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漳平、永定一中”六校联考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 高三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1-20每小题1分,21-35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的增殖需要中心体的参与 B.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C.没有光合色素的细胞也可以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根瘤菌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在大豆根细胞的核糖体内完成的 ‎2.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分子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B.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C.磷脂、蛋白质和核酸是T2噬菌体、肺炎双球菌必不可少的有机物 D.细胞骨架能维持真核细胞的形态,它与细胞的物质运输等活动有关 ‎3.下列关于糖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糖并不都是能源物质 B.所有细胞都一定含有磷脂 C.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 D.葡萄糖在叶绿体中产生,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利用 ‎4.下列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是( )‎ A.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B.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C.甘蔗茎的薄壁组织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D.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 ‎5.研究发现,炎症和内质网的功能障碍有关。下列关于内质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炎症的发生可能与内质网不能合成某些物质有关 B.内质网膜的基本支架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共同构成 C.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能分泌到细胞外 D.内质网可以与细胞膜、核膜相连,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6.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B.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不正常增殖 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D.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大,细胞核的体积增大 ‎7.下列有关酶的探究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酶的活性增强,产物的生成总量增加 B.较低的pH环境中,胃蛋白酶仍能保持活性 C.将温度由低温调至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上升 D.探究蛋白酶的专一性,不能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 ‎8.秋季枫树等植物的叶片变为红色,主要是由于花青素增多而一些光合色素含量降低所致,实验小组对此进行实验验证: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片中色素,用层析液进行分离,结果滤纸条上出现四条色素带,靠近层析液的两条色素带非常窄,有关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叶绿素易溶于无水乙醇 B.变窄的是叶黄素和叶绿素a C.低温叶绿素容易被破坏 D.滤纸条未显现花青素的原因可能是花青素为水溶性色素 ‎9.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储存在细胞核内的核仁上 ‎ B.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C.所有物质都需经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D.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目不一定相同 ‎1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呼吸底物为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时,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B.成熟的红细胞主要是通过有氧呼吸产生ATP C.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产生的[H]少 ‎1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密闭装置),绘出图甲、乙和丙,图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并不相等的点是 ( )‎ A.a B.b C.c D.d ‎12.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浮液中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 B.若b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 C.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 D.若d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葡萄糖的消耗增加 ‎13.如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 A.当两植物缺镁时,b1、b2点都将右移 B.甲、乙两种植物中适宜在弱光环境中生长的是乙植物 C.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D.光照强度为c时,甲、乙两种植物固定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 ‎14.孟德尔在探索分离定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现问题的过程采用了杂交、自交两种方式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F1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1: ‎‎1”‎ C.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了“演绎推理”的过程 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以从个体水平上说明分离定律的实质 ‎15.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满足条件的其中一项是 A.性状只能在F2 植株上统计 B.F1形成的雌、雄配子数目相等 ‎ C.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D.F2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16.下列关于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之间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必定自由组合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杂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 D.若三对基因独立遗传, AaBbDd自交产生子代基因型有27种 ‎17.在两对相对性状的独立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 :1 :1 :1比例关系的是( )‎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18.下列细胞结构,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能产生CO2的是(  )‎ A.肝细胞的线粒体基质 B.水稻根细胞的细胞质基质 C.酵母菌的线粒体基质 D.乳酸杆菌的细胞质基质 ‎19.下列有关酶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的合成和分解都需要酶 B.ATP一定含磷元素,酶一定没有磷元素 C.ATP中的A被称为腺苷,含有的五碳糖为核糖 D.细胞中吸能反应往往需要消耗ATP,放能反应往往产生ATP ‎20.研究发现人体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正常骨髓细胞约为40 h,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 d~10 d。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化疗周期应根据其细胞周期制定 B.细胞周期是指一次细胞分裂开始至本次细胞分裂结束的时长 C.在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别完成DNA的复制和DNA的转录 D.骨髓细胞群中细胞数目的倍增时长等于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40 h)‎ ‎21.一个基因组成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AaaY的精子,另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可 能是( ) ‎ ‎ A.AaY、Xb、Xb B.Y、AXb、AXb C.AY、Xb、Xb D.AaaY、 Xb、Xb ‎22.将长势相似的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分别置于两个同样大小密闭的透明玻璃罩A、B中,甲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乙遮光(黑暗)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玻璃罩中的O2含量将持续升高 B.B玻璃罩中植株的干重将先下降后稳定 C.若甲植株突然降低光照,叶绿体C3含量减少 D.甲、乙两植株的叶肉细胞中形成ATP的场所不完全相同 ‎23.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Ⅰ阶段生成ATP和NADPH所需要的能量是光能 B.植物进行I过程产生的ATP能用于吸收无机盐离子 C.③④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D.Ⅰ阶段与III阶段产生的[H]不是同一种物质,但都是作为还原剂 ‎24.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Bt)导入棉花,筛选出Bt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下图表示其中的三种情况(黑点表示Bt基因的整合位点,Bt基因都能正常表达)。这些植株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的大小顺序是( )‎ A.乙=丙>甲 B.乙>丙>甲 C.丙> 乙>甲 D.乙>甲=丙 ‎25.Calvin等人研究光合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在某种绿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再给予不同的光照时间后从培养液中提取并分析放射性物质。预测实验结果( )‎ A.光照时间越长,固定产生的三碳化合物越多 B.只要给予光照,放射性就会出现在NADPH中 C.在一定时间内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种类越多 D.无论光照时间长短,放射性物质都会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26.如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  )‎ A.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B.横坐标是CO2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C.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 D.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 ‎27.下图为二倍体雄性田鼠(2n=54)体内某细胞正常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数量为a时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B.若该图表示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则a=2且数量为‎2a时属有丝分裂中期 C.若该图表示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则a=54且数量为‎2a时着丝点数目是108‎ D.若该图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a=1且数量为a时是次级精母细胞 ‎28.研究人员对某二倍体动物(2n)‎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数目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是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与核DNA含量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它属于图2中类型a的细胞 B.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a、b C.若某细胞属于图2中的类型a,且取自睾丸,则该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 D.若图2中类型b、c、d、e的细胞属于同一减数分裂,则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c、e ‎29.有研究发现,汞离子对植物的细胞膜、线粒体的嵴和叶绿体的类囊体有破坏作用。植物受汞污染后(  )‎ A.叶肉细胞的光反应速率下降,导致暗反应速率下降 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减弱,导致第一、第三阶段减弱 C.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减弱,第一、第二阶段不受影响 D.根尖细胞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下降,吸水能力不受影响 ‎30.已知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某校科技活动小组将某一红果高茎番茄植株测交,对其后代再测交。并用柱形图来表示第二次测交后代中各种表现型的比例,其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亲本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基因型是 ( )‎ A.RRDD B.RRDd C.RrDD D.RrDd ‎31.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 A.9/16 B.8/‎9 C.4/9 D.2/3‎ ‎32.老鼠的皮毛黄色和灰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黄色基因的精子和含黄色基因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如果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第二代中灰色鼠占1/4‎ B.在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是1/2‎ C.黄色为显性,其个体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D.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个体间共有4种基因型组合 ‎ ‎33.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F1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再将F1中高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 ( )‎ A.9:3:3:1 B.1:1:1:‎1 C. 4:2:2:1 D.3:1:3:1‎ ‎34.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用纯合的红花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白花植株,假定剩余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红花的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 ‎ A.7/16 B.3/‎5 C.1/2 D.1/6‎ ‎35.某植物花色受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等位基因控制。当不存在显性基因时,花色为白色,当存在显性基因时,随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花色红色逐渐加深。现用两株纯合亲本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有白花植株和4种红花植株,按红色由深至浅再到白的顺序统计出5种类型植株数量比例为1:4:6: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亲本的表现型一定为白色和最红色 B. 该植物的花色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类型占1/8或3/8‎ D.用F1作为材料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本大题共4小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50分)‎ ‎36.(10分)回答下列有关细胞膜研究的问题:‎ ‎(1)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研究细胞膜的组成,原因是 。‎ ‎(2)兴奋借助神经递质的释放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体现了细胞膜 功能。‎ ‎(3)细胞膜上跨膜蛋白的合成类似于分泌蛋白,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需要在 中加工和修饰后,再运输到细胞膜上。‎ ‎(4)从细胞膜的结构分析,由于 的原因,水分子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现在研究确认,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能帮助水分子从低渗溶液向高渗溶液方向跨膜运输,这种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 ‎37.(12分)研究人员在一定光照强度等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对某褐藻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该实验过程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包括 等。(要求写出两个)‎ ‎(2)温度对上述生理过程产生影响,是因为影响 。依据实验结果,培养该褐藻的最适温度为 ℃。‎ ‎(3)与10℃条件下相比,28℃下培养的褐藻叶绿体产生02的速率 ,依据是 。‎ ‎(4)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ATP作用是 。‎ ‎38. (12分)研究者用磷酸化酶(混合酶)、单糖、淀粉和不同pH缓冲液组成不同反应体系,并测定了各反应体系中淀粉含量的变化(实验中pH对淀粉含量没有直接影响),结果见下表。随后,测定了水稻开花后至成熟期间,水稻籽粒中淀粉含量和磷酸化酶相对活性的变化,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 ,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 ‎(2)分析表格中淀粉量的变化情况,推测磷酸化酶的具体功能包括催化淀粉的 和 。‎ ‎(3)结合图表分析,开花后10~20天内,水稻籽粒细胞中pH可能在 (填“5.7”、“6.0”或“6.6”)附近,此时间段内,水稻籽粒中磷酸化酶相对活性与淀粉含量变化的关系是 。 ‎ ‎(4)另有研究发现,水稻籽粒细胞中pH基本稳定,其原因是水稻籽粒细胞中存在 。 ‎ ‎39.(16分)玉米是遗传研究的良好材料,回答下面有关玉米遗传问题。‎ ‎(1)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如图)。玉米杂交实验和豌豆杂交实验中,对母本的处理相同的是都要授粉和 ,而玉米可不 做 处理。 ‎ 组别 杂交亲本 子一代(F1)‎ ① 有色种子植株×aaBBrr 全为无色种子 ② 有色种子植株×aabbRR ‎25%的有色种子 ‎③‎ 有色种子植株×AAbbrr ‎25%的有色种子 ‎(2)玉米种子的颜色由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显性基因A、B、R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有色,其他情况都为无色。现用一株有色种子植株分别与三株无色种子植株杂交,实验结果如上表所示(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根据①②③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亲本中有色种子植株基因型为 ;控制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A、a与R、r的遗传___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下图是针对玉米非甜和甜这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的三种不同杂交方式,能够区分出显隐性的是 ,请说明理由(假设杂交子代足够多) ‎ ‎ ‎ ‎ ‎ ‎ ‎ ‎ (4分) ‎ 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三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1-20每题1分,21-35每题2分,共50分。) 1-5 CDDCB 6-10 CABDB 11-15 BBDCC 16-20 DDDBA ‎ ‎21-25 CDBBC 26-30 CCCAB 31-35 BBCBC 二、(本大题共4小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50分)‎ ‎36.(10分)(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其它众多的细胞器 ‎(2)(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内质网、高尔基体 ‎(4)磷脂双分子层内部具有疏水性 协助扩散 ‎37. (12分)(1)褐藻生长状况、二氧化碳浓度(其它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2)酶的活性 18 ‎ ‎(3)大(高) 与10℃条件下相比,28℃下的褐藻净光合速率基本相等,而呼吸速率较大(因此,叶绿体产生O2的速率大)‎ ‎(4)为C3还原提供能量 ‎38.(12分)(1)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2)分解 合成(顺序可调换)‎ ‎(3)6.6 前段磷酸化酶相对活性增高,淀粉含量积累加快,后段磷酸化酶相对活性下降,淀粉含量积累减缓。 ‎ ‎(4)酸碱缓冲液 ‎39. (16分)(1)套袋 去雄 ‎(2)AaBbRr 两 不遵循 ‎(3)C ‎ ‎ 非甜玉米自交,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非甜是显性,甜是隐性(2分);如果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非甜玉米是纯合子,再非甜玉米与甜玉米杂交,如果后代只有非甜玉米,非甜为显性(1分);如果杂交后代出现甜玉米,非甜为隐性性状,甜为显性。(1分)‎ 或者: 非甜玉米与甜玉米杂交,如果后代只有一种性状,则后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的为隐性性状(2分);如果后代出现两种性状,则其中的显性个体为杂合子,再非甜玉米自交,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非甜是显性,甜是隐性(1分);如果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非甜玉米是隐性性状,甜玉米是显性。(1分) ‎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