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选读人和
发散延伸和平共处(各个国家、民族之间)和衷共济(面对困难的时候)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商业,做生意)和睦、家和万事兴(家人之间)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同学朋友之间)
上下一心,团结一致。1、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2、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列夫·托尔斯泰3、众志成城 ;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4、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5、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6、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雷锋7、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毛泽东8、一燕不能成春。——克雷洛夫人和:
第一则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城:内城郭:外城环:包围然而:这样却是:这委:丢弃,抛弃域:使……在界限内固:使……坚固畔:叛,背叛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
孟子是如何阐述“人和”的重要性的?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推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何做到“人和”)“人和”的最高境界:天下顺之
何为“得道”,何为“失道”?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得道者: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失道者:没有仁德,背离仁的国君
思考:孟子为什么说“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因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第二则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所以:-------的原因以:因为以:用横逆:形作名,蛮横无理的态度由:犹乃若:至于这样法:规范、标准、榜样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像这样的人,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对禽兽又有什么可计较的呢?
1、思考:国君要达到人和的境界,必须施行仁政,必须具备仁德。那么就一般的社会成员来说,如何能够营造人和的社会关系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人互敬互爱,就能达到人和的境界。
2、如果有了例外,要面对这种例外,君子要怎么做呢?自反——反省自己
3、孟子所谓的“忠”具体指什么?思考
“教人以善谓之忠”——《孟子·滕文公上》“忠者,尽己之谓”——朱熹释上“忠者,尽已也。尽已者,仁礼无一毫不尽。”——黎靖德《朱子语类》孟子所谓的“忠”指尽心竭力、尽仁尽礼。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思考4、君子一辈子的忧虑是什么?君子的忧虑在已不在人,君子的忧虑不在遇上横逆之人,而在自己的德行不能达到舜那样高的水平,以为天下人的楷模,并且垂范后世。“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
第三则
孟子说:“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自己,反省自己的仁;治理别人没治好,反省自己的智;以礼对待别人可别人对待自己无礼,反省自己的敬。一切行为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都要反省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持身端正,天下的人都会归向他。《诗经》说:“永远不要辜负天命,幸福都得自己追求。”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从这句话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凡事没有做好,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是根本。
思考何为“智”?“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离娄上》)智主要是对仁义是非的持守。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一切都要从自己身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是根本。抓住了这个根本,就可以赢得天下,达到人和的境界了。主旨:
第四则
【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译文】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治理了。《诗经》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广到兄弟,最后用这种方法把国家治理好。’说的就是要拿这样的心推广到别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够用来安定天下,不推广恩德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保不了。古代的圣贤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什麽,不过是善于推广他们做的(好事)罢了。
【原文】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译文】如果大王能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在大王的朝廷中任职,耕田的人都想在大王的土地上耕种,商人都想把货物贮存在大王的集市上,天下往来的人都想到大王的道路上行走,天下痛恨自己的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大王控诉。如果像这样,谁能抵挡得住大王呢?”
【原文】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土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齐宣王说:“我头脑昏乱,对您的说法不能作进一步的领会。希望先生开导我的心志,更明确的教我。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尝试着去实践它。”(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只有士才能做到,至于一般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于是就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如果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就会胡作非为,没有什么不做的。等到他们陷到罪网里,就跟着去处罚他们,这等于是陷害他们。哪里有仁德的人在位执政却去陷害百姓的呢?因此贤明的国君规定百姓的产业,一定让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致饿死。然后督促他们走向善道,所以老百姓顺从国君就很容易了。“现在各国的国君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上不足以赡养父母,下不足以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成尚且艰难困苦,坏年成更是性命难保。到了这个地步,老百姓连保命都恐怕来不及哩,哪里还有什麽工夫来讲求礼仪呢?
大王如果想施行仁政,为什麽不回到仁政的根本上来呢?在五亩大的宅园中种上桑树,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穿上丝绵衣服了。鸡狗猪等家禽的饲养,不丧失它们繁殖的时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有肉吃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农作的时令,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办好学校教育,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学生,头发斑白的人也就不会在路上负重行走了。老年人有丝绵衣服穿,有肉吃,一般老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能称王的,还不曾有过!
统治者要做到“人和”还有什么方法?1、推恩2、发政施仁,制民之产,3、治礼义,“驱而之善”
联系实际谈谈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是最讲究和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语汇中,“和乐”“和美”“和洽”“家和万事兴”等,都显示出“和”是大家崇尚的目标。“和”意味着团结以及这种团结给人们的适意的体验。现代社会是一个张扬个性的社会,我们的确需要个性,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团结。人和才能兴邦安国,人和才能家庭美满,人和才能生意兴隆,也只有人和,我们才能共渡难关,取得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一个集体也只有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才能取得胜利。(例如球赛)
通假字亲戚畔之其横逆由是也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刑于寡妻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则盍反其本矣“畔”通“叛”,背叛“由”通“犹”,尚且,还“亡”通“无”,没有“刑”通“型”,树立榜样“涂”通“途”,道路“反”通“返”,返回知识积累
重点实词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其如是,孰能御之天下之欲疾其君者护城河委,丢弃去,离开界限怎么区别nàn,诘责,计较抵挡痛恨
重点虚词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其待我以横逆以其存心也明以教我仰足以事父母介,凭借介,用介,因为连,表修饰连,表目的,可译“来”以
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以“和”为题,写一篇短文。500字左右。作业
查看更多