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西师大版[教学内容]9加几(教科书第96~9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七的第1~2题。)[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以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凑十法”。[教学难点]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花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喜欢哪些运动?(跑步、跳绳、跳远、踢球、跳橡皮筋……)那你参加过运动会吗?在运动会上你做什么?(我参加接力赛跑、我参加立定跳远……)看来,同学们很喜欢开运动会,在运动会上有的同学参加项目为班级争光,有的同学当拉拉队,为参赛选手加油助威。看!光谷一小正在举行运动会,运动场上多热闹啊!咱们去看看吧!2、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每项比赛各有多少人?学生先独立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汇报。(踢毽子的9人,跳远的7人,跑步的6人,跳绳的3人)
3、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用加法解答的问题吗?(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只限在一种运动人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两种运动的人数合起来提出加法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分类板书。生1:有7人跳远,有3人跳绳,一共有几人?算式是:7+3=生2:有3人跳绳,有6人跑步,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3+6=生3:有6人跑步,有7人跳远,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6+7=生4:有7人跳远,有9人踢毽子,一共有几人?算式是:7+9=生5:有9人踢毽子,有3人跳绳,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3=生6:有9人踢毽子,有6人跑步,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6=……4、教师指着板书的1、2说:这些题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让我们一起算一算(全班齐读)。指着板书3、4说:这些题我们以后再来学习(师将其擦掉)。(指着板书5)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讨论像这样9加几的加法该怎样算。(板书课题)二、探索研究。1、初步探索算法。师:比赛正在进行,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解渴的饮料,已经喝了一些。(课件出示主题图左下角插图)这是剩下的,有多少盒呢?请大家仔细观察,想一想,然后告诉我。生1:有13盒饮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我是一盒一盒数出来的。生2:一共有13盒。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2:盒子里面有9盒,我再接着数外面的4盒,就是13盒。生3:我也数的是13盒。我和他数的方法不一样。师:你是怎样数的呢?生3:我看到盒子外面有4盒,再接着数盒子里面的9盒,就是13盒。
生4:我和他们的都不一样。我是先把盒子外面的拿一盒放到盒子里面,盒子里面就有10盒,再加上外面的3盒就是13盒。师:这几位同学说得都很有道理,你喜欢哪种方法呢?4人小组互相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理由。2、进一步认识“凑十法”。(1)出示做一做第2题鸡蛋图。盒子里面装有9个鸡蛋,又出示4个鸡蛋。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你准备怎样摆?怎样算?(2)出示做一做第2题蛋糕图。盒子礼貌装有9块蛋糕,又出示8块蛋糕。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块蛋糕,你准备怎样摆?怎样算?3、小结:刚才我们求一共有多少盒饮料,一共有几个鸡蛋,一共有多少块蛋糕,都是怎样摆的?我们可以把这样凑十的方法运用到9加几的计算当中去。4、教学例2。(1)出示小棒图。左边有几根小棒?右边呢?要求一共有几根小棒怎样列式?(9+3)9+3怎样算?同学们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指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然后同座之间互相说算法。(2)出示小花图。左边9朵黄花,右边7朵红花。请同学们默默地观察这幅图,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朵花怎样列式?也请你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怎样算。后指名演示并汇报算法,教师根据汇报板书。5、小结:我们在计算9+3时,把3分成1和2,在计算9+7时,又把7分成1和6,为什么要把3、7分成1和几呢?(因为1和9能凑成10)6、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要求用凑十的方法先圈一圈,再算一算。后集体订正。三、课堂小结。怎样计算9加几?回顾前面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问:这些题你会算吗?算给你的同座听,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9+4、9+3、9+7的和都超过了10,我们叫它进位加法。四、巩固练习。
完成第99页1、2题。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96-98面的例题,第99面的习题。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地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四、教学设想"9加几"是第一册第九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中的第一课,这个单元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十分的重要。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熟练地计算10以内加法及10加几的式题,初步积累了一些计算经验。而通过这节课的探讨,不仅使学生掌握凑十的计算规律,而且能让他们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比如,8加几、7加几等。所以,我首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CAI课件展示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和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并设计简单的数学问题,再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第三,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拥有自主发现的经验,尊重学生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创新意识。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小朋友们的歌声真动听,老师想看到你们漂亮的坐姿,刚才下课小朋友玩得高兴吗?好,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我们的数学世界。播放自制CAI课件,向学生展示生动的运动会场景,并告之只有完成闯关游戏,才能进去观看。第一关:填空9+()=109+1+0=()(轻易闯过)第二关:数的分解(轻易闯过)第三关:口算10+7=()10+2=()9+4=()9+7=()(此关没过,引出新知)(设计意图:"闯关"游戏有如磁铁,在一节课的开端就吸引学生,让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中,带着问题进入运动场,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答案。这个游戏也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凑十法"的运用做了充分的铺垫。)(二)引导设计1、观看课件显示的运动会场景,镜头拉近至分饮料的情节。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1)师:运动会上,为了给运动员解渴,我们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还有多少盒?(2)小组探讨,互相启发,共同解决;教师巡视,了解情况。(3)全班交流,小组代表介绍解决方法;根据学生发言,屏幕逐一出现各种方法:A、数数法:1、2、3、……12、13,一共有13盒。B、接数法:箱子里有九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是13盒。C、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到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可以叫学生上来演示)D、师:大家真棒,想出了这么多方法,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E、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凑十法,就让学生摆弄学具,在操作演示中再次体会"凑十"过程。请一名学生述说计算过程。屏幕上同步显示过程。3、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师: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师:刚才有的小朋友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小朋友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怎样计算九加几。师:要计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9+4=131310师:9+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面的饮料。提问: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十盒?(加1盒)这一盒从哪来?(盒子外面的4盒饮料中取出1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13盒),所以9+4等于多少?(等于13)4、利用教材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7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7)①9+7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②探讨9+7的计算方法。③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教师板书:板书:9+7=161610④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⑤独立完成第98页的例25、小结:今天具体研究"9+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CAI课件带着学生走入运动会场,生活也就走进了数学课堂。在"引导设计"中,我引导学生如何从情境中去挖掘可提供问题的素材,又是怎样组合成问题,让学生明了问题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为下一个环节"尝试设计"做了充分的准备。我放手让学生思考,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整体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逐渐形成对数学方法的认识,从而达到自己能够接受数学上的优化,放手让学生思考,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方法不做优劣评价,真正做到尊重学生选择。)(三)尝试设计同学们接着看课件,CAI依次显示:跑步项目,跳绳项目,踢毽子项目,跳远项目等。教师提问:你能发现并设计出9加几的数学问题吗?分小组活动:1、收集信息。还有哪些运动项目?各有几人?2、尝试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3、解决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式,允许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算出得数。4、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计算时怎么想的。(设计意图:依据现实生活的情况,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自己设计学习问题,是现在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运动会情景图,先让学生观看CAI课件,收集信息,再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这个环节的设计,前后呼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四)反馈练习1、开火车口算。9+1=9+2=9+3=9+4=9+5=9+6=9+7=9+8=9+9=2、CAI课件显示练习十七第3题根据图意填写算式,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说一说,"蚂蚁虽小,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渗透团结合作精神的教育。(设计意图:反馈练习中,我用生动的CAI课件创设了游戏情境,并通过小蚂蚁的团结力量,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本课教学的主体培养目标在此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五)评价激励1、小组内互评2、全班交流
同学们真棒,自己会设计数学问题了,并且能动脑筋去解决。你还有什么新想法和新见解?(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及他人的表现,启发学生互评,并进行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自我教育。)(六)游戏:《找朋友》、《幸福拍手歌》(七)作业设计留心观察教室里、学校里、家中的事物,提出一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八)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计算,也可以用“凑十法”计算。(凑十法: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9加几”教学设计分宜一小【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 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游戏用品。 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今天,钱老师想带一(1)班的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我先来考考你们。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lO+8 10+9 师:这些都是几加几的算式?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 师:我们来到运动会场的一角,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先小声说给自己听,再举手汇报。(指名回答)
小结:运动会场里有运动员和裁判员,赛跑组有6名运动员,跳绳组有3名运动员,踢毽组有9名运动员,跳远组有7名运动员。 2.试着说说想法。 师: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买了一些盒装饮料,纸箱里装了几盒?散的有几盒?你知道共有几盒饮料吗?(指名回答,板书算式) 师:你是怎样算一共有几盒的?(指几名学生发表看法)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1、2、3……12、13依次数。 (2)从9数到13。 (3)9和4合起来是13。 (4)13可以分成9和4。 (5)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 3.得出最佳方法。 师: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种方法,哪种最好呢?为什么? 师: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数比较麻烦,9和4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先看纸箱本来可以装几盒,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变成10盒再来想,10加几比较简单。(演示凑+过程)为什么要拿1个放进纸箱里呢? 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板书:) 我们的想法在思维图上一目了然。 4.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往运动场上看一看,你能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呢?先问问同桌,比一比谁提得多,老师有奖品。 (指名提问题,并发给奖品) 师:刚才小朋友提的问题真棒,我们来共同解决它。
(单独出示踢毽组和赛跑组)问:踢毽组和赛跑组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9+6=”) (展示凑十过程)画思维图: (展示踢毽组和跳绳组)问:踢毽组和跳绳组一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9+3=”) (展示凑十过程)画思维图, (展示踢毽组和跳远组)问:踢毽组和跳远组一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算式9+7=16) 5.归纳算法特点。 齐读算式。问:算式有什么特点?第一个加数是几?我们叫它9加几。 师:我们是怎样算9加几的呢?都是把9加几变成10加几来算的。(用箭头将算式和10加几连起来) 边画边说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成+,算得数。学生齐说后同桌拍手说顺口溜。 6.动手操作。 (1)摆小棒,“左边摆9根红色的,右边摆3根黄色的,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根小棒?”(实物展示台出示) (指名列式)师:说说怎样想的?(学生说后,展示移小棒,圈小棒) (2)摆图片,“左边摆9个红色的圆片,右边摆7个黄的圆片,怎样算一共有几个圆片?”(指名列式)“说说怎样想的?” 师:把你想的过程在书上填思维图。(指名报答案) 三、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游戏:摘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特点:(先小声说给同桌听)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小结:(1)结果都十几。(2)得数十几中的几比第二个加数少1。 问:这个“1”哪儿去了?掌握这个特点,我们就能又准又快地计算9加几的加法了。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老师有几个问题要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1.数菠萝。 (大屏展示9个再添5个)问: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个菠萝?说说怎样想的。(圈住其中10个) 2.数苹果。 (大屏展示15个苹果)问:一共有几个苹果?说说怎样想的(圈住其中10个) 3.数鸡蛋。 (大屏展示鸡蛋图)指导观察:一个鸡蛋箱可以装几个鸡蛋?现在已装有几个了?问:一共有多少个鸡蛋?怎样又快又准地算?(展示移入一个鸡蛋的过程) 4.数蛋糕。 (大屏展示蛋糕图)师:一个箱可以装几个蛋糕?箱子里有几个蛋糕?外面呢?怎样算?(指名列式)(演示凑十过程) 五、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解答这些题比较简便的方法该怎样想?(学生能说多少说多少) 师:对于这些题目,先想到9+1=10,再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9加1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数,这种方法叫“凑十法”。“凑十法”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经常用到。 板书设计
【设计说明】 “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的内容,它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前所述的教学目标。 由于一年级儿童认知结构里具体思维是主要特点,他们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印象才深刻,才能运用自如,迁移到8加几、7加几、6加几等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即为什么用“凑十法”和如何用“凑十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用什么教学方法才能突破教学难点,把握教学重点,又能让学生多方面得到发展呢?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尤其重要,一年级学生思维缺乏独立性,容易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所以我很注意让一切教学活动都有利于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索性学习模式,课堂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陈述,都应该接受课堂中其他人的提问、反诘和推敲,让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运用主题图培养学生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上学期让学生提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进行引导,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已知和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在自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突出的地位。 基于以上所述,我着眼于新旧知识的联系,放手让学生探索学习,将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首先,在带着学生走向新知之前,再现与新知有关的原认知,复习数的分解和10加几的知识,为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作铺垫。 其次,仔细观察,积极探索。 教学中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举例,学生模仿的消极被动状况。以学生集体的自主观察讨论为主旋律,由学生在主题图中发现数学问题,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报告自己或小组研究的结果,表达自己的见解,促进数学交流。 大屏幕显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观察到运动场上有哪些比赛小组,他们各有几位运动员。小组讨论可以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紧接着小组讨论,汇报本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列出9加几的算式,再在一起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运用动画操作,启发学生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凑十法”计算。这样就抓住教学重点,学生自己找要解决的问题并探索解决途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智力的起点,在引导学生归结算理时,我先让学生摆小棒和圆片,再填写思维图。然后学生小结算法,齐读算式,发现共同点,教学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 再次,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一年级学生注意不持久,在突破重难点之后,用一个摘苹果游戏,调节学生注意方式,巩固9加几的知识,按规律整理算式,排列算式,观察得数特点,找寻又快又对的计算窍门。 最后,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观察菠萝、苹果图,培养学生看图列加法算式的能力;数鸡蛋、蛋糕是运用“凑十法”于实际生活中,进一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用途。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揭示出9加几的算理,融入转化的学习方法,既突出了重点、难点,又布局合理美观。 总之,这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操作,积极探索,学习气氛活跃,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附送: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新)新人教版课题九加几单元第八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能力目标通过逐步引导和探究,由浅入深,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目标初步了解进位加法,理解满十向十位进一。会计算九加几重点理解九加几的进位加法、会计算几加几的进位难点理解进位加法学法任务驱动教法讲授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复习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和20以内数的计算(不进位)。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问题:下面的数可以分成1和几?6可以分成1和();3可以分成1和();8可以分成1和();9可以分成1和()。问题:计算下面算式,你发现了什么?10+1=()2+10=()10+3=()7+10=()10+5=()9+10=()总结:都是10加几,发现10加几等于十几。师:小朋友们掌握的非常好,接下来,我们来进行新课九加几进位加法的学习。6389111213171519复习数的组成和有关10的加法算式为九加几的进位加法做铺垫。新课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入,
师:阳光小学秋季运动会开始啦,请你看一看图画,说一说同学们在做哪些运动?问题:有三位同学,要给大家分牛奶,盒子里有多少盒牛奶?盒子外面有多少盒牛奶?一共有多少盒牛奶?你知道吗?同学之间说一说吧。师:真棒,盒子里面有9和牛奶,盒子外面有4和牛奶。跑步、跳舞盒子里面9盒,盒子外面4盒。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讲解问题:可是一共有多少盒牛奶?你是怎么得出结果的?提示1: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师:从盒子里面的9开始数,9、10、11、12、13、对啦,是13盒牛奶。从盒子外面的4开始数,4、5、6、7、8、9、10、11、12、13.也是13盒牛奶。问题:除了数一数,你会列式计算吗?9+4=问题:我们会计算9+1=10;可是9+4如何计算?讨论一下。动画演示(将盒子外面一盒放入盒子内)凑成十问题:你有什么启发?师:非常好,我们可以利用9+1=10来计算。4可以分成1和3。请你说一说计算过程吧?1)9加1等于10;2)4可以分成1和3;3)9和1凑成10;4)10和3合起来是13。像9+4=13这样。个位满10像十位进1的加法我们叫它进位加法。数一数从盒子里面的9开始数;从盒子外面的4开始数。先算9和1可以凑成10。新课讲解结合讲授法、任务驱动等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思维,适合低年段学生问问题时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问题:还可以怎么思考?提示4+6=10。1)4加6等于10;2)9可以分成6和3;3)4和6凑成10;4)10和3合起来是13。问题:你觉得是将9凑成10还是将4凑成10简单呢?师:我们发现将9凑成10更简单。计算进位加法时,将大数凑成10更简单。问题:请你总结一下如何快速计算九加几的算式?九加几,不用怕;看大数,拆小数;凑成十,再相加。想想做做1、想一想,写一写。9+1+2=9+1+5=9+3=9+6=9+1+8=9+1+4=9+9=9+5=2、完成下面的计算。练习1、根据图片列算式并计算。将9凑成10更简单12151215181418141112131415161718解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讲练结合,及时掌握课堂节奏,反馈学生掌握的情况,对重难点内容加以强调。
2、在()里填“>”、“9+3=1215-4=11课堂小结今天你收获了什么?1)利用数的组成计算九加几。2)初步了解进位加法。总结所学,加深印象
板书九加几,不用怕;看大数,拆小数;凑成十,再相加。将重要,易错点写出来提醒学生。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20页共20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