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汉家寨一、教材1、教材的作用《汉家寨》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的一篇散文,它之所以被选入高中教材,我认为是文中所蕴含的精神值得正处在精神塑造期的高中学生学习,以达到拓展他们的精神空间的目的。文章追忆作者途径汉家寨的情景,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下,汉家寨人的坚守让作者仿佛找到了人生的答案,懂得了坚守的可贵。作者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来展示一个特殊地域、特殊社会群体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特殊的民族的精神文化。汉家寨,顾名思义居住的都是汉人,但是汉家寨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在新疆戈壁,这里死寂、荒凉,生存环境残酷,而汉家寨人在这里坚守了一千多年。在雄伟磅礴的自然环境面前显得人类是如此渺小,带着这样的感受作者走近了汉家寨。在这个“特殊的地域”中生活着一群特殊的人,这群特殊的人以一老一少为代表,作者在汉家寨停留了一天一夜,但是只选择了这两个,那么这两个人究竟有何深意呢?老人和孩子,代表着生命的传承,汉家寨人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坚守这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是一枚被人遗弃的棋子,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恐怖的自然中。在这样的不毛之地,汉家寨人如何生存下来的呢?由此进入到对文章意蕴的探讨,汉家寨人靠着“
特殊的民族的精神”坚守了一千多年。作者在汉家寨受到精神的震撼,看到了爬上了“精神高原”的汉家寨人。他发现恶劣的自然在精神强大的汉家寨人面前是渺小的,作者从走近汉家寨时的“渺小”到离开汉家寨时的'‘伟大”,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旅行,内心激动不已,不舍地离开,以至于在离开汉家寨之后很长时间里都在不断地回忆咀嚼,“充盈心底”。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所提倡的三维目标并重的教学观念,以及我对文本的理解,制定了以下的教学日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小组合作,自主探究(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引导学生充分探讨“坚守”精神对人生的意义3、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悟“坚守”对人生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4、难点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等原因,可能不会深刻领会文中的''坚守”
的主题。二、说教法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热情参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个理念,我安排“读一一品一一究一一写”四个环节,遵循“文以载道”的原理,引导学生从文入手,缘文释道,因道悟文,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感悟和思考。三、教学过程采用情境导入法,以西域胡杨导入文本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兴趣。对散文主题的探究一直是学生害怕的,特别是精神哲理层次上的主题探究。所以,对《汉家寨》的意蕴的探究,我采用由表及里的方法,抓住“特殊地域”一一“特殊社会群体”一一“特殊的民族的精神文化”,逐层深入。1、特殊地域先请学生朗读景物描写的段落,并概括景物的特点。(最好是能用作者自己的话来概括)第一部分对景物的描写主要扣住“死寂”和“荒凉”,可以说这样的环境是毫无美感的,但是作者却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它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要求学生找出第一部分中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的句子。这里一共有两处:“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在那种过于伟大磅礴的荒凉自然之中,我觉得自己渺小的连悲哀都是徒劳的”。前一句强调景物对人的震撼,正是这种震撼让作者感觉人的
“渺小”。这一部分的学生主要以读为主,主要是培养筛选信息和概括的能力。2、特殊社会群体作者带着人在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的心情走进汉家寨的社会。“社会”就是写汉家寨里的人,这个社会群体的特殊表现在哪里呢?(从社会人的角度,思考汉家寨人与其他的人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教师加以提示:汉家寨,自然居住的是汉人,而汉家寨的地理位置是新疆,汉人长期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域,这是特殊之一;汉人这里生活了一千多年,但是仍然穿着汉服,保留汉人的传统,这是其二;这里环境恶劣残酷,不适合生存,他们却生存下来了,这是其三。对于汉家寨这个特殊的社会,作者只选择了一老一少,对人物没有语言的描写,只有动作和眼神。作者不厌其烦地写眼神,为什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中多次写到“盯着”,一方面,这里是被丢弃的棋子,与外界几乎是没有来往,所以看见我这个来客很好奇,另一方面通过这个“盯”写到小女孩的眼睛一一黑亮,清澈,毫无杂质,纯洁,天真。所以,小女孩好奇盯着“我”,而没有迷惑,这是对于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的没有产生怀疑。除了对小女孩的眼神的描写之外,作者还描写了衣着,'‘红色的棉袄”,代表着热情,代表着生命力,正是一老一少的生命传承,使得汉家寨在特殊地域中顽强存在,就像人类一样绵延不绝。
3、特殊的民族的精神文化这样一群生活在特殊地域的汉人,为什么在一个不适合生存的异域生活了一千多年呢?他们依靠什么坚持下来的?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为什么”学生很难直接探究出来,所以我让学牛先思考“依靠什么”。学牛们得出的答案也是很丰富多彩的,如勇气、毅力、坚忍……,在这里我还要给学生一点提示,汉家寨人在这里居住了一千多年,但是他们的生活习惯仍然保留了汉人的传统,说明了什么?(他们坚持汉人的传统,就是在坚守民族文化;一千多年,这个曾经是祖祖辈辈开垦、生活的地方,对于汉家寨人来说,就是他们的家园,他们的故土,坚守在这里就是在坚守家园、坚守故土,这种安土重迁的思想正是他们热爱故土的一种表现,“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所有这些都属于精神层次,也就是说汉家寨人仍然坚持在这里,靠的是精神,坚守的精神。“靠什么”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为什么”的问题也解决了。汉家寨人的坚守精神对作者有何影响?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可以分成两步:阅读第三部分,首先我们来看看作者带着什么样的心情离开汉家寨?学生可以找到文中"遗憾”"激动”等词。教师进一步发问“遗憾”什么?又“激动”什么?
“那无言的老人再也没有出现。我等了一会儿,最后遗憾地离开了”,“我”渴望在离开前在见老人,为什么?(老人身上的坚守精神给了作者巨大的心灵震撼,离开前再次表达内心的崇敬)“我强忍住心中的激动,继续我的旅途”,“激动”什么?根据上文“我”看见了“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和“三岔戈壁的万吨铁石”,即使是空山绝谷、万吨铁石,人类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小女孩身上展现的坚守精神让“我”激动不已。所以,作者被汉家寨的自然环境所震撼,觉得人的渺小,带着这样的感受进入汉家寨,那么作者离开汉家寨的感受呢?一一人的伟大,作者的灵魂再次受到震撼,这种震撼影响久远。小结:我试图通过教学,带着学生跟随张承志的脚步走进荒凉沙漠,接受心灵的洗礼,攀登精神高原,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旅途。四、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力求简洁,一目了然,特殊地域捋殊社会群化特殊精神文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