无为、一事无成,于国于民均没有任何贡献。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愚人之所以可笑,在于他的思维出了问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盐毕竟是调味品,它必须依托食物才能起作用,只看到盐能使食物鲜美,就误以为盐是鲜美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渴见水这个故事原来比喻:有些人强词夺理地坚持着怪僻的见解,不近情理,以为佛教戒律很宽泛、很严格,一时不能全部接受,就索性舍弃不受,最终没有得道的希望,那是很可怜也是很可笑的!在现实生活中,这确实是人惯常的心理。觉得太难了,就干脆不做,浅尝辄止。哪知道渴了就喝,能喝多少是多少,没有人要求你全部喝完。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可以制定长远的目标,但切不可因为目标太远而放弃一切努力。入海取沉水 这故事原来比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退却之心,如果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结果自失大利,犹如沉香烧成炭卖一样,是非常可惜的。为了很快卖掉货物,将经过一年辛苦打捞得到的珍贵香料,烧成木炭卖掉,使珍贵稀少的东西变成了廉价普通的东西,原因在于心情急躁,缺乏恒心和耐心,从而失去了理性的价值判断。它告诉我们:凡事如果急于求成,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尝庵婆罗果故事中的那个人用“品尝一果,怎知它果甜美”的思路,去“尽尝它果”,导致“一切都弃”的结果。这原本是用来比喻:对待佛家的教理,不知道类推,认为只有自己一一亲身体验,才能相信,最终只能导致什么也得不到。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不可能事事都要亲身经历后才能得到真知。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我们认识现实世界非常有用的思维方式。另外也可以这样认识:实践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然而绝对的实践主义不仅时时碰壁,而且不可能做到。诈言马死这个故事原本比喻:现在的人们也是如此,自称善良好心,不吃酒肉,却杀害各种生灵,制造各种痛苦毒害,还虚假地自称善良,实际上暗地里无恶不作,这就像那位谎称马死的愚人。故事中的那位骑士,因为内心的恐惧,不能参加战斗,只好装死以求保命,这种掩饰自己内心懦弱,保护自身的行为,有时候是难以避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危难过后,还要沽名钓誉,那就不应该了。故事抨击了欺诈的人心,指出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手持佛珠,却心存伪诈之人。驼瓮俱失佛教善于将生活现象上升为对人生的理解,这个故事用意不在于指出解决骆驼入瓮办法的愚蠢,而是通过驼瓮俱失的事实,比喻由于违反了禁条,使自己的智慧之路和自我修养都丧失了。骆驼的头插进了瓮中出不来,要拯救骆驼,势必要打破瓮,而要保全瓮,势必要搭上骆驼,二者必居其一,顾此必然失彼。故事中的人却采取了一个愚蠢的办法,结果两者俱失。这样的事情,现实生活中自然不会出现,但我们也常常面临这种类似的两难局面,由于处理不当,结果也就两者俱失了。比如,考试作弊,可能会侥幸过关,但人格上也就有了一份缺憾,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就会受到处分,影响学业。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下,如果铤而走险,选择了作弊,那么人格的完善和学业就可能两者俱失。这样我们和那个愚人有什么分别呢?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