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春秋笔法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春秋》:孔子所编,言辞隐晦,表述简约《公羊传》公羊高所著《谷梁传》谷梁赤所著强调“大义”“宗旨”,不重视历史史实的传记。 《左传》介绍:《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又称《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的内容十分丰富,举凡天文、地理、氏族、制度、人物、军事、外交、经济、礼俗以及鬼神、灾祥、卜筮之事无不记载,史料价值非常高。 《左传》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史学著作,同时也是叙事文学的代表作。《左传》善于用简练精当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和记述事件,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细节描写尤为出色;长于描写战争,且极富变化;善于记言,无论是大臣的谏说还是外交辞令都描摹精当,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语言“简而要”,叙事“详而博”。 春秋时的晋国有一个大臣叫赵盾,他明明没有参与谋杀国王晋灵公的叛逆行动,满朝文武都可以证明他的清白,但是晋国的史官董狐却在朝堂之上,在文武朝臣面前,竟理直气壮地告诉大家:“作为史官,我已经写下‘晋赵盾弑其君’。”此言一出,赵盾有冤难言,文武百官也爱莫能助,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要看看这千古奇冤倒底是怎么加回事。 晋灵公不君本文选自《左传·宣公二年》,题目是编者后加的。晋灵公,从其谥号“灵”可见,他不是一个好国君。不君——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动词。 君:《说文》:“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尹,治也。”《论语》“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不君:否定副词“不”修饰动词谓语,后面紧跟名词,所以“君”用为动词。 字词读音:胹蹯寘畚溜衮阙鉏麑饮嗾獒箪橐戟弑诒érfánzhìběnliùgǔnquēChúníyìnsǒuáodāntuójǐshìyí 第一段分析: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晋灵公不行君道:(他)大量征收赋税,用来雕饰墙壁(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把尸体)放在筐里,让宫女们拿着经过朝堂。名词作动词行君道大量征税连词,表目的用来刻画,绘制(用弹丸)射通“避”,躲避连词,表顺承代行人煮,炖足、掌通称通“置”,放置兼词,之于蒲、草之类编成的器物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问题一:作者开篇写晋灵公写了几件事?分别表现了晋灵公什么特点?作者首先从晋灵公的劣迹写起,表明晋灵公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 作者开篇就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厚敛以雕墙”。第二件事:“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第三件事:“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这表现了他的贪婪;这表现了他的荒唐;这又表现出他的残暴。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代词,代死尸人名,晋正卿,赵衰之字。下文“宣子”是他的谥号代这件事表顺承不译意动用法以……为患代这件事表转折却不被采纳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代词,指赵盾代词,这里指士季自己三次向前走到通“霤”,屋檐下表顺承代词,代过错过错之处、错误叩头表顺承名词作动词犯错误却兼词,于是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什么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没有什么开端少能够结束发语词像代词,这样 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士季说:“如果您的谏言没有被采纳,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荡》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有始有终,那么国家就稳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天子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作者写了大臣们对晋灵公的劝谏。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繁简对比的手法。用繁笔写的是士季进谏。在下段则是简笔写了赵盾的进谏。(晋灵公的不君及士季的进谏)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第二段分析: 可是晋灵公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讨厌,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这种时候还不忘记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这两条当中占了一条,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本段写赵盾骤谏,招来杀身之祸。一方面可以看出赵盾的忠诚,另一方面也能深刻地记住鉏麑的光辉形象。鉏麑奉灵公之命来刺杀赵盾,但当他看到“盛服将朝”的赵盾时,他产生了强烈的心理矛盾,最后他选择了自杀。 悬揣法悬揣,即“想当然”法,是史书中一种常见的写法。钱钟书曾经说过:“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时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 这种“想当然”并不是凭空虚构,而是作者根据当时的情境、事情的结果和人物的性格进行的一种合理想象。这种情况在《左转》中有很多,比如介子推母子的对话等等。因为它符合人物的性格,可以合理解释结果,所以读者非但不觉得失实,反而有历史“带入感”,觉得可信。 第三段分析: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大,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了出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日:“翳桑之饿人也。”间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第四段分析: 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饿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问为什么,灵辄说:“我给别人当奴仆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第三、四段:晋灵公设宴,计划在酒席上刺杀赵盾。这次出场的是两个武士,提弥明和灵辄。(晋灵公的谋杀及三武士的救助) 三武士形象概括:鉏麑:提弥明:灵辄:勇猛善战讲究策略舍生取义知恩图报是非分明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晋灵公的被杀及赵盾的受恶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啊!《诗》中说:‘我心里怀念祖国,反而给自己留下忧伤。’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事的原则是直书而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译文 本段写晋灵公行为不符合君道被杀,赵盾听说后返国。表现了赵盾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同时这段也是解释“赵盾弑其君”的最重要的一段。 从全文来看,晋灵公“不君”表现在哪些事情上?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晋候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公嗾夫獒焉。贪婪荒唐残暴寡恩、狡猾正面描述 哪些事情、哪些人物可以反面衬托晋灵公的“不君”?士季的警示鉏麑的自杀赵盾的责备灵辄的倒戈赵穿的弑君反面衬托 人物形象概括:士季:鉏麑:提弥明:灵辄:聪明善谏舍生取义机智勇敢忠肝义胆知恩图报忠于君主深得民心知人善任仁而下士侧面烘托赵盾 哪些事情正面塑造了赵盾“古之良大夫”的形象?骤谏灵公、谴责灵公盛服将朝善待灵辄归国主政、为法受恶尊重史官(心忧国事、直言敢谏)(恭敬忠诚)(仁而下士)(赤诚之心)(宽容大度) 董狐对晋灵公被杀一事的记录能称为“直书”吗?孔子所谓的直书有两重涵义:其一是史实的标准;其二是史义(符合纲常伦理道德)的标准。“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行文中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而是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它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通.牾wǔ】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wù)之。爱共(gōng)叔段,欲立之。亟(qì)请于武公,公弗(fú)许。及庄公即(jí)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佗【通.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通.太】叔。祭(zhài)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通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通避bì】害?”对曰:“姜氏何厌【通餍yàn】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通毋】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lǐn)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郑伯克段于鄢》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shèng),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yān)。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旧读gōng】。遂寘(通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wèi)之。”公曰:“尔有母遗,繄(yī)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通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yì)。”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kuì),永锡【通赐】尔类。’其是之谓乎。”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通悌tì】,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董狐对晋灵公被杀一事的记录能称为“直书”吗?孔子所谓的直书有两重涵义:其一是史实的标准;其二是史义(符合纲常伦理道德)的标准。董狐记述“赵盾弑其君”,坚持的就是史义的标准,即“礼”的原则。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所以记做“赵盾弑其君”是合乎礼法的。孔子对他寄予同情,却又认为他背负“弑君”的罪名并不算冤枉。后世把敢于坚持原则、秉笔直书称为“董狐笔”。 孔子赞赏董狐的做法,并且在《春秋》一书中对这件事作了类似的记载:“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对于以“礼”为评价准则的“董狐笔”,我们应作怎样的评价?1、有可能模糊事实真相,造成不必要的误解。2、肯定董狐不畏权贵、坚持原则、秉笔直书的精神。 《为了忘却的记念》中鲁迅写烈士冯铿:“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鲁迅先生对死难烈士如此描写,是否有些刻薄?鲁迅使用了“春秋笔法”,不着一字,尽其褒贬。他否定的是烈士外在的东西,高度肯定的是烈士内在的精神。“体质是弱的”,目的是来反衬意志是强的;容貌“并不美丽”,目的是来反衬思想品格的美丽。 《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写到:……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叙事艺术言简意丰。正反对比,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人物形象生动。 本文写晋灵公搜刮民财,残酷暴虐,最终被臣下杀死的故事,赞扬了赵盾的敢于直谏、忠于国事和董狐的不畏权贵、秉笔直书的精神。同时把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做了形象化的说明。本文主旨: 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是:君像个君样,要按君道去做,臣像个臣样,要按臣道去做,父子也一样。2.晋灵公不君,是说晋灵公不行君道。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屠杀宰夫,不但知错不改,还暗杀、谋害忠臣,哪里像个国君呢? 3.赵盾身为臣子,他对晋灵公滥杀宰夫直言敢谏,尽了忠君之职。赵盾在职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他盛服待朝,“不忘恭敬”。从赵盾对待饿坏了的灵辄来看,又做到了养民也惠了。赵盾的确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4.写灵辄虽然着墨不多,却写出了一个孝子的形象。灵辄按子道而行,三天没吃饭,都快饿死了,当得到一点吃的,还不忘留下一半带给母亲。这可谓是大孝。 5.董狐认为是赵盾弑君。这看起来不公,但文章结尾为赵盾婉惜说:"为法受恶,惜也。"这里所说的这个"法"就是儒家的君臣之道啊!最后,《春秋》是阐述孔子政治理想的,《左传》号称是解释《春秋》的。《春秋》说赵盾弑君就是要求一个臣子要"忠之至",忠到极致才成。也就是说赵盾忠的还不够,责备他呀!这是名分所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确是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出儒家君臣父子的思想观念。 关于课文的几个问题1、《晋灵公不君》一文从哪几个方面集中写出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的?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突现了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第一部分以典型的事例写晋灵公的苛政、奢侈,及虚言接受士季的劝谏。第二部分写晋灵公不但不改正错误,反而对劝谏他的赵盾连续下毒手。第三部分写灵公被赵穿所杀,赵盾身背弑君之名。 2.以儒家的观点如何认识《晋灵公不君》中赵盾这个人物?赵盾按臣道,做到了“敬”。他尊敬国君,对国君最忠,这表现在他的直言敢谏。赵盾对晋灵公滥杀宰夫是谏诤了,且由此引起晋灵公谋害。这不能说不是直言敢谏,尽了忠君之职。所谓"敬",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敬业,对工作重视认真。赵盾在职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为了上朝,他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敬业,所以鉏麑这个杀手,也不能不感叹说,赵盾是"不忘恭敬"。在这里赵盾确是做到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了。 赵盾能做到体贴下情。当其打猎遇到灵辄饿得很时,就给了他吃的,知道其家中还有老母,舍不得吃时,就叫他吃完,又带上一袋饭和肉回家。从以上种种表现看,赵盾确乎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 3.举例说明本文的材料富有魅力。唐人刘知己《史通》评《左传》说:"著述罕闻,古今卓绝"。清人章学诚也说《左传》"叙事之文其变无穷……"如本文写晋灵公的荒淫无道,一是写他厚敛以雕墙极度荒淫,一是写他的残暴,有对宫外百姓的"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有对宫内宰夫的"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这样的材料实属"罕闻",把晋灵公的昏聩、残暴与狰狞彰显而出,表现力极强。 4.举例说明本文情节曲折,跌宕多姿的艺术特色。紧张动人的情节赋予本文以强烈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其中士季与赵盾商议进谏所预示的危险,鉏麑行刺一段对鉏麑心理矛盾的刻画,提弥明搏獒场面之惊险,赵盾身背弑君之名的无力辩解等等,这些情节的叙述和描写,有悬念,有虚实,有动感。或令人惊悚,动人心魄;或诱人体味,发人深省。环环相接,此起彼伏,耐人寻味。确有变化莫测,情趣横生之妙。此种曲折踪跌宕,还体现在叙事笔法的灵动上。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通过人物活动展现人物画面。语言“简而要”,事情“详而博”。《左传》是我国历史著作的典范,也是先秦重要的文学著作,对后代的叙事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晋灵公不君《左传》不行君道(名词作动词) 《春秋》叙事例说:“长勺之仗”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左传》中有了《曹刿论战》。课文一事,《春秋》就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灵:谥号。《逸周书·谥法》、郑樵《通志》均有记载,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准,用一些固定的字,赋予特定的涵义,用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德等。表扬:经纬天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叡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圣闻周达曰昭,圣善闻周曰宣,行义悦民曰元,安民立政曰成,布刚治纪曰平,照临四方曰明,辟土服远曰桓,聪明睿知曰献,温柔好乐曰康,布德执义曰穆。 批评: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 杀戳无辜曰厉。同情:恭仁短折曰哀,在国遭忧曰愍, 慈仁短折曰怀,用两三字:赵孝成王。后世谥号除皇帝外,多用二字:忠武侯(孔明),文忠公(欧阳修),武穆王(岳飞)、文正公(范仲淹)。 提弥明在赵盾赴宴后知道了灵公的阴谋,他不是贸然出击,而是首先讲礼法:“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以此作为让赵盾离开的理由,表现出机智的一面。晋灵公不仅没有理睬提弥明所讲的君臣之理,反而唤猛犬去咬赵盾,这再次表现出晋灵公的“不君”。提弥明与猛犬和甲士们英勇搏斗,最终不敌身亡。第三段中提到的武士是提弥明。 第四段提到的武士是灵辄。灵辄是在提弥明在与甲士们搏斗中出场,他本是灵公的甲士,却反戈一击,救出了赵盾。当赵盾询问恩人姓名时,他只说是“翳桑之饿人”。在灵辄此次出场前,作者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补充交代了当年赵盾在首阳山救灵辄的一段往事。 第五段分析: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晋灵公的被杀及赵盾的受恶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晋灵公的不君及士季的进谏)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晋灵公的谋杀及三武士的救助)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晋灵公的被杀及赵盾的受恶 韩琦杀庙(秦携带英哥、冬妹上)秦:(拦头)母子三人出宫院不由人黑血往上翻强盗今日(上板)为官宦(二六)贪图富贵无心肝母子们好似失群雁猛然想起事一端昔日里孤雁心瞀乱一心要奔极乐天整飞了七日并七晚两膀无力落沙滩落在了沙滩遇恶犬弱肉强食树林间早知晓命丧恶犬口悔不该远路把佛参我和孤雁一般样也不该上京找夫男为寻强盗进宫院谁料他无情无义把脸翻患难的夫妻弱儿幼女全不念拳打足踢赶外边含泪悲痛回庙院娘儿们上了无底船英:妈!冬:妈!(英哥、冬妹下,秦随下)韩:(幕后)这个!(韩上,搜门)(带板)韩琦奉命出宫院上令差遣不敢延迈开大步往前赶若不杀民妇我难回还(白)民妇人等着!(韩下,秦随带儿女上)秦:(带板)耳听后边人声喊不知所为何事端进得庙来把门掩韩:(带板)行步来在古庙前走上前来把门唤(白)开门来(韩砸门)!秦:不好了!(带板)吓的香莲心胆寒我这里放下破天胆儿女们退后莫近前无奈了开门向外看(韩踹门而入,拔刀与秦对视,追杀秦氏母子) 问大爷杀我为那般(滚白)我叫叫一声大爷、大爷,是你进的门来一言不答、执刀就杀,我母子身犯何罪、又犯何法了?韩:(带板)说什么你们无有罪得罪驸马犯法律(追杀秦氏母子)看刀!秦:(带板)叫大爷平心且静气(截)韩:讲!秦:(二六)听我与你说来历我家住湖广钧州地二公婆饿死好惨凄我丈夫名叫陈世美我本是他的结发妻所生一男并一女沿门乞讨到这里秦香莲本是我名讳母子三人古庙宿韩:(叫板)这个!啊!(大塌板)听罢民妇人言共语原来是驸马结发妻怪道来杀人有用意我韩琦如今才明白陈世美忘恩又负义助纣为虐我不为走上前来忙赔礼叫夫人请起莫屈膝秦:(二六)母子三人且站起要把此事问来历进门来执刀要杀我但不知所为何是非韩:(二六)非是我执刀来杀你我千岁宫院差来的秦:(二六)你千岁他是哪一个再问大爷你是谁韩:(二六)我千岁名叫陈世美我是他差官小韩琦秦:(紧二六)你千岁不认妻和子赶尽杀绝为怎地韩:(二六)倘若不把你杀坏(带板)后婚驸马犯法律秦:(带板)韩大爷与我讲一遍原是强盗杀亲眷走上前来忙拜见再叫大爷听心间陈世美作事心太残你看我母子冤不冤大爷你要行方便感你的恩德重如山韩:(带板)夫人把我的心哭软铁打心肠软二三背地里我把驸马怨心比狼虎更凶残你和发妻有仇怨我和她结的那里冤(踱步,无奈思考) 秦:大爷,大爷!大爷!韩:(带板)把他的银两交与你(将银递与秦)你母子逃走莫迟延(白)快去!秦:(带板)韩大爷侠义世罕见(接银)放我母子逃外边手拖儿女出庙院韩:(看刀,猛抬头,向秦母子)回来!秦:(尖板)莫非你心神不定悔前言韩:(尖板)非是我反悔心不定临行驸马他有叮咛杀了人还要有凭证回宫去刀头他要验红秦:(尖板)听说强盗要验红、要验红倒叫香莲吃大惊二次上前忙跪定再叫大爷听心中要杀你将我杀了留我儿和我女全当大爷你亲生(白)大爷!韩:(尖板)叫夫人低言莫高声(白)请起!墙内说话墙外听我这里回宫去复命(带板)驸马岂肯把我容我有心杀了他母子命秦:大爷,大爷!大爷!韩:唉,难煞人了!(带板)无故杀人天不容左难右难难住我把韩琦夹在两难中(尖板)韩琦心上主意定一人死要救她三人生诳她母子出庙去(白)夫人你听庙外人喊马叫,像是驸马到了!秦:待我去看!韩:(尖板)韩琦自刎古庙中秦:韩大爷造下谎了!(进门,韩倒地)大爷!(带板)我一见大爷把命断(喝场)我的韩大爷,大爷,韩大爷!此事叫人好惨然陈世美陈世美我与你结下大仇冤不报此仇心不甘怀抱钢刀出庙院包相爷堂前去喊冤(白)大爷,韩大爷!(秦怀抱钢刀,携带儿女下)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