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云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欣赏丰子恺高超的语言造诣,品味形象化的语言。2、理解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3、体会作者个人的创作与民族前途命运紧密联系的民生思想。二、教学重点:“云霓”的特殊含义以及木文的语言特色。三、教学难点:丰子恺的民生思想。四、课吋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喜欢漫画吗?那你看过丰子恺的漫画《云霓》吗?(课件展示漫画)让我们通过丰子恺的文和画,一起感受丰子恺的思想光芒。(二)、整体感知、解读文本: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云霓,在本文中指向几个对象?明确:自然界的云(实)一幅漫画,一篇序,一本画册(实),象征希望,走出困境的力量(虚)。辞海中关于“云霓”的解释:(1)、高空中的雨雾;(2)、下雨的征象。引文: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2、本文屮的云霓也和一场大旱有关,课件展示有关1934年大旱的资料。3、丰子恺笔下的1934年是怎样的?他是如何描述这种“大热”的?请同学们从 文中选出比较典型的文字进行赏析。(学生分小组讨论,3分钟)明确: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充塞了人间。通过河底、池塘、野草、凳子、桌子、洋蜡烛、薄荷锭、狗子、水、田土、秧苗、男子、妇孺等细节化的描写,突出天气z炎热。(学生自行赏析文屮描写性的句子,教师点拨指导)3、对于这种“大热的苦闷”,人们随之而产牛了“大旱的恐慌”,作者又是如何表现这种恐慌的呢?请七位同学分别诵读文中七句语言描写,注意读准语气,把握情感。四、拓展探究:1、在大旱中有那么多的人自杀,丰子恺笔下的人物为何没有自杀?他们和自杀者的区别在哪?明确:他们的内心抱有希望。丰子恺笔下的人物,不屈从于命运,他们抗争求生,他们是乐观的,尽人事顺天命。2、这场旱灾发生在1934年,作者写作本文的时间是1935年,作者为何要旧事重提呢?1935年的中国社会现实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冋忆、讨论)明确:(学生齐读)因为我觉得现代民间,始终充塞着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而且也有儿朵“云霓”始终挂在我用美好的们的眼前,时时用美好的形态来安慰我们,勉励我们,维持我们生活前途的一线希望,与去年夏天的状况无异。明确:课件展示与1935年有关的文学作品,以便于学生了解当吋的社会背景。3、今年的情形与去年相似但又有不同,不同在哪里?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明确:人的状态不同,去年的农人们都在努力抗旱,今年的人显得茫然,消极。(学生从文屮找出关于现在的人们的描写)因为此时的人们身处战乱中,看不到生活的希望。2、我们猜测一下,现在的“云霓”可能指什么呢?我的“云霓”描绘的是什么内容呢?(课件展示漫画)你从这些漫画中感受到了什么?明确:(学生讨论)共产党、国民党或者其他的希望。 愉悦、温馨、和谐、美好。作者描写民间生活的用意,就是在呼唤人们“过自己的日子,平安相处,勿起杀戮之心”。可见作为艺术家的作者对民生的关怀。3、好的散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意蕴,细心的读者能读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为何说“我这《云霓》能不空空地给人玩赏吗?能满足大旱时代的渴望吗?自己都知道不能”?明确:这并不是作者在自谦,对于天灾(去年的大旱),他尚能谈笑风生;面对现代民间的人祸(连年战乱),他却深感希望渺茫。他想通过艺术改良人性,但这不是一朝一夕,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做到的。他是在呼吁更多的艺术家行动起来,投身到民族救亡的洪流中来。五、课堂练习:请为“大旱云霓”写一段颁奖词。(学生习作、展示)参考人物:丰子恺、鲁迅、田汉、聂耳……六、课堂小结:大旱时代的云霓永远灿烂在历史的天空,在当今民族复兴的新时代,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长为一朵带有希望的云霓,我们伟大的民族就一定能沛然而雨,勃然而兴!板书: 教学反思:我上的这节课是丰子恺的《云霓》,出自选修课本。本文是一篇现代散文,学生对字句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但是学生对作者丰子恺的思想了解并不多,对于云霓的象征意义领悟不透彻。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就放在了领悟作者的民牛思想之上。让学生通过丰子恺的漫画和文字,一点点地深入了解其思想的光芒。当然,作为一节语文课,还是要以语和文为主,要上岀语文味。因此,我安排了有感情诵读和写颁奖词这两个环节,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诵读能力,又提高了写作水平。当然,设想总是好的,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牛活动不够充分,教师点拨还有不到位之处,师生配合默契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本人也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争取把个人业务再上一个新高!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