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瓶牛奶》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分析: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有几瓶牛奶》,这一课的重点是用“凑十法”来解决9加几的进位加法问题,这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加法的核心内容。首先用凑十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的思维来说是一次提升,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加法的一个新的开始,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凑十法。第二、根据位值制来理解满十进一的原则也是本节课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1)、教材充分尊重了学生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本课提供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2)、有侧重的选择不同的学具作为模型,突破重点和难点:首先在“摆一摆说一说”这个环节里,学生可以选择用小棒一个一个的数来解决问题,也可以选择把9凑成十或把5凑成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学生对把9凑成十和把5凑成十这两种方法的操作和讨论中,学生不仅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获得了凑十这一的概念。第二个环节“做一做说一说”这里选用了计数器这个模型,,通过看和说让学生在观察和讨论中,以之前学习位值制为基础,来理解“满十进一”的原则,探索和尝试解决的过程已经在上一个环节完成了。第三个环节“圈一圈算一算”。在用小棒和计数器为支撑解决完有几瓶牛奶的问题之后,这个环节又回到了生活。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是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理解凑十法的含义,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考,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让学生有自己学数学的兴趣。重难点:其中凑十法的含义即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二、说总体设计思路:凑十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思路,运用凑十法能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10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为学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铺路搭桥。(一)、直观操作,感知算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凑十法往往应用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其基本思路是在结果不变的条件下,先凑满十,再相加。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感性材料,在教师创设的操作情境中,摆一摆,移一移,切身感悟其中的道理,才能逐步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经验。在教学中,我将动手操作过程分成四步进行:移牛奶瓶——摆小棒——拨计数器——圈图形,实现了从“实物——图形——符号”的抽象过程。1、移移说说帮其“感”。通过移动具体的实物——牛奶瓶,让孩子初次感知凑十法,孩子们在移移说说中初步的感知“凑十”的简便快捷。2、摆摆移移助其“悟”。本环节是让孩子理解算法与算理的重要环节。在操作中,学生很容易悟到凑十的思路,并且体会到它的优越,这就激起了他们进一步思索的兴趣,自然地吸引他们将凑十方法迁移到计算中。3、看看比比引其“思”。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通过比较,促使学生对凑十方法进行再思考,从而轻松掌握其一般思路:“看大数,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2 。”这里没有教师塞、灌的痕迹,有的是学生的悟与思,探索与发现。学生掌握凑十法自然水到渠成。4、圈圈算算促其”优”。用圈一圈的方法计算9+5,本活动的目标就是结合“圈一圈”的直观操作,掌握“凑十”的口算方法,并能书面记录口算的过程与结果,为进一步运用“凑十法”快速计算打下基础。(二)、运用规律,解析算理。在上述的教学活动中,老师通过布置情境,操作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直观解决问题,进而反思操作情境的运算过程,用算式记录操作的过程与结果,最终解决问题。但上述的数学活动需要反思即去情境化,如果没有实物、小棒、计数器、图形怎样直接从算式9+5出发,算出结果呢?引导学生反思9+5为什么可以转化成10+4来计算。它是运用什么数学规律?这就要学生运用原认知规律及10以内加法表中所发现的“和不变规律”来加以解析。从而培养学生在纯数学计算情境中,如何运用加法规律来解析“凑十法”的正确性,养成解释算法运算的算理(说理)的习惯。综上所述,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多层次操作情境,接着用数学符号记录操作过程,最后引导学生反思这一记录过程所运用算理或规律。也就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将学生的思维从第一(低)水平(操作情境)向第二水平(用数学符号记录操作过程),最后向第三(高)水平(用发现的规律与算理解析算法)的方向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三、说流程:第一个环节:生活引入,沟通联系。第二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第三个环节:动手操作,理解算理。第四个环节:灵活应用,巩固反思。附所用教材:2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