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课题序号5-3授课班级高一()班授课时数2课时授课形式讲读课授课章节名称获得教养的途径使用教具教学目的1、学会筛选重要信息,并能够概括要点。2、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3.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学重点了解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学难点学会筛选重要信息,并能够概括要点。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更新、补充、删节内容补充介绍作者赫尔曼•黑塞课外作业完成书后练习一、二、三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获得教养的途径赫尔曼·黑塞什么是“真正的修养”获得教读经典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养的途径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二、走近作者三、理清脉络人们总爱把青春比作远航的帆船,需要动力、明确的方向和积极的心态。感谢新教材,“吟诵青春”板块让我们获得了前进的动力,“设计未来”板块让我们的航行有了明确的方向。那么,拿什么保证它稳健自如、意气风发地驶向彼岸呢?我们应该探索获得教养的途径了。在《获得教养的途径》里,文章其实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途径,那就是——读经典。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7.2-1962.8.9)德国作家。1923年46岁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行》、《玻璃球游戏》等。第一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在这里,作者的意思很清楚: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并不矛盾。在这里“教养”和“修养”的内涵是交叉的。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第二段至第五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在论述读书的必要性时,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第六段和第七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实现阅读的目的?作者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地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一种是“多数缺少天赋的人”,他们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能阅读低俗的文字。一种是“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的少数人,始终被“新的魅力”所吸引,他们的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从“幼儿园”变成
三、文句赏析“城市和国家”,直到变成“全世界”,变成“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文章用这样的对比,再次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出示文章的脉络:什么是真正的修养,获得教养要阅读经典,获得教养要反复读经典)读过之后我们的感觉一样,文章大气,典雅,经典的句子像珠贝一样散落在文章中,当然也会有一些困惑的句子,像璞玉一样等待我们用思想的刻刀去雕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要求分三个层次:1.美文共欣赏;2.疑义相与析;3.文笔试比高学生按顺序层层深入地进行欣赏,质疑,讨论以及文句摹写。(设置这些环节综合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是有层次性地提出要求,有助于同学自主选择,激发挑战欲望和合作心态,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另外,在小组活动中实现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探究和发现,思维碰撞,情感交流。老师要充分关注动态生成的东西,事先也要有充分的预设。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引导作用,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研习文本;另外,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生生、师生以及师生和文本的互动。)教师自己提出疑问的地方。(老师事先预设一些疑点,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查漏补缺”。)这些问题包括:1.为什么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为什么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参考答案:掌握作品里的鲜活的意识和人类巨意识财富;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丰盈,使自己与整个人类建立起息息相关的形象;使生活更有意义。)2.如何理解文章结尾“通过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万条,要达到的目的也有成千上万个,可没有一个是最后的终点,在眼前的终点后面,又将展现出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参考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形象说明真正的阅读者为获得教养而进行的阅读是一种愉快的精神旅行,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进入新的境界。)3.为什么作者强调阅读经典作品?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
四、拓展延伸五、课堂小结六、作业(这个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探讨的兴趣: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每个时代都有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很多东西被淘汰,无法流传?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为什么经典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4.为什么“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参考答案: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探讨以上问题,可以请同学一方面从课本中寻找信息,另一方面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自由读一些经典的句子。(在读中进一步揣摩和感悟。)推荐读第6节中间部分(中间部分的描写用比喻展示了成长过程中书籍带给我们的神奇的魅力,比喻奇特而华美,值得欣赏)。总结:我们有一个现实家园,也有一个精神家园,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都是用书籍砌成的。文章写于上个世纪,俗话说:“时移则事异,时过则境迁。”你觉得今天还有读经典的必要吗?举手表决。你喜欢读经典吗?举手表决。(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总体情况了解)你更喜欢读经典,还是流行读物?(出示讨论二:我心中,谁更重?)小组内讨论,辩论。教师在评价中引导学生思考经典和流行作品的关系(结论:经典是过去的流行作品,明天的经典市今天的流行)再次设疑:经典都是好的吗?今天如何读经典?学生讨论。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一本本好书,就像一艘艘船,把我们引向更广阔的海域。……让我们热爱经典、阅读经典,汲取经典的力量和智慧,让理想在经典的保驾护航下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完成书后练习一、二、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