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3节 大气压强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下列现象不属于大气压强现象的是( )
A.用吸盘挂钩挂衣服
B.用吸管吸饮料
C.潜水员作业时要穿抗压潜水服
D.钢笔吸墨水
2.(2018·山东青岛中考)下列实验中,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3.右图是测量大气压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 m,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
B.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的科学家是帕斯卡
C.玻璃管竖直放置时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一定为76 cm
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减小
4.右图是小强同学自制的气压计,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当外界大气压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管内液柱高度上升
B.细管内液柱高度不变
C.细管内液柱高度下降
D.瓶子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5.医院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此时的血液是( )
4
A.靠自身重力流入采血管 B.被真空吸入采血管
C.被空气压入采血管 D.由血压压入采血管
6.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的12
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7.已知人体皮肤的表面积约1.5 m2,那么,在标准大气压下1.5 m2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N。人体并没有被压扁,是因为 的缘故。(标准大气压p=1.0×105 Pa)
8.小李用实验测量当地大气压值。他向长约1 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g取10 N/kg)
(1)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 kg/m3,他可计算出当地大气压的值为 Pa。
(2)如果另一名同学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则测量结果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李的测量结果。
(3)实验中如果不小心将玻璃管顶端碰破一个小口,则管内水银面会 。
9.请你观察如图所示的现象,从中可知北京当时的大气压值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这个现象可以间接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0.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大气压的大小,他们拿来一个带挂钩的吸盘,将吸盘紧压在厚玻璃板的下表面,用一个可装细沙的购物袋(质量不计)挂在挂钩下,如图所示。向袋里逐渐注入细沙直至吸盘被拉下来,由此可得到大气压的大小。
4
(1)本实验主要的测量器材: 、 。
(2)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 。
(3)大气压的表达式p= 。
(4)如果测出的大气压值仅为0.8×105 Pa,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11.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管浸入水中,充满水后用手指把一端堵住,移出水面,如图甲所示。
(1)B端的水不会流下来是由于受到 作用。
(2)把手指移开后管内的水会怎样流动,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猜想,而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最直接的方法是 。
(3)把细管倒过来,如图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会不会从A端流出?请写出你的判断,并用你所学的理论知识证明你的判断。
探究创新
★12.小明将老师说的“学习物理要注意从物理走向社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学会解释物理现象”记在心上。在假期期间跟爸爸、妈妈乘坐飞机从宁波到广州过程中观察到如下现象:当飞机在高空稳定飞行时,发现随身携带的日常用品密封包装袋鼓鼓的,如图甲所示。到了飞机着陆后,包装袋又瘪回去了,如图乙所示。请给予解释。
4
知能演练·提升
1.C 2.B 3.D 4.A 5.D 6.D
7.答案1.5×105 人体内也有气压
8.答案(1)9.52×104
(2)大于
(3)下降到与管外水银面相平
9.答案等于 减小
10.答案(1)刻度尺 弹簧测力计(或天平、案秤、台秤)
(2)吸盘的直径D 细沙受到的重力G(或细沙的质量m)
(3)4GπD2(或4mgπD2)
(4)吸盘中的空气没有完全被挤出;接触面没有处理干净;吸盘与玻璃板接触不紧密;存在漏气现象等。
11.答案(1)大气压
(2)实验
(3)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会从A端流出;当手指移开后,假设管内的水保持静止,取管底一竖直液片为研究对象,它把管内的水柱分成左右两部分,如图所示。因为液片深度h左>h右,所以p向右>p向左,因为F=pS,而液片左右的面积S相等,所以F向右>F向左,液片将向右移动,管内的水会从A端流出。
12.答案在高空大气压小,包装袋内部气压使包装袋向外胀;飞机着陆后,大气压较大,包装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又瘪回去了。
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