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资料简介

高三语文 第 1 页(共 8 页) 2019~2020 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 语 文 2020.03 注意:本试卷共 8 页,21 小题,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 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古人论诗、论词或论文,往往只是写出自己凭直觉领悟到的东西,虽能以寥寥数语 ▲ ,但难免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给后人留下 ▲ 、语焉不详的遗憾。今天, 我们需要用新的文艺观,重新审视和整理这些古文论宝藏,以期古为今用, ▲ 。 A.切中肯綮 一鳞半爪 推陈出新 B.高屋建瓴 雪泥鸿爪 推陈出新 C.高屋建瓴 一鳞半爪 革故鼎新 D.切中肯綮 雪泥鸿爪 革故鼎新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小说家作为时代的喉舌,担负着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使命。 ▲ , ▲ , ▲ 。 ▲ , ▲ , ▲ 。而优秀的作品正是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真的启示、 善的教育的同时,也把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熔铸于其中。 ①他们通过理性的思考形成整体的理性认识 ②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敏感地关注人类命运 ③以独特的视角去反映客观事物 ④因而思想比普通人更敏锐、超前、博大、深邃 ⑤思考人类的发展和探索宇宙万物的规律 ⑥综合地、整体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 A.①③⑤②⑥④ B.①⑥③②⑤④ C.②③⑤①④⑥ D.②⑤④①③⑥ 3.下列诗句描写的民间风俗,不是..迎接新春的一项是(3 分) A.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B.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C.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 D.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中“一座粲然”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 分) 祇园上人招余辈小聚,或问座中何人最惧内,众未及答。祇园曰:“惟老僧最惧内。” 众讶之,笑曰:“惟惧内,故不敢娶耳。”一座粲然。 A.感谢上人替他们掩饰,保住他们的颜面。 B.明白上人在开玩笑,因为僧人不能娶妻。 C.发现上人和他们一样因惧内而不敢娶妻。 D.理解上人因惧内不娶、进而出家的行为。高三语文 第 2 页(共 8 页) 二、文言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端文顾泾阳先生宪成 黄宗羲 顾宪成字叔时,别号泾阳,常之无锡人。父学,四子,先生次三,其季允成也。从张 原洛读书,讲《孟子》至“养心莫善于寡欲”,先生曰:“寡欲莫善于养心。”原洛曰:“举 子业不足以竟子之学,盍问道于方山薛先生乎?”举乡试第一,庚辰登进士第。时江陵① 当国,先生与魏允中、刘廷兰上书吴县,言时政得失,无所隐避。江陵谓吴县曰:“闻有三 元②会,皆贵门生,公知之乎?”江陵病,百官为之斋醮③,同官署先生名,先生闻之,驰 往削去。先生上疏,分别君子小人,刺.及执政,谪桂阳州判官。柳子厚、苏子瞻曾谪桂阳, 先生以前贤过化之地,扁.所居曰愧轩。娄江欲用罗万化为吏部冢宰,先生不可;会推阁员, 娄江复欲用罗万化,先生又不可,遂削先生籍。 戊戌,始会吴中同志于二泉。东林书院成,大会四方之士,一依《白鹿洞规》。其他闻 风而起者,有经正堂、志矩堂、明道书院、文学书院,皆请先生莅焉。先生论学,与世为 体,尝言官辇毂..,念头不在君父上;官封疆,念头不在百姓上;至于水间林下,三三两两, 相与讲求性命,切磨德义,念头不在世道上,即有他美,君子不齿也。故会中亦多裁量人 物,訾议国政,亦冀执政者而药之也。天下君子以清议归于东林,先生卒,而东林独为天 下大忌讳矣。小人作《东林点将录》,凡海内君子,不论有无干涉,一切指为东林党人。 先生于阳明无善无恶一语,辨难不遗余力,以为坏天下教法。钱启新曰:“无善无恶之 说,近时为顾叔时、顾季时明白排决不已,不至蔓延为害。”当时之议阳明者,以此为大节. 目.,岂知与阳明绝无干涉,其所谓无善无恶者,无善念恶念耳,非谓性无善无恶也,今错 会阳明之立论,呜呼! (节选自《明儒学案·东林学案一》,有删节) 【注】①江陵:指张居正。后文吴县指申时行,娄江指王锡爵。这是以籍贯称呼入阁大臣。②三元: 顾宪成、魏允中、刘廷兰三人都是解元。③斋醮(jiào):僧、道做法事祈福。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刺.及执政 刺:指责 B.扁.所居曰愧轩 扁:题字 C.尝言官辇毂.. 辇毂:乘车 D.以此为大节目.. 节目:关键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顾宪成和魏允中、刘延兰上书谈论时政得失,张居正高度赞赏,誉之为“三元会”。 B.顾宪成听到同僚替他署名为病中的张居正祈福,就快速前去删除自己的名字。 C.顾宪成被革职后创办的东林书院,在读书人中产生很大影响,使朝廷大为忌惮。 D.顾宪成和钱启新认为王阳明无善无恶之说于世有害,作者认为他们错解了该说之意。高三语文 第 3 页(共 8 页)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举子业不足以竟子之学,盍问道于方山薛先生乎? (2)故会中亦多裁量人物,訾议国政,亦冀执政者而药之也。 8.简要概括顾宪成“治学”的特点。(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9~10 题。 兔丝 元稹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翳荟①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注】①翳荟:草木茂盛可供障蔽之处。 9.这首诗围绕“兔丝”主要设置了两方面的对比,请简要分析。(6 分) 10.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5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庄子《逍遥游》) (2)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3) ,檐牙高啄。(杜牧《阿房宫赋》) (4) ,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5)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7)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虑以下人。(《论语·颜渊》) (8)精骛八极, 。(陆机《文赋》) 五、现代文阅读(一)(1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4 题。 北风里 胡也频 纸窗上沙沙响,照经验,又刮风了。 这风是从昨天夜里刮起的,我仿佛知道。刮起风来,天气又变了。我刚刚露出头去, 就觉得有一种冰凉的东西,湿贴到脸上来;棉被里面是暖和得多了。 因为挂念着自己的文章被登载了没有,想看一看《太阳报》的副刊,便又露出头来, 喊伙计……可是赶紧地就把这声音拉住了,这是忽然想到,欠了送报的两个月报费,前天 的报就给停送了。 “那只有这办法!”我决定了,便露出头来,并且把整个的身体离开那小小的温暖的世 界,下床去了。 风还在窗外乱叫,房子里依样充满着冷气和寂寞。高三语文 第 4 页(共 8 页) 我从床下拖出一只黑色旧木箱来,轻飘飘的,而这感触,猛然就使我惘然了。我知道, 在这箱里面,所余剩的,只是一件烂了袖口和脱了钮子的竹布长衫,和两三条旧的或破裆 的短褂裤,以及几双通底的麻纱袜子,还有的,那就是空气了。 我无力地把箱盖盖下来,眼光从这满了灰尘的木箱上面迟缓地望到墙上去:那里是一 张放大的雪莱的像。 这时有一种稀罕的感觉通过我的脑,我笑起来,但接着就黯然了。 诗人的像在放大时花了四元,镶在一个价值二元的木框上,从数目算来,共是六元钱, 那么,变卖了,至少总可以得一半的价。 然而我的心,立刻就浮上罪恶似的,非常惭愧了。在我眼里,年轻诗人依样是英俊的, 且带着女性的美,静默着。 一阵更大的风把纸窗打得急促地响,我便抖了一下。 “真无法……” 于是我跳上桌子,从墙上拔出一寸多长的铁钉,连着很长的白色棉纱绳,把雪莱的像 拿下来了;在手上,木框冰冷。 抹去了玻璃上的灰尘,很歉疚地挟着诗人的像,出去了。 费了很多周折,到了一家收买旧家伙的杂货店。满屋杂乱,看着,会使人的意识变散 漫了。 在一只蓝花碎瓷的花瓶底下,我瞧见了,一个木框,里面镶着一张油印的外国风景画。 我就欢喜起来,因为在路上,我是非常担忧人家不要这类东西的。 从那很厚的蓝大布棉门帘旁边,挤出一个人来,粗壮,奸滑,一脸麻子,只瞧这模样, 确凿的,便认出是这店的掌柜了。 他用淡淡的眼光看我。 “这,”我从臂下拿出那像框,用力地说,而声音,反变成暗哑了,“这卖——卖给你。” 但这样,我已经得到说不出的无限大的轻松。 那淡淡的眼光射过来,我觉得脸上是泼了一盆冷水。 像框在粗黑的手上,翻转了一下。 他又看我一眼,便带点鄙薄的笑意说: “要卖多少钱?这像片是外国的窑子①吗?” “不是!”我摆一下头,简捷地回答,同时觉得这“窑子”两个字,是一条皮鞭,我的 心就印上这皮鞭的伤痕了。 “是戏子么?” “不是!” “那么,是什么人的太太吧,是总统的太太么?” “不——这是一个诗人。” “一个诗人?”他惊诧了,又现出鄙薄的笑意,把像框翻看了一下。 “要卖多少钱?” “三块,”说出这话来,我仿佛是在当铺里了,胆子便无端地大了起来。 “什么,”那掌柜又惊诧地说,“要三块?这差远了。”便冷冷地把像框递过来。 接过这像框,对于诗人的抱歉的心情似乎轻减了一些,但忽然又感到空虚了,好像一高三语文 第 5 页(共 8 页) 个人走出这杂货店,就无着落似的。 我终于忍耐地说:“你知道,光是这木框,也得两块钱。” “那不能这样说。买来自然是贵的,卖出就不值价了。假使那是个窑子,还可以多卖 些。” 听到又说“窑子”,我愤然。无端地把羞辱加到已死的诗人上面,这未免太歉疚,而且 是太可伤心的事了。本来在市侩面前,说出诗人这名称来,已是自取其辱了,何况还当诗 人被视为不如窑子之类的时候,然而我还得忍耐,我不能就这样气愤而走开,因为别处有 无收买旧家伙的杂货店,是很难说;纵是有,我也不知道。于是我又开口了,却是说: “这像不卖,只卖像框,你说给多少钱?” “那咱们不要。”他懒懒地说。 “真可恶!”我想,“这种东西会如此倔傲,简直是梦想不到的。”便挟上了像框,走出 这杂货店。 刚走出店门口,迎面就飞来狂风,混沌的灰尘,像猛兽想吃人一般,扑过来,我的头 便赶紧低下了。在风中走着,我的心是堆着比风还凶的纷乱的情绪。 现实的生活像一面镜子,十分光明十分真切地照在心上,使我又想到,到了独寝的客 舍,又得孤零零地躲到被窝里去。 到了寓所,并不发气,却也用力地推开房门。把雪莱的像放到桌上时,蓦然见到那蛋 形的镜框里面,是现着一个年青的,但是忧郁,满着灰尘,像煤铺伙计的污浊的脸。 纸窗沙沙地响,房子里依样是荒野一般的寒冷的寂寞。 (有删改) 【注】①窑子:旧时用以称妓女。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以第一人称叙写,在增强故事真实性的同时,便于通过独白的方式书写心理 活动,真实地展现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处境。 B.“我”眼里的“年轻诗人依样是英俊的,且带着女性的美,静默着”,既表现了“我” 对诗人的崇敬之情,也为下文掌柜的误会作铺垫。 C.小说的人物对话简洁、利落。掌柜语带讽刺、蔑视,而“我”在其咄咄逼人的气 势下,辩解、退让,内心充满了纠结与挣扎。 D.小说结尾部分说现实“十分光明十分真切地照在心上”,写出“我”为无法改善生 活而无奈、自嘲,又向往今后美好生活的矛盾心理。 13.简要分析小说中的“画像”对塑造“我”的形象的作用。(6 分) 14.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5~17 题。 逸人论 刘再复 “五四”后,现代知识分子大部分都想走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文化救国的道路。但 从外国深造回来,他们才发现社会并没有提供施展才能的职业空间,这样,许多人就不得 不去寻找“根本解决”社会问题的道路,即革命的道路,于是纷纷成了战士。高三语文 第 6 页(共 8 页) 成了战士自然是好,但有些人确实是书呆,见到剑与火与血就害怕。于是,这些人就 想当隐士,也就是“逸人”。但时代已不允许他们当隐士。那些当战士的知识者指责他们: 社会正在大变动,中国人这么苦,你还想当隐士,你的良心何在?于是当逸人的梦也就纷 纷破碎。积极参与“五四”革命运动的周作人,后来就想开辟“自己的园地”,创造个精神 避难所。然而,连他的哥哥鲁迅也指责他。鲁迅认为,谋隐与谋官其实是相通的。他还认 为,“古今著作,足以汗牛充栋,但我们可能找出樵夫渔父的著作来?至于那些文士诗翁, 自称什么钓徒樵子的,倒大抵是悠游自得的封翁或公子,何尝捏过钓竿或斧头柄。要在他 们身上赏鉴隐逸气,我敢说,这只能怪自己糊涂”。鲁迅对隐士的批评有其历史具体性和针 对性,而且古来隐士中确有以“隐逸”为手段抬高自己的身份,或身在山林、心在魏阙的 人。但鲁迅没有给一些确实希望逃避政治、逃避官场的作家诗人留下自由选择的空间。这 就太激进了。做隐逸选择的人与强烈介入政治、热衷官场的人确有区别。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成就,得益于他的隐逸。隐逸不仅为他赢得时间,赢得写作的从容 心情,而且使他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和道家乐天安命相通,但不同于道 家的逍遥无为,依然执著于日常生活现实,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够守得住理想、情操 和心灵自由的精神世界。这种境界与平凡生活相连,又超越平凡的生活,不像玄学佛学般 虚幻,又完全不同世俗的琐碎平庸。这种境界使他创造出“平淡”的独到的诗歌风格,给 文学史留下了千年来的永恒诗味。面对的是平常的山野田园,闪射的是“生与死”思索的 形而上光辉。那个时代能容纳陶渊明隐逸的存在方式,真是诗家的大幸。 世界上应当有各种各样的存在方式。隐士在某些方面不及战士,但他们把世上的功名 看得淡漠,常常进入深远的精神生活,于艺术、哲学常有战士难以企及的贡献。竹林七贤、 扬州八怪,其实都是逸人或在某一人生阶段是逸人,但他们的书画诗很有成就。弘一大师 和苏曼殊,既当过战士也当过隐士,两种不同的人生体验,使他们的艺术多姿多彩。李白、 苏东坡,时而战士,时而逸人,所以他们的作品不落单一,这与我们一些只会“放声歌唱” 的诗人大不相同,确有丰富与贫乏之分。 “五四”后,能躲进象牙之塔潜心于学术、艺术的知识者太少。逸人表面上回避世人,实际 常常是服务世人的典范。印象画派大师莫奈在远离巴黎的村庄里建立了自己的艺术庙堂,今天变 成了世人“朝圣”和享受艺术的地方。 (选自《人论二十五种》,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有些现代知识分子因无救国的职业空间而转向革命,又害怕流血牺牲继而想归隐。 B.鲁迅认为古代很多隐士有的借隐逸来谋官,有的本身是封翁公子,算不上真隐士。 C.隐逸让陶渊明创造出独特的审美境界,根植现实又超越世俗,汲取道家又超越道家。 D.逸人通过学术、艺术等服务社会,在构筑深远精神生活上常有战士难以企及的贡献。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周作人“五四”后的选择,鲁迅持指责态度,作者某种程度上持肯定态度。 B.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容纳了他的选择,使得那时代的诗歌风格呈现出多样性。 C.逸人经历使弘一、苏曼殊、李白、苏轼的艺术创造从单一、贫乏走向多姿多彩。 D.莫奈与陶渊明的事例说明创造独特的审美境界和伟大作品必须回归山野田园。 17.作者对“时代与知识者的关系”有怎样的思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高三语文 第 7 页(共 8 页) 七、现代文阅读(三)(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0 题。 探寻人工智能 李慕琰 韩国棋手李世石败给 AlphaGo 后,人工智能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 杨澜团队拍摄的《探寻人工智能》第一季播出时,适逢中国棋手柯洁即将对战 AlphaGo。 杨澜预测:“人类有出奇制胜和不按常理出牌的能力,哪怕赢一局,我觉得也是赢。”最 终,柯洁一局也没有赢。第一季刚播完,杨澜团队就把注意力放到人工智能在城建、医疗、 教育、出行等领域的具体应用上。 第二季从雄安新区说起,这是一个从规划和建设开始就“具有人工智能基因”的城市。 在雄安,园区里四处遍布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承担了安保、清洁和外卖等工作。街道 上几乎没有红绿灯,人们可以乘坐无人驾驶的电动巴士出行。在日常生活里,人工智能也 已无处不在。预计到 2025 年,全球的个人智能终端超过 400 亿个,即平均每个人能拥有五 个以上的智能终端。 杨澜每次和有交流功能的机器人对话前,工程师都会交代,只能用某些句式或某些类 型提问。“超出这个它就不懂了,更何况你的语意后边还有很多,比如表情、潜台词、话 外之声,这些就不要指望机器能够知道了……”参演多部人工智能题材电影的好莱坞知名 演员摩根·弗里曼问她,“你大老远地跑来采访我和其他这么多人,人工智能会有同样的 好奇心去采访其他的人工智能吗?”其实,即使出现了人工智能主持人,也基本上属于新 闻播报类,或者只是机械地把问题问出来而已。 杨澜相信:“将来不是谁取代谁,而是人机共存、各走各的道,或者说机器做机器擅 长的事,人类会更加聚焦于自己擅长的事。”然而,人工智能替代部分人力工作正引发失 业问题。在这一点上,技术乐观派认为每一次科技革命在取代人类工作的同时,都会创造 更多的工作。比如在贵州,人工智能催生了一种新兴职业——数据标注师,目前已有六百 多人从事,他们负责为无人车标注路况中遇到的物体,教它们识别和分析各类障碍物。 人工智能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计算过程,存在一个未知的“黑箱”。当数据被污染,它的结论 可能出现偏差,例如计算符合恐怖主义者的画像,很可能结果带有种族或性别的偏见。 情感与创造能力也是人工智能的弱项。制作过程中,杨澜团队发现艺术领域人工智能 成果最少。杨澜最近录制一档诗歌节目,看到了两个人工智能团队开发的作诗软件,她形 容那些诗词“似乎听说过,但是看完后不知所云。它可能还是做现代诗比较好,本身就让 人看不太懂”。 2018 年,李开复在达沃斯论坛和 TED 大会现场提起人工智能说:“所有人都会问这样 一个问题: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威胁和挑战?”在医疗手术和无人驾驶这样的领域, 人工智能的应用意味着人们得把生命交给机器。虽然人工智能识别影像时,比人类医生的 误判率更低,但它依然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2015 年 2 月,英国首例机器人心瓣修复手术发生惨痛事故:机器把病人的心脏缝错位 置,还戳穿了大动脉,患者在术后不久便死去了。这种手术机器人的失误率与致死率一直 遭受质疑。失误似乎还发生在无人驾驶领域,国外已经有许多例交通事故。 人工智能对数据和隐私的提取是另一个隐患,甚至干扰了政治选举。一家名为“剑桥 分析”的公司被媒体披露从某社交软件中获取几千万用户的私人信息,分析并用于政治营 销活动,影响了多国选举,包括 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高三语文 第 8 页(共 8 页) 早在 1995 年,欧盟就在法律中提出了“被遗忘权”的概念,指的是人们不再需要个人 数据时,可以提出删除的要求。“这其实引发了我们对自我权利的一个新的认知。”杨澜 认为,新技术给社会治理带来便利,例如人脸识别让逃犯更易落网,但这是安全和个人权 利之间的交换。对于这些交换,人们首先需要知情权,如果它用于商业利益,人们也应当 有所回报。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8.下列对文中“人工智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工智能的思维能力已经能够在某些领域对抗人类出奇制胜的能力。 B.人工智能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已在不少非情感和创造领域替代人力。 C.人工智能相较医生虽有更高的影像识别率,但也只能作为医疗辅助手段。 D.人工智能与人类共存并各自聚焦于所擅长的事,是未来社会的可能趋势。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机交流还处在句式运用或类型提问阶段,不能深入到复杂语意或言外之意上。 B.每次科技革命在引发失业问题时,都创造更多的工作,人工智能可能同样如此。 C.创作古诗词需要较强的情感和创造能力,所以人工智能比较适合创作现代诗歌。 D.在医疗和交通领域,人工智能因人们对它的失误率有更严苛的要求而受到质疑。 20.概括人工智能对人类有哪些威胁和挑战。(6 分) 八、作文(70 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 自选。 以前出门主要靠经验和问路,现在出门用电子导航。开车用,步行也用,离开了导航 就不知路在何方成为普遍现象。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类似影响和改变还有很 多……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