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4身高的变化一、单选题1.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2001年~2007年) 2008年3月在2003~2006年,哪个部门的上缴利润增长更快( )A. 第一门市部 B. 第二门市部2.观察下边的折线统计图,哪一年实际产量超出计划产量最多( )。A. 1999年 B. 2001年 C. 2002年3.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这个图象的是( )
A. 斑马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比例 B. 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C. 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 D. 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二、判断题4.下图是某公司上一季度的收支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支出大于收入。5.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 )
6.下图是三年级(1)班和(2)班同学参加课外小组情况统计图三(1)班参加摄影的人数是三(2)班的一半三、填空题7.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常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称为________条形统计图;将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在一起,称为________折线统计图。8.下面是小明和小敏两人600米赛跑的行程图.看图填空.(1)跑完全程小明用了________分.(2)小明到达终点后,小敏再跑________分才能到达终点.(3)小明平均每分速度是________米,小敏平均每分速度是________米.(4)第________分两人相距100米.9.把两个折线统计图合并为一个,称为________折线统计图。10.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都有________共同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________特点。四、解答题
11.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复习阶段数学自测成绩和在家学习时间分配情况。请看图回答以下问题。自测成绩统计图学习时间分配统计图(1)总体上看两个人的成绩呈现________趋势,________的成绩提高得快;甲比乙反思的时间多________%,甲比乙做题的时间少________%。(2)你喜欢谁的学习方式,为什么?五、综合题12.如图是红梅服装厂2007年七月份到十二月份生产服装统计图:(1)西装和童装产量最高的分别是哪个月?最低的呢?(2)童装哪个月到哪个月增长得最快?西装呢?(3)十二月份西装产量比童装多百分之几?
13.小张骑自行车匀速从甲地到乙地,在途中休息了一段时间后,仍按原速行驶.他距乙地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折线所示,小李骑摩托车匀速从乙地到甲地,比小张晚出发一段时间,他距乙地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线段AB所示.(1)小李到达甲地后,再经过________小时小张到达乙地;小张骑自行车的速度是________千米/小时.(2)小张出发几小时与小李相距15千米?六、应用题14.在跳绳比赛中,小华和小敏各跳了4次,成绩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小华30404040小敏35323150小敏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对应第二门市部的折线更陡【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2.【答案】B【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2001年对应的实际产量和计划产量相差最多,故选B【分析】本题要求能读懂和会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3.【答案】C【解析】【解答】A、因为12÷10=1.2千米,24÷20=1.2千米,…,即斑马奔跑的路程÷奔跑的时间=斑马速度(一定),所以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正比例;B由图象可知: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C由图象可知:斑马比长颈鹿跑的快,所以C选项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说法错误;D由图象可知: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分析】根据图象对各选项进行依次解析、进而得出结论。故选:C二、判断题4.【答案】正确【解析】【解答】从图例可以看出实线表示的是支出的情况,在统计图的下方,虚线表示的是收入情况,在统计图的上方,而且上面的折线在每一月份都是大于下方曲线的,所以支出大于收入5.【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只能表示两组数量的多少,不能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由此判断即可。6.【答案】正确【解析】【解答】一班摄影的长度是二班的一半【分析】考察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三、填空题7.【答案】复式;复式【解析】【解答】解: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称为复式条形统计图;将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在一起,称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复式;复式。【分析】单式条形统计图或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一种数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或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据。8.【答案】(1)5(2)1(3)120;100(4)5【解析】【解答】(1)小明跑完全程对应的时间是5分钟,小明用了5分钟;(2)6-5=1(分钟),小敏再跑1分钟才能到达终点;(3)小明:600÷5=120(米);小敏:600÷6=100(米);(4)第5分钟时两人相距100米.故答案为:5;1;120;100;5【分析】(1)根据终点对应的时间判断小明跑完的时间;(2)两人跑完的时间差就是小敏再跑的时间;(3)用路程分别除以时间即可求出两人的速度;(4)根据图中折线的走势及数据判断几分钟时两人相距100米.9.【答案】复式【解析】【解答】解:把两个折线统计图合并为一个,称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复式【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一种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10.【答案】能够表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能够表现两个量之间差的情况【解析】【解答】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都有能够表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的共同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能够表现两个量之间差的情况的特点.故答案为:能够表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能够表现两个量之间差的情况.【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都能清楚出数量增减变化;不同点:一个是用于计量单数,另一个是计量复数,更容易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四、解答题
11.【答案】(1)提高;甲;50;20(2)解:解:甲的学习方式,因为甲的成绩提高的快.【解析】【分析】【解答】解:总体上看两个人的成绩呈现提高的趋势,甲的成绩提高得快;甲比乙反思的时间多;(3-2)÷2=50%,(5-4)÷5=20%.故答案为:提高;甲;50%;20%.【分析】对于第一题,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数据变化趋势即可得出谁的成绩提高的快,再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甲乙反思时间、做题时间进行计算即可解答.五、综合题12.【答案】(1)解: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出点越高,产量就越高,反之就低;一眼就能看出西装和童装都是12月最高,7月最低,答:西装和童装产量都是12月份最高,7月份最低.(2)解:从图上看出童装从8月到9月线段最陡,所以产量增长最快;西装在11月到2月线段最陡,所以增长最快,所以童装八月份到九月增长最快,西装十一月到十二月增长最快.(3)解:十二月份西装产量比童装多:(50﹣40)÷40=0.25=25%所以十二月份西装产量比童装多25%.【解析】【解答】解:(1)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出点越高,产量就越高,反之就低;一眼就能看出西装和童装都是12月最高,7月最低,(2)从图上看出童装从8月到9月线段最陡,所以产量增长最快;西装在11月到2月线段最陡,所以增长最快,(3)十二月份西装产量比童装多:(50﹣40)÷40=0.25=25%【分析】(1)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出点越高,产量就越高,一眼就能看出西装和童装都是12月最高,反之,产量就低,七月最低,(2)折线斜的越厉害说明增长越快,(3)利用求百分数的方法解决.此题是复式折线统计图,会根据其特点,根据图中所示的数量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13.【答案】(1)1;15
(2)解:小张的骑行速度是120÷(9﹣1)=15(千米/小时)李骑摩托车的骑行速度是:120÷2=60(千米/小时)则第一种,设小张出发X小时与小李相距15千米,由于小李比小张晚走6小时15(x﹣1)+60(x﹣6)+15=120, 15x+60x﹣15﹣360+15=120, 75x=120+360, 75x=480, x=6.4;第二种,15(x﹣1)+60(x﹣6)﹣15=120, 15x+60x﹣15﹣360﹣15=120, 75x=120+360+15+15, 75x=510, x=6.8;答:小张出发6.4小时或6.8小时与小李相距15千米;【解析】【解答】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在小张出发8小时时,小李已经到达,而小张到达时需要9小时,所以说小李到达甲地后,再经过1小时小张到达乙地,120÷(9﹣1)=15(千米/小时)所以小张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故答案为:1,15.(千米/小时)【分析】(1)由图象看出所需时间.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算出小张骑自行车的速度.(2)两人相距15km有两种可能,一是两人没相遇,距离15千米,就是小张走的路程加上小李走的路程加上相距的15千米就是甲乙两地路程;二是两人走过了,相距15km,就是小张走的路程加上小李走的路程减去相距的15千米就是甲乙两地路程;先设小张出发x小时与小李相距15千米中间休息1小时,那小张用的时间就是(x﹣1),解答出来即可.此题考查了利用折线统计图表达行驶路程与时间关系,关键是别忘了相遇前,中间休息1小时,再利用统计图中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六、应用题14.【答案】解:35+32+31+50=148148÷4=37答:小敏的平均成绩是37【解析】【分析】考察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